一种用于乘用车刹车片模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88048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1 01: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乘用车刹车片模压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设有竖板,所述壳体的背面外壁上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安装有螺杆,所述螺杆远离电机的一端安装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的右侧也设有第一齿轮,两个所述第一齿轮的中部设有位于竖板上的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背面转动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一滑块的正面焊接有固定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各种结构的组合使得本装置在对刹车片加工后通过机械取代人工将刹车片从而模具中取出,从而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工作人员的负担,且本装置对刹车片的自动取出,避免了工作人员手动取拿时的烫伤危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乘用车刹车片模压装置
本技术涉及刹车片生产用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乘用车刹车片模压装置。
技术介绍
车刹车片也叫汽车刹车皮,是指固定在与车轮旋转的制动鼓或制动盘上的摩擦材料,其中的摩擦衬片及摩擦衬块承受外来压力,产生摩擦作用从而达到车辆减速的目的,汽车刹车片一般由钢板、粘接隔热层和摩擦块构成。在刹车片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对刹车片的钢板、粘接隔热层和摩擦块进行模具压制而成,而传统的刹车片在模具压制的过程中需要人工上料卸料,工作效率低,且刹车片生产卸料时容易对工作人员的身体造成伤害。因此,如何对刹车片在模压加工后快速卸料进行处理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一)技术目的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用于乘用车刹车片模压装置,本技术通过各种结构的组合使得本装置在对刹车片加工后通过机械取代人工将刹车片从而模具中取出,从而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工作人员的负担,且本装置对刹车片的自动取出,避免了工作人员手动取拿时的烫伤危险。(二)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乘用车刹车片模压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设有竖板,所述壳体的背面外壁上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安装有螺杆,所述螺杆远离电机的一端安装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的右侧也设有第一齿轮,两个所述第一齿轮的中部设有位于竖板上的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背面转动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一滑块的正面焊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活动连接有支杆,所述支杆的底端通过螺栓连接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顶部通过螺栓连接有下模具,所述壳体的底部内壁上焊接有两个活动条,所述壳体的顶部内壁上通过螺栓连接有推杆电机,所述推杆电机的输出端活动连接有上模具。优选的,所述壳体的背面外壁上焊接有支板,所述支板的顶部通过螺栓连接有电机,所述壳体的背面壳壁上开设有第一槽孔,所述螺杆远离电机的一端穿过第一槽孔,右侧所述第一齿轮上通过螺栓连接有丝杆,且丝杆远离第一齿轮的一端转动连接于壳体的背面内壁上。优选的,所述螺杆和丝杆上均螺纹连接有活动环,两个所述活动环的外圈顶部均铰接有撑杆,所述撑杆的顶端铰接有推杆,所述竖板上开设有两个第二槽孔,所述推杆远离撑杆的一端穿过第二槽孔,所述螺杆与丝杆上均套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焊接于活动环上,且弹簧的另一端焊接于壳体的背面内壁上。优选的,所述壳体的正面壳壁上开设有第三槽孔,所述第三槽孔的内部铰接有挡板,所述挡板上开设有两个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且第二滑块远离第二滑槽的一侧铰接于推杆上。优选的,两个所述第一齿轮之间连接有齿链,且第一齿轮与齿链之间相互啮合传动,且第二齿轮与齿链之间也啮合传动。优选的,所述活动板的两端均转动连接有两个滚轮,且两个所述滚轮相互平行,所述活动条两端内侧的竖截面为弧形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壳体、竖板、电机、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固定板、支杆、活动板、下模具、活动条、推杆电机、上模具、撑杆、推杆和挡板等结构的组合使得本装置在对刹车片进行加工后能够自动卸料,从而不仅提高工作效率,减轻工作人员的负担,且产品的自动卸料避免了工作人员手动卸料,从而保障工作人员的身体受到伤害。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用于乘用车刹车片模压装置的正面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用于乘用车刹车片模压装置的侧面剖视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壳体;2、竖板;3、电机;4、第一齿轮;5、第二齿轮;6、固定板;7、支杆;8、活动板;9、下模具;10、活动条;11、推杆电机;12、上模具;13、撑杆;14、推杆;15、挡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技术的概念。如图1-2所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用于乘用车刹车片模压装置,包括壳体1,壳体1的内部设有竖板2,壳体1的背面外壁上固定连接有电机3,电机3的输出端安装有螺杆,螺杆远离电机3的一端安装有第一齿轮4,第一齿轮4的右侧也设有第一齿轮4,两个第一齿轮4的中部设有位于竖板2上的第一滑槽,第一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第一滑块背面转动连接有第二齿轮5,第一滑块的正面焊接有固定板6,固定板6上活动连接有支杆7,支杆7的底端通过螺栓连接有活动板8,活动板8的顶部通过螺栓连接有下模具9,壳体1的底部内壁上焊接有两个活动条10,壳体1的顶部内壁上通过螺栓连接有推杆电机11,推杆电机11的输出端活动连接有上模具12。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壳体1的背面外壁上焊接有支板,支板的顶部通过螺栓连接有电机3,壳体1的背面壳壁上开设有第一槽孔,螺杆远离电机3的一端穿过第一槽孔,右侧第一齿轮4上通过螺栓连接有丝杆,且丝杆远离第一齿轮4的一端转动连接于壳体1的背面内壁上。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螺杆和丝杆上均螺纹连接有活动环,两个活动环的外圈顶部均铰接有撑杆13,撑杆13的顶端铰接有推杆14,竖板2上开设有两个第二槽孔,推杆14远离撑杆13的一端穿过第二槽孔,螺杆与丝杆上均套接有弹簧,弹簧的一端焊接于活动环上,且弹簧的另一端焊接于壳体1的背面内壁上。需要说明的是,实现活动环在第一齿链4持续旋转时的空转,及电机3反转时的反向移动。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壳体1的正面壳壁上开设有第三槽孔,第三槽孔的内部铰接有挡板15,挡板15上开设有两个第二滑槽,第二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且第二滑块远离第二滑槽的一侧铰接于推杆14上。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两个第一齿轮4之间连接有齿链,且第一齿轮4与齿链之间相互啮合传动,且第二齿轮5与齿链之间也啮合传动。需要说明的是,使得第二齿轮5通过齿链的活动进行旋转,从而带动第一滑块进行运动。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活动板8的两端均转动连接有两个滚轮,且两个滚轮相互平行,活动条10两端内侧的竖截面为弧形结构。需要说明的是,实现活动板8的移动及角度调整,从而对下模具9上的刹车片主体进行卸料。本技术中,在对刹车片进行模压时,启动电机3正转,从而带动螺杆进行旋转,使得第一齿轮4与活动环进行运动,第一齿轮4通过齿链的组合带动另一个第一齿轮4进行转动,从而使得丝杆进行旋转,使得两个活动环同时向第一齿轮4方向移动,拉伸弹簧,通过撑杆13与推杆14的组合,从而将挡板15顶起,而第一齿轮4的旋转通过齿链带动第二齿轮5进行旋转,从而通过第一滑块的组合使其右移,从而通过固定板6、支杆7和活动条10的组合带动活动板8运动,并处于平稳状态,关闭电机3,从而对上次加工后的刹车片取出并往下模具9上放置待加工的刹车片,启动推杆电机11,带动上模具12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乘用车刹车片模压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内部设有竖板(2),所述壳体(1)的背面外壁上固定连接有电机(3),所述电机(3)的输出端安装有螺杆,所述螺杆远离电机(3)的一端安装有第一齿轮(4),所述第一齿轮(4)的右侧也设有第一齿轮(4),两个所述第一齿轮(4)的中部设有位于竖板(2)上的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背面转动连接有第二齿轮(5),所述第一滑块的正面焊接有固定板(6),所述固定板(6)上活动连接有支杆(7),所述支杆(7)的底端通过螺栓连接有活动板(8),所述活动板(8)的顶部通过螺栓连接有下模具(9),所述壳体(1)的底部内壁上焊接有两个活动条(10),所述壳体(1)的顶部内壁上通过螺栓连接有推杆电机(11),所述推杆电机(11)的输出端活动连接有上模具(1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乘用车刹车片模压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内部设有竖板(2),所述壳体(1)的背面外壁上固定连接有电机(3),所述电机(3)的输出端安装有螺杆,所述螺杆远离电机(3)的一端安装有第一齿轮(4),所述第一齿轮(4)的右侧也设有第一齿轮(4),两个所述第一齿轮(4)的中部设有位于竖板(2)上的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背面转动连接有第二齿轮(5),所述第一滑块的正面焊接有固定板(6),所述固定板(6)上活动连接有支杆(7),所述支杆(7)的底端通过螺栓连接有活动板(8),所述活动板(8)的顶部通过螺栓连接有下模具(9),所述壳体(1)的底部内壁上焊接有两个活动条(10),所述壳体(1)的顶部内壁上通过螺栓连接有推杆电机(11),所述推杆电机(11)的输出端活动连接有上模具(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乘用车刹车片模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背面外壁上焊接有支板,所述支板的顶部通过螺栓连接有电机(3),所述壳体(1)的背面壳壁上开设有第一槽孔,所述螺杆远离电机(3)的一端穿过第一槽孔,右侧所述第一齿轮(4)上通过螺栓连接有丝杆,且丝杆远离第一齿轮(4)的一端转动连接于壳体(1)的背面内壁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晓颜于向阳傅文锋周丽巧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万赛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