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晶圆生产时用微环境控制系统
本技术涉及晶圆生产技术相关领域,具体是一种晶圆生产时用微环境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晶圆指制造半导体晶体管或集成电路的衬底(也叫基片),由于是晶体材料,其形状为圆形,所以称为晶圆,衬底材料有硅、锗、GaAs、InP、GaN等,由于硅最为常用,如果没有特别指明晶体材料,通常指硅晶圆,在硅晶片上可加工制作成各种电路元件结构,而成为有特定电性功能的集成电路产品,晶圆生产,近年来由于半导体科技的快速发达,使得晶圆的尺寸由早期的5寸、6寸、8寸及至目前的12寸,而相对于该晶圆尺寸的增加亦即代表着晶片产能的提高及成本的降低,而随着不同的晶圆尺寸的发展时代,相对的便会具有用来制作该时代晶圆的生产设备,晶圆生产时用微环境控制系统需要通过相应的装置进行配合使用,因此,晶圆生产时用微环境控制显得尤为重要。当进行使用时,由于晶圆生产需要使用相应的控制装置进行配合,在长期工作后,内部壳体势必会产生热量,以往内部虽安装散热扇,但结构体与其配合散热效果一般,难以在侧端形成便于引导热量排出的配合结构,且气流调节导向效果一般。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因此,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本技术在此提供一种晶圆生产时用微环境控制系统。(二)技术方案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构造一种晶圆生产时用微环境控制系统,该装置包括内置显示屏、左抓把、面板、按键、开关钮、控制座、右抓把、顶嵌口、散热机构和拧动圈,所述内置显示屏紧固安装于控制座上,所述左抓把、右抓把锁固安装于控制座左右侧端,所述面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晶圆生产时用微环境控制系统,包括内置显示屏(1)、左抓把(2)、面板(3)、按键(4)、开关钮(5)、控制座(6)、右抓把(7)、顶嵌口(8)和拧动圈(10),所述内置显示屏(1)紧固安装于控制座(6)上,所述左抓把(2)、右抓把(7)锁固安装于控制座(6)左右侧端,所述面板(3)嵌入安装有按键(4),所述按键(4)位于开关钮(5)左侧,所述顶嵌口(8)预制设于控制座(6)上,所述拧动圈(10)装设于控制座(6)左侧面上;/n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散热机构(9),所述散热机构(9)嵌入安装于控制座(6)内,所述散热机构(9)包括外壳(901)、内散热口(902)、大散热硅胶(903)、大导热片(904)、转动柱(905)和出风口(906),所述外壳(901)右侧预制设有内散热口(902),所述内散热口(902)与控制座(6)内部相贯通,所述大散热硅胶(903)左侧面粘接安装于大导热片(904)上,所述大导热片(904)通过转动柱(905)转动安装于外壳(901)内,所述出风口(906)预制设于外壳(901)左侧面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晶圆生产时用微环境控制系统,包括内置显示屏(1)、左抓把(2)、面板(3)、按键(4)、开关钮(5)、控制座(6)、右抓把(7)、顶嵌口(8)和拧动圈(10),所述内置显示屏(1)紧固安装于控制座(6)上,所述左抓把(2)、右抓把(7)锁固安装于控制座(6)左右侧端,所述面板(3)嵌入安装有按键(4),所述按键(4)位于开关钮(5)左侧,所述顶嵌口(8)预制设于控制座(6)上,所述拧动圈(10)装设于控制座(6)左侧面上;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散热机构(9),所述散热机构(9)嵌入安装于控制座(6)内,所述散热机构(9)包括外壳(901)、内散热口(902)、大散热硅胶(903)、大导热片(904)、转动柱(905)和出风口(906),所述外壳(901)右侧预制设有内散热口(902),所述内散热口(902)与控制座(6)内部相贯通,所述大散热硅胶(903)左侧面粘接安装于大导热片(904)上,所述大导热片(904)通过转动柱(905)转动安装于外壳(901)内,所述出风口(906)预制设于外壳(901)左侧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晶圆生产时用微环境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机构(9)还包括小导热片(907)、小散热硅胶(908)和调节组件(909),所述小导热片(907)上粘接安装有所述小散热硅胶(908),所述调节组件(909)右侧面与所述大导热片(904)相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晶圆生产时用微环境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909)包括螺纹杆(9091)、内螺纹座(9092)和垫片(9093),所述螺纹杆(9091)左侧与拧动圈(10)相焊接,所述螺纹杆(9091)与内螺纹座(9092)螺纹连接,所述螺纹杆(909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权锋,
申请(专利权)人:芯米厦门半导体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