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上薄板带板的自动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0958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1 05: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上薄板带板的自动设备,包括底板,底板顶部的一端固定安装有两个第一气缸,两个第一气缸的活塞杆之间固定连接有L型结构的升降挡板,底板顶端的中部固定安装有两个第二气缸,两个第二气缸的活塞杆之间固定连接有L型结构的顶板,底板的顶部且位于第一气缸与第二气缸之间设置有第一输送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紧凑,操作简单便捷,实用性强,通过设置带有钩板的拉板与设置带有方框齿的顶板进行相互配合,能够将带板一端的方框齿和连接筋错开,从而便于更好的自动对薄板与带板进行安装,进而增加整体的生产效率,同时机器操作稳定,能够避免人工手动操作,对带板无损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上薄板带板的自动设备
本技术涉及一种自动设备,特别涉及一种上薄板带板的自动设备,属于印制电路制造

技术介绍
现有生活中,5G印制电路制造中,由于追求高速高密度,以及轻量化的需要,PCB芯板越来越薄,当PCB芯板厚度薄于水平线过板能力时,一般通过将薄芯板连接在一个较厚的带板上通过水平线,以避免卡板,带板一般用一个0.5-1.0mm厚度的常规环氧板,在板面铣出半回形方框齿,同时保留一定宽度的连接筋,使用时手动将连接筋插入到一个2mm*2mm,开口垂直向上的长条形凹槽中,垂直向凹槽插入时,一般板要保持角度90°到45°之间,然后倾斜向下压带板,连接筋被弯折,使方框齿和连接筋错开,然后将薄芯板插入错开的缝隙,松开后连接筋弹性恢复,将薄芯板夹住,但是这种方式需要纯手工完成,生产效率低,同时人工操作容易损坏带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上薄板带板的自动设备。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本技术一种上薄板带板的自动设备,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部的一端固定安装有两个第一气缸,两个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之间固定连接有L型结构的升降挡板,所述底板顶端的中部固定安装有两个第二气缸,两个所述第二气缸的活塞杆之间固定连接有L型结构的顶板,所述底板的顶部且位于第一气缸与第二气缸之间设置有第一输送机构,所述底板的顶部且位于第二气缸的一侧设置有推拉机构,所述底板的顶部远离第一输送机构的一端且位于推拉机构的上方设置有第二输送机构。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输送机构包括第一固定板,所述底板的顶部且位于第一气缸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固定板,其中一个所述第一固定板外侧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控制面板,两个所述第一固定板的顶部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一从动轮,所述底板的顶部且位于第二气缸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固定板,其中一个所述第二固定板顶部的外侧固定安装有第一伺服电机,两个所述第二固定板的顶部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一主动轮,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轴贯穿对应的第二固定板且与第一主动轮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主动轮与第一从动轮之间通过第一传动皮带传动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推拉机构包括传动槽,所述底板的顶部且位于第二气缸的一侧开设有传动槽,所述传动槽内壁的底部远离第二气缸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伺服电机,所述第二伺服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远离第二伺服电机的一端与传动槽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丝杆的外侧螺纹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与传动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滑块的顶部延伸至底板的顶部且固定连接有滑板,所述滑板的底部与底板的顶部滑动连接,所述滑板顶部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第三气缸,两个所述第三气缸的活塞杆之间固定连接有L型结构的拉板,所述拉板的顶部靠近顶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钩板。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输送机构包括第三固定板,所述底板的顶部且位于第二伺服电机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三固定板,两个所述第三固定板的顶部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二从动轮,所述底板的顶部远离第一气缸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两个第四固定板,其中一个所述第四固定板顶部的外侧固定安装有第三伺服电机,两个所述第四固定板的顶部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二主动轮,所述第三伺服电机的输出轴贯穿对应的第四固定板且与第二主动轮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主动轮与第二从动轮之间通过第二传动皮带传动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底板底部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脚。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顶板的顶部等距开设有方框槽。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气缸、第一伺服电机、第二气缸、第二伺服电机、第三气缸、第三伺服电机均与控制面板电性连接。本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紧凑,操作简单便捷,实用性强,通过设置带有钩板的拉板与设置带有方框齿的顶板进行相互配合,能够将带板一端的方框齿和连接筋错开,从而便于更好的自动对薄板与带板进行安装,进而增加整体的生产效率,同时机器操作稳定,能够避免人工手动操作,对带板无损伤。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主视图;图3是本技术工作状态示意图。图中:1、底板;2、支撑脚;3、第一气缸;4、升降挡板;5、第一输送机构;51、第一固定板;52、控制面板;53、第一从动轮;54、第二固定板;55、第一伺服电机;56、第一主动轮;57、第一传动皮带;6、第二气缸;7、顶板;8、方框槽;9、推拉机构;91、传动槽;92、第二伺服电机;93、丝杆;94、滑块;95、滑板;96、第三气缸;97、拉板;98、钩板;10、第二输送机构;101、第三固定板;102、第二从动轮;103、第四固定板;104、第三伺服电机;105、第二主动轮;106、第二传动皮带。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如图1-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上薄板带板的自动设备,包括底板1,底板1顶部的一端固定安装有两个第一气缸3,两个第一气缸3的活塞杆之间固定连接有L型结构的升降挡板4,通过升降挡板4便于更好的对输送的带板进行限位;底板1顶端的中部固定安装有两个第二气缸6,两个第二气缸6的活塞杆之间固定连接有L型结构的顶板7,底板1的顶部且位于第一气缸3与第二气缸6之间设置有第一输送机构5,底板1的顶部且位于第二气缸6的一侧设置有推拉机构9,底板1的顶部远离第一输送机构5的一端且位于推拉机构9的上方设置有第二输送机构10。进一步的,第一输送机构5包括第一固定板51,底板1的顶部且位于第一气缸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固定板51,其中一个第一固定板51外侧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控制面板52,两个第一固定板51的顶部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一从动轮53,底板1的顶部且位于第二气缸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固定板54,其中一个第二固定板54顶部的外侧固定安装有第一伺服电机55,两个第二固定板54的顶部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一主动轮56,第一伺服电机55的输出轴贯穿对应的第二固定板54且与第一主动轮56固定连接,第一主动轮56与第一从动轮53之间通过第一传动皮带57传动连接,通过第一伺服电机55带动第一主动轮56转动,从而通过第一传动皮带57带动第一从动轮53进行转动,进而更好的对带板进输送。进一步的,推拉机构9包括传动槽91,底板1的顶部且位于第二气缸6的一侧开设有传动槽91,传动槽91内壁的底部远离第二气缸6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伺服电机92,第二伺服电机92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丝杆93,丝杆93远离第二伺服电机92的一端与传动槽91的内壁转动连接,丝杆93的外侧螺纹连接有滑块94,滑块94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上薄板带板的自动设备,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顶部的一端固定安装有两个第一气缸(3),两个所述第一气缸(3)的活塞杆之间固定连接有L型结构的升降挡板(4),所述底板(1)顶端的中部固定安装有两个第二气缸(6),两个所述第二气缸(6)的活塞杆之间固定连接有L型结构的顶板(7),所述底板(1)的顶部且位于第一气缸(3)与第二气缸(6)之间设置有第一输送机构(5),所述底板(1)的顶部且位于第二气缸(6)的一侧设置有推拉机构(9),所述底板(1)的顶部远离第一输送机构(5)的一端且位于推拉机构(9)的上方设置有第二输送机构(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上薄板带板的自动设备,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顶部的一端固定安装有两个第一气缸(3),两个所述第一气缸(3)的活塞杆之间固定连接有L型结构的升降挡板(4),所述底板(1)顶端的中部固定安装有两个第二气缸(6),两个所述第二气缸(6)的活塞杆之间固定连接有L型结构的顶板(7),所述底板(1)的顶部且位于第一气缸(3)与第二气缸(6)之间设置有第一输送机构(5),所述底板(1)的顶部且位于第二气缸(6)的一侧设置有推拉机构(9),所述底板(1)的顶部远离第一输送机构(5)的一端且位于推拉机构(9)的上方设置有第二输送机构(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薄板带板的自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机构(5)包括第一固定板(51),所述底板(1)的顶部且位于第一气缸(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固定板(51),其中一个所述第一固定板(51)外侧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控制面板(52),两个所述第一固定板(51)的顶部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一从动轮(53),所述底板(1)的顶部且位于第二气缸(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固定板(54),其中一个所述第二固定板(54)顶部的外侧固定安装有第一伺服电机(55),两个所述第二固定板(54)的顶部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一主动轮(56),所述第一伺服电机(55)的输出轴贯穿对应的第二固定板(54)且与第一主动轮(56)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主动轮(56)与第一从动轮(53)之间通过第一传动皮带(57)传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上薄板带板的自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拉机构(9)包括传动槽(91),所述底板(1)的顶部且位于第二气缸(6)的一侧开设有传动槽(91),所述传动槽(91)内壁的底部远离第二气缸(6)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伺服电机(92),所述第二伺服电机(92)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丝杆(93),所述丝杆(93)远离第二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生荣杨先卫叶汉雄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中京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