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自动加工设备,包括主机以及第一工站。主机作为自动化加工设备的控制中心。第一工站包括平台、贴合单元以及输送单元。贴合单元耦接于主机。输送单元配置在平台的一侧且耦接于主机。贴合单元运送片状胶至位于平台上的钢带。贴合单元使片状胶贴附于钢带。片状胶与钢带进行热压形成附胶钢带。输送单元输送附胶钢带离开第一工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自动加工设备,可以自动连续地进行生产,进而有效地减少人力需求提升生产的效益且可以提高贴合品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动加工设备
本技术涉及一种加工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加工钢带的自动加工设备。
技术介绍
一般来说,印刷电路板会在其线路层上贴附一补强材或保护膜,避免线路受到损伤或与焊锡耦接,确保线路之间为相互绝缘以避免短路问题,还可提升电路板的结构强度。另外,出于减少因溢胶产生的胶污染考虑,需要将电路板的补强片变为全内缩胶或局部内缩胶结构。然而,目前该类补强片的制作仍须依赖人工将胶放置在钢带上,使胶与钢带定位于平台上再进行压合,这种人工作业方式费时且效率低,无法有效地提升生产的效益。此外,在人工取胶的过程中,因为手直接接触到胶,也容易污染胶面,造成贴合品质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自动加工设备,可以通过贴合单元以及输送单元,以自动连续地进行生产,进而有效地减少人力需求提升生产的效益且可以提高贴合品质。本技术的自动加工设备,包括主机以及第一工站。主机作为自动化加工设备的控制中心。第一工站包括平台、贴合单元以及输送单元。贴合单元耦接于主机。输送单元配置在平台的一侧且耦接于主机。贴合单元运送片状胶至位于平台上的钢带。贴合单元使片状胶贴附于钢带。片状胶与钢带进行热压形成附胶钢带。输送单元输送附胶钢带离开第一工站。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自动加工设备还包括第二工站,其中第二工站包括撕膜单元,用以在附胶钢带离开第一工站至第二工站后,撕除附胶钢带中附着于片状胶表面上的离形纸。钢带与离形纸位于片状胶的相对表面上。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撕膜单元包括卷收单元,用以将排废膜贴附于离形纸上,再卷收排废膜以撕除片状胶上的离形纸。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平台包括多个定位插销,用以嵌入钢带上的多个第一定位孔以及片状胶上的多个第二定位孔。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自动加工设备还包括图像模组,用以辅助该些第二定位孔与该些定位插销以及该些第一定位孔进行定位。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输送单元包括夹持机构,用以夹持附胶钢带进行移动。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输送单元还包括升降马达,用以将附胶钢带抬升以远离平台。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输送单元还包括横移马达,用以将远离平台的附胶钢带进行横移离开第一工站。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贴合单元包括真空吸附单元,用以吸附片状胶至平台上的钢带。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自动加工设备还包括存放区,用以将多个片状胶堆叠于存放区中。基于上述,本技术的自动加工设备通过贴合单元可以自动输送片状胶,以连续地进行贴胶的动作,且由于不用使用手进行贴胶,因此可以避免手直接接触到胶污染胶面,提升接合品质。再者,通过输送单元可以自动输送附胶钢带,以连续地进行生产,进而有效地减少人力需求提升生产的效益。此外,本技术的自动加工设备通过撕膜单元自动撕除片状胶上的离形纸,避免残胶的风险提高产品良率,保持工作环境的整洁,且还可以进一步精简人力减少人力需求。为让本技术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是依照本技术一实施例的一种自动加工设备的方块示意图。图2是依据本技术一实施例的一种自动加工设备的立体示意图。图3示出图2的输送单元的侧面示意图。图4示出图2的输送单元的方块示意图。图5是图2的自动加工设备的片状胶贴附于钢带的流程图。图6A、图6B示出图1的第二工站的撕膜动作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片状胶;10a:表面;12:离形纸;20:钢带;30:附胶钢带;40:排废膜;100:自动加工设备;101:第二定位孔;110:主机;120:第一工站;122:平台;124:贴合单元;126:输送单元;1261:夹持机构;1262:升降马达;1263:横移马达;130:第二工站;132:撕膜单元;1321:卷收单元;140:图像模组;201:第一定位孔;S:存放区。具体实施方式图1是依据本技术一实施例的一种自动加工设备的方块示意图。图2是依据本技术一实施例的一种自动加工设备的立体示意图。图3示出图2的输送单元的侧面示意图。图4示出图2的输送单元的方块示意图。图5是图2的自动加工设备的片状胶贴附于钢带的流程图。请同时参考图1至图5,本实施例的自动加工设备100,包括主机110以及第一工站120。主机110作为自动加工设备100的控制中心。详细而言,主机110用以对待片状胶10贴附于钢带20进行位置校正、尺寸大小、贴附规格等数据的储存与逻辑运算,并控制相关的设备进行钢带20的运送等加工程序。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工站120包括平台122、贴合单元124以及输送单元126。平台122可以用以在其上对片状胶10与钢带20进行热压动作。此外,平台122上可以包括多个定位插销(未示出),其中多个定位插销可以嵌入钢带20上的第一定位孔201,以将钢带20固定于平台122上,避免在加工程序中产生晃动、位移等状况。贴合单元124耦接于主机110,用以运送片状胶10至位于平台122上的钢带20。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贴合单元124可以自动输送片状胶10,以连续地进行贴胶的动作,且由于不用使用手进行贴胶,因此可以避免手直接接触到胶污染胶面,提升接合品质。进一步而言,片状胶10可以是多片裁切好的片状胶10,且多片片状胶10堆叠于存放区S,以提升贴合单元124自动运送片状胶10的速度。贴合单元124还可还包括真空吸附单元(未示出),用以吸附运送片状胶10至平台122上的钢带20。接着,当贴合单元124运送片状胶10移动至平台122的上方后,贴合单元124可以将多个定位插销嵌入片状胶10上的第二定位孔101,使片状胶10与钢带20进行定位并使片状胶10贴附于钢带20。进一步而言,自动加工设备100还包括图像模组140,用以辅助第二定位孔101与定位插销以及第一定位孔201进行定位。图像模组140可以是CCD图像模组。此外,片状胶10贴附于钢带20后,片状胶10与钢带20进行热压形成附胶钢带30。换句话说,附胶钢带30由片状胶10与钢带20所构成。输送单元126配置在平台122的一侧且耦接于主机110,用以输送平台122上的附胶钢带30。输送单元126输送附胶钢带30离开第一工站120。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输送单元126可以自动输送附胶钢带30,以连续地进行生产,进而有效地减少人力需求提升生产的效益。如图4所示,输送单元126包括夹持机构1261、升降马达1262以及横移马达1263。进一步而言,夹持机构1261用以夹持附胶钢带30进行移动。升降马达1262用以将附胶钢带30抬升以远离平台122。横移马达1263用以将远离平台122的附胶钢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n主机,作为所述自动加工设备的控制中心;以及/n第一工站,包括:/n平台;/n贴合单元,耦接于所述主机;以及/n输送单元,配置在所述平台的一侧且耦接于所述主机,/n其中,所述贴合单元运送片状胶至位于所述平台上的钢带,所述贴合单元使所述片状胶贴附于所述钢带,所述片状胶与所述钢带进行热压形成附胶钢带,所述输送单元输送所述附胶钢带离开所述第一工站。/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机,作为所述自动加工设备的控制中心;以及
第一工站,包括:
平台;
贴合单元,耦接于所述主机;以及
输送单元,配置在所述平台的一侧且耦接于所述主机,
其中,所述贴合单元运送片状胶至位于所述平台上的钢带,所述贴合单元使所述片状胶贴附于所述钢带,所述片状胶与所述钢带进行热压形成附胶钢带,所述输送单元输送所述附胶钢带离开所述第一工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第二工站,其中所述第二工站包括撕膜单元,用以在所述附胶钢带离开所述第一工站至所述第二工站后,撕除所述附胶钢带中附着于所述片状胶表面上的离形纸,所述钢带与所述离形纸位于所述片状胶的相对表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撕膜单元包括卷收单元,用以将排废膜贴附于所述离形纸上,再卷收所述排废膜以撕除所述片状胶上的所述离形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包括多个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俊贤,王明晶,林澄源,
申请(专利权)人:华通精密线路板惠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