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线路板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便于安装连接的柔性板,包括柔性电路板本体,所述第一端接部外壁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分布的限位板,所述柔性电路板本体外壁固定连接有六个补强杆,所述第一端接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弹性卡件,所述延伸杆与所述固定端部的连接处固定连接有弹性支撑杆,所述弹性支撑杆滑动连接在所述柔性电路板本体的侧壁,所述连接部外壁两侧均可拆卸连接有限位边框;补强杆对第一端接部进行补强,此时按压补强杆将金手指向前方插入,限位板不但可以承受指头的推力,同时可以起到插接限位的目的,弹性支撑杆受到形变力影响发生弹性角度改变,通过双重弹性形变力的作用,使弹性卡件的固定更加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安装连接的柔性板
本技术属于线路板
,具体是一种便于安装连接的柔性板。
技术介绍
柔性线路板是以聚酰亚胺或聚酯薄膜为基材制成的一种具有高度可靠性,绝佳的可挠性印刷电路板,能满足更小型和更高密度安装的设计需要,也有助于减少组装工序和增强可靠性。柔性线路板是满足电子产品小型化和移动要求的唯一解决方法。其可以自由弯曲、卷绕、折叠,可依照空间布局要求任意安排,并在三维空间任意移动和伸缩,从而达到元器件装配和导线连接的一体化;柔性线路板可大大缩小电子产品的体积和重量,适用电子产品向高密度、小型化、高可靠方向发展的需要。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便于安装与拆卸的柔性线路板,其公开号为(CN210274672U),该专利技术通过锁紧件和卡紧件相互配合,方便了安装与拆卸,提高了装配效率,可以有效防止连接后柔性电路板从连接外壳脱落,但是,该专利的卡件主要依靠弹性形变进行固定,而弹性形变的固定支撑点只有一个,此时长时间的弹性形变容易导致弹力降低,进而使固定松动,造成固定不稳定的情况。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便于安装连接的柔性板,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安装连接的柔性板,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安装连接的柔性板,包括柔性电路板本体,所述柔性电路板本体包括第一端接部、连接部和第二端接部,所述第一端接部前端设有金手指,所述第一端接部外壁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分布的限位板,所述柔性电路板本体外壁固定连接有六个补强杆,六个所述补强杆三三分布在所述第一端接部外壁,所述补强杆位于所述限位板远离所述金手指的一侧,所述第一端接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弹性卡件,所述弹性卡件包括与所述柔性电路板本体固定连接的固定端部和固定连接在所述固定端部一侧的延伸杆,所述延伸杆与所述固定端部的连接处固定连接有弹性支撑杆,所述弹性支撑杆滑动连接在所述柔性电路板本体的侧壁,所述连接部外壁两侧均可拆卸连接有限位边框。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端接部外壁两侧均开设有滑动槽,所述弹性支撑杆滑动连接在所述滑动槽的内壁。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滑动槽内壁两侧均开设有限位滑槽,所述弹性支撑杆外壁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销。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限位板的截面形状呈矩形,所述补强杆的截面形状呈半圆形。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限位边框侧壁开设有与所述连接部相贴合的限位卡槽。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限位板的高度高于所述补强杆的高度。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限位边框的形状与所述连接部边缘轮廓相贴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第一端接部通过金手指与设备电连,首先通过补强杆对第一端接部进行补强,此时按压补强杆将金手指向前方插入,限位板不但可以承受指头的推力,同时可以起到插接限位的目的,提高了插接的稳定性以及插接的便利性,同时两个弹性卡件在插接时,固定端部发生弹性形变,弹性支撑杆受到形变力影响发生弹性角度改变,同时在第一端接部外壁滑动,通过双重弹性形变力的作用,使弹性卡件的固定更加稳定,而限位边框可以在整个柔性电路板本体不使用时保证整体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便于安装连接的柔性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便于安装连接的柔性板中第一端接部侧视状态下的弹性卡件的剖视示意图;图3为一种便于安装连接的柔性板中弹性卡件的立体示意图;图4为一种便于安装连接的柔性板中的限位边框的截面示意图。图中:1、柔性电路板本体;11、第一端接部;111、金手指;112、滑动槽;113、限位滑槽;12、连接部;13、第二端接部;2、弹性卡件;21、固定端部;22、延伸杆;23、弹性支撑杆;24、限位销;3、限位板;4、补强杆;5、限位边框;51、限位卡槽。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4,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便于安装连接的柔性板,包括柔性电路板本体1,柔性电路板本体1包括第一端接部11、连接部12和第二端接部13,第一端接部11前端设有金手指111,第一端接部11外壁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分布的限位板3,柔性电路板本体1外壁固定连接有六个补强杆4,六个补强杆4三三分布在第一端接部11外壁,补强杆4位于限位板3远离金手指111的一侧,第一端接部11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弹性卡件2,弹性卡件2包括与柔性电路板本体1固定连接的固定端部21和固定连接在固定端部21一侧的延伸杆22,延伸杆22与固定端部21的连接处固定连接有弹性支撑杆23,弹性支撑杆23滑动连接在柔性电路板本体1的侧壁,连接部12外壁两侧均可拆卸连接有限位边框5:第一端接部11通过金手指111与设备电连,首先通过补强杆4对第一端接部11进行补强,此时按压补强杆4将金手指111向前方插入,限位板3不但可以承受指头的推力,同时可以起到插接限位的目的,提高了插接的稳定性以及插接的便利性,同时两个弹性卡件2在插接时,固定端部21发生弹性形变,弹性支撑杆23受到形变力影响发生弹性角度改变,同时在第一端接部11外壁滑动,通过双重弹性形变力的作用,使弹性卡件2的固定更加稳定,而限位边框5可以在整个柔性电路板本体1不使用时保证整体的稳定性。在图2中:第一端接部11外壁两侧均开设有滑动槽112,弹性支撑杆23滑动连接在滑动槽112的内壁,滑动槽112内壁两侧均开设有限位滑槽113,弹性支撑杆23外壁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销24;滑动槽112对弹性支撑杆23起到滑动限位的目的,而为了防止弹性支撑杆23从滑动槽112内水平滑脱,此时在滑动槽112侧面设置了限位滑槽113,限位滑槽113与弹性支撑杆23进行配合,从而使弹性支撑杆23无法滑脱,使弹性支撑杆23滑动更加稳定,支撑更加有效。在图2中:限位板3的截面形状呈矩形,补强杆4的截面形状呈半圆形;矩形的限位板3侧面垂直进而与接头点进行接触保护,提高了金手指111对接的稳定性。在图4中:限位边框5侧壁开设有与连接部12相贴合的限位卡槽51;限位卡槽51与连接部12进行配合,进而通过限位卡槽51对连接部12的限位可以有效的对连接部12起到限位作用。在图2中:限位板3的高度高于补强杆4的高度;由于补强杆4除了补强以外还可以起到增加摩擦阻力的作用,而限位板3同时可以被手指顶住,便于施加推力。在图1中:限位边框5的形状与连接部12边缘轮廓相贴合;限位边框5与连接部12便于贴合进而可以达到接触面积增加效果。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第一端接部11通过金手指111与设备电连,首先通过补强杆4对第一端接部11进行补强,此时按压补强杆4将金手指111向前方插入,限位板3不但可以承受指头的推力,同时可以起到插接限位的目的,提高了插接的稳定性以及插接的便利性,同时两个弹性卡件2在插接时,固定端部21发生弹性形变,弹性支撑杆23受到形变力影响发生弹性角度改变,同时在第一端接部11外壁滑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安装连接的柔性板,包括柔性电路板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电路板本体(1)包括第一端接部(11)、连接部(12)和第二端接部(13),所述第一端接部(11)前端设有金手指(111),所述第一端接部(11)外壁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分布的限位板(3),所述柔性电路板本体(1)外壁固定连接有六个补强杆(4),六个所述补强杆(4)三三分布在所述第一端接部(11)外壁,所述补强杆(4)位于所述限位板(3)远离所述金手指(111)的一侧;/n所述第一端接部(11)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弹性卡件(2),所述弹性卡件(2)包括与所述柔性电路板本体(1)固定连接的固定端部(21)和固定连接在所述固定端部(21)一侧的延伸杆(22),所述延伸杆(22)与所述固定端部(21)的连接处固定连接有弹性支撑杆(23),所述弹性支撑杆(23)滑动连接在所述柔性电路板本体(1)的侧壁,所述连接部(12)外壁两侧均可拆卸连接有限位边框(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安装连接的柔性板,包括柔性电路板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电路板本体(1)包括第一端接部(11)、连接部(12)和第二端接部(13),所述第一端接部(11)前端设有金手指(111),所述第一端接部(11)外壁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分布的限位板(3),所述柔性电路板本体(1)外壁固定连接有六个补强杆(4),六个所述补强杆(4)三三分布在所述第一端接部(11)外壁,所述补强杆(4)位于所述限位板(3)远离所述金手指(111)的一侧;
所述第一端接部(11)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弹性卡件(2),所述弹性卡件(2)包括与所述柔性电路板本体(1)固定连接的固定端部(21)和固定连接在所述固定端部(21)一侧的延伸杆(22),所述延伸杆(22)与所述固定端部(21)的连接处固定连接有弹性支撑杆(23),所述弹性支撑杆(23)滑动连接在所述柔性电路板本体(1)的侧壁,所述连接部(12)外壁两侧均可拆卸连接有限位边框(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安装连接的柔性板,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杰,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健发科技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