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电池组电极导电连接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0706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1 05: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蓄电池组电极导电连接件,用于实现蓄电池组中相邻两蓄电池之间电极的电连接,解决了现有导电连接件不能很好地适应不同规格蓄电池之间电极电连接的需求,连接操作相对较为麻烦的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一种蓄电池组电极导电连接件,包括片状的本体,本体的两端分别设有连接结构,两连接结构用于分别和不同蓄电池上的电极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本体的中间部分为拱形,两连接结构均位于本体中间部分的同一侧,在本体中间部分的外周面上覆盖有一层绝缘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蓄电池组电极导电连接件
本技术涉及一种实现蓄电池组中两蓄电池上电极相连接的导电连接件。
技术介绍
电动车的行进驱动力是由蓄电池为电机提供电力而产生的,蓄电池通常成组设置,蓄电池组中的蓄电池之间需要通过导电连接件按一定的接法实现电连接,以便对电动车上的电机进行供电。现有的导电连接件通常为导线,普通的导线与蓄电池上的电极相连接的稳定性相对较差,也不便连接固定。为提高作业效率,现在也出现了在导线的端部设置接头的方式,以便导线与蓄电池上电极的快速连接固定。导线端部设置有固定式的接头后,这种导线的长度则被固定,应用在蓄电池上时,这种导线对不同尺寸规格蓄电池的适应性差。中国专利文献(公开号:CN207009541U)公开了一种蓄电池防止反接的化成连接条,在连接横梁的两端分别连接有正极端子帽和负极端子帽,所述的连接横梁靠近正极端子帽端设置有凸起的正极标识,靠近负极端子帽端设置有凸起的负极标识;所述的正极端子帽、负极端子帽为圆饼状,正极端子帽采用封闭式结构,所述的正极端子帽上设置有一个凹槽,然后使用红色油漆将凹槽填满,随后进行烘干,从而使正极端子帽在视觉上与负极端子帽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有效地防止了因连接条接反导致的烧端子现象发生,减少了原材料的浪费,同时降低生产人员工作难度。这种连接条可以在实现蓄电池电极连接时能够防止反接,但本身的尺寸定长,不能很好地适应不同尺寸规格蓄电池电极的电连接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蓄电池组电极导电连接件,用以实现蓄电池组中蓄电池之间电极的连接,该连接件能够很好地适应不同尺寸规格蓄电池电极的连接需求。为解决所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蓄电池组电极导电连接件,包括片状的本体,本体的两端分别设有连接结构,两连接结构用于分别和不同蓄电池上的电极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本体的中间部分为拱形,两连接结构均位于本体中间部分的同一侧,在本体中间部分的外周面上覆盖有一层绝缘层。这种导电连接件主要用于实现蓄电池之间相靠近电极之间的电连接。绝缘层可以是绝缘橡胶、塑料或塑料管套接而形成的,以免导电连接件突出到蓄电池的外侧而与其它导电部件相触碰,提供使用安全性。进一步地,绝缘层分别向着本体的两端延伸,绝缘层截止于连接结构的内侧。连接结构与蓄电池电极能够稳定电连接的前提下,绝缘层能够为本体提供良好的保护作用,以免产生漏电事故。进一步地,本体的两端为圆形,本体端部的外径大于本体中间部分的宽度,本体端部上设有连接孔。本体圆形的端部及其上的连接孔而构成了所述的连接结构,通过连接螺栓穿过连接孔并螺纹连接到蓄电池的电极上而实现连接件端部与蓄电池电极的电连接。本体端部的尺寸较大,便于本体的端部与蓄电池电极稳定电连接。进一步地,绝缘层是由绝缘橡胶浇铸在本体表面上而形成的,绝缘层的厚度介于0.1-0.5mm之间。这种导电连接件的结构紧凑性好,便于制备,导电连接件的使用安全性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导电连接件,而可方便实现不同蓄电池之间电极的电连接。导电连接件的中间部分呈拱形,通过拱形跨度的改变,而可很好地适应不同尺寸规格的不同蓄电池上电极的电连接要求。导电连接件连接在蓄电池的电极上后,中间部分会向上突出,通过设置绝缘层,而避免导电连接件与其它导电物直接触碰,改善蓄电池供电的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蓄电池电极导电连接件的使用状态参考图。图2是本蓄电池电极导电连接件的立体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结合说明书附图,本导电连接片应用在蓄电池2组上,用于实现相邻两蓄电池2上的电极,特别是两蓄电池2上相靠近的电极之间的电连接。两需要相连接的电极之间的距离较远时,则需要通过导线3来实现电连接。见图1,蓄电池2固定设置在电动车的车架1上,本导电连接件桥接在相邻两蓄电池2上相靠近的两电极上。本导电连接件的主体结构为片状的本体4,本体4为铜质材料制成。本体4的两端分别设有连接结构,两连接结构用于分别和不同蓄电池2上的电极相连接。见图2,本体4的中间部分为拱形,连接结构与蓄电池2上相应电极电连接后,本体4的中间部分则向着蓄电池2的上侧突出,而两连接结构均位于本体4的中间部分的下侧。由于本体4的中间部分向着上侧突出,为提高应用时的安全性,在本体4中间部分的外周面上覆盖有一层绝缘层42。绝缘层42是由绝缘橡胶浇铸在本体4表面上而形成的,绝缘层42的厚度介于0.1-0.5mm之间。绝缘层42分别向着本体4的两端延伸,绝缘层42截止于连接结构的内侧。本体4的两端为圆形,本体4端部的外径大于本体4中间部分的宽度,本体4端部上设有连接孔41,本体4的端部及连接孔41构成了所述的连接结构。在蓄电池2上电极的位置处设有内螺纹孔,连接螺栓穿过连接孔41后而与蓄电池2上的内螺纹孔螺纹连接,本体4的端部与蓄电池2上的电极上端面相贴合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蓄电池组电极导电连接件,包括片状的本体,本体的两端分别设有连接结构,两连接结构用于分别和不同蓄电池上的电极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本体的中间部分为拱形,两连接结构均位于本体中间部分的同一侧,在本体中间部分的外周面上覆盖有一层绝缘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蓄电池组电极导电连接件,包括片状的本体,本体的两端分别设有连接结构,两连接结构用于分别和不同蓄电池上的电极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本体的中间部分为拱形,两连接结构均位于本体中间部分的同一侧,在本体中间部分的外周面上覆盖有一层绝缘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池组电极导电连接件,其特征在于,绝缘层分别向着本体的两端延伸,绝缘层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益民梁振营黄伟邱伟斌罗波朱勇俊徐康王闯傅大江
申请(专利权)人:立马车业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