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石墨电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0607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1 04: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石墨电极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新石墨电极,所述第二石墨电极筒的一端插设于第一石墨电极筒中,所述第一石墨电极筒远离第二石墨电极筒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导电板,且第二石墨电极筒远离第一石墨电极筒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导电板,所述第一石墨电极筒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调节机构,且调节机构的一端贯穿延伸至第一石墨电极筒中并与第二石墨电极筒的一侧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采用筒形结构以及散热孔可提高本装置的散热性,设置调节机构可将第二石墨电极筒在第一石墨电极筒中的水平位移,实现本装置的长度调节,本装置结构设计巧妙,操作简单,节省人力,便于本装置的安装,使用更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石墨电极
本技术涉及石墨电极
,具体是一种新石墨电极。
技术介绍
石墨电极是指以石油焦、沥青焦为骨料,煤沥青为黏结剂,经过原料煅烧、破碎磨粉、配料、混捏、成型、焙烧、浸渍、石墨化和机械加工而制成的一种耐高温石墨质导电材料,称为人造石墨电极(简称石墨电极),以区别于采用天然石墨为原料制备的天然石墨电极,随着科技的发展,石墨电极得到快速发展,因其导电效果好,安全可靠,容易加工,继而得到广泛应用。现有的石墨电极一般采用单体式结构,无法调节自身长度的大小,需要生产不同长度的石墨电极,并进行组装、裁切,浪费材料,增加了制造成本,且影响石墨电极的安装使用效率,且散热效果较差,使用寿命短。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新石墨电极,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石墨电极,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石墨电极,包括第一石墨电极筒和第二石墨电极筒,所述第二石墨电极筒的一端插设于第一石墨电极筒中,所述第一石墨电极筒远离第二石墨电极筒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导电板,且第二石墨电极筒远离第一石墨电极筒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导电板,所述第一石墨电极筒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调节机构,且调节机构的一端贯穿延伸至第一石墨电极筒中并与第二石墨电极筒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石墨电极筒远离调节机构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定位机构,且定位机构的一端贯穿延伸至第一石墨电极筒并与第二石墨电极筒的一侧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固定在第一石墨电极筒一侧的第一机壳,所述第一机壳远离第一石墨电极筒的一侧插设有竖直设置的转杆,且转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块,所述转杆远离转块的一端延伸至第一机壳中并固定连接有主动锥齿轮,所述第一机壳的两端内壁通过两个转动件转动连接有横向设置的螺纹杆,且螺纹杆上固定连接有与主动锥齿轮啮合连接的从动锥齿轮,所述螺纹杆上螺纹连接有螺母块,且螺母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杆,所述第一石墨电极筒的一侧开设有与第一机壳连通设置的第一滑口,且连杆远离螺母块的一端贯穿第一滑口并与第二石墨电极筒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机壳的一侧开设有通孔,且转杆贯穿通孔设置,所述通孔的内壁通过轴承件与转杆的外侧壁转动连接。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固定在第一石墨电极筒一侧的第二机壳,所述第二机壳中固定连接有横向设置的定位杆,且定位杆上套设并滑动连接有滑套,所述滑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衔接杆,所述第一石墨电极筒的一侧开设有与第二机壳连通设置的第二滑口,且衔接杆远离滑套的一端贯穿第二滑口并与第二石墨电极筒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导电板和第二导电板的侧壁具开设有均匀排列设置的散热孔。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位于第一石墨电极筒中所述第二石墨电极筒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导电板,且第三导电板的侧壁与第一石墨电极筒的内壁相抵并滑动连接。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导电板和第二导电板均采用纯铜材质构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将第一石墨电极筒和第二石墨电极筒采用中空的筒形结构,更加节省材料,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以及散热孔可提高本装置的散热性,延长使用寿命。2、通过设置调节机构,转动转块,带动转杆转动,进而带动主动锥齿轮转动,进而带动螺纹杆转动,由于螺母块的轴向转动跟随连杆受到第一滑口的限制,因此,螺母块强制位移,进而通过控制转块的正反转,实现第二石墨电极筒在第一石墨电极筒中的水平位移,实现本装置的长度调节,本装置结构设计巧妙,操作简单,节省人力,通过实现本装置的长度可调节性,便于本装置的安装,使用更方便。3、通过设置定位机构,当第二石墨电极筒位移的同时,衔接杆跟随第二石墨电极筒带动滑套在定位杆上滑动位移,可对第二石墨电极筒的位移进行定位支撑,使本装置结构更稳固。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新石墨电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新石墨电极中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一种新石墨电极中图2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石墨电极筒;2、第二石墨电极筒;3、第一导电板;4、第二导电板;5、第一机壳;6、转杆;7、转块;8、主动锥齿轮;9、螺纹杆;10、从动锥齿轮;11、螺母块;12、连杆;13、第一滑口;14、第二机壳;15、定位杆;16、滑套;17、衔接杆;18、第二滑口;19、散热孔;20、第三导电板。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3,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新石墨电极,包括第一石墨电极筒1和第二石墨电极筒2,第一石墨电极筒1和第二石墨电极筒2采用中空的筒形结构,更加节省材料,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第二石墨电极筒2的一端插设于第一石墨电极筒1中,第一石墨电极筒1远离第二石墨电极筒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导电板3,且第二石墨电极筒2远离第一石墨电极筒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导电板4,第一石墨电极筒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调节机构,且调节机构的一端贯穿延伸至第一石墨电极筒1中并与第二石墨电极筒2的一侧固定连接,第一石墨电极筒1远离调节机构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定位机构,且定位机构的一端贯穿延伸至第一石墨电极筒1并与第二石墨电极筒2的一侧固定连接;在图2和图3中:调节机构包括固定在第一石墨电极筒1一侧的第一机壳5,第一机壳5远离第一石墨电极筒1的一侧插设有竖直设置的转杆6,且转杆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块7,转杆6远离转块7的一端延伸至第一机壳5中并固定连接有主动锥齿轮8,第一机壳5的两端内壁通过两个转动件转动连接有横向设置的螺纹杆9,且螺纹杆9上固定连接有与主动锥齿轮8啮合连接的从动锥齿轮10,螺纹杆9上螺纹连接有螺母块11,且螺母块1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杆12,第一石墨电极筒1的一侧开设有与第一机壳5连通设置的第一滑口13,且连杆12远离螺母块11的一端贯穿第一滑口13并与第二石墨电极筒2固定连接,转动转块7,带动转杆6转动,进而带动主动锥齿轮8转动,由于主动锥齿轮8与从动锥齿轮10啮合,进而带动螺纹杆9转动,由于螺纹杆9与螺母块11螺纹连接,且与螺母块11固定的连杆12贯穿第一滑口13,此时螺母块11的轴向转动跟随连杆12受到第一滑口13的限制,因此,螺母块11强制位移,进而通过控制转块7的正反转,实现第二石墨电极筒2在第一石墨电极筒1中的水平位移,实现本装置的长度调节;在图3中:第一机壳5的一侧开设有通孔,且转杆6贯穿通孔设置,通孔的内壁通过轴承件与转杆6的外侧壁转动连接,对转杆6的转动起到支撑稳定的作用;在图2中:定位机构包括固定在第一石墨电极筒1一侧的第二机壳14,第二机壳14中固定连接有横向设置的定位杆15,且定位杆15上套设并滑动连接有滑套16,滑套1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衔接杆17,第一石墨电极筒1的一侧开设有与第二机壳14连通设置的第二滑口18,且衔接杆17远离滑套16的一端贯穿第二滑口18并与第二石墨电极筒2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石墨电极,包括第一石墨电极筒(1)和第二石墨电极筒(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石墨电极筒(2)的一端插设于第一石墨电极筒(1)中,所述第一石墨电极筒(1)远离第二石墨电极筒(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导电板(3),且第二石墨电极筒(2)远离第一石墨电极筒(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导电板(4),所述第一石墨电极筒(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调节机构,且调节机构的一端贯穿延伸至第一石墨电极筒(1)中并与第二石墨电极筒(2)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石墨电极筒(1)远离调节机构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定位机构,且定位机构的一端贯穿延伸至第一石墨电极筒(1)并与第二石墨电极筒(2)的一侧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石墨电极,包括第一石墨电极筒(1)和第二石墨电极筒(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石墨电极筒(2)的一端插设于第一石墨电极筒(1)中,所述第一石墨电极筒(1)远离第二石墨电极筒(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导电板(3),且第二石墨电极筒(2)远离第一石墨电极筒(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导电板(4),所述第一石墨电极筒(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调节机构,且调节机构的一端贯穿延伸至第一石墨电极筒(1)中并与第二石墨电极筒(2)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石墨电极筒(1)远离调节机构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定位机构,且定位机构的一端贯穿延伸至第一石墨电极筒(1)并与第二石墨电极筒(2)的一侧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石墨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固定在第一石墨电极筒(1)一侧的第一机壳(5),所述第一机壳(5)远离第一石墨电极筒(1)的一侧插设有竖直设置的转杆(6),且转杆(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块(7),所述转杆(6)远离转块(7)的一端延伸至第一机壳(5)中并固定连接有主动锥齿轮(8),所述第一机壳(5)的两端内壁通过两个转动件转动连接有横向设置的螺纹杆(9),且螺纹杆(9)上固定连接有与主动锥齿轮(8)啮合连接的从动锥齿轮(10),所述螺纹杆(9)上螺纹连接有螺母块(11),且螺母块(1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杆(12),所述第一石墨电极筒(1)的一侧开设有与第一机壳(5)连通设置的第一滑口(13),且连杆(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博何金松
申请(专利权)人:腾冲鸿鑫新型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