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石墨烯电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945469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8 22:53
本技术涉及锂电池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石墨烯电极结构,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放置有壳体,所述壳体的内壁分别固定安装有电池正极和电池负极,所述壳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石墨烯隔膜,所述壳体的内壁填充用电解液。该石墨烯电极结构,通过设置支撑杆、把手、固定块和调节杆的配合使用,能够方便使用者移动底板带动壳体进行移动,减少了使用者在移动壳体时的压力,增加了使用者在移动壳体的效率,从而方便了使用者对石墨烯锂电池进移动,在移动壳体时,拉动把手带动固定块和支撑杆进行移动,移动的支撑杆带动底板进行移动,使得底板带动壳体进行移动,达到了方便使用者移动底板带动壳体进行移动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锂电池,具体为一种石墨烯电极结构


技术介绍

1、锂电池是一类由锂金属或锂合金为正、负极材料、使用非水电解质溶液的电池,由于锂金属的化学特性非常活泼,使得锂金属的加工、保存、使用,对环境要求非常高,随着科学技 术的发展,锂电池已经成为主流。

2、在现有技术中,锂电池经常通常会采用石墨烯隔膜来防止电池隔膜被击穿,提升电子的流动性,增强锂电池的充放电能力,但是石墨烯锂电池通常较为笨重,不方便带动石墨烯锂电池进行移动,从而影响了使用者对墨烯锂电池进行移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石墨烯电极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石墨烯电极结构,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放置有壳体,所述壳体的内壁分别固定安装有电池正极和电池负极,所述壳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石墨烯隔膜,所述壳体的内壁填充用电解液,所述底板的一侧活动连接有移动机构;

3、所述移动机构包括支撑杆、把手、固定块和调节杆,所述把手的数量为两个,所述支撑杆活动连接于底板的一侧,所述调节杆滑动连接于支撑杆的内壁,所述固定块活动连接于支撑杆的顶部,所述固定块的底部与调节杆的顶部固定连接,两个把手分别固定连接于固定块的两侧。

4、优选的,所述底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的数量为四个,两个安装块相对的一侧之间转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贯穿至两个安装块的外侧,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行走轮。</p>

5、优选的,所述连接杆的表面套设有轴承,所述轴承的数量为两个,所述轴承的表面固定连接于安装块的内壁。

6、优选的,所述底板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支撑杆与底板的连接处通过转轴转动连接。

7、优选的,所述支撑杆的一侧螺纹连接有旋钮,所述旋钮的一端贯穿至支撑杆的内壁并与调节杆的一侧紧密接触。

8、优选的,所述底座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燕尾块,所述支撑杆的表面滑动连接有限位块,所述支撑杆的一侧固定连接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顶部和限位块的底板接触,所述燕尾块的表面与限位块的内壁接触

9、优选的,所述支撑杆的一侧固定连接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顶部和限位块的底板接触。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11、第一、本技术通过设置支撑杆、把手、固定块和调节杆的配合使用,能够方便使用者移动底板带动壳体进行移动,减少了使用者在移动壳体时的压力,增加了使用者在移动壳体的效率,从而方便了使用者对石墨烯锂电池进移动,在移动壳体时,拉动把手带动固定块和支撑杆进行移动,移动的支撑杆带动底板进行移动,使得底板带动壳体进行移动,达到了方便使用者移动底板带动壳体进行移动的目的。

12、第二、本技术通过设置安装块、连接杆和行走轮的配合使用,能够辅助底板进行移动,使得底板在移动时更加的便捷,减少使用者在拉动底板时的压力,达到了方便使用者移动底板的目的。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石墨烯电极结构,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顶部放置有壳体(3),所述壳体(3)的内壁分别固定安装有电池正极(4)和电池负极(5),所述壳体(3)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石墨烯隔膜(14),所述壳体(3)的内壁填充用电解液(15),所述底板(1)的一侧活动连接有移动机构(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墨烯电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安装块(9),所述安装块(9)的数量为四个,两个安装块(9)相对的一侧之间转动连接有连接杆(6),所述连接杆(6)的两端分别贯穿至两个安装块(9)的外侧,所述连接杆(6)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行走轮(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石墨烯电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6)的表面套设有轴承(16),所述轴承(16)的数量为两个,所述轴承(16)的表面固定连接于安装块(9)的内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墨烯电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转轴(10),所述支撑杆(201)与底板(1)的连接处通过转轴(10)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墨烯电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201)的一侧螺纹连接有旋钮(13),所述旋钮(13)的一端贯穿至支撑杆(201)的内壁并与调节杆(204)的一侧紧密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墨烯电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燕尾块(7),所述支撑杆(201)的表面滑动连接有限位块(11),所述燕尾块(7)的表面与限位块(11)的内壁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墨烯电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201)的一侧固定连接限位板(12),所述限位板(12)的顶部和限位块(11)的底板(1)接触。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石墨烯电极结构,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顶部放置有壳体(3),所述壳体(3)的内壁分别固定安装有电池正极(4)和电池负极(5),所述壳体(3)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石墨烯隔膜(14),所述壳体(3)的内壁填充用电解液(15),所述底板(1)的一侧活动连接有移动机构(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墨烯电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安装块(9),所述安装块(9)的数量为四个,两个安装块(9)相对的一侧之间转动连接有连接杆(6),所述连接杆(6)的两端分别贯穿至两个安装块(9)的外侧,所述连接杆(6)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行走轮(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石墨烯电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6)的表面套设有轴承(16),所述轴承(16)的数量为两个,所述轴承(16)的表面固定连接于安装块(9)的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博杨波徐德章
申请(专利权)人:腾冲鸿鑫新型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