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NTN株式会社专利>正文

带有保持架的滚子及行星齿轮支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890068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1 02:10
带有保持架的滚子具备:保持架(12),其具有一对环部(11)和沿轴向延伸且将该环部(11)彼此连结的多个柱部(21);以及滚子,其配置于周向上相邻的柱部(21、21)之间的兜孔中。柱部(21)包括设置于轴向外侧的端部(22)和位于比端部(22)靠内径侧的位置的中央部,在端部(22)形成有向兜孔侧突出并与滚子接触来限制滚子向径向外侧移动的外爪(25)。在柱部(21)的端部(22)的内径面(26)形成有沿周向延伸而与外爪(25)连通的油槽(3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带有保持架的滚子及行星齿轮支承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带有保持架的滚子及行星齿轮支承结构。
技术介绍
作为带有保持架的滚子的润滑结构,存在如日本特开2015-078742号公报(专利文献1)那样通过在保持架的外径面上设置通油槽来提高通油性的技术。而且,在日本技术注册第2584225号公报(专利文献2)记载的带有保持架的滚子中,在保持架的外径面及内径面上设有作为储油部发挥作用的凿密槽。而且,还存在如日本特开2007-255494号公报(专利文献3)那样通过在保持架的内径面上设置通油槽来提高通油性的技术。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078742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技术注册第2584225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7-255494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的概要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带有保持架的滚子例如在机动车的变速器内作为将齿轮支承于齿轮轴的轴承来使用。尤其是近年来,为了实现机动车的燃料消耗节省化,变速器的多级化不断发展,使用带有保持架的滚子的行星齿轮支承结构的需求不断升高。而且,为了实现机动车的燃料消耗节省化,还存在变速器中使用的润滑油少量化且使用动粘度低的润滑油的倾向。在该情况下,向带有保持架的滚子供给的润滑油的量减少,难以形成油膜,因此也考虑至少外爪与滚子不经由油膜而直接接触的方案,但外爪与滚子可能会相互磨损。为了解决这样的课题,还考虑采用专利文献3记载的带有保持架的滚子的方案,但是在专利文献3记载的带有保持架的滚子中,是从形成在行星齿轮的支承轴上的油供给孔向保持架与支承轴之间供给润滑油的结构,并未设想向滚子与外爪的滑动接触部供给润滑油的结构。本专利技术鉴于上述的实际情况而作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在严苛的润滑环境下也能够实现长寿命化的带有保持架的滚子。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为了实现该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带有保持架的滚子具备:保持架,其具有一对环部和沿轴向延伸且将该环部彼此连结的多个柱部;以及滚子,其配置于周向上相邻的柱部之间的兜孔中。保持架的柱部包括设置于轴向外侧的端部和位于比该端部靠内径侧的位置的中央部,在柱部的端部形成有向兜孔侧突出并与滚子接触来限制该滚子向径向外侧移动的外爪,在柱部的端部的内径面形成有沿周向延伸而与外爪连接的油槽。根据上述的本专利技术,润滑油在保持架柱部的端部的内径面上形成的油槽中流动,向外爪与滚子的接触部位供给。因此,在接触部位形成油膜,避免外爪与滚动面的直接接触,防止外爪及滚子的滚动面的磨损。而且,带有保持架的滚子以从带有保持架的滚子的轴线偏离的中心轴为中心进行公转,即使在对带有保持架的滚子进行润滑的润滑油受到离心力的情况下,带有保持架的滚子的公转运动与自转运动也会协同作用而使润滑油向油槽流动,带有保持架的滚子的通油性得以提高。而且,由于柱部的端部位于比中央部靠外径侧的位置,因此柱部的端部的内径面与轴的外周面不接触,也不需要被施加磨削加工。因此,不会如以往的通油槽那样槽深减少。本专利技术不需要设置含油构件,能够以低成本生产。需要说明的是,油槽在一个端部可以仅设置一个或者可以设置多个。沿周向延伸的油槽可以与周向平行地延伸,或者可以倾斜地沿周向延伸。油槽的槽深及槽宽不受限定。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方案,在柱部的端部的内径面形成有与油槽连接的凹状的贮油部。根据上述方案,润滑油暂时贮存于贮油部。因此,即使因离心力使得润滑油容易从带有保持架的滚子向外部流出,带有保持架的滚子的通油性也不会受损。贮油部的形状及个数没有特别限定。作为另一方案,可以在柱部的端部的内径面仅形成油槽。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的方案,油槽的周向端部形成于外爪且沿径向延伸。根据上述方案,润滑油向外爪与滚子的滚动面的接触部位整体供给。作为本专利技术的更优选的方案,油槽的周向端部以贯通外爪的方式沿径向延伸,且与指向外径侧的端部的外径面连接。作为其他的方案,油槽的周向端部可以是形成于外爪,但是与端部的外径面不连接的结构。作为一方案,本专利技术的带有保持架的滚子设置于行星齿轮支承结构的行星齿轮的中心。本专利技术的行星齿轮支承结构具备齿圈、配置于齿圈的中心的太阳轮、与齿圈和太阳轮啮合的多个行星齿轮以及支承行星齿轮的齿轮架,行星齿轮借助滚动轴承旋转自如地被支承于在齿轮架上设置的支承轴,其中,支承轴的滚动轴承是上述的带有保持架的滚子。专利技术效果这样,本专利技术能够提供一种即使在严苛的润滑环境下也能够实现长寿命化的带有保持架的滚子及具备该带有保持架的滚子的行星齿轮支承结构。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使用本专利技术的带有保持架的滚子的行星齿轮支承结构的示意图,(A)是整体图,(B)是行星齿轮支承轴的剖视图。图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带有保持架的滚子的立体图。图3是从该实施方式中将保持架取出表示的立体图。图4是表示该实施方式的保持架的纵向剖视图。图5是表示图4中的圆圈部的放大立体图。图6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方式的放大立体图。图7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又一实施方式的放大立体图。图8是表示图7的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放大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基于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首先,参照图1的(A)及图1的(B),说明使用本实施方式的带有保持架的针状滚子(以下,简称为带有保持架的滚子)10的行星齿轮支承结构100的概要。行星齿轮支承结构100具备齿圈101、太阳轮102、多个行星齿轮103、齿轮架104、多个支承轴105和带有保持架的滚子10。行星齿轮支承结构100例如用于机动车的变速器等中,为了将该行星齿轮支承结构100中的行星齿轮103支承为能够旋转而使用带有保持架的滚子10。即,本实施方式的带有保持架的滚子10是机动车用带有保持架的滚子。太阳轮102同轴地配置在齿圈101的内侧。行星齿轮103配置在比齿圈101靠内径侧且比太阳轮102靠外径侧的位置,与齿圈101及太阳轮102啮合。在齿轮架竖立设置有多个支承轴105。各支承轴105穿过行星齿轮103的中心孔。在行星齿轮103的内径面与支承轴105的外径面之间设有本实施方式的带有保持架的滚子10。带有保持架的滚子10作为滚动轴承而将行星齿轮103支承为能够旋转。行星齿轮103能够在自转的同时绕着太阳轮102公转。齿轮架与太阳轮102同轴地配置并能够旋转,将行星齿轮103的公转取出或者使行星齿轮103公转。以太阳轮102为中心的离心力作用于行星齿轮103及带有保持架的滚子10。参照图1的(B),各行星齿轮103经由本实施方式的带有保持架的滚子10而旋转自如地支承在支承轴105上。即,带有保持架的滚子10是将行星齿轮103能够旋转地支承于支承轴105的结构。具体而言,带有保持架的滚子10例如由单体的保持架12和多个滚子14构成,以支承轴105的外周面为内侧滚道面且以行星齿轮103中心孔的内周面为外侧滚道面。本实施方式的保持架12用于外径引导。本实施方式的滚子14是针状滚子。在支承轴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有保持架的滚子,其具备:/n保持架,其具有一对环部和沿轴向延伸且将该环部彼此连结的多个柱部;以及/n滚子,其配置于周向上相邻的所述柱部之间的兜孔中,/n所述柱部包括设置于轴向外侧的端部和位于比所述端部靠内径侧的位置的中央部,/n在所述端部形成有向所述兜孔侧突出并与所述滚子接触来限制所述滚子向径向外侧移动的外爪,/n在所述端部的内径面形成有沿周向延伸而与所述外爪连通的油槽。/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817 JP 2018-1534551.一种带有保持架的滚子,其具备:
保持架,其具有一对环部和沿轴向延伸且将该环部彼此连结的多个柱部;以及
滚子,其配置于周向上相邻的所述柱部之间的兜孔中,
所述柱部包括设置于轴向外侧的端部和位于比所述端部靠内径侧的位置的中央部,
在所述端部形成有向所述兜孔侧突出并与所述滚子接触来限制所述滚子向径向外侧移动的外爪,
在所述端部的内径面形成有沿周向延伸而与所述外爪连通的油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保持架的滚子,其中,
在所述端部的所述内径面形成有与所述油槽连接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土屋将
申请(专利权)人:NTN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