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电混合动力摩托车的电驱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88353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1 01: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油电混合动力摩托车的电驱动结构,属于摩托车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电驱动结构的使用复杂的问题。本油电混合动力摩托车的电驱动结构,包括后轮轴、发动机和电机,发动机包括安装壳,发动机和电机均能驱动后轮轴转动,电机包括壳体、位于壳体内的多级减速组件和能使后轮轴单向转动的单向组件,壳体上具有多个安装部,壳体通过紧固件穿过安装部与安装壳固连。本油电混合动力摩托车的电驱动结构实用简单,且能节约能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油电混合动力摩托车的电驱动结构
本技术属于摩托车
,涉及一种油电混合动力摩托车的电驱动结构。
技术介绍
摩托车是一种较为便捷的交通工具,深受使用者的喜爱。但是随着能源的消耗和人们的环保意识逐渐的增强,尤其在城镇对环保的标准以及要求更是日益提高,传统的燃油电动机无法满足现有的环保标准。而近年来,电动车也作为一种新的交通工具,由于其具有环保、节能等优点,逐渐被广泛应用,但是电动车的使用也受到其电瓶容量的限制,造成了不能远距离行驶的问题,从而给电动车的广泛使用带来了一定的困难。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人们研发出了各种各样的油电混合动力摩托车的电驱动结构:如中国专利申请(专利申请号:200720087705.7)公开了一种混合动力电动摩托车,包括摩托车本体,前轮和后轮,发动机,发动机输出连接离合器,离合器输出连接变速箱,变速箱的输出与后轮轴连接,前轮内设置轮毂电机,轮毂电机连接动力电池,电机控制器。上述结构虽然将摩托车的前轮通过轮毂电机驱动,但是发动机此时是与后轮轴连接,导致了在摩托车行驶过程中,需要较多的传动结构,使得整个摩托车的动力系统更加的复杂;且在行驶过程中,若发动机和电机同时使用,可能会存在两者驱动不同步的问题,造成了摩托车使用不便,容易引发故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油电混合动力摩托车的电驱动结构,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解决现有的电驱动结构的使用复杂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油电混合动力摩托车的电驱动结构,包括后轮轴、发动机和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包括安装壳,所述发动机和电机均能驱动后轮轴转动,所述电机包括壳体、位于壳体内的多级减速组件和能使后轮轴单向转动的单向组件,所述壳体上具有多个安装部,所述壳体通过紧固件穿过安装部与安装壳固连。工作原理:直接将电机驱动后轮轴转动,并在电机的壳体内设有多级减速组件,使得整个电机的集成度较高,并且电机的壳体上具有多个安装部,能将安装部与发动机的安装壳连接,使得电机的安装更加的方便,在装卸的过程中,只需要将电机从发动机安装壳上进行装卸即可,电机在设置过程中是直接驱动后轮轴转动,并未通过发动机的传动组件,从而使得电机的安装和布置更加的方便和简洁,并且电机在使用时也能独立与发动机使用,从而实现了整个电驱动结构使用的便捷性;并且在电机的使用过程中,电机的内部设置有使后轮轴单向转动的单向组件,从而确保了在发动机驱动后轮轴转动时,电机不会跟随转动,实现了节约能耗。在上述的油电混合动力摩托车的电驱动结构中,所述电机包括位于壳体内的电机轴,所述电机轴上套设有主动轮,所述多级减速组件包括从动轮,所述主动轮与从动轮之间通过同步带连接。该结构的设置,使得多级减速组件是集成在电机内的,方便了多级减速组件的安装,也相比于现有的减速装置和电机分开的设置,减少了对减速装置需要另外安装一个外罩的需求,从而使得整个电驱动结构的集成性较高,也使得整个电驱动结构中的多级减速组件的装配较为简单。在上述的油电混合动力摩托车的电驱动结构中,所述电机包括位于壳体内的电机轴,所述电机轴上套设有主动链轮,所述多级减速组件包括从动链轮,所述主动链轮与从动链轮之间通过链条连接。采用主动链轮、从动链轮和链条的设计,使得链条不需要采用张紧器张紧,能使得整个电驱动结构更加简单,并且传动效果较好。在上述的油电混合动力摩托车的电驱动结构中,所述从动轮上穿设有减速轴一,所述多级减速组件包括套设在减速轴一上的一级减速主动齿轮和与一级减速主动齿轮啮合的一级减速从动齿轮,所述一级减速从动齿轮上穿设有减速轴二,所述多级减速组件包括套设在减速轴二上的二级减速主动齿轮和与二级减速主动齿轮啮合的二级减速从动齿轮,所述二级减速从动齿轮套设在后轮轴上。该结构的设置,可设置一级减速主动齿轮和一级减速从动齿轮的减速比和二级减速主动齿轮和二级减速从动齿轮的减速比,来实现对电机的输出动力进行减速,使得后轮轴能更平稳的运行,进一步的提升了电驱动结构的稳定性。在上述的油电混合动力摩托车的电驱动结构中,所述二级减速从动齿轮部分位于一级减速从动齿轮上。该结构的设置,能节省整个电驱动结构所需的安装空间,并且多级减速组件的减速能正常运行,进一步的提升了电驱动结构运行的稳定性。在上述的油电混合动力摩托车的电驱动结构中,所述同步带的一侧设有能将同步带张紧的张紧器,所述张紧器包括与电机铰接的铰接部和与同步带相抵靠的张紧部,所述壳体内连接有拉簧,所述拉簧的一端与铰接部连接并带动铰接部转动。当使用同步带时,需要采用张紧器的设计,使得同步带能保持张紧的状态,而拉簧的设置,使得整个张紧器的结构较为简单,并且能根据电机转动的转速来调整同步带的张紧度,进一步的提升了电驱动结构使用的稳定性。在上述的油电混合动力摩托车的电驱动结构中,所述安装壳上凸起形成与安装部一一对应设置的连接部,所述安装部与相应的连接部相抵靠并通过紧固件连接。通过安装部的设置,使得安装壳和壳体之间可通过安装部和连接部连接,从而电机的安装更加的方便,进一步的提升了电驱动结构安装的便捷性。在上述的油电混合动力摩托车的电驱动结构中,所述壳体具有位于电机轴、同步带、主动轮和从动轮上的上盖,所述壳体上开设有缺口,所述上盖将缺口覆盖,且上盖和壳体之间可拆卸连接。上盖和缺口的设置,使得当上盖取出后,可对电机内部的零部件进行维修,在摩托车行驶过程中,同步带需要经常进行维护,而上盖位置的设置,使得同步带的维修更加的方便。在上述的油电混合动力摩托车的电驱动结构中,所述单向组件为套设在后轮轴上的单向轴承,所述单向轴承位于二级减速从动齿轮和后轮轴之间。采用单向轴承,使得整个单向组件的安装较为简单,并且不影响电机的运作,提升了整体结构的集成度。单向组件还可以采用单向齿轮,直接将二级减速从动齿轮和二级减速主动齿轮替换成单向齿轮,就能实现当发动机驱动后轮轴转动时,电机轴不会随着转动,从而节省了能耗。在上述的油电混合动力摩托车的电驱动结构中,所述安装部上具有多个加强筋。该结构的设置,能在提升安装部强度的同时还能实现安装部的轻量化设计,从而减轻电驱动结构的重量并且能增强电机壳体的连接强度。在上述的油电混合动力摩托车的电驱动结构中,所述后轮轴上套设有密封圈,所述壳体的另一侧套设在密封圈上。该结构的设置,使得壳体的连接更加的稳定,进一步的提升了电驱动结构安装的稳定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油电混合动力摩托车的电驱动结构具有的优点: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只需要将电机从发动机安装壳上进行装卸即可,电机在设置过程中是直接驱动后轮轴转动,并未通过发动机的传动组件,从而使得电机的安装和布置更加的方便和简洁,并且电机在使用时也能独立与发动机使用,从而实现了整个电驱动结构使用的便捷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油电混合动力摩托车的电驱动结构的结构示意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油电混合动力摩托车的电驱动结构,包括后轮轴(1)、发动机(2)和电机(3),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2)包括安装壳(21),所述发动机(2)和电机(3)均能驱动后轮轴(1)转动,所述电机(3)包括壳体(31)、位于壳体(31)内的多级减速组件(33)和能使后轮轴(1)单向转动的单向组件,所述壳体(31)上具有多个安装部(311),所述壳体(31)通过紧固件穿过安装部(311)与安装壳(21)固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电混合动力摩托车的电驱动结构,包括后轮轴(1)、发动机(2)和电机(3),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2)包括安装壳(21),所述发动机(2)和电机(3)均能驱动后轮轴(1)转动,所述电机(3)包括壳体(31)、位于壳体(31)内的多级减速组件(33)和能使后轮轴(1)单向转动的单向组件,所述壳体(31)上具有多个安装部(311),所述壳体(31)通过紧固件穿过安装部(311)与安装壳(21)固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电混合动力摩托车的电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3)包括位于壳体(31)内的电机轴(32),所述电机轴(32)上套设有主动轮(34),所述多级减速组件(33)包括从动轮(331),所述主动轮(34)与从动轮(331)之间通过同步带(35)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电混合动力摩托车的电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3)包括位于壳体(31)内的电机轴(32),所述电机轴(32)上套设有主动链轮,所述多级减速组件(33)包括从动链轮,所述主动链轮与从动链轮之间通过链条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电混合动力摩托车的电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轮(331)上穿设有减速轴一(332),所述多级减速组件(33)包括套设在减速轴一(332)上的一级减速主动齿轮(333)和与一级减速主动齿轮(333)啮合的一级减速从动齿轮(334),所述一级减速从动齿轮(334)上穿设有减速轴二(335),所述多级减速组件(33)包括套设在减速轴二(335)上的二级减速主动齿轮(336)和与二级减速主动齿轮(336)啮合的二级减速从动齿轮(337),所述二级减速从动齿轮(337)套设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阮送良
申请(专利权)人:台州市全顺电驱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