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越野车的驱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166808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3 15: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越野车的驱动装置,属于越野车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使用过程中驱动装置输出轴的同心度不能保证的问题。本越野车的驱动装置,包括壳体、分别转动设置在壳体内的驱动轴和输出轴以及用于控制驱动轴转动的控制组件,所述驱动轴和输出轴之间传动连接,所述输出轴至少有一端伸出壳体,所述输出轴内穿设有连接轴,且连接轴的两端分别伸出所述壳体,所述输出轴的内壁通过若干第一轴承套装在所述连接轴上,所述输出轴的外壁通过若干第二轴承与壳体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能保证使用过程中驱动装置输出轴的同心度以增强输出轴的抗震动和抗冲击能力的优点。增强输出轴的抗震动和抗冲击能力的优点。增强输出轴的抗震动和抗冲击能力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越野车的驱动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越野车
,涉及一种越野车的驱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汽车逐渐成为了一种代步、运输的工具,随之又派生出来了各种不同用途的汽车,其中演变出来一种车型就是越野车,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野车也越来越受到年轻人的热捧,越野车经常在山地等崎岖道路上行驶,现有越野车的驱动结构包括电机,电机输出轴的一端伸出电机壳体,并在伸出的部分上设置有第一链轮,越野车车轮的轮轴上设置有第二链轮,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之间通过链条传动连接,因为越野车的行驶特性,所以电机的输出轴会经常受到震动和冲击,使得电机的输出轴在旋转时候别劲,轻则只是噪音加大,严重时候输出轴上的轴承短时间就会损坏,甚至造成输出轴的断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越野车的驱动装置。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保证使用过程中驱动装置输出轴的同心度以增强输出轴的抗震动和抗冲击能力。
[0004]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5]一种越野车的驱动装置,包括壳体、分别转动设置在壳体内的驱动轴和输出轴以及用于控制驱动轴转动的控制组件,所述驱动轴和输出轴之间传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轴至少有一端伸出壳体,所述输出轴内穿设有连接轴,且连接轴的两端分别伸出所述壳体,所述输出轴的内壁通过若干第一轴承套装在所述连接轴上,所述输出轴的外壁通过若干第二轴承与壳体相连接。
[0006]区别于现有越野车的驱动结构,本越野车的驱动装置通过在输出轴内设置两端分别伸出所述壳体的连接轴,在使用时,连接轴的两端分别与越野车相连接,连接轴的两端分别与越野车连接后可以避免使用过程中输出轴发生晃动的情况,然后将输出轴通过若干第一轴承套装在所述连接轴上,同时,输出轴的外壁通过若干第二轴承与壳体相连接,使得若干第一轴承和若干第二轴承分别对输出轴形成内、外支撑的作用,从而能够保证使用过程中驱动装置输出轴的同心度,进而增强输出轴的抗震动和抗冲击能力,使得本越野车的驱动装置更加经久耐用。
[0007]在上述的一种越野车的驱动装置中,所述驱动轴和输出轴之间通过齿轮组件传动连接,所述齿轮组件包括设置在驱动轴上的第一齿轮、转动设置在壳体上的第二齿轮以及设置在输出轴上的第三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依次啮合,且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的直径依次增大。上述结构的齿轮组件使得驱动轴和输出轴之间传动连接,同时,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的直径依次增大,使得齿轮组件能起到减速增扭的作用,从而使得本越野车的驱动装置能符合越野性能的要求,更加经久耐用。
[0008]在上述的一种越野车的驱动装置中,所述第三齿轮和输出轴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壳体的内壁凸设有若干用于第二轴承轴向限位的限位部,其中位于第三齿轮两侧的限位部分别与第三齿轮之间形成用于容纳第二轴承的限位槽。第三齿轮和输出轴为一体成型结构可以提高输出轴的结构强度,将第二轴承分别设置在两个限位槽后,第三齿轮的端面和旁侧的限位部能对所述第二轴承的轴向移动形成限位,同时位于限位槽内的两个第二轴承也能对第三齿轮的轴向移动形成限位,即对输出轴的轴向移动形成限位,从而有利于进一步保证使用过程中驱动装置输出轴的同心度,从而增强输出轴的抗震动和抗冲击能力,使得本越野车的驱动装置更加经久耐用。
[0009]在上述的一种越野车的驱动装置中,所述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均为斜齿轮。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均采用斜齿轮,啮合性好,传动安稳,噪声小,提高了齿轮的承载能力,使得本越野车的驱动装置更加经久耐用。
[0010]在上述的一种越野车的驱动装置中,所述壳体内具有输出腔、齿轮腔和驱动腔,所述输出轴位于输出腔内,所述齿轮组件位于齿轮腔内,所述驱动轴和控制组件位于驱动腔内。将壳体划分为设置输出轴的输出腔、设置齿轮组件的齿轮腔和设置驱动轴和控制组件的驱动腔,使得本越野车的驱动装置的结构更加紧凑合理。
[0011]在上述的一种越野车的驱动装置中,所述齿轮腔上设置有端盖,所述输出轴在远离端盖的端部上设置有链轮。端盖能够方便壳体内零部件的拆装以及检修,链轮设置在输出轴远离端盖的端部上,使得第三齿轮和链轮分别位于输出轴的两端,使得输出轴两端受力平衡,有利于进一步保证使用过程中驱动装置输出轴的同心度,从而增强输出轴的抗震动和抗冲击能力,使得本越野车的驱动装置更加经久耐用。
[0012]在上述的一种越野车的驱动装置中,所述端盖上具有用于供输出轴和连接轴伸出的让位孔,所述输出轴和让位孔的孔壁之间设置有第一油封,所述输出腔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油封和第三油封,第二油封位于齿轮腔和输出腔之间。第一油封和第二油封实现齿轮腔的密封,保证位于齿轮腔内的第二轴承的转动性能,第二油封和第三油封实现输出腔的密封,保证位于输出腔内的第二轴承的转动性能,同时,第一油封、第二油封和第三油封还能起到对输出轴外壁的支撑作用,有利于进一步保证使用过程中驱动装置输出轴的同心度,从而增强输出轴的抗震动和抗冲击能力,使得本越野车的驱动装置更加经久耐用。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越野车的驱动装置的优点在于:本越野车的驱动装置能够保证使用过程中驱动装置输出轴的同心度,从而增强输出轴的抗震动和抗冲击能力,使得本越野车的驱动装置更加经久耐用。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越野车的驱动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本越野车的驱动装置的剖视图。
[0016]图3是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17]图中,1、壳体;1a、输出腔;1b、齿轮腔;1c、驱动腔;1d、限位部;2、驱动轴;3、输出轴;4、齿轮组件;4a、第一齿轮;4b、第二齿轮;4c、第三齿轮;5、链轮;6、连接轴;7、第一轴承;8、第二轴承;9、控制组件;10、端盖;11、第一油封;12、第二油封;13、第三油封;14、限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0019]一种越野车的驱动装置,参照图1

3,包括壳体1、分别转动设置在壳体1内的驱动轴2和输出轴3以及用于控制驱动轴2转动的控制组件9,所述驱动轴2和输出轴3之间通过齿轮组件4传动连接,所述输出轴3至少有一端伸出壳体1,且在输出轴3伸出壳体1的端部设置有链轮5,所述输出轴3内穿设有连接轴6,且连接轴6的两端分别伸出所述壳体1,所述输出轴3的内壁通过若干第一轴承7套装在所述连接轴6上,所述输出轴3的外壁通过若干第二轴承8与壳体1相连接。
[0020]区别于现有越野车的驱动结构,本越野车的驱动装置通过在输出轴3内设置两端分别伸出所述壳体1的连接轴6,在使用时,连接轴6的两端分别与越野车相连接,连接轴6的两端分别与越野车连接后可以避免使用过程中输出轴3发生晃动的情况,然后将输出轴3通过若干第一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越野车的驱动装置,包括壳体(1)、分别转动设置在壳体(1)内的驱动轴(2)和输出轴(3)以及用于控制驱动轴(2)转动的控制组件(9),所述驱动轴(2)和输出轴(3)之间传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轴(3)至少有一端伸出壳体(1),所述输出轴(3)内穿设有连接轴(6),且连接轴(6)的两端分别伸出所述壳体(1),所述输出轴(3)的内壁通过若干第一轴承(7)套装在所述连接轴(6)上,所述输出轴(3)的外壁通过若干第二轴承(8)与壳体(1)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越野车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轴(2)和输出轴(3)之间通过齿轮组件(4)传动连接,所述齿轮组件(4)包括设置在驱动轴(2)上的第一齿轮(4a)、转动设置在壳体(1)上的第二齿轮(4b)以及设置在输出轴(3)上的第三齿轮(4c),所述第一齿轮(4a)、第二齿轮(4b)和第三齿轮(4c)依次啮合,且第一齿轮(4a)、第二齿轮(4b)和第三齿轮(4c)的直径依次增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越野车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齿轮(4c)和输出轴(3)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壳体(1)的内壁凸设有若干用于第二轴承(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阮送良陈玺宇魏学勇
申请(专利权)人:台州市全顺电驱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