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板型摩托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26086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9 13:15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在踏板型摩托车中实现车辆重心降低,该踏板型摩托车由电池存储的电力驱动,该电力来自安装在车辆上的发电机产生的电力。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踏板型摩托车,包括:摆臂4,其前端通过枢轴25以可竖直摆动方式相对于车身框架2支撑并支撑后轮15;在摆臂上方的座椅18;以及发电机8,其包括内燃机81和ACG 83;以及行驶驱动电动机7,其配置为通过由发电机8产生并存储在电池6中的电力驱动,其中,行驶驱动电动机7和发电机8设置在摆臂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踏板型摩托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踏板型摩托车,其通过安装在摩托车上的发电机产生的电力来行驶。
技术介绍
例如,在下面的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常规的踏板型摩托车,其使用由安装在摩托车上的发电机产生的电力且使用同样安装在车辆上的电池中存储的电力来驱动和行驶。在专利文献1中所公开的踏板型摩托车中,发电机安装在位于车辆的前侧上方的燃料箱附近。因此,在专利文件1中所公开的踏板型摩托车中,车辆的重心位于较高的位置。另外,电池设置在车辆的重心处,且行驶驱动电动机分别安装在前轮和后轮的轮轴上,因此,存在的问题是,行驶驱动电动机与电池和发电机之间的距离较大,因此将行驶驱动电动机与电池和发电机彼此连接的线束变得较长。[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件1:JP2015-085797A(图1至图3)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待解决的问题鉴于上述现有技术做出了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踏板型摩托车,其通过由安装在摩托车上的发电机生成并存储在安装在摩托车上的电池中的电力来驱动而行驶,其中可以降低摩托车的重心。另外,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踏板型摩托车,其中行驶驱动电动机与电池和发电机之间的距离可以缩短。解决问题的手段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踏板型摩托车,包括:摆臂,其前端通过枢轴可竖直摆动地支撑在车身框架上并支撑后轮;座椅,其设置在摆臂的上方;发电机,其中容纳内燃机和ACG,以及行驶驱动电动机,其配置为驱动后轮,使得后轮通过发电机产生并存储在电池中的电力来行驶,其中,行驶驱动电动机和发电机设置在摆臂上方。利用这种配置,行驶驱动电动机和发电机设置在摆臂的上方,因此可以降低车辆的重心,从而稳定车身。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行驶驱动电动机安装在摆臂上,摆臂的设置在枢轴后面的上表面具有平坦部分,发电机安装在该平坦部分上,且发电机设置在座椅下方且安装在摆臂上。如上所述,发电机设置在座椅下方和摆臂上,因此,可以降低车辆的重心,从而稳定车身。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在侧视图中观察时,发电机安装在由以下各项围绕的空间中:枢轴;支架,其设置在位于摆臂上方的车身框架的座椅轨道的后部,且后缓冲器连接到该支架;以及摆臂的后端部分。因此,发电机布置为在摆臂上靠近车辆的中心,因此有助于降低重心和稳定车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电池和连接到电池的电力控制单元安装在车身框架的下框架上,所述下框架具有用于支撑枢轴的支撑部分。因此,行驶驱动电动机和发电机安装在摆臂上,靠近下框架上的电池和电力控制单元,因此,行驶驱动电动机与发电机和电池及电力控制单元之间的距离可以缩短,使得可以缩短连接这些部件的线束的长度。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摆臂在平坦部分的后侧和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一侧包括竖直壁,且在平坦部分的前侧和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另一侧不包括竖直壁,使得平坦部分的前侧和另一侧形成为没有竖直壁的平坦形状。因此,可以通过竖直壁确保摆臂的强度,且发电机可以在车辆宽度方向上从另一侧或从不存在竖直壁的前侧容易地安装和移除。另外,发电机的临时放置位置可以通过竖直壁来限制,因此,可以增强维护性。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发电机的下部包括凸形的接合部分,摆臂的平坦部分包括凹槽形的凹陷部分,利用所述凹槽形的凹陷部分,凸形的接合部分在垂直于竖直壁之一的方向上可拆卸地接合,并且,不形成竖直壁的一侧的凹槽形的凹陷部分的端部截面形成为在凹槽方向上敞开,且在凹槽方向上观察时,凸形的接合部分和凹槽形的凹陷部分彼此对准就位。因此,发电机的凸形的接合部分可以容易地装配在摆臂的平坦部分的凹槽形的凹陷部分中,因此,可获得临时放置发电机的状态,在该状态下,凸形的接合部分装配在凹槽形的凹陷部分中,由此可以容易地进行调节操作,且可以容易地进行发电机在摆臂上的安装和从摆臂的移除。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发电机是由内燃机、ACG和燃料箱形成的整体。因此,内燃机和ACG(包括燃料箱)可以作为发电机整体安装和移除,因此可以增强维护性。另外,为了增加燃料存储容量,还可以在另一部分处设置第二燃料箱。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竖直壁之一包括电力输入连接器,其连接方向平行于凹槽形的凹陷部分,并且,发电机在一位置包括电力输出连接器,在所述位置,允许电力输出连接器在一状态下与电力输入连接器连接,在所述状态下,发电机放置在平坦部分上且凸形的接合部分装配在凹槽形的凹陷部分中。因此,通过使发电机沿着凹槽形的凹陷部分在摆臂的平坦部分上滑动,摆臂侧上的电力输入连接器和发电机侧上的电力输出连接器可以彼此连接或彼此断开,因此,在安装或移除发电机时,可以同时进行电源电路的连接或断开,从而可以增加安装性和维护性。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在发电机安装在摆臂上的状态下,容纳在发电机中的内燃机的曲轴垂直于平坦部分指向,且安装在曲轴的下端侧上的ACG设置在内燃机的曲轴箱下方。因此,在发电机安装在摆臂上的状态下,作为重物的ACG设置在曲轴箱下方,因此,这种配置可以有助于稳定发电机和降低车辆的重心。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踏板型摩托车,行驶驱动电动机和发电机位于摆臂上方,因此,可以实现车辆的重心的降低,使得可以实现车身的稳定。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踏板型摩托车的左侧视图。图2是图1中的摆臂的左侧视图。图3是如在图2中的箭头III-III所指示的方向上所见的摆臂的局部截面的平面图。图4是如在图3中的箭头IV-IV所指示的方向上所见的摆臂的右侧视图。图5是如在图3和图4中的箭头V所指示的方向上所见的摆臂的透视图,是从设置在前、右和上侧的位置倾斜地所见的。图6是如在与图4相同的方向上所见的图4中的VI部分的右侧视示意图,突出显示了由双点划线指示的发电机,且图6对应于如在图7中的箭头VI-VI所指示的方向上所见的视图。图7是如在图6中的箭头VII-VII所指示的方向上所见的发电机的正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在下文中,参考图1至图7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踏板型摩托车的一个实施例。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踏板型摩托车(下文简称为“摩托车”)的左侧视图。在本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的描述中,根据将本实施例的摩托车1的行进方向假设为前向方向的通常使用的基准,来决定前后、左右、上下的方向。在图中,箭头FR指示前向方向,箭头LH指示向左方向,箭头RH指示向右方向,且箭头UP指示向上方向。如图1所示,摩托车1的车身框架2由以下形成:从头管20向下延伸的下框架21;从下框架21的下端部分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在向左和向右方向上分支的一对左右下框架22、22,其稍微向下延伸,且在车辆的纵向方向上在向后方向上基本上水平地延伸;以及座椅轨道23、23,其分别从下框架22、22的后端部分在向后和向上方向上倾斜地延伸。转向把手12安装在转向轴11的上端上,转向轴11可枢转且可旋转地支撑在头管20上。连接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踏板型摩托车,包括:/n摆臂(4),其前端通过枢轴(25)可竖直摆动地支撑在车身框架(2)上并且支撑后轮(15);/n座椅(18),其设置在所述摆臂(4)上方;/n发电机(8),其中容纳内燃机(81)和ACG(83),以及/n行驶驱动电动机(7),其配置为驱动所述后轮(15),使得所述后轮(15)通过由所述发电机(8)产生以及存储在电池(6)中的电力来行驶,/n其特征在于,/n所述行驶驱动电动机(7)和所述发电机(8)设置在所述摆臂(4)上。/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917 JP 2019-1687671.一种踏板型摩托车,包括:
摆臂(4),其前端通过枢轴(25)可竖直摆动地支撑在车身框架(2)上并且支撑后轮(15);
座椅(18),其设置在所述摆臂(4)上方;
发电机(8),其中容纳内燃机(81)和ACG(83),以及
行驶驱动电动机(7),其配置为驱动所述后轮(15),使得所述后轮(15)通过由所述发电机(8)产生以及存储在电池(6)中的电力来行驶,
其特征在于,
所述行驶驱动电动机(7)和所述发电机(8)设置在所述摆臂(4)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踏板型摩托车,其中,所述行驶驱动电动机(7)安装在所述摆臂(4)上,所述摆臂(4)的设置在所述枢轴(25)后面的上表面具有平坦部分(3),所述发电机(8)安装在所述平坦部分上,并且,所述发电机(8)设置在所述座椅(18)下方且安装在所述摆臂(4)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踏板型摩托车,其中,在侧视图中观察时,所述发电机(8)安装在由所述枢轴(25)、支架(23a)和所述摆臂(4)的后端部分(41)围绕的空间,所述支架(23a)设置在位于所述摆臂(4)上方的车身框架(2)的座椅轨道(23)的后部,且后缓冲器(17)连接到所述支架。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踏板型摩托车,其中,所述电池(6)和连接到所述电池(6)的电力控制单元(61)安装在所述车身框架(2)的下框架(22,22)上,所述下框架(22,22)具有用于支撑所述枢轴(25)的支撑部分(24)。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踏板型摩托车,其中,所述摆臂(4)在所述平坦部分(3)的后侧以及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一侧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桥勇介国石贤小森拓也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