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锅炉烟气收集排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86497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23: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锅炉烟气收集排放装置,包括引风管和袋式除尘器,所述引风管底部安装有换热机构,所述换热机构内部设置有热源循环管,所述热源循环管正下方设置有扰流板,所述引风管顶部一侧连接有引风机,所述引风机底部设置有流通管道,所述流通管道底部一侧固定有袋式除尘器。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袋式除尘器、电池组件、喷淋组件以及污水处理器,通过干湿处理配合工作的模式,有效的解决了单一处理废气结构长时间使用后降低效率的弊端,保障了废气持续高效处理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锅炉烟气收集排放装置
本技术涉及锅炉烟气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锅炉烟气收集排放装置。
技术介绍
烟气处理设备是将烟气中所含有的有毒有害物质,有效处理至规定浓度之下,并应避免设备产生腐蚀或阻塞等不良现象。一般,应用于垃圾焚烧厂的烟气处理设备分为除尘设备和酸性气体去除设备两大类,现在,随着人们对环境质昼要求的提高,大多数垃圾焚烧厂又在烟气处理工艺中增加了活性碳吸附重金属设备,烟气处理设备主要包括烟气脱硫塔、烟气洗涤塔、吸收塔、吸收介质传输管网、烟囱及烟道等,主要应用于电力行业、化工行业、焦化行业、冶金行业以及具有自备锅炉的制造行业等。现在的锅炉烟气收集处理装置中大多都是以湿式吸收的方式对废气进行处理,单一的处理方式会增加处理设备的负荷,影响废气的持续处理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锅炉烟气收集排放装置,解决现有锅炉烟气收集处理装置中大多都是以湿式吸收的方式对废气进行处理,单一的处理方式会增加处理设备的负荷,影响废气的持续处理效果的问题。(二)技术方案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提出了一种锅炉烟气收集排放装置,包括引风管和袋式除尘器,所述引风管底部安装有换热机构,所述换热机构内部设置有热源循环管,所述热源循环管正下方设置有扰流板,所述引风管顶部一侧连接有引风机,所述引风机底部设置有流通管道,所述流通管道底部一侧固定有袋式除尘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袋式除尘器可便捷打开,对内部的收尘袋进行卸灰。进一步的,所述流通管道内部通过卡槽固定有隔板,所述隔板一侧在所述流通管道底部开设有入口,所述隔板另一侧在所述流通管道底部开设有出口,所述入口和所述出口均与所述袋式除尘器连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隔板为密封阻挡的结构。进一步的,所述流通管道顶部位于所述引风机一侧通过螺栓固定有电场组件,所述电场组件底部安装有放电针,所述电场组件远离所述引风机一侧通过螺栓固定有喷淋组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放电针能够在尖端对空气放电,对废气进行附着电荷。进一步的,所述喷淋组件顶部插接有注水管,所述喷淋组件正下方在所述流通管道底部卡压有漏水网板,所述漏水网板两侧固定有污水挡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污水挡板用来阻挡污水向两侧流动。进一步的,所述流通管道底部位于所述漏水网板正下方对接安装有污水处理箱,所述流通管道一端通过螺栓固定有滤料箱,所述滤料箱内带有过滤气体异味的滤料,所述滤料箱顶部插接有排放管。进一步的,所述换热机构底部为镂空结构,所述扰流板通过固定安装在所述换热机构底部的镂空结构上,通过对进入的废气均与分散于所述热源循环管道接触,发生热量的交换,所述袋式除尘器内部为收尘布袋。(三)有益效果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为解决现有锅炉烟气收集处理装置中大多都是以湿式吸收的方式对废气进行处理,单一的处理方式会增加处理设备的负荷,影响废气的持续处理效果的问题,本技术通过设置袋式除尘器、电池组件、喷淋组件以及污水处理器,通过干湿处理配合工作的模式,有效的解决了单一处理废气结构长时间使用后降低效率的弊端,保障了废气持续高效处理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述一种锅炉烟气收集排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所述一种锅炉烟气收集排放装置中流通管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所述一种锅炉烟气收集排放装置中换热机构的正剖面图。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引风管;2、换热机构;3、引风机;4、流通管道;5、污水处理箱;6、电场组件;7、袋式除尘器;8、喷淋组件;9、入口;10、出口;11、放电针;12、注水管;13、污水挡板;14、漏水网板;15、排放管;16、滤料箱;17、扰流板;18、热源循环管;19、隔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3图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锅炉烟气收集排放装置,包括引风管1和袋式除尘器7,引风管1底部安装有换热机构2,换热机构2内部设置有热源循环管18,热源循环管18正下方设置有扰流板17,引风管1顶部一侧连接有引风机3,引风机3底部设置有流通管道4,流通管道4底部一侧固定有袋式除尘器7,袋式除尘器7可便捷打开,对内部的收尘袋进行卸灰。流通管道4内部通过卡槽固定有隔板19,隔板19一侧在流通管道4底部开设有入口9,隔板19另一侧在流通管道4底部开设有出口10,入口9和出口10均与袋式除尘器7连通,隔板19为密封阻挡的结构。流通管道4顶部位于引风机3一侧通过螺栓固定有电场组件6,电场组件6底部安装有放电针11,电场组件6远离引风机3一侧通过螺栓固定有喷淋组件8,喷淋组件8底部为雾化喷嘴,放电针11能够在尖端对空气放电,对废气进行附着电荷。喷淋组件8顶部插接有注水管12,喷淋组件8正下方在流通管道4底部卡压有漏水网板14,漏水网板14两侧固定有污水挡板13,污水挡板13用来阻挡污水向两侧流动。流通管道4底部位于漏水网板14正下方对接安装有污水处理箱5,流通管道4一端通过螺栓固定有滤料箱16,滤料箱16内带有过滤气体异味的滤料,滤料箱16顶部插接有排放管15。换热机构2底部为镂空结构,扰流板17通过固定安装在换热机构2底部的镂空结构上,通过对进入的废气均与分散于热源循环管18道接触,发生热量的交换,袋式除尘器7内部为收尘布袋。本实施例的具体实施过程如下:装置在使用的时候,首先将换热机构2与锅炉烟气排放管15密封连接,然后在热源循环管18中通入换热源,最后启动引风机3工作,将烟气通过引风管1抽入到流通管道4中,在隔板19的阻隔下,通过入口9进入到袋式除尘器7中,由布袋收尘结构过滤掉烟气中的大颗粒杂质,然后从出口10排出进入到流通管道4中,在电场组件6底部的放电针11中穿过,气体被附上电荷,水平流动的烟气与喷淋组件8的雾水接触发生化学反应吸收SO3及SO2,同时发生物理反应,粉尘和雾滴发生凝,形成的污水从漏水网板14中进入到污水处理箱5中,污水处理箱5中的污水经加碱中和后由泵打入灰水分离器,干净水循环进入电场喷淋,少量污水排往前置的湿法脱硫工艺水箱,供湿法脱硫使用,洁净空气进入到滤料箱16过滤掉气体中的异味和水分,最后由排放管15排放入大气中,本技术的设计,通过干湿处理废气配合工作的模式,有效的解决了单一处理废气结构长时间使用后降低效率的弊端,保障了废气持续高效处理的目的。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技术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技术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人员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到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锅炉烟气收集排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引风管(1)和袋式除尘器(7),所述引风管(1)底部安装有换热机构(2),所述换热机构(2)内部设置有热源循环管(18),所述热源循环管(18)正下方设置有扰流板(17),所述引风管(1)顶部一侧连接有引风机(3),所述引风机(3)底部设置有流通管道(4),所述流通管道(4)底部一侧固定有袋式除尘器(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锅炉烟气收集排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引风管(1)和袋式除尘器(7),所述引风管(1)底部安装有换热机构(2),所述换热机构(2)内部设置有热源循环管(18),所述热源循环管(18)正下方设置有扰流板(17),所述引风管(1)顶部一侧连接有引风机(3),所述引风机(3)底部设置有流通管道(4),所述流通管道(4)底部一侧固定有袋式除尘器(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锅炉烟气收集排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通管道(4)内部通过卡槽固定有隔板(19),所述隔板(19)一侧在所述流通管道(4)底部开设有入口(9),所述隔板(19)另一侧在所述流通管道(4)底部开设有出口(10),所述入口(9)和所述出口(10)均与所述袋式除尘器(7)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锅炉烟气收集排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通管道(4)顶部位于所述引风机(3)一侧通过螺栓固定有电场组件(6),所述电场组件(6)底部安装有放电针(11),所述电场组件(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伟彦宋立梅
申请(专利权)人:新郑市永兴工贸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