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合机构、转向系统和汽车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86267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23: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领域,公开了一种离合机构、一种转向系统以及一种汽车。其中,所述离合机构包括:夹紧件,该夹紧件能够与第一端轴连接为同步转动;驱动机构,该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夹紧件释放或夹紧第二端轴以解耦或耦合所述第一端轴和所述第二端轴。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离合机构有利于汽车游戏场景方案的实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离合机构、转向系统和汽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离合机构、一种转向系统以及一种汽车。
技术介绍
随着科学技术进步,人们对汽车游戏娱乐功能的需求不断增加。飞车类游戏例如极品飞车、QQ飞车等可以让人体验到疯狂的驾驶乐趣,广受汽车爱好者的追捧和喜爱。目前体验上述游戏功能一般是通过在PC端操作常规键盘或操作专业游戏方向盘来实现的。常规键盘无法真实模拟出开车操纵方向盘转向的手感,而专业游戏方向盘的设备体积较大,用户自购使用的性价比较低,若去相关娱乐场所操作专业游戏方向盘则会带来场地限制,无法随时随地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而通过汽车本身的方向盘,坐在车内座椅上,直接体验上述游戏是一个很不错的方案。本申请的专利技术人在实践过程中发现,目前市场上所有汽车的转向系统,方向盘和转向端轴都长期处于啮合状态。即便方向盘通过上下或前后四向调节,其传递力矩的结构(如花键等)始终未脱开,这就导致转动方向盘的同时,必然会带动轮胎跟着做轴向运动,而轮胎与地面间反复的静态摩擦,对轮胎本身的磨损会异常严重,不能被消费者接受。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离合机构,该离合机构可应用于汽车的转向系统中,有助于实现转向系统的解耦或耦合,从而有利于汽车游戏场景方案的实现。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一方面提供一种离合机构,所述离合机构包括:夹紧件,该夹紧件能够与第一端轴连接为同步转动;驱动机构,该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夹紧件释放或夹紧第二端轴以解耦或耦合所述第一端轴和所述第二端轴。优选地,所述第一端轴和所述第二端轴中的一者为方向盘端轴,另一者为转向端轴;和/或,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驱动件,配置为能够驱动所述夹紧件轴向平移,且在所述夹紧件向轴向一侧平移时,所述夹紧件径向向外平移以释放所述第二端轴,从而解耦所述第一端轴和所述第二端轴;第二驱动件,用于固定所述第一端轴,且配置为能够在所述夹紧件向轴向另一侧平移时,驱动所述夹紧件径向向内平移以夹紧所述第二端轴,从而耦合所述第一端轴和所述第二端轴。优选地,所述第一驱动件包括能够轴向旋转的旋转机构,与该旋转机构连接为能够将所述旋转机构的轴向旋转转化为轴向平移的安装座,所述夹紧件安装在所述安装座上且与所述旋转机构抵靠,以能够随着所述安装座轴向平移且相对于所述安装座径向向外平移。优选地,所述安装座包括圆环形的基座,该基座的内周面上形成有与所述旋转机构螺纹连接的内螺纹,该基座的轴向一端形成有沿着所述基座的圆周方向间隔分布的定位块,所述夹紧件为卡爪,所述卡爪夹持于相邻两个定位块之间的间隔内,且与所述定位块连接为能够相对于所述定位块径向平移;所述卡爪的靠近所述旋转机构的一端的内侧壁与所述旋转机构抵靠;和/或,所述第一驱动件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旋转机构旋转的驱动设备。优选地,所述卡爪的朝向所述定位块的一侧形成有径向贯通所述卡爪的凹槽,所述定位块对应所述凹槽形成有容纳在所述凹槽内的凸起;和/或,所述旋转机构的外周面上周向形成有径向向外延伸的第一锥形面,该第一锥形面的径向尺寸较大的一端朝向所述安装座,所述卡爪的靠近所述旋转机构的一端的内侧壁上形成有径向向内延伸且与所述第一锥形面相抵靠的内斜面;和/或,所述卡爪的远离所述旋转机构的一端的外侧壁上形成有径向向外延伸的外斜面;所述第二驱动件上形成有与该外斜面相抵靠,以能够在所述卡爪向所述轴向另一侧平移时,驱动所述卡爪径向向内平移的第二锥形面。优选地,所述第二驱动件为一端开口的中空圆柱体,该中空圆柱体的开口端内侧沿周向形成有所述第二锥形面;所述中空圆柱体的另一端用于固定所述第一端轴;和/或,所述卡爪的内侧壁上形成有用于花键连接所述第二端轴的内花键;和/或,所述外斜面和所述第二锥形面花键配合。优选地,所述中空圆柱体的侧壁上形成有开口,所述驱动设备安装在该开口中并与所述中空圆柱体固定;和/或,所述中空圆柱体内形成有径向隔板,所述旋转机构轴向贯穿所述径向隔板旋转。优选地,所述驱动设备包括:动力元件,用于提供驱动力;传动机构,用于将所述驱动力传递给所述旋转机构以驱动所述旋转机构旋转;所述动力元件为电机,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同轴安装的第一齿轮以及与所述旋转机构同轴安装的第二齿轮,其中,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啮合,且所述第二齿轮的径向尺寸大于所述第一齿轮的径向尺寸。基于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的离合机构,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转向系统,该转向系统包括第一端轴、第二端轴以及用于解耦或耦合所述第一端轴和所述第二端轴的离合机构,所述离合机构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所述的离合机构。基于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提供的转向系统,本专利技术第三方面提供一种汽车,该汽车包括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所述的转向系统。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离合机构,其夹紧件可以与第一端轴连接为同步转动,而驱动机构可以驱动夹紧件释放或夹紧第二端轴;当夹紧件与第二端轴夹紧时,第一端轴与第二端轴耦合,当夹紧件释放第二端轴后,第一端轴和第二端轴解耦;由于第一端轴和第二端轴可应用于汽车的转向系统中,用作汽车转向系统中的方向盘端轴和转向端轴,因此,可以通过上述离合机构来实现方向盘和车轮之间的解耦或耦合;具体地,当第一端轴和第二端轴耦合时,方向盘和车轮耦合,操作方向盘可以带动车轮转向,汽车进入正常驾驶模式;当第一端轴和第二端轴解耦时,方向盘和车轮解耦,操作方向盘转动时,不会带动车轮转向,汽车进入游戏模式。由此可以避免汽车进入游戏模式后,车轮与地面间反复静态摩擦导致轮胎磨损,从而有利于汽车游戏场景方案的实现。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的转向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的转向系统的纵向剖面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转向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离合机构的爆炸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处于耦合状态的转向系统的纵向剖面图;图6是图5的仰视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处于解耦状态的转向系统的纵向剖面图;图8是图7的仰视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汽车的结构框图。附图标记说明1-方向盘;2-限位螺母;3-转轴;4-内花键嵌套;100-离合机构;200-方向盘端轴;300-转向端轴;10-电机;20-第一齿轮,30-第二齿轮;31-限位凹口;40-旋转机构;41-限位柱;42-第一锥形面;43-螺杆;50-定位块;51-基座;52-凸起;60-卡爪;61-外斜面;62-内斜面;63-凹槽;70-中空圆柱体;80-径向隔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在本专利技术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左、右”通常是指参考附图所指的上、下、左、右。“内、外”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离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机构(100)包括:/n夹紧件,该夹紧件能够与第一端轴连接为同步转动;/n驱动机构,该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夹紧件释放或夹紧第二端轴以解耦或耦合所述第一端轴和所述第二端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离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机构(100)包括:
夹紧件,该夹紧件能够与第一端轴连接为同步转动;
驱动机构,该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夹紧件释放或夹紧第二端轴以解耦或耦合所述第一端轴和所述第二端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轴和所述第二端轴中的一者为方向盘端轴(200),另一者为转向端轴(300);和/或,
所述驱动机构包括:
第一驱动件,配置为能够驱动所述夹紧件轴向平移,且在所述夹紧件向轴向一侧平移时,所述夹紧件径向向外平移以释放所述第二端轴,从而解耦所述第一端轴和所述第二端轴;
第二驱动件,用于固定所述第一端轴,且配置为能够在所述夹紧件向轴向另一侧平移时,驱动所述夹紧件径向向内平移以夹紧所述第二端轴,从而耦合所述第一端轴和所述第二端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件包括能够轴向旋转的旋转机构(40),与该旋转机构(40)连接为能够将所述旋转机构(40)的轴向旋转转化为轴向平移的安装座,所述夹紧件安装在所述安装座上且与所述旋转机构(40)抵靠,以能够随着所述安装座轴向平移且相对于所述安装座径向向外平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离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包括圆环形的基座(51),该基座(51)的内周面上形成有与所述旋转机构(40)螺纹连接的内螺纹,该基座(51)的轴向一端形成有沿着所述基座(51)的圆周方向间隔分布的定位块(50),所述夹紧件为卡爪(60),所述卡爪(60)夹持于相邻两个定位块(50)之间的间隔内,且与所述定位块(50)连接为能够相对于所述定位块(50)径向平移;所述卡爪(60)的靠近所述旋转机构(40)的一端的内侧壁与所述旋转机构(40)抵靠;和/或,
所述第一驱动件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旋转机构(40)旋转的驱动设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离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爪(60)的朝向所述定位块(50)的一侧形成有径向贯通所述卡爪(60)的凹槽(63),所述定位块(50)对应所述凹槽(63)形成有容纳在所述凹槽(63)内的凸起(52);和/或,
所述旋转机构(40)的外周面上周向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云辉赵敏孙冲肖冠甲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