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四全向轮底盘操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44836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7:04
一种四全向轮底盘操控装置,包括两个控制机构以及连接两个控制机构的连接杆,控制机构包括踏板,踏板通过第一轴体与支撑柱底部铰接,支撑柱顶部设置有卡合滑块,卡合滑块与固定柱上的卡合滑槽装配;固定柱固定在车架上,且固定柱两端分别设置有铰接缺槽,铰接缺槽内部安装有铰接块,第三轴体穿过固定柱、铰接块从而实现固定柱、铰接块的铰接装配;铰接块固定在位移传感器的外壳上,位移传感器的输入轴与铰接筒装配固定,第二轴体一端与踏板装配,另一端装入铰接筒内且与之可圆周转动装配,输入轴用于向位移传感器输入位移信号;支撑柱上还固定有调节套,调节套内部为中空的调节槽,调节槽与第四轴体套装,第四轴体可在调节槽内滑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四全向轮底盘操控装置
本技术涉及操控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四全向轮底盘操控装置。
技术介绍
在对于一些需要四轮全向转向的控制底盘中,如四轮全向转向的叉车、四轮全向转向的摩托车等,一般需要对四个轮子分别进行控制,从而获得最小的转弯半径,一般这种底盘搭载的是麦克纳姆轮。由于目前这种技术还比较新颖,因此对其控制一般是在现有控制装置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如在现有的前进、后腿踏板的基础上增加控制按钮或控制杆,从而通过控制按钮或控制杆选择需要控制转动的轮子。很明显,这种方式操作起来十分复杂,不仅需要较长的时间进行学习,而且误操作率很高,基本上完全违背了人机工程学的设计理论,这也是目前四轮全向控制技术一直停滞不前的原因之一。对此,申请人提出一种四全向轮底盘操控装置,其结构简单,操作简单,无需额外的按钮、控制杆就能实现对四个轮子的正反转操作,从而实现快速的转向、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四全向轮底盘操控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四全向轮底盘操控装置,其安装在车架上,包括两个控制机构以及连接两个控制机构的连接杆,所述控制机构包括踏板、支撑柱、固定柱,踏板通过第一轴体与支撑柱底部铰接,支撑柱顶部设置有卡合滑块,所述卡合滑块与固定柱上的卡合滑槽卡合、可滑动装配;所述固定柱固定在车架上,且固定柱两端分别设置有铰接缺槽,所述铰接缺槽内部安装有铰接块,第三轴体穿过固定柱、铰接块从而实现固定柱、铰接块的铰接装配;所述铰接块固定在位移传感器的外壳上,位移传感器的输入轴与铰接筒装配固定,第二轴体一端与踏板装配,另一端装入铰接筒内且与之可圆周转动装配,所述输入轴用于向位移传感器输入位移信号;所述支撑柱上还固定有调节套,所述调节套内部为中空的调节槽,所述调节槽与第四轴体套装,第四轴体可在调节槽内滑动且第四轴体有两根,两根第四轴体分别固定在连接杆两端,以实现两个控制机构的装配。优选地,支撑柱顶部与车架之间通过拉簧连接。优选地,调节套顶面设置有数个止位卡槽,所述止位卡槽与止位凸起卡合装配,止位凸起固定在卡块上,卡块卡合、可滑动地安装在卡合滑槽内,且卡块与卡合滑槽内侧端面之间安装有波形弹簧,所述卡块与开关杆一端装配固定,开关杆另一端穿出卡紧套后与开关杆铰接部分装配固定,所述卡合滑槽设置在卡紧套内,且卡紧套顶面上还固定有支撑铰接杆;所述开关杆铰接部分上固定有第一铰接销,第一铰接销装入让位槽内且与之可滑动装配,所述让位槽设置在横杆一端上,横杆中间部分通过第二铰接销与支撑铰接杆铰接,所述卡紧套固定在连接杆上。优选地,所述第四轴体装入轴套内且与之可轴向移动、圆周滑动装配,所述轴套安装在调节槽内且与调节槽可滑动、圆周转动装配,所述轴套与轴套安装板可圆周转动装配,轴套安装板安装在卡紧套上。优选地,所述第四轴体上设置有环槽,环槽与限位块卡合装配,限位块内侧安装有可球形滚动的滚珠,滚珠与第四轴体压紧装配,所述限位块固定在限位杆一端,限位杆另一端穿过容纳槽后装入调节孔内且与大端装配固定,所述限位杆位于大端与调节孔内的部分中套装有压簧;所述调节孔还与调节螺塞通过螺纹旋合装配。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简单,仅仅通过两个踏板就能实现四个车轮的、单独的正反转控制,从而可以控制整个底盘的前进、后腿、转弯等,操作十分简单,而且完全符合人机工程学的设计理念,从而降低操作者的学习时间以及误操作率,大大利于此类技术的推广,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和市场潜力。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中F1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参见图1-图5,一种四全向轮底盘操控装置,包括两个控制机构以及连接两个控制机构的连接杆150,所述控制机构包括踏板110、支撑柱120、固定柱130,踏板110通过第一轴体210与支撑柱120底部铰接,支撑柱120顶部设置有卡合滑块121,所述卡合滑块121与固定柱130上的卡合滑槽131卡合、可滑动装配,本实施例中,支撑柱120顶部与车架之间通过拉簧连接,从而通过拉簧实现支撑柱120与车架(或底盘,本实施例中,车架和底盘可以是一体的)的装配且控制支撑柱120复位;所述固定柱130固定在车架上,且固定柱130两端分别设置有铰接缺槽132,所述铰接缺槽132内部安装有铰接块311,第三轴体230穿过固定柱130、铰接块311从而实现固定柱130、铰接块311的铰接装配;所述铰接块311固定在位移传感器310的外壳上,位移传感器310的输入轴312与铰接筒313装配固定,第二轴体220一端与踏板110装配,另一端装入铰接筒313内且与之可圆周转动装配,从而实现输入轴312与踏板110之间的铰接。所述输入轴312用于向位移传感器310输入位移信号,具体为通过驱动输入轴312轴向移动以使得位移传感器310获取输入轴位移信号,然后将此信号输入控制器内进行解析、计算。本实施例的控制器可以是车载电脑、工控机、PLC、CPU、MCU等,控制器安装在车架上。且位移传感器310初始状态时为零位,输入轴向上移动则产生负值位移量、向下拉伸则产生正值位移量,从而便于判断位移方向。所述支撑柱120上还固定有调节套160,所述调节套160内部为中空的调节槽161,所述调节槽161与第四轴体240套装,第四轴体240可在调节槽161内滑动且第四轴体240有两根,两根第四轴体240分别固定在连接杆150两端,从而实现两个控制机构的装配。为了便于表述,参见图2,本实施例将四个位移传感器分别标识为A、B、C、D,具体控制指令及效果如下(车轮对应的前后、左右关系如图2中各个传感器的位置关系一一对应,也就是左前轮对应C、左后对应D,右前对应A、右后对应B,图2左侧踏板对应右踏板、右侧踏板对应左踏板):传感器编号对应车轮位置前移时车轮转向后移时车轮转向A右前正向反向B右后反向正向C左前正向反向D左后反向正向表1踏板动作及对应的指令、行进方向如下表(规定向前直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四全向轮底盘操控装置,其安装在车架上,其特征是:包括两个控制机构以及连接两个控制机构的连接杆,所述控制机构包括踏板、支撑柱、固定柱,踏板通过第一轴体与支撑柱底部铰接,支撑柱顶部设置有卡合滑块,所述卡合滑块与固定柱上的卡合滑槽卡合、可滑动装配;/n所述固定柱固定在车架上,且固定柱两端分别设置有铰接缺槽,所述铰接缺槽内部安装有铰接块,第三轴体穿过固定柱、铰接块从而实现固定柱、铰接块的铰接装配;/n所述铰接块固定在位移传感器的外壳上,位移传感器的输入轴与铰接筒装配固定,第二轴体一端与踏板装配,另一端装入铰接筒内且与之可圆周转动装配,所述输入轴用于向位移传感器输入位移信号;/n所述支撑柱上还固定有调节套,所述调节套内部为中空的调节槽,所述调节槽与第四轴体套装,第四轴体可在调节槽内滑动且第四轴体有两根,两根第四轴体分别固定在连接杆两端,以实现两个控制机构的装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四全向轮底盘操控装置,其安装在车架上,其特征是:包括两个控制机构以及连接两个控制机构的连接杆,所述控制机构包括踏板、支撑柱、固定柱,踏板通过第一轴体与支撑柱底部铰接,支撑柱顶部设置有卡合滑块,所述卡合滑块与固定柱上的卡合滑槽卡合、可滑动装配;
所述固定柱固定在车架上,且固定柱两端分别设置有铰接缺槽,所述铰接缺槽内部安装有铰接块,第三轴体穿过固定柱、铰接块从而实现固定柱、铰接块的铰接装配;
所述铰接块固定在位移传感器的外壳上,位移传感器的输入轴与铰接筒装配固定,第二轴体一端与踏板装配,另一端装入铰接筒内且与之可圆周转动装配,所述输入轴用于向位移传感器输入位移信号;
所述支撑柱上还固定有调节套,所述调节套内部为中空的调节槽,所述调节槽与第四轴体套装,第四轴体可在调节槽内滑动且第四轴体有两根,两根第四轴体分别固定在连接杆两端,以实现两个控制机构的装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全向轮底盘操控装置,其特征是:支撑柱顶部与车架之间通过拉簧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全向轮底盘操控装置,其特征是:调节套顶面设置有数个止位卡槽,所述止位卡槽与止位凸起卡合装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京奥王陈正志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盖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