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座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86192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23:31
车辆座椅(1),其被构造成容纳至少两位使用者,包括:‑基座(4),以及‑座位部分框架(5),其包括至少两个座位区域,‑第一靠背和第二靠背(6、7),第一靠背和第二靠背可枢转地铰接到基座(4),其中,座椅(1)还包括将第一靠背(6)连接到座椅部分框架(5)的连接系统(51),该连接系统被构造成使得第一靠背(6)相对于基座(4)的枢转引起所述座位部分框架(5)相对于基座(4)的同时移动,并且其中,座位部分框架(5)的第二宽度部分(W7)借助于连接机构(100)连接到基座(4),该连接机构被构造成在座位部分框架(5)相对于基座(4)移动期间,能够使座位部分框架(5)相对于所述基座(4)移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座椅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座椅,其被构造成可容纳至少两位使用者,特别是用于机动车辆的座椅,以及一种配备有这种座椅的车辆。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座椅领域,该车辆座椅被构造成容纳至少两位使用者,特别是属于车辆长凳座椅的那些座椅,其通常包括一个或多个座椅,并且旨在容纳并排坐着的多位使用者,长凳座椅可以采用不同的构造。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车辆通常包括至少一个旨在可容纳车辆的驾驶员或乘客的座椅,以下称为“使用者”。该座椅旨在可容纳一个或多个并排坐着的人,并且可以被布置在车辆的前部或后部。该座椅也可以是并排可容纳多人的长凳座椅的一部分。因此,在本专利技术的意义上,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术语“座椅”表示车辆的前排座椅以及车辆的后排座椅。同样地,本专利技术可以针对旨在用于任何类型的车辆,特别是用于机动车辆的座椅实施。车辆座椅通常包括下部框架,其被构造成连接至车辆地板,特别是具有用于连接到车辆地板的装置,其通常以两个滑动器的形式布置在下部框架的两侧,每个滑动器都沿座椅的纵向轴延伸,并被构造成固定在车辆地板上并使座椅能够沿座椅的纵向方向滑动。再次以已知的方式,下部框架还可以具有座位部分框架,该座位部分框架的前边缘和后边缘通过第一侧边缘和第二侧边缘彼此连接,以被构造成可容纳至少一位使用者。同样以已知的方式,下部框架还可以具有基座,其被配置为将下部框架特别是借助于所述连接装置连接到车辆地板,并位于座位部分框架的后边缘。座椅还可以包括至少一个靠背,其铰接到下部框架,以便围绕座椅的横向轴枢转,从而能够调节其相对于下部框架的倾斜。有利地,所述至少一个靠背可以铰接到下部框架的所述基座。如果所述座椅旨在可容纳至少两位使用者,则该座椅可以有利地设置有:-其下部框架的座位部分框架包括两个可容纳至少两位使用者的座位区域,并具有第一靠背,-第一铰接式靠背,其在下部框架的基座上围绕座椅的第一横向轴枢转,并沿座椅的横向方向沿着座位部分框架的第一宽度部分延伸,并且被构造成相对于基座围绕所述第一横向轴在至少一个升高位置和折叠位置之间枢转,-第二铰接式靠背,其在下部框架的基座上围绕座椅的第二横向轴枢转,该第二横向轴可以特别地与第一横向轴重合,第二靠背沿着座椅的所述横向方向沿着座位部分框架的第二宽度部分延伸,并且被构造成相对于基座围绕所述第二横向轴在至少一个升高位置和折叠位置之间枢转。.此外,可能希望座位部分框架能够相对于基座在座椅的纵向方向和竖直方向上移动。根据座椅的期望用途,可以设置所述座椅的不同构造。所述不同构型特别地对应于至少一个靠背相对于基座的不同可能位置,以及座位部分框架相对于基座的不同可能位置。为了促进从一种座椅构造向另一种座椅构造的过渡,特别地期望的是,第一靠背相对于基座围绕座椅的所述第一横向轴的枢转导致座位部分框架相对于基座的同时移动。然而,还可能希望能够受益于其中第一靠背基本上处于其升高位置而第二靠背处于其折叠位置的座椅构造。因此,可以提供一种连接系统,其将第一靠背连接到座位部分框架,特别地连接到座位部分框架的第一宽度部分,其被构造成使得第一靠背相对于基座围绕所述第一横向轴在所述至少一个升高位置和折叠位置之间枢转,导致所述座位部分框架相对于基座在第一靠背相对于基座的两个枢转方向上围绕座椅的所述第一横向轴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的纵向方向和竖直方向上同时移动。有利地,第二靠背还可以被构造成相对于基座围绕所述第二横向轴枢转,独立于座位部分框架相对于基座在所述纵向方向和所述竖直方向上的所述移动,借助于所述连接系统,通过第一靠背相对于基座围绕所述第一横向轴枢转而驱动,至少使第二靠背从所述至少一个升高位置折叠到所述折叠位置,而第一靠背保持在升高位置,并且不会导致所述座位部分框架相对于基座同时移动。所述连接系统可以特别地仅将第一靠背连接到座位部分框架,并且特别地连接到座位部分框架的第一宽度部分,然后在所述第二靠背和座位部分框架之间不存在连接。然而,根据专利技术人的发现,因此仅经由连接系统吸收座位部分框架所承受的力,特别是在其后边缘处所承受的力,该连接系统将其传递至所述第一靠背,这样就存在着一部分座位部分框架的风险,特别地其在所述第二宽度部分的后边缘相对于所述座位部分框架的其余部分,特别地第一宽度部分呈悬臂式,这会影响其稳定性,并由于这些承受力的作用而损坏所述座位部分框架。因此,为了能够承受施加在所述座位部分框架上的力,特别是在其后边缘的第二宽度部分上的力,将其吸收到座椅的另一个元件中可能是有利的。然而,这种在座位部分框架的后边缘处,在座位部分框架的第二宽度部分上,例如通过基座的力的吸收,不得阻止通过第一靠背相对于基座的枢转而驱动座位部分框架相对于基座的移动。技术问题通过提出一种被构造成可容纳至少两位使用者的车辆座椅,本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车辆座椅的缺点,其可以采用不同的构造,通过该构造,座位部分框架所承受的力可以在其后边缘沿其整个宽度被吸收,从而提高其强度和稳定性。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设计简单且生产成本低的车辆座椅。提出了一种车辆座椅,其被构造成可容纳至少两位使用者,包括:-下部框架,其例如借助于连接装置连接到车辆地板,该连接装置特别地包括滑动器,所述下部框架具有:--基座,例如借助于连接装置连接到车辆地板,以及--座位部分框架,其包括至少两个座位区域以可容纳至少两位使用者,所述座位部分框架的前边缘和后边缘通过第一侧边缘和第二侧边缘相互连接,-第一靠背,其围绕座椅的第一横向轴铰接到下部框架的基座,沿着座椅的横向方向沿座位部分框架的第一宽度部分延伸,并且被构造成相对于基座围绕所述第一横向轴在至少一个升高位置和折叠位置之间枢转,-第二靠背,其铰接到下部框架的基座,以围绕座椅的第二横向轴枢转,所述第二靠背特别地能够与第一横向轴重合,第二靠背沿着座椅的所述横向方向沿着座位部分框架的第二宽度部分延伸,并且被构造成相对于基座围绕第二横向轴在至少一个升高位置和折叠位置之间枢转。根据本专利技术,座椅还包括连接系统,所述连接系统将第一靠背连接到座位部分框架,所述连接系统被其被构造成使得第二靠背相对于基座围绕所述第一横向轴在所述至少一个升高位置和折叠位置之间枢转,导致所述座位部分框架相对于基座在第一靠背相对于基座的两个枢转方向上围绕座椅的所述第一横向轴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的纵向方向和竖直方向上同时移动。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靠背被构造成相对于基座围绕所述第二横向轴在所述至少一个升高位置和折叠位置之间枢转,独立于座位部分框架相对于基座在所述纵向方向和竖直方向上的所述移动,所述第二靠背借助于所述连接系统,通过第一靠背相对于基座围绕所述第一横向轴枢转而驱动,至少使所述第二靠背从所述至少一个升高位置折叠到所述折叠位置,而第二靠背保持在升高位置,并且不会导致所述座位部分框架相对于基座同时移动。根据本专利技术,座位部分框架的第二宽度部分在座位部分框架的后边缘处借助于连接机构连接到基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车辆座椅(1),其被构造成容纳至少两位使用者,包括:/n-下部框架(2),其例如借助于连接装置(3)连接到车辆地板,所述连接装置(3)特别地包括滑动器(31),所述下部框架(2)具有:/n--基座(4),其例如借助于连接装置(3)连接到所述车辆地板,所述连接装置(3)特别地包括滑动器(31),以及/n--座位部分框架(5),其包括至少两位使用者位置以容纳至少两位使用者,所述座位部分框架(5)的前边缘(AV)和后边缘(AR)通过第一侧边缘(BL1)和第二侧边缘(BL2)相互连接,/n-第一靠背(6),其铰接到所述下部框架(2)的基座(4),以围绕所述座椅(1)的第一横向轴(Y1)枢转,在所述座椅(1)的横向方向(Y)上沿所述座位部分框架(5)的第一宽度部分(W6)延伸,并且被构造成相对于所述基座(4)围绕所述第一横向轴(Y1)在至少一个升高位置和折叠位置之间枢转,/n-第二靠背(7),其铰接到所述下部框架(2)的基座(4),以围绕所述座椅(1)的第二横向轴(Y1')枢转,所述第二靠背(7)特别地能够与所述第一横向轴(Y1)重合,所述第二靠背(7)在所述座椅(1)的所述横向方向(Y)上沿着所述座位部分框架(5)的第二宽度部分(W7)延伸,并且被构造成相对于所述基座(4)围绕所述第二横向轴(Y1')在至少一个升高位置和折叠位置之间枢转,/n其中,所述座椅(1)还包括连接系统(51),所述连接系统(51)将所述第一靠背(6)连接到所述座位部分框架(5),所述连接系统(51)被构造成使得所述第一靠背(6)相对于所述基座(4)围绕所述第一横向轴(Y1)在所述至少一个升高位置和折叠位置之间枢转,导致所述座位部分框架(5)相对于所述基座(4)在第一靠背(6)相对于基座(4)的两个枢转方向上围绕所述座椅(1)的所述第一横向轴(Y1)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的所述纵向方向(X)和所述竖直方向(Z)上同时移动,/n其中,所述第二靠背(7)被构造成相对于所述基座(4)围绕所述第二横向轴(Y1')在所述至少一个升高位置和折叠位置之间枢转,独立于所述座位部分框架(5)相对于所述基座(4)在所述纵向方向(X)和所述竖直方向(Z)上的所述移动,所述第二靠背(7)借助于所述连接系统(51),通过所述第一靠背(6)相对于所述基座(4)围绕所述第一横向轴(Y1)枢转而驱动,至少使所述第二靠背(7)能够从所述至少一个升高位置折叠到所述折叠位置,而所述第一靠背(6)保持在所述升高位置,并且不会导致所述座位部分框架(5)相对于所述基座(4)同时移动,/n并且其中,所述座位部分框架(5)的第二宽度部分(W7)在所述座位部分框架(5)的后边缘(AR)处借助于连接机构(100)连接到所述基座(4),所述连接机构(100)被构造成在座位部分框架(5)相对于基座(4)在所述座椅(1)的所述纵向方向(X)和所述竖直方向(Z)上的移动期间,能够使所述座位部分框架(5)相对于所述基座(4)在所述座椅(1)的纵向方向(X)和竖直方向(Z)上移动,/n并且其中,所述连接机构(100)包括具有两个纵向端(102、103)的连杆(101),其中:/n-第一纵向端(102),在所述座位部分框架(5)的后边缘(AR)处铰接到所述座位部分框架(5),以围绕所述座椅(1)的第三横向轴(Y102)枢转;以及/n-第二纵向端(103),其铰接到所述基座(4),以便围绕所述座椅(1)的第四横向轴(Y103)枢转,并且相对于所述基座(4)可移动,以便沿着平移轴(A104)滑动。/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930 FR 19108391.车辆座椅(1),其被构造成容纳至少两位使用者,包括:
-下部框架(2),其例如借助于连接装置(3)连接到车辆地板,所述连接装置(3)特别地包括滑动器(31),所述下部框架(2)具有:
--基座(4),其例如借助于连接装置(3)连接到所述车辆地板,所述连接装置(3)特别地包括滑动器(31),以及
--座位部分框架(5),其包括至少两位使用者位置以容纳至少两位使用者,所述座位部分框架(5)的前边缘(AV)和后边缘(AR)通过第一侧边缘(BL1)和第二侧边缘(BL2)相互连接,
-第一靠背(6),其铰接到所述下部框架(2)的基座(4),以围绕所述座椅(1)的第一横向轴(Y1)枢转,在所述座椅(1)的横向方向(Y)上沿所述座位部分框架(5)的第一宽度部分(W6)延伸,并且被构造成相对于所述基座(4)围绕所述第一横向轴(Y1)在至少一个升高位置和折叠位置之间枢转,
-第二靠背(7),其铰接到所述下部框架(2)的基座(4),以围绕所述座椅(1)的第二横向轴(Y1')枢转,所述第二靠背(7)特别地能够与所述第一横向轴(Y1)重合,所述第二靠背(7)在所述座椅(1)的所述横向方向(Y)上沿着所述座位部分框架(5)的第二宽度部分(W7)延伸,并且被构造成相对于所述基座(4)围绕所述第二横向轴(Y1')在至少一个升高位置和折叠位置之间枢转,
其中,所述座椅(1)还包括连接系统(51),所述连接系统(51)将所述第一靠背(6)连接到所述座位部分框架(5),所述连接系统(51)被构造成使得所述第一靠背(6)相对于所述基座(4)围绕所述第一横向轴(Y1)在所述至少一个升高位置和折叠位置之间枢转,导致所述座位部分框架(5)相对于所述基座(4)在第一靠背(6)相对于基座(4)的两个枢转方向上围绕所述座椅(1)的所述第一横向轴(Y1)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的所述纵向方向(X)和所述竖直方向(Z)上同时移动,
其中,所述第二靠背(7)被构造成相对于所述基座(4)围绕所述第二横向轴(Y1')在所述至少一个升高位置和折叠位置之间枢转,独立于所述座位部分框架(5)相对于所述基座(4)在所述纵向方向(X)和所述竖直方向(Z)上的所述移动,所述第二靠背(7)借助于所述连接系统(51),通过所述第一靠背(6)相对于所述基座(4)围绕所述第一横向轴(Y1)枢转而驱动,至少使所述第二靠背(7)能够从所述至少一个升高位置折叠到所述折叠位置,而所述第一靠背(6)保持在所述升高位置,并且不会导致所述座位部分框架(5)相对于所述基座(4)同时移动,
并且其中,所述座位部分框架(5)的第二宽度部分(W7)在所述座位部分框架(5)的后边缘(AR)处借助于连接机构(100)连接到所述基座(4),所述连接机构(100)被构造成在座位部分框架(5)相对于基座(4)在所述座椅(1)的所述纵向方向(X)和所述竖直方向(Z)上的移动期间,能够使所述座位部分框架(5)相对于所述基座(4)在所述座椅(1)的纵向方向(X)和竖直方向(Z)上移动,
并且其中,所述连接机构(100)包括具有两个纵向端(102、103)的连杆(101),其中:
-第一纵向端(102),在所述座位部分框架(5)的后边缘(AR)处铰接到所述座位部分框架(5),以围绕所述座椅(1)的第三横向轴(Y102)枢转;以及
-第二纵向端(103),其铰接到所述基座(4),以便围绕所述座椅(1)的第四横向轴(Y103)枢转,并且相对于所述基座(4)可移动,以便沿着平移轴(A104)滑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1),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100)被构造成使得在所述座位部分框架(5)相对于所述基座(4)在座椅(1)的纵向方向(X)和竖直方向(Z)上移动期间,由所述第一靠背(6)相对于基座(4)围绕所述第一横向轴(Y1)枢转驱动:
-所述连杆(101)在其第一纵向端(102)相对于所述座位部分框架(5)围绕所述第三横向轴(Y102)枢转,
-所述连杆(101)在其第二纵向端(103)相对于所述基座(4)围绕所述第四横向轴(Y103)枢转,
-所述连杆(101)的第二纵向端(103)沿着所述平移轴(A104)相对于所述基座(4)滑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座椅(1),其特征在于,连杆(101)的所述第一纵向端(102)铰接到所述座位部分框架(5)的侧边缘(BL1,BL2),以便围绕座椅(1)的所述第三横向轴(Y102)枢转。


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维德·埃波德法劳克·鲍齐德
申请(专利权)人:佛吉亚汽车座椅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法国;F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