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福育专利>正文

一种玻璃喷砂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84353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12: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玻璃喷砂机,其结构包括设备主体、输送带、喷砂箱、除尘器、回砂箱、辅除尘装置。有益效果:本发明专利技术中,通过设有的面带清洁机构,在弹压杆与输送带表面接触的同时,呈往回收缩一小节,并在套轴旋转以及输送带传动的配合下,使得拭套对输送带表面滞留有的砂尘做捋动擦拭配合,以避免玻璃在放置在滞留有砂尘的输送带上表面时,对玻璃底部具有磨损显现,本发明专利技术中,通过设有的辅脱砂结构,配合配拭头与弹压杆的接触,实现对拭套表面附着有的砂尘做摩擦脱落处理,以避免弹压杆表面附着有砂尘,再次对输送带表面做擦拭时,对输送带表面造成不必要的磨刮以及清除不干净的现象。造成不必要的磨刮以及清除不干净的现象。造成不必要的磨刮以及清除不干净的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玻璃喷砂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玻璃加工设备领域,更确切地说,是一种玻璃喷砂机。

技术介绍

[0002]打砂机又称为制砂机,在铸造机械行业中,打砂机是一种经常使用的砂处理设备。
[0003]在玻璃的加工工艺中,通常是需要打砂机进行配合,在对玻璃表面做喷砂处理,由于输送板表面砂尘无法被彻底的扫除,其仍旧会残留有少量的砂尘以及较大颗粒状的砂石,导致二次放置玻璃时,玻璃的底部与砂石相接触,并在输送过程中出现摆放不稳定以及玻璃底部磨刮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玻璃喷砂机,以解决现有技术的在对玻璃表面做喷砂处理,由于输送板表面砂尘无法被彻底的扫除,其仍旧会残留有少量的砂尘以及较大颗粒状的砂石,导致二次放置玻璃时,玻璃的底部与砂石相接触,并在输送过程中出现摆放不稳定以及玻璃底部磨刮的现象的缺陷。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6]一种玻璃喷砂机,其结构包括设备主体、输送带、喷砂箱、除尘器、回砂箱、辅除尘装置,所述输送带安装于设备主体上表面,所述喷砂箱设于设备主体上表面左侧,且位于输送带上方,所述除尘器与喷砂箱相配合,所述回砂箱安装于设备主体右侧内部,并位于输送带下表面,所述辅除尘装置设于输送带右端下部,所述辅除尘装置包括面带清洁机构、辅脱砂结构,所述面带清洁机构安装于输送带下方,且一端与输送带设有的传动箱相配合,所述辅脱砂结构安装于面带清洁机构下方并相配合。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方案,所述面带清洁机构包括动力箱、防护罩、旋转杆、套轴、捋刮件,所述动力箱设于设备主体前表面,所述防护罩与动力箱相连接,所述旋转杆设于设备主体内部,并穿过防护罩与动力箱相连接,所述套轴设于旋转杆外表面,所述捋刮件设有七个以上并呈均匀等距状安装于套轴外表面,且与辅脱砂结构相配合,有利于实现对输送带表面残留有的砂尘做清洁。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方案,所述捋刮件包括扣座、弹压杆、拭套,所述扣座安装于套轴外表面,所述弹压杆呈两个一组安装于扣座上表面,所述拭套呈两个一组分别设于弹压杆末端。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方案,所述弹压杆与扣座连接端相连接,且末端呈倾斜分开状安装,所述弹压杆长度大于套轴与输送带间距离,所述弹压杆包括套筒、活动杆、限位弹簧,所述套筒安装于扣座上表面并呈倾斜状,所述活动杆末端伸入套筒内部并通过限位弹簧相连接,有利于配合拭套与输送带表面相接触,并对其表面残留有的砂尘做活动擦拭。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方案,所述拭套表面呈凹凸不平结构且铺设有棉层,有利于实现对输送带表面的砂尘做彻底的擦拭清洁,以防止残留有灰尘。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方案,所述辅脱砂结构包括弧网、弹座、配拭头,所述弧网设于套轴下方,并与设备主体相焊接,所述弹座设有五条且分别呈均匀等距状安装于弧网上表面,所述配拭头设有五个且分别与弹座上表面相配合,有利于实现对拭套表面附着的砂尘做摩擦脱落配合。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方案,所述弹座与配拭头加在一起的高度与弹压杆相碰触,有利于实现对拭套表面的附着的砂尘做接触后的摩擦脱落配合。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方案,所述配拭头为磨砂材质。
[0014]专利技术有益效果
[0015]相对比较于传统的一种玻璃喷砂机,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6]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设有的面带清洁机构,在弹压杆与输送带表面接触的同时,呈往回收缩一小节,并在套轴旋转以及输送带传动的配合下,使得拭套对输送带表面滞留有的砂尘做捋动擦拭配合,以避免玻璃在放置在滞留有砂尘的输送带上表面时,对玻璃底部具有磨损显现。
[0017]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设有的辅脱砂结构,配合配拭头与弹压杆的接触,实现对拭套表面附着有的砂尘做摩擦脱落处理,以避免弹压杆表面附着有砂尘,再次对输送带表面做擦拭时,对输送带表面造成不必要的磨刮以及清除不干净的现象。
附图说明
[0018]通过阅读参照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19]在附图中:
[0020]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玻璃喷砂机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玻璃喷砂机的右侧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专利技术辅除尘装置的右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本专利技术面带清洁机构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0024]图5为本专利技术捋刮件的结构放大图。
[0025]图6为本专利技术辅脱砂结构的前视结构示意图。
[0026]图7为本专利技术弧网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7]图中:设备主体

1、输送带

2、喷砂箱

3、除尘器

4、回砂箱

5、辅除尘装置

6、面带清洁机构

6a、辅脱砂结构

6b、动力箱

6a1、防护罩

6a2、旋转杆

6a3、套轴

6a4、捋刮件

6a5、扣座

6a51、弹压杆

6a52、拭套

6a53、套筒

g1、活动杆

g2、限位弹簧

g3、弧网

6b1、弹座

6b2、配拭头

6b3。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为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
[0029]第一实施例:
[0030]如图1

图5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玻璃喷砂机的技术方案:
[0031]如图1

图3所示,一种玻璃喷砂机,其结构包括设备主体1、输送带2、喷砂箱3、除尘
器4、回砂箱5、辅除尘装置6,所述输送带2安装于设备主体1上表面,所述喷砂箱3设于设备主体1上表面左侧,且位于输送带2上方,所述除尘器4与喷砂箱3相配合,所述回砂箱5安装于设备主体1右侧内部,并位于输送带2下表面,所述辅除尘装置6设于输送带2右端下部,所述辅除尘装置6包括面带清洁机构6a、辅脱砂结构6b,所述面带清洁机构6a安装于输送带2下方,且一端与输送带2设有的传动箱相配合,所述辅脱砂结构6b安装于面带清洁机构6a下方并相配合。
[0032]如图3

图4所示,所述面带清洁机构6a包括动力箱6a1、防护罩6a2、旋转杆6a3、套轴6a4、捋刮件6a5,所述动力箱6a1设于设备主体1前表面,所述防护罩6a2与动力箱6a1相连接,所述旋转杆6a3设于设备主体1内部,并穿过防护罩6a2与动力箱6a1相连接,所述套轴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玻璃喷砂机,其结构包括设备主体(1)、输送带(2)、喷砂箱(3)、除尘器(4)、回砂箱(5)、辅除尘装置(6),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带(2)安装于设备主体(1)上表面,所述喷砂箱(3)设于设备主体(1)上表面左侧,且位于输送带(2)上方,所述除尘器(4)与喷砂箱(3)相配合,所述回砂箱(5)安装于设备主体(1)右侧内部,并位于输送带(2)下表面,所述辅除尘装置(6)设于输送带(2)右端下部;所述辅除尘装置(6)包括面带清洁机构(6a)、辅脱砂结构(6b),所述面带清洁机构(6a)安装于输送带(2)下方,且一端与输送带(2)设有的传动箱相配合,所述辅脱砂结构(6b)安装于面带清洁机构(6a)下方并相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玻璃喷砂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面带清洁机构(6a)包括动力箱(6a1)、防护罩(6a2)、旋转杆(6a3)、套轴(6a4)、捋刮件(6a5),所述动力箱(6a1)设于设备主体(1)前表面,所述防护罩(6a2)与动力箱(6a1)相连接,所述旋转杆(6a3)设于设备主体(1)内部,并穿过防护罩(6a2)与动力箱(6a1)相连接,所述套轴(6a4)设于旋转杆(6a3)外表面,所述捋刮件(6a5)设有七个以上并呈均匀等距状安装于套轴(6a4)外表面,且与辅脱砂结构(6b)相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玻璃喷砂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捋刮件(6a5)包括扣座(6a51)、弹压杆(6a52)、拭套(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福育
申请(专利权)人:陈福育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