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及其电池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831353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11: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辆及其电池模组。电池模组包括多个电芯、外壳、加热装置以及固定支架,外壳内形成容置空间,外壳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开口,两个开口均与容置空间连通,加热装置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端部,加热装置设于容置空间内,加热装置的两个端部分别位于一个开口内,多个电芯排布成两列并安装在容置空间内,两列电芯分别连接于加热装置的相对两个侧面,固定支架固定安装在外壳的外表面,且固定支架与加热装置的端部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电池模组的厚度不会增大,适用于标准尺寸的模组。外壳的壳体完整性,外壳的抗拉强度不会降低,不存在拉断的风险。不存在拉断的风险。不存在拉断的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及其电池模组


[0001]本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
,特别涉及一种车辆及其电池模组。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电池模组为自带加热装置,电池模组外壳的壳体上设置型腔或间隙,为加热装置预留安装空间,加热装置安装在型腔。由于在外壳的壳体上设置了型腔,导致外壳的壳体厚度增大,不适用于标准尺寸的模组。而且,外壳的壳体上预留的较大安装间隙,破坏了外壳的壳体的完整性,会造成外壳的抗拉强度降低,在电芯膨胀力的长期作用下存在拉断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及其电池模组,以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
[0004]本技术提供一种电池模组,包括多个电芯、外壳、加热装置以及固定支架,所述外壳内形成容置空间,所述外壳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开口,两个所述开口均与所述容置空间连通,所述加热装置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端部,所述加热装置设于所述容置空间内,所述加热装置的两个端部分别位于一个所述开口内,多个所述电芯排布成两列并安装在所述容置空间内,两列所述电芯分别连接于所述加热装置的相对两个侧面,所述固定支架固定安装在所述外壳的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电芯、外壳、加热装置以及固定支架,所述外壳内形成容置空间,所述外壳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开口,两个所述开口均与所述容置空间连通,所述加热装置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端部,所述加热装置设于所述容置空间内,所述加热装置的两个端部分别位于一个所述开口内,多个所述电芯排布成两列并安装在所述容置空间内,两列所述电芯分别连接于所述加热装置的相对两个侧面,所述固定支架固定安装在所述外壳的外表面,且所述固定支架与所述加热装置的端部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壳体与PTC加热块,所述壳体内形成有加热腔,所述PTC加热块设于所述加热腔内;所述壳体包括设于端部的固定块,所述固定位于所述开口内,所述固定支架包括中间连接板,所述固定块与所述中间连接板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上盖、底板、设于所述底板上的两个侧板以及设于所述底板上的两个端板,每个所述端板上设有一个所述开口,两个所述侧板相对设置,两个所述端板相对设置,两个所述端板与两个所述侧板交替连接形成容置空间,所述多个电芯与所述加热装置设于所述容置空间内,所述上盖盖合所述容置空间;所述固定支架还包括第一弯折板、与所述第一弯折板相对设置的第二弯折板,所述第一弯折板与所述第二弯折板分别连接于所述中间连接板的两侧,所述第一弯折板、所述连接板以及所述第二弯折板形成一收容空间,所述端板的开口卡合在所述收容空间内,所述加热装置的固定块位于所述收容空间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端板包括顶面、与所述顶面相对设置的底面以及连接所述顶面与所述底面的侧面,所述第一弯折板与所述顶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弯折板与所述底面固定连接,所述中间连接板与所述侧面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相展张中林周燕飞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