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电动汽车电池的加热片机构及加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61621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0 10: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动汽车电池组成相关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用于电动汽车电池的加热片机构及加工工艺,包括加热层,加热层包括加热金属层、聚酰亚胺膜、内纺织层、耐高温硅胶层和外纺织层,所述加热金属层的上下表面均与聚酰亚胺膜相粘接,聚酰亚胺膜在远离加热金属层的表面与内纺织层相粘接,内纺织层在远离相对应聚酰亚胺膜的表面与耐高温硅胶层相连接,耐高温硅胶层在远离相对应内纺织层的表面与外纺织层相连接。该用于电动汽车电池的加热片机构,使得相邻的加热层之间可以进行多次弯折形变,相邻加热层之间的连接强度增加,可以根据不同棱角的电池进行适用性安装,区别于传统的电池加热层整体加热结构,优化加热层在适用性安装之后的使用效果。之后的使用效果。之后的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电动汽车电池的加热片机构及加工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动汽车电池组成相关
,具体为一种用于电动汽车电池的加热片机构及加工工艺。

技术介绍

[0002]在新能源电动汽车领域,锂离子电池为大多数电动汽车动力提供电能,但是低温环境对电池的影响较大,会严重影响电池的充电和放电性能,并极大地缩短电池的寿命,为解决电池在低温环境下导电特性较差的问题,为电池安装加热片机构改变电池的工作环境温度成为主要解决方法,但现有技术中使用的加热片为适用不同大小或形状的电池一般会进行弯折,以保障加热片能够最大限度的贴合对应的电池表面,保障加热片能够均匀快速对电池进行加热,但加热片进行弯折之后,其内部的加热回路及其组层材料会产生较大的不可恢复内应力,一定程度上影响加热片机构的使用寿命,严重时会产生短路的情况,因此专利技术人设计了一种用于电动汽车电池的加热片机构及加工工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电动汽车电池的加热片机构及加工工艺,解决了电动汽车电池加热片在电池棱角处易弯折形变影响其使用寿命的问题。
[0005](二)技术方案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电动汽车电池的加热片机构及加工工艺,包括加热层,所述加热层包括加热金属层、聚酰亚胺膜、内纺织层、耐高温硅胶层和外纺织层,所述加热金属层的上下表面均与聚酰亚胺膜相粘接,聚酰亚胺膜在远离加热金属层的表面与内纺织层相粘接,内纺织层在远离相对应聚酰亚胺膜的表面与耐高温硅胶层相连接,耐高温硅胶层在远离相对应内纺织层的表面与外纺织层相连接。
[0007]相邻的两个所述加热层之间通过内纺织层、耐高温硅胶层和外纺织层相连接,相邻两个加热层上的加热金属层处均开设有焊接槽口,相对应的两个焊接槽口之间连接有导电弹片。
[0008]优选的,所述加热金属层的表面刻有发热回路,加热金属层的表面发热回路可通过蚀刻或雕刻的方式进行加工,加热金属层采用铝箔或铬镍合金材料制成,加热金属层的厚度范围为0.02-0.06mm,加热金属层表面的发热回路均匀分布,有提高了加热层的加热效果。
[0009]优选的,所述外纺织层将相对应的耐高温硅胶层完全覆盖,耐高温硅胶层将相对应的内纺织层完全覆盖,内纺织层将相对应的聚酰亚胺膜完全覆盖,聚酰亚胺膜将相对应的加热金属层完全覆盖,保证结构配合的稳定性,加热层的边角处通过密封层进行密封包裹,保证加热层在使用时的稳定性。
[0010]优选的,所述导电弹片的末端与相对应焊接槽口的内侧开设形状相适配,导电弹
片与加热金属片的焊接槽口内侧壁之间的连接关系为焊接,导电弹片采用65Mn弹簧钢弹片,导电弹片的设计有效的增加了加热层之间的连接配合稳定性。
[0011]优选的,所述耐高温硅胶层与相对应内纺织层和外纺织层之间均通过高温胶合的方式连接,聚酰亚胺膜与加热金属层和内纺织层之间均通过耐高温胶相互粘接,增加结构层之间的配合稳定性,避免结构层错位。
[0012]一种用于电动汽车电池的加热片机构及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0013]S1、将加热金属层的表面蚀刻或雕刻发热回路,并切割焊接槽口;
[0014]S2、将相邻的两个加热金属层通过焊接槽口与导电弹片相互焊接,并通过电流表检测导通性;
[0015]S3、将聚酰亚胺膜通过耐高温胶铺设粘接在相对应的加热金属层表面;
[0016]S4、将内纺织层通过耐高温胶铺设粘接在相对应的聚酰亚胺膜表面;
[0017]S5、将外纺织层和耐高温硅胶层按照层次顺序铺设在半成品加热层上,通过平板硫化机的加热板夹持高温硫化,硫化加热温度范围为200-220℃,平板硫化机施加压力强度范围值为10-20T/

,时间范围为20-30min,然后自然冷却至常温;
[0018]S6、检测加热层导电加热性能,合格品入库。
[0019](三)有益效果
[0020]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电动汽车电池的加热片机构及加工工艺。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21](1)、该用于电动汽车电池的加热片机构,在加热层上设置聚酰亚胺膜,有效的增加了加热层与外界环境的绝缘性,同时聚酰亚胺膜的使用增加了加热层整体的柔软性,而在相邻加热层之间通过内纺织层、耐高温硅胶层和外纺织层相互衔接,降低了加热层在弯折时产生内应力对加热金属层本身结构的影响,而导电弹片本身的金属特性,使得相邻的加热层之间可以进行多次弯折形变,相邻加热层之间的连接强度增加,可以根据不同棱角的电池进行适用性安装,区别于传统的电池加热层整体加热结构,优化加热层在适用性安装之后的使用效果。
[0022](2)、该用于电动汽车电池的加热片机构,设置内纺织层和外纺织层,有效的增加加热层本身的抗拉力变形性,而内纺织层和外纺织层与耐高温硅胶层相互高温胶合,保障加热层的结构层之间的定位配合稳定性,避免加热层本身在外力作用下产生错位形变,而相邻的加热层之间通过内纺织层、耐高温硅胶层和外纺织层相互衔接,保障导电弹片本身的导电密封性,为导电弹片本身形变留出足够形变空间,保障结构之间的配合稳定性。
[0023](3)、该用于电动汽车电池的加热片机构及加工工艺,将外纺织层、耐高温硅胶层和内纺织层相互高温胶合,在聚酰亚胺膜粘接在加热金属层的前提下进行高压硫化压合,极大的保证结构层之间配合定位的稳定性,而导电弹片通过焊接槽口焊接在加热金属层上,有效保证结构之间的整体性。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图1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0026]图中:1加热层、2焊接槽口、3导电弹片、1.1加热金属层、1.2聚酰亚胺膜、1.3内纺
织层、1.4耐高温硅胶层、1.5外纺织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8]如图1-2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电动汽车电池的加热片机构及加工工艺,包括加热层1,加热层1包括加热金属层1.1、聚酰亚胺膜1.2、内纺织层1.3、耐高温硅胶层1.4和外纺织层1.5,加热金属层1.1的上下表面均与聚酰亚胺膜1.2相粘接,聚酰亚胺膜1.2在远离加热金属层1.1的表面与内纺织层1.3相粘接,内纺织层1.3在远离相对应聚酰亚胺膜1.2的表面与耐高温硅胶层1.4相连接,耐高温硅胶层1.4在远离相对应内纺织层1.3的表面与外纺织层1.5相连接,加热金属层1.1的表面刻有发热回路,加热金属层1.1的表面发热回路可通过蚀刻或雕刻的方式进行加工,加热金属层1.1采用铝箔或铬镍合金材料制成,加热金属层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电动汽车电池的加热片机构及加工工艺,包括加热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层包括加热金属层、聚酰亚胺膜、内纺织层、耐高温硅胶层和外纺织层,所述加热金属层的上下表面均与聚酰亚胺膜相粘接,聚酰亚胺膜在远离加热金属层的表面与内纺织层相粘接,内纺织层在远离相对应聚酰亚胺膜的表面与耐高温硅胶层相连接,耐高温硅胶层在远离相对应内纺织层的表面与外纺织层相连接;相邻的两个所述加热层之间通过内纺织层、耐高温硅胶层和外纺织层相连接,相邻两个加热层上的加热金属层处均开设有焊接槽口,相对应的两个焊接槽口之间连接有导电弹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电动汽车电池的加热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金属层的表面刻有发热回路,加热金属层的表面发热回路可通过蚀刻或雕刻的方式进行加工,加热金属层采用铝箔或铬镍合金材料制成,加热金属层的厚度范围为0.02-0.06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电动汽车电池的加热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纺织层将相对应的耐高温硅胶层完全覆盖,耐高温硅胶层将相对应的内纺织层完全覆盖,内纺织层将相对应的聚酰亚胺膜完全覆盖,聚酰亚胺膜将相对应的加热金属层完全覆盖。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电动汽车电池的加热片机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杰
申请(专利权)人:江阴市龙马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