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式后保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81079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09: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一体式后保支架,包括支架本体,所述支架本体用于安装于车架上,并用于安装后保险杠以对后保险杠定位,所述支架本体上具有轮眉支撑部,所述轮眉支撑部用于对轮眉形成支撑;本发明专利技术一方面保留传统车型关联后保险杠与侧围的功能,同时对后轮眉中部对应的车架安装区域实现加强,较大程度上避免了后轮眉装饰件卡接到车身上以后外翻的缺陷;另外而且该结构在不增加零部件数量的前提下兼顾了后保险杠与侧围的匹配以及轮眉的安装,其结构简单,利于车辆的轻量化设计。利于车辆的轻量化设计。利于车辆的轻量化设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体式后保支架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汽车制造
,涉及一种一体式后保支架。

技术介绍

[0002]后保支架为了将后保险杠与侧围二者关联装配,改善车两者之间间隙、面差质量。但随着汽车造型的发展,车声外观装饰件越来越多,后轮眉装饰件应用越来越多,而其在车身上的卡接点通常是在侧围外板的冲压拉延面上,冲压拉延面的强度和刚度较差,大概率会造成后轮眉装饰件卡接到车身上以后外翻的缺陷。
[0003]因此,基于以上问题,需要一种一体式后保支架,该后保支架既保留了关联后保险杠与侧围的功能,同时对后轮眉在车身上安装点区域刚度上加强,避免了后轮眉装饰件卡接到车身上以后外翻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一体式后保支架,该后保支架既保留了关联后保险杠与侧围的功能,同时对后轮眉在车身上安装点区域刚度上加强,避免了后轮眉装饰件卡接到车身上以后外翻的缺陷。
[0005]本专利技术的一体式后保支架,包括支架本体,所述支架本体用于安装于车架上,并用于安装后保险杠以对后保险杠定位,所述支架本体上具有轮眉支撑部,所述轮眉支撑部用于对轮眉形成支撑。
[0006]进一步,所述支架本体呈近似L形,所述轮眉支撑部为支架本体的短边。
[0007]进一步,所述轮眉支撑部上设置有后保安装孔。
[0008]进一步,所述轮眉支撑部上设置用于与后保险杠配合的装配面,所述后保安装孔开设于装配面上。
[0009]进一步,所述装配面设置有两个,两个装配面沿轮眉支撑部长度方向排列设置,每个装配面上开设有至少一个后保安装孔。
[0010]进一步,所述支架本体上设置有车架安装孔。
[0011]进一步,所述车架安装孔设置有三个,其中一个车架安装孔开设于支架本体长边、一个车架安装孔开设于支架本体短边,剩余车架安装孔开设于长边和短边过渡连接处。
[0012]进一步,所述支架本体上至少设置有两个用于与车架定位的定位销。
[0013]进一步,所述支架本体的长边侧部设置后保卡接部,所述后保卡接部上具有Y向卡接面,所述Y向卡接面用于对后保险杠Y向卡接定位。
[0014]进一步,所述后保卡接部包括若干个卡接部Ⅰ和卡接部Ⅱ,所述卡接部Ⅰ和卡接部Ⅱ沿支架本体的长边长度方向交替设置,所述Y向卡接面位于卡接部Ⅰ上,所述卡接部Ⅱ上设置有Z向定位面,所述Z向定位面用于对后保险杠Z向定位。
[001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6]本专利技术一方面保留传统车型关联后保险杠与侧围的功能,同时对后轮眉中部对应
的车架安装区域实现加强,较大程度上避免了后轮眉装饰件卡接到车身上以后外翻的缺陷;另外而且该结构在不增加零部件数量的前提下兼顾了后保险杠与侧围的匹配以及轮眉的安装,其结构简单,利于车辆的轻量化设计。
[0017]本专利技术可对后保险杠与轮眉支撑部对应的位置具有良好的支撑,且装配精度较高,在安装轮眉时,可为轮眉提供稳定的支撑,并且利于提高轮眉的安装精度,使得轮眉与后保险杠以及侧围形成良好的匹配,改善三者之间的的间隙和面差质量。
附图说明
[001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专利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后保支架安装于车架上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如图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一体式后保支架,包括支架本体1,所述支架本体用于安装于车架上,并用于安装后保险杠以对后保险杠定位,所述支架本体上具有轮眉支撑部1b,所述轮眉支撑部用于对轮眉形成支撑。Y向与汽车的宽度方向一致,X向与汽车的长度方向一致,Z向与汽车的高度方向一致;结合图3所示,首先支架本体1安装于车架11上,后保险杠9局部安装于支架本体上,其中后保险杠通过支架本体定位,且后保险杠完全覆盖于支架本体上,其中后保险杠边沿处固定并支撑于轮眉支撑部上,然后安装轮眉10,其中轮眉一半安装于侧围外板的冲压拉延面上另一半安装于后保险杠边沿处,此时轮眉中部刚好支撑于轮眉支撑部处,轮眉支撑部与轮眉不直接接触,轮眉安装部通过对后保险杠的支撑间接的支撑轮眉,当然,在实际安装过程中,轮眉支撑部也可以直接暴露在后保险杠外,轮眉中部位置直接与轮眉支撑部配合支撑;该结构一方面保留传统车型关联后保险杠与侧围的功能,同时对后轮眉中部对应的车架安装区域实现加强,较大程度上避免了后轮眉装饰件卡接到车身上以后外翻的缺陷;另外而且该结构在不增加零部件数量的前提下兼顾了后保险杠与侧围的匹配以及轮眉的支撑安装,其结构简单,利于车辆的轻量化设计。
[0023]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架本体1呈近似L形,所述轮眉支撑部为支架本体的短边。近似L形含义为在L形的基础上允许具有一定的形变,具体形变可以为长边和短边的夹角允许在90
°
上下波动,或者长边或者短边允许具有一定的弯折,其形状大致呈L形即可,结合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为匹配车架以及后保险杠的装配结构,在支架本体的长边末端弯折一定的角度;由于现有的后保支架通常为长条形,将短边作为轮眉支撑部,可在现有后保支架的基础上保留原后保支架的结构并增设短边结构,利于在现有车型的后保支架的基础上快速改进,利于降低研发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0024]本实施例中,所述轮眉支撑部上设置有后保安装孔2。后保安装孔用于与后保装配,而且也同时可用于与车架的连接,其中后保安装孔可以为螺纹孔、卡接孔或者焊接孔。
[0025]本实施例中,所述轮眉支撑部上设置用于与后保险杠配合的装配面3,所述后保安装孔2开设于装配面上。结合图1所示,装配面为在后轮眉支撑部上的一块平面或者弧形面,装配面具体形式与后保险杠的接触面匹配,后保安装孔位于装配面处,使得轮眉支撑部在
与后保险杠连接处形成装配定位,利于提高后保险杠的安装稳定性以及安装精度。
[0026]本实施例中,所述装配面3设置有两个,两个装配面沿轮眉支撑部长度方向排列设置,每个装配面上开设有至少一个后保安装孔。结合图1所示,该结构使得后保险杠与轮眉支撑部对应的位置具有良好的支撑,且装配精度较高,在安装轮眉时,可为轮眉提供稳定的支撑,并且利于提高轮眉的安装精度,使得轮眉与后保险杠以及侧围形成良好的匹配,改善三者之间的的间隙和面差质量。
[0027]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架本体1上设置有车架安装孔4。车架安装孔可以为螺纹孔、卡接孔或者焊接孔,通过车架安装孔的留设利于支架本体与车架的装配。
[0028]本实施例中,所述车架安装孔4设置有三个,其中一个车架安装孔开设于支架本体长边、一个车架安装孔开设于支架本体短边,剩余车架安装孔开设于长边和短边过渡连接处。结合图1所示,三个车架安装孔的中心连线近似为L形,通过该结构使得支架本体在各个区域上稳定的安装于车架上,提高支架本体的安装稳定性。
[0029]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架本体1上至少设置有两个用于与车架定位的定位销5。结合图1所示,定位销设置有两个,定位销呈十字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体式后保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本体,所述支架本体用于安装于车架上,并用于安装后保险杠以对后保险杠定位,所述支架本体上具有轮眉支撑部,所述轮眉支撑部用于对轮眉形成支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后保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本体呈近似L形,所述轮眉支撑部为支架本体的短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体式后保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轮眉支撑部上设置有后保安装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体式后保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轮眉支撑部上设置用于与后保险杠配合的装配面,所述后保安装孔开设于装配面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体式后保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面设置有两个,两个装配面沿轮眉支撑部长度方向排列设置,每个装配面上开设有至少一个后保安装孔。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体式后保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本体上设置有车架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飞范锐强杨洪涛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小康汽车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