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温板的毛细结构及其均温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95895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23 17: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均温板的毛细结构及其均温板,该均温板的毛细结构,包含:一烧结本体具有复数贯穿孔及复数由该烧结本体一侧一体延伸且间隔或非间隔排列设置的延伸部顶撑该烧结本体;所述均温板具有一第一板体、一第二板体并对应盖合所构成;其中该第二板体具有一受热区及一第一毛细结构,所述烧结本体对应设于该受热区中并与该第一毛细结构架(叠)设,并令该烧结本体与该第一毛细结构通过该延伸部产生一间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均温板的毛细结构及其均温板
本技术涉及一种均温板的毛细结构及其均温板,尤指提供一种可改善因过厚或多层设置的毛细结构产生热阻抗的均温板的毛细结构及其均温板。
技术介绍
均温板是一种常使用于热传导的导热元件,均温板内部具有一真空气密腔室,并于该真空气密腔室壁面设置毛细结构以及填充工作液体,以通过汽液循环的方式进行热传导。均温板一外侧与至少一发热源进行接触热传导,并通过该侧吸附发热源的热量后直接传导至该均温板内部的真空气密腔室(蒸发区域)并通过工作液体蒸发汽化后扩散至另一侧(冷凝区域)进行冷凝后再回流持续循环,气密腔室中与发热源对应的一侧必须富含充足的工作液体,如此防止发生干烧的情况发生,需进以提升蒸发区域的含水量;现有技术系以增加毛细结构的厚度或以多层的毛细结构相互叠合使用,进而令蒸发区域可增加工作液体的含水量,进而可防止干烧情况发生;然而,加厚的毛细结构以及多层叠层设置使用的毛细结构虽可大幅增加蒸发区域的含水量,但却也因此造成该过厚或多层的毛细结构的网目及或孔隙被该复数加厚或层层设置的毛细结构因增厚或压叠,造成网目及或孔隙产生堵塞或狭小,以致使当工作液体在蒸发区域受热产生蒸发时形成热阻抗,该复数加厚及或多层叠设的毛细结构虽能具有含大量的工作流体含水量,但却使该复数加厚及或多层叠设的毛细结构形成蒸气阻塞而令蒸发区域的工作液体蒸发后无法扩散进而将热量锁闭于该蒸发区域中,而使汽液循环工作停止无法继续循环,则均温板将无法再提供热传导,故如何改善现有的缺失则为该项技艺的人士首要的目的。技术内容爰此,为有效解决上述的问题,本技术的主要目的,系提供一种除可增加均温板蒸发区域的含水量,又同时可解决因多层毛细结构叠设后热阻抗的问题的均温板的毛细结构及具有该种毛细结构的均温板。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均温板的毛细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一烧结本体,具有复数贯穿孔及由该本体一侧一体延伸所形成的复数延伸部,该复数延伸部间隔排列设置并顶撑该烧结本体。所述的均温板的毛细结构,其中,所述烧结本体的该复数贯穿孔贯穿该烧结本体的两侧,每两个相邻的延伸部之间沿水平方向形成一通道。所述的均温板的毛细结构,其中,所述烧结本体及该延伸部由粉末烧结一体成型。所述的均温板的毛细结构,其中,所述烧结本体相反具有前述延伸部的一侧延伸形成复数支撑部,该复数延伸部与该复数支撑部与该复数贯穿孔错位设置。一种均温板,其特征在于,包含:一第一板体,具有一第一侧及一第二侧;一第二板体,具有一第三侧及一第四侧,该第一板体、第二板体对应盖合共同界定一气密腔室并填充有一工作液体,所述第三侧具有一第一毛细结构及一受热区;一烧结本体,该烧结本体具有复数贯穿孔及复数由该本体一侧一体延伸所形成的延伸部,该复数延伸部间隔排列设置并顶撑该烧结本体,该烧结本体与前述第一毛细结构叠设,并于该烧结本体与前述第一毛细结构之间形成一间距。所述的均温板,其中,所述第一毛细结构是网格体、纤维体、编织体、沟槽、烧结粉末其中任一。所述的均温板,其中,所述受热区由该第二板体的第三侧向该第四侧凸伸所形成,并于该第三侧形成凹状,所述第一毛细结构设于该凹状的表面,该烧结本体的延伸部连接该第一毛细结构。所述的均温板,其中,还具有复数支撑柱,该复数支撑柱贯穿该烧结本体,该复数支撑柱两端连接该第一板体的第二侧及该第二板体的第三侧。所述的均温板,其中,每两个相邻的延伸部之间形成一通道。所述的均温板,其中,所述烧结本体相反具有前述延伸部的一侧延伸形成复数支撑部,该复数延伸部与该复数支撑部与该复数贯穿孔错位设置,该复数支撑部与前述第一板体的第二侧连接。本技术通过烧结本体与该第一毛细结构通过该延伸部产生一间距,进而防止毛细结构之间架(叠)设置时产生蒸发区域热阻抗的情况发生。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均温板的毛细结构第一实施例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的均温板的毛细结构第二实施例立体图;图3是本技术的均温板的第一实施例立体分解图;图4是本技术的均温板的第一实施例组合剖视图;图5是本技术的均温板的第二实施例组合剖视图;图6是本技术的均温板第三实施例组合剖视图;图7是本技术的均温板第四实施例组合剖视图。附图标记说明:烧结本体1;第一侧平面1a;第二侧表面1b;贯穿孔11;延伸部12;通道13;支撑部14;均温板2;第一板体21;第一侧211;第二侧212;第二板体22;第三侧221;第四侧222;气密腔室23;受热区24;间距25;工作液体3;第一毛细结构4;发热源5;支撑柱6。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上述目的及其结构与功能上的特性,将依据所附图式的较佳实施例予以说明。请参阅图1,是本技术的均温板的毛细结构第一实施例立体图,如图所示,所述均温板的毛细结构,包含:一烧结本体1;所述烧结本体1具有复数贯穿孔11及复数延伸部12及一第一侧平面1a及一第二侧表面1b,所述第一、二侧表面1a、1b分设于该烧结本体1的上、下两侧,该复数延伸部12由该烧结本体1一侧(本实施例中系选择第二侧表面1b)延伸所形成,并该复数延伸部12可呈间隔或非间隔排列设置并顶撑该烧结本体1,该每两个相邻的延伸部12之间形成一通道13,所述烧结本体1的该复数贯穿孔11系贯穿该烧结本体1的两侧(第一、二侧表面1a、1b),并该复数贯穿孔11可提供蒸发汽化后的工作流体进行扩散或提供支撑结构(诸如柱、环)贯穿使用,所述烧结本体1及该延伸部12由粉末烧结一体成型。请参阅图2,是本技术的均温板的毛细结构第二实施例立体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与前述第一实施例部分结构相同故在此将不再赘述,为本实施例与前述第一实施例的不同处在于所述烧结本体相反具有前述延伸部的一侧(第一侧表面1a)延伸形成复数支撑部14,该复数延伸部12与该复数支撑部14与该复数贯穿孔11呈错位设置。请参阅图3、图4,是本技术的均温板的第一实施例立体分解及组合剖视图,如图所示,所述均温板2,包含:一第一板体21、一第二板体22、一烧结本体1;所述第一板体21具有一第一侧211及一第二侧212,所述第一、二侧211、212分设于该第一板体21的上、下侧;所述第二板体22具有一第三侧221及一第四侧222,所述第三、四侧分设于该第二板体22的上、下侧,令该第一、二板体21、22对应盖合共同界定一气密腔室23并填充有一工作液体3,所述第三侧221设具有一第一毛细结构4及一受热区24,所述第一毛细结构4可延伸布设于该第二板体22的第三侧221。一发热源5与该第二板体22的第四侧222相对应设置,并对应该发热源5位置处的第二板体22的第三侧221即为该受热区24对应设置之处。所述烧结本体1设于该受热区24上,并通过该复数延伸部12与该第一毛细结构4架(叠)设并且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均温板的毛细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n一烧结本体,具有复数贯穿孔及由该本体一侧一体延伸所形成的复数延伸部,该复数延伸部间隔排列设置并顶撑该烧结本体;/n其中,所述烧结本体及该延伸部由粉末烧结一体成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均温板的毛细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烧结本体,具有复数贯穿孔及由该本体一侧一体延伸所形成的复数延伸部,该复数延伸部间隔排列设置并顶撑该烧结本体;
其中,所述烧结本体及该延伸部由粉末烧结一体成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均温板的毛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烧结本体的该复数贯穿孔贯穿该烧结本体的两侧,每两个相邻的延伸部之间沿水平方向形成一通道。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均温板的毛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烧结本体相反具有前述延伸部的一侧延伸形成复数支撑部,该复数延伸部与该复数支撑部与该复数贯穿孔错位设置。


4.一种均温板,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第一板体,具有一第一侧及一第二侧;
一第二板体,具有一第三侧及一第四侧,该第一板体、第二板体对应盖合共同界定一气密腔室并填充有一工作液体,所述第三侧具有一第一毛细结构及一受热区;
一烧结本体,该烧结本体具有复数贯穿孔及复数由该本体一侧一体延伸所形成的延伸部,该复数延伸部间隔排列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健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兴奇宏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