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刹车用摩擦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92378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23 16: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刹车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刹车用摩擦片,包括摩擦片本体,所述摩擦片本体的内部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的内部设置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包括主板条与侧板条,所述固定槽包括主限位槽与侧限位槽,所述主板条靠近摩擦片本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卡块,所述侧板条靠近摩擦片本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卡块,所述摩擦片本体的内部开设有与第一卡块相适配的第一卡槽。该刹车用摩擦片,即有效的改善了以往的装置中胶水易熔化,从而使摩擦基材松动甚至从背板上面脱落的弊端,又不会因在摩擦片本体上开设过多孔位而破坏摩擦片本体的整体结构,导致摩擦片容易损坏,因此该装置有效的增强了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刹车用摩擦片
本技术涉及刹车装置
,具体为一种刹车用摩擦片。
技术介绍
刹车片也叫刹车皮,在汽车的刹车系统中,刹车片是最关键的安全零件,所有刹车效果的好坏都是刹车片起决定性作用,所以说好的刹车片是人和汽车的保护神,刹车片一般由钢板、粘接隔热层和摩擦块构成,钢板要经过涂装来防锈,涂装过程用SMT-4炉温跟踪仪来检测涂装过程的温度分布来保证质量,其中隔热层是由不传热的材料组成,目的是隔热,摩擦块由摩擦材料、粘合剂组成,刹车时被挤压在刹车盘或刹车鼓上产生摩擦,从而达到车辆减速刹车的目的,由于摩擦作用,摩擦块会逐渐被磨损,一般来讲成本越低的刹车片磨损得越快,传统的汽车刹车片的背板与摩擦基材一般都是通过粘胶层的粘接而粘合在一起,但摩擦基材在于刹车盘摩擦时会产生许多热量,使粘胶层的胶水熔化,使背板与摩擦基材之间的粘接度下降,粘接度的不足会使得摩擦基材松动甚至从背板上面脱落,严重影响了车辆的安全行驶,现有的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通常采用铆钉将摩擦基材即摩擦片与刹车片进行固定,其摩擦片在使用固定过程中还存在以下缺:其摩擦片上需要开设很多个固定孔,才能够将摩擦片固定牢固,但是多个孔位的开设容易使摩擦片损坏,使得摩擦片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由此严重的影响了车辆的安全行驶,甚至会造成严重的事故和不可挽回的损失,因此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刹车用摩擦片,用来解决以往的摩擦片上需要开设很多个固定孔,才能够将摩擦片固定牢固,但是多个孔位的开设容易使摩擦片损坏,使得摩擦片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由此严重的影响了车辆的安全行驶,甚至会造成严重的事故和不可挽回的损失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刹车用摩擦片,包括摩擦片本体,所述摩擦片本体的内部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的内部设置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包括主板条与侧板条,所述固定槽包括主限位槽与侧限位槽;所述主板条靠近摩擦片本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卡块,所述侧板条靠近摩擦片本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卡块,所述摩擦片本体的内部开设有与第一卡块相适配的第一卡槽,所述摩擦片本体的内部开设有与第二卡块相适配的第二卡槽;所述主板条靠近摩擦片本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柱,所述摩擦片本体的内部开设有与固定柱相适配的通孔,所述固定柱的内部开设有固定孔。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侧板条与侧限位槽的数量均为三个,且三个所述侧板条分别卡接于三个侧限位槽的内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侧板条卡接于侧限位槽的内部对摩擦片本体起到纵向固定作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主板条卡接于主限位槽的内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主板条卡接于主限位槽的内部对摩擦片本体起到横向固定作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卡块与第二卡块的数量均为若干个,且所述第一卡块卡接于第一卡槽的内部,且所述第二卡块卡接于第二卡槽的内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若干个第一卡块与若干个第二卡块,分别卡接于第一卡槽与第二卡槽的内部,并且对摩擦片本体的多个位置起到固定作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柱设置于主板条的中心位置,且所述固定柱远离主板条的一端穿过通孔,且置于所述摩擦片本体远离主板条的一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限位板能够通过固定柱与刹车片固定连接。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该刹车用摩擦片,通过主板条与侧板条的设置,使得主板条与侧板条能够对摩擦片本体起到横向与纵向的固定作用,从而使限位板能够将摩擦片本体的位置进行固定,然后限位板通过固定柱与刹车片固定连接,使得摩擦片本体不会脱落,而且通过限位板对摩擦片本体进行挤压使其与刹车片相贴合,并且通过第一卡块与第二卡块的设置,使其能够对摩擦片本体的多个位置起到固定作用,该装置即有效的改善了以往的装置中胶水易熔化,从而使摩擦基材松动甚至从背板上面脱落的弊端,又不会因在摩擦片本体上开设过多孔位而破坏摩擦片本体的整体结构,导致摩擦片容易损坏,因此该装置有效的增强了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的安全性;2.该刹车用摩擦片,通过固定槽的开设,使得空气能够在固定槽的内部得以流通,从而有效的增强了该摩擦片本体的散热效果,进而有效的延长了该摩擦片本体的使用寿命,并且该装置安装和拆卸方便,便于维修和更换。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摩擦片本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限位板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摩擦片本体、2-固定槽、3-限位板、4-主板条、5-侧板条、6-主限位槽、7-侧限位槽、8-第一卡块、9-第二卡块、10-第一卡槽、11-第二卡槽、12-固定柱、13-通孔、14-固定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与图2,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刹车用摩擦片,包括摩擦片本体1,摩擦片本体1的内部开设有固定槽2,固定槽2的内部设置有限位板3,限位板3包括主板条4与侧板条5,固定槽2包括主限位槽6与侧限位槽7,在本实施例中,该装置的工作原理与CN205244215U中公开的一种鼓式刹车片的工作原理相同。参照图2与图3,主板条4靠近摩擦片本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卡块8,侧板条5靠近摩擦片本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卡块9,摩擦片本体1的内部开设有与第一卡块8相适配的第一卡槽10,摩擦片本体1的内部开设有与第二卡块9相适配的第二卡槽11。参照图2与图3,主板条4靠近摩擦片本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柱12,摩擦片本体1的内部开设有与固定柱12相适配的通孔13,固定柱12的内部开设有固定孔14。侧板条5与侧限位槽7的数量均为三个,且三个侧板条5分别卡接于三个侧限位槽7的内部。主板条4卡接于主限位槽6的内部。第一卡块8与第二卡块9的数量均为若干个,且第一卡块8卡接于第一卡槽10的内部,且第二卡块9卡接于第二卡槽11的内部。固定柱12设置于主板条4的中心位置,且固定柱12远离主板条4的一端穿过通孔13,且置于摩擦片本体1远离主板条4的一侧。3.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通过主板条4与侧板条5的设置,使得主板条4与侧板条5能够对摩擦片本体1起到横向与纵向的固定作用,从而使限位板3能够将摩擦片本体1的位置进行固定,然后限位板3通过固定柱12与刹车片固定连接,使得摩擦片本体1不会脱落,而且通过限位板3对摩擦片本体1进行挤压使其与刹车片相贴合,并且通过第一卡块8与第二卡块9的设置,使其能够对摩擦片本体1的多个位置起到固定作用,该装置即有效的改善了以往的装置中胶水易熔化,从而使摩擦基材松动甚至从背板上面脱落的弊端,又不会因在摩擦片本体1上开设过多孔位而破坏摩擦片本体1的整体结构,导致摩擦片容易损坏,因此该装置有效的增强了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的安全性,该刹车用摩擦片,通过固定槽2的开设,使得空气能够在固定槽2的内部得以流通,从而有效的增强了该摩擦片本体1的散热效果,进而有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刹车用摩擦片,包括摩擦片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片本体(1)的内部开设有固定槽(2),所述固定槽(2)的内部设置有限位板(3),所述限位板(3)包括主板条(4)与侧板条(5),所述固定槽(2)包括主限位槽(6)与侧限位槽(7);/n所述主板条(4)靠近摩擦片本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卡块(8),所述侧板条(5)靠近摩擦片本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卡块(9),所述摩擦片本体(1)的内部开设有与第一卡块(8)相适配的第一卡槽(10),所述摩擦片本体(1)的内部开设有与第二卡块(9)相适配的第二卡槽(11);/n所述主板条(4)靠近摩擦片本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柱(12),所述摩擦片本体(1)的内部开设有与固定柱(12)相适配的通孔(13),所述固定柱(12)的内部开设有固定孔(1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刹车用摩擦片,包括摩擦片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片本体(1)的内部开设有固定槽(2),所述固定槽(2)的内部设置有限位板(3),所述限位板(3)包括主板条(4)与侧板条(5),所述固定槽(2)包括主限位槽(6)与侧限位槽(7);
所述主板条(4)靠近摩擦片本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卡块(8),所述侧板条(5)靠近摩擦片本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卡块(9),所述摩擦片本体(1)的内部开设有与第一卡块(8)相适配的第一卡槽(10),所述摩擦片本体(1)的内部开设有与第二卡块(9)相适配的第二卡槽(11);
所述主板条(4)靠近摩擦片本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柱(12),所述摩擦片本体(1)的内部开设有与固定柱(12)相适配的通孔(13),所述固定柱(12)的内部开设有固定孔(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双宪曲小飞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白云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