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带的锁扣组件和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8320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23 14: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安全带的锁扣组件和车辆,所述锁扣组件包括:锁头和锁扣支架;缓冲结构,所述缓冲结构包括旋转件和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与所述锁头连接且所述连接件卷绕于所述旋转件,所述旋转件的轴向一端固定于所述锁扣支架,其中,在所述连接件向所述旋转件施加的拉力达到预设值时,所述旋转件的至少一部分能够发生扭转变形,以使所述连接件卷绕于所述旋转件的长度变小。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安全带的锁扣组件,通过设置缓冲结构,不仅满足安全带的正常锁止功能,还具有缓冲功能,能够在车辆发生碰撞时进行缓冲,给乘员形成有效防护,有效降低安全带织带对乘员胸腹部的压力,从而达到了降低乘员伤害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安全带的锁扣组件和车辆
本技术涉及车辆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安全带的锁扣组件和车辆。
技术介绍
在汽车安全带系统中,锁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车辆发生碰撞时,人体向前冲击的速度非常大,安全带虽然能够有效束缚乘员,但是织带作用于人体的反作用力也会相当大,会给乘员胸腹部和胸部带来非常大的压力,进而给乘员胸腹部造成较大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安全带的锁扣组件,所述锁扣组件能够有效降低车辆在发生碰撞后织带对乘员的压迫力,从而有效降低乘员伤害。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具有上述锁扣组件的车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安全带的锁扣组件,包括:锁头和锁扣支架;缓冲结构,所述缓冲结构包括旋转件和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与所述锁头连接且所述连接件卷绕于所述旋转件,所述旋转件的轴向一端固定于所述锁扣支架,其中,在所述连接件向所述旋转件施加的拉力达到预设值时,所述旋转件的至少一部分能够发生扭转变形,以使所述连接件卷绕于所述旋转件的长度变小。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安全带的锁扣组件,通过设置缓冲结构,不仅满足安全带的正常锁止功能,还具有缓冲功能,能够在车辆发生碰撞时进行缓冲,给乘员形成有效防护,有效降低安全带织带对乘员胸腹部的压力,从而达到了降低乘员伤害的目的。另外,根据本技术上述实施例的安全带的锁扣组件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根据本技术一些实施例的安全带的锁扣组件,所述旋转件包括旋转轴和限力杆,所述旋转轴外套于所述限力杆,所述限力杆的轴向一端固定于所述锁扣支架,所述限力杆的轴向另一端与所述旋转轴固定,所述连接件卷绕于所述旋转轴。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锁扣支架具有间隔设置的第一安装壁和第二安装壁,所述旋转轴的轴向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安装壁和所述第二安装壁可转动地配合。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安装壁设有开口朝向所述第二安装壁的凹槽,所述旋转轴的轴向一端插入所述凹槽内,所述限力杆的轴向一端与所述凹槽的底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安装壁设有轴孔,所述旋转轴的轴向另一端插入所述轴孔内。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旋转轴包括轴体和环形凸台,所述轴体的轴向两端分别设有所述环形凸台,且所述环形凸台凸出于所述轴体的外周面,所述环形凸台用于与所述第一安装壁和所述第二安装壁可转动地配合,所述连接件卷绕于所述轴体。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限力杆的轴向另一端与所述旋转轴的轴向端部固定连接。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连接件沿所述旋转轴的轴向螺旋卷绕。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限力杆的两端分别通过花键与所述锁扣支架和所述旋转轴连接。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连接件为连接钢丝。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辆包括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安全带的锁扣组件。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锁扣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锁扣组件的剖视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锁扣组件的锁扣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锁扣组件的限力杆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锁扣组件的限力杆的左视图;图6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锁扣组件的旋转轴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锁扣组件的旋转轴的右视图;图8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锁扣组件的旋转轴的左视图。附图标记:锁扣组件100;锁头10;锁扣支架20;第一安装壁21;第二安装壁22;凹槽23;花键孔24;轴孔25;缓冲结构30;旋转件31;连接件32;旋转轴33;限力杆34;轴体35;环形凸台36;花键37。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第一特征”、“第二特征”可以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安全带的锁扣组件100和具有其的车辆。参照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安全带的锁扣组件100可以包括:锁头10、锁扣支架20和缓冲结构30。具体而言,缓冲结构30包括旋转件31和连接件32,连接件32与锁头10连接,且连接件32卷绕于旋转件31。旋转件31的轴向一端固定于锁扣支架20,在连接件32向旋转件31施加的拉力达到预设值时,旋转件31的至少一部分能够发生扭转变形,即任意两个横截面发生绕旋转件31轴线的相对运动,以使连接件32卷绕于旋转件31的长度变小,连接件32得到一定程度的释放,释放瞬间,安全带织带瞬间放松,降低安全带织带给予乘员的压力,有效降低织带压力对乘员造成的伤害。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预设值”可以根据车辆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只需要满足通过预设值限制,能降低织带压力对乘员的伤害,又能保证安全带给予乘员足够的束缚、防护效果。当车辆发生碰撞时,安全带的锁头10带动连接件32受力向上,连接件32给予旋转件31扭矩。由于旋转件31的轴向一端限位在锁扣支架20上,而旋转件31的至少一部分能够发生扭转变形,因此当连接件32施加于旋转件31的扭矩达到预设值时,旋转件31的至少一部分发生扭转变形,变形瞬间,连接件32会得到短距离的释放,释放瞬间,安全带织带瞬间放松,降低织带给予乘员的压力。而后,由于安全带织带释放导致连接件32拉力降低,旋转件31扭转变形变慢甚至停止,然后随着乘员继续向前移动,安全带锁头10受织带拉动,对连接件32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安全带的锁扣组件(100),其特征在于,包括:/n锁头(10)和锁扣支架(20);/n缓冲结构(30),所述缓冲结构(30)包括旋转件(31)和连接件(32),所述连接件(32)与所述锁头(10)连接且所述连接件(32)卷绕于所述旋转件(31),所述旋转件(31)的轴向一端固定于所述锁扣支架(20),其中,/n在所述连接件(32)向所述旋转件(31)施加的拉力达到预设值时,所述旋转件(31)的至少一部分能够发生扭转变形,以使所述连接件(32)卷绕于所述旋转件(31)的长度变小。/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安全带的锁扣组件(100),其特征在于,包括:
锁头(10)和锁扣支架(20);
缓冲结构(30),所述缓冲结构(30)包括旋转件(31)和连接件(32),所述连接件(32)与所述锁头(10)连接且所述连接件(32)卷绕于所述旋转件(31),所述旋转件(31)的轴向一端固定于所述锁扣支架(20),其中,
在所述连接件(32)向所述旋转件(31)施加的拉力达到预设值时,所述旋转件(31)的至少一部分能够发生扭转变形,以使所述连接件(32)卷绕于所述旋转件(31)的长度变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带的锁扣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件(31)包括旋转轴(33)和限力杆(34),所述旋转轴(33)外套于所述限力杆(34),所述限力杆(34)的轴向一端固定于所述锁扣支架(20),所述限力杆(34)的轴向另一端与所述旋转轴(33)固定,所述连接件(32)卷绕于所述旋转轴(3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全带的锁扣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扣支架(20)具有间隔设置的第一安装壁(21)和第二安装壁(22),所述旋转轴(33)的轴向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安装壁(21)和所述第二安装壁(22)可转动地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安全带的锁扣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壁(21)设有开口朝向所述第二安装壁(22)的凹槽(23),所述旋转轴(33)的轴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卫全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