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圆管搬运工作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7958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23 13: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圆管搬运工作站,包括四条输送线,每条输送线均包括框架,框架上端设有横向上下放置的两层隔板,两条限位滑轨分别横向前后放置于上方的隔板顶部,框架的左右两侧的开口外侧分别固定设有齿轮固定板,齿轮固定板之间设有转轴,每个转轴上固定设有两个齿轮,位于框架右侧的齿轮固定板的外侧设有电机与转轴传动连接,框架左侧的齿轮与右侧的齿轮分别通过前后两条链条传动连接,两个气缸分别位于框架左端的前后两侧,两条链条设有位置均一一对应的固定块,固定块通过连接板与链条连接,若干相邻的两个固定块上分别设有一个向左倾斜的限位块和向右倾斜的限位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加工方便快捷、节省人力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圆管搬运工作站
本技术涉及机器人工作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圆管搬运工作站。
技术介绍
目前,大部分工厂使用人工进行车床以及冲床,而运输工件的时候,依旧使用小车进行运输,造成工件加工的不连续型,和小车运输时间上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圆管搬运工作站,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加工方便快捷、节省人力的优点。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圆管搬运工作站,包括四条输送线;每条所述输送线均包括框架、两条限位滑轨、若干固定块、电机、四个齿轮固定板、两条链条、两个转轴、四个齿轮和两个气缸;所述框架呈横向放置,所述框架上端设有横向上下放置的两层隔板,两条所述限位滑轨分别横向前后放置于上方的隔板顶部,每个所述限位滑轨的顶部均开设有横向的滑槽,所述框架的左右两侧的开口外侧分别固定设有齿轮固定板,所述框架左侧与右侧的齿轮固定板之间均设有转轴,两个所述转轴分别与齿轮固定板转动连接,每个所述转轴上固定设有两个齿轮与两条限位滑轨位置相对应,所述位于框架右侧的齿轮固定板的外侧固定设有电机与转轴传动连接,所述框架左侧的齿轮与右侧的齿轮分别通过前后两条链条传动连接,所述链条位于上方的隔板的一部分位于限位滑轨的滑槽中;两个所述气缸分别位于框架左端的前后两侧,两条所述链条面向外部一侧上设有若干固定块,两条所述链条上的固定块的位置均一一对应,每条所述链条的前后两侧与固定块相对应处的连接点向固定块延伸有连接板,每个所述连接板均与每个固定块固定连接,若干所述相邻的两个固定块上分别设有一个向左倾斜的限位块和向右倾斜的限位块。其中优选方案如下:优选的:还包括两台车床、两个机器人、两个三爪卡盘、一台冲床和一台定位台,两台所述车床加工入口处相互面对放置、两个所述机器人一个位于两台所述车床之间、另外一个机器人位于冲床的加工入口处,所述冲床位于车床的左侧与其中一台车床平行放置,两个所述机器人上分别设有一个三爪卡盘,所述冲床与两台车床之间设有一条输送线,位于两台车床之间的机器人的左侧设有两条输送线,所述冲床的左侧设有一条输送线,每条输送线上的气缸均位于此输送线的左侧,所述位于两台车床之间的机器人的左侧的两条输送线之间设有定位台。通过车床右侧的输送线将圆管输送到两台车床之间,机器人操作三爪卡盘将圆槽放置到定位台上,定位台将圆管的位置重新定位后,机器人再次将位于定位台上的圆管通过三爪卡盘放入到车床中,当车床工作完成后,机器人再次操作三爪卡盘将位于车床内的圆管夹取放入到位于车床左侧的输送线上,此输送线将圆管输送到冲床位置处,位于冲床旁的机器人通过三抓卡盘夹取圆管,将圆管放入到冲床内,冲床工作完成后,机器人再次将圆管从冲床内取出,放入到位于冲床左侧的输送线上,输送线电机转动,将圆管送入到下一工作流程。优选的:所述下方的隔板上设有两道横向U型限位板,两道所述U型限位板分别与两条链条位置一一对应,若干所述限位块位于U型限位板中。为了防止链条在工作的时候晃动,进而使用U型限位板对链条上的限位块进行前后位置的限位,防止链条前后晃动。优选的:每个所述限位块上均设有橡胶垫。可以保护圆管,防止圆管与限位块摩擦造成圆管上有擦痕。优选的:每个所述气缸的伸缩杆均向上伸缩,每个所述气缸的伸缩杆顶部均设有垫块。当圆管运输到输送线的最左侧时,气缸伸缩杆伸缩,将圆管顶起,方便机器人抓取,同时使用垫块,则是方便将圆管顶起。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链条与齿轮的设置,能够起到将圆管进行左右运输的效果;通过气缸的设置,能够起到将工件顶起,方便机器人夹取的效果;通过限位滑轨与U型限位板的设置,能够起到对链条进行限位的效果。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加工方便快捷、节省人力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施例的输送线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施例中的输送线的右侧部分视图的侧视图;图4是本实施例中的输送线的右侧部分视图的侧视图;图5是本实施例中的输送线的右侧部分视图的顶部视图。图中,1、输送线;2、车床;3、机器人;4、三爪卡盘;5、冲床;6、定位台;111、框架;112、限位滑轨;113、固定块;114、电机;115、齿轮固定板;116、链条;117、转轴;118、齿轮;119、气缸;120、隔板;121、连接板;122、限位块;123、U型限位板;124、橡胶垫;125、垫块。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如图1-所示,一种圆管搬运工作站,包括两台车床2、两个机器人3、两个三爪卡盘4、一台冲床5、一台定位台6和四条输送线1;每条输送线1均包括框架111、两条限位滑轨112、若干固定块113、电机114、四个齿轮固定板115、两条链条116、两个转轴117、四个齿轮118和两个气缸119;框架111呈横向放置,框架111上端设有横向上下放置的两层隔板120,两层隔板120分别用于放置限位滑轨112和U型限位板123,两条限位滑轨112分别横向前后放置于上方的隔板120顶部,每个限位滑轨112的顶部均开设有横向的滑槽,框架111的左右两侧的开口外侧分别固定设有齿轮固定板115,框架111左侧与右侧的齿轮固定板115之间均设有转轴117,两个转轴117分别与齿轮固定板115转动连接,每个转轴117上固定设有两个齿轮118与两条限位滑轨112位置相对应,位于框架111右侧的齿轮固定板115的外侧固定设有电机114与转轴117传动连接,框架111左侧的齿轮118与右侧的齿轮118分别通过前后两条链条116传动连接,链条116与齿轮118相互啮合,链条116位于上方的隔板120的一部分位于限位滑轨112的滑槽中;两个气缸119分别位于框架111左端的前后两侧,两条链条116面向外部一侧上设有若干固定块113,两条链条116上的固定块113的位置均一一对应,每条链条116的前后两侧与固定块113相对应处的连接点向固定块113延伸有连接板121,每个连接板121均与每个固定块113固定连接,若干相邻的两个固定块113上分别设有一个向左倾斜的限位块122和向右倾斜的限位块122。两台车床2加工入口处相互面对放置、两个机器人3一个位于两台车床2之间、另外一个机器人3位于冲床5的加工入口处,冲床5位于车床2的左侧与其中一台车床2平行放置,两个机器人3上分别设有一个三爪卡盘4,冲床5与两台车床2之间设有一条输送线1,位于两台车床2之间的机器人3的左侧设有两条输送线1,冲床5的左侧设有一条输送线1,每条输送线1上的气缸119均位于此输送线1的左侧,位于两台车床2之间的机器人3的左侧的两条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圆管搬运工作站,其特征在于:包括四条输送线(1);/n每条所述输送线(1)均包括框架(111)、两条限位滑轨(112)、若干固定块(113)、电机(114)、四个齿轮固定板(115)、两条链条(116)、两个转轴(117)、四个齿轮(118)和两个气缸(119);/n所述框架(111)呈横向放置,所述框架(111)上端设有横向上下放置的两层隔板(120),两条所述限位滑轨(112)分别横向前后放置于上方的隔板(120)顶部,每个所述限位滑轨(112)的顶部均开设有横向的滑槽,所述框架(111)的左右两侧的开口外侧分别固定设有齿轮固定板(115),所述框架(111)左侧与右侧的齿轮固定板(115)之间均设有转轴(117),两个所述转轴(117)分别与齿轮固定板(115)转动连接,每个所述转轴(117)上固定设有两个齿轮(118)与两条限位滑轨(112)位置相对应,所述位于框架(111)右侧的齿轮固定板(115)的外侧固定设有电机(114)与转轴(117)传动连接,所述框架(111)左侧的齿轮(118)与右侧的齿轮(118)分别通过前后两条链条(116)传动连接,所述链条(116)位于上方的隔板(120)的一部分位于限位滑轨(112)的滑槽中;/n两个所述气缸(119)分别位于框架(111)左端的前后两侧,两条所述链条(116)面向外部一侧上设有若干固定块(113),两条所述链条(116)上的固定块(113)的位置均一一对应,每条所述链条(116)的前后两侧与固定块(113)相对应处的连接点向固定块(113)延伸有连接板(121),每个所述连接板(121)均与每个固定块(113)固定连接,若干所述相邻的两个固定块(113)上分别设有一个向左倾斜的限位块(122)和向右倾斜的限位块(12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圆管搬运工作站,其特征在于:包括四条输送线(1);
每条所述输送线(1)均包括框架(111)、两条限位滑轨(112)、若干固定块(113)、电机(114)、四个齿轮固定板(115)、两条链条(116)、两个转轴(117)、四个齿轮(118)和两个气缸(119);
所述框架(111)呈横向放置,所述框架(111)上端设有横向上下放置的两层隔板(120),两条所述限位滑轨(112)分别横向前后放置于上方的隔板(120)顶部,每个所述限位滑轨(112)的顶部均开设有横向的滑槽,所述框架(111)的左右两侧的开口外侧分别固定设有齿轮固定板(115),所述框架(111)左侧与右侧的齿轮固定板(115)之间均设有转轴(117),两个所述转轴(117)分别与齿轮固定板(115)转动连接,每个所述转轴(117)上固定设有两个齿轮(118)与两条限位滑轨(112)位置相对应,所述位于框架(111)右侧的齿轮固定板(115)的外侧固定设有电机(114)与转轴(117)传动连接,所述框架(111)左侧的齿轮(118)与右侧的齿轮(118)分别通过前后两条链条(116)传动连接,所述链条(116)位于上方的隔板(120)的一部分位于限位滑轨(112)的滑槽中;
两个所述气缸(119)分别位于框架(111)左端的前后两侧,两条所述链条(116)面向外部一侧上设有若干固定块(113),两条所述链条(116)上的固定块(113)的位置均一一对应,每条所述链条(116)的前后两侧与固定块(113)相对应处的连接点向固定块(113)延伸有连接板(121),每个所述连接板(121)均与每个固定块(1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华兴秦晓东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金红鹰工业自动化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