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型智能制造产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23071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9 13: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大型智能制造产线,包括至少两段输送主线、AGV输送机器人、多个加工中心和七轴机器人;至少两段输送主线间隔布置,相邻的输送主线之间通过AGV输送机器人实现零件输送;多个加工中心围绕输送主线布置,加工中心与输送主线之间通过七轴机器人实现零件的传输,以提出一种适配的工艺多,便于各种加工中心添加且输料以及加工精准的大型智能制造产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型智能制造产线
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制造
,尤其涉及一种大型智能制造产线。
技术介绍
智能制造是一种由智能机器和人类专家共同组成的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搭载在制造过程中能进行智能活动,诸如分析、推理、判断、构思和决策等。通过人与智能机器的合作共事,去扩大、延伸和部分地取代人类专家在制造过程中的脑力劳动。它把制造自动化的概念更新,扩展到柔性化、智能化和高度集成化。在智能输送的
,需要实现对不同指标的物品的分类运输,并且针对不同的工艺,需要将零件分类运输到不同的加工中心,但是现有的智能生产线存在生产线工艺单一、无法适配多种工艺的智能生产,并且在零件分类输送无法实现精准输送,造成工艺的紊乱。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适配的工艺多,便于各种加工中心添加且输料以及加工精准的大型智能制造产线。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大型智能制造产线,包括至少两段输送主线、AGV输送机器人、多个加工中心和七轴机器人;至少两段输送主线间隔布置,相邻的输送主线之间通过所述AGV输送机器人实现零件输送;多个所述加工中心围绕所述输送主线布置,所述加工中心与所述输送主线之间通过所述七轴机器人实现零件的传输。进一步的,所述输送主线的外沿布置有多条分流线,所述输送主线上与所述分流线的连接位置均设有智能顶升机构;所述分流线包括多向输送装置和多条支线,所述多向输送装置的一面与所述输送主线的侧沿相对接,多条所述支线沿所述多向输送装置的其余面等间距布置,且多条所述支线与所述多向输送装置均实现对接。进一步的,所述输送主线包括第一支架、第一驱动电机和两条第一传送带;两条所述第一传送带以左右平行位置设于所述第一支架上,所述第一驱动电机通过传动轮与所述第一传送带传动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智能顶升机构均设于两条所述第一传送带之间;所述智能顶升机构包括第二支架、限位机构、传输机构和顶升机构,所述传输机构、所述顶升机构和所述传输机构均设于所述第二支架上,所述传输机构与所述顶升机构传动连接,所述限位机构设于所述传输机构上传输导轨的侧边;所述限位机构包括限位器气缸、限位器固定板、限位开关、滚轮摇臂和限位支撑架;所述限位器固定板与所述支架固定连接,所述限位器气缸设于所述限位器固定板上,所述限位器气缸的传动轴与所述限位支撑架传动连接,所述滚轮摇臂和所述限位开关均设于所述限位支撑架上,所述滚轮摇臂与所述限位开关电性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多向输送装置包括支撑台、转向机构和运输机构;所述运输机构设于所述支撑台上,所述运输机构底部设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穿过所述支撑台与所述转向机构传动连接;所述转向机构包括轴旋转支架、伸缩气缸和万向节,所述伸缩气缸的活塞杆端头通过销轴与所述万向节的一端活动连接,所述万向节的另一端通过销轴与所述轴旋转支架活动连接,所述轴旋转支架套接于所述旋转轴上;所述伸缩气缸的尾部通过销轴与气缸万象支架活动连接,所述销轴相对所述气缸万象支架实现多角度自由转动;所述气缸万象支架固定于所述支撑台上。进一步的,所述输送主线的侧沿还布置有用于接收废弃零件的接驳台。进一步的,所述七轴机器人包括七轴机械臂和传输轨道,所述七轴机械臂设于所述传输轨道上,实现沿所述传输轨道方向的水平位移。进一步的,所述加工中心包括:装配站、数控车床、三坐标测量仪、车铣复合、五轴加工中心、仓库中心、精雕机和火花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势之处在于:本专利技术的大型智能制造产线通过输送主线与分流线之间的配合,便于加工零件的定向输送。围绕所述输送主线布置的加工中心可以相应的添加,以满足零件的多种加工工艺的需求。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机械臂以及AGV输送机器人实现加工零件的多向传输以及定向传输,使得待加工件的定向传输更精准,且传输方向多向,便于加工中心的添加。本专利技术可以通过配置控制系统,实现整套的生产线的智能化自动传输以及加工,大大节约了人力物力,降低人工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大型智能制造产线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实施例中输送主线的部分段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智能顶升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多向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多向输送装置中转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七轴机器人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地说明。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大型智能制造产线,包括两段输送主线1、AGV输送机器人4、多个加工中心5和七轴机器人6;两段输送主线1间隔布置,相邻的输送主线1之间通过AGV输送机器人4实现零件输送;多个加工中心5围绕输送主线1布置,加工中心2与输送主线1之间通过七轴机器人6实现零件的传输。进一步的,输送主线1的外沿布置有多条分流线,输送主线1上与分流线的连接位置均设有智能顶升机构;分流线包括多向输送装置3和多条支线4,多向输送装置3的一面与输送主线1的侧沿相对接,多条支线4沿多向输送装置3的其余面等间距布置,且多条支线4与多向输送装置3均实现对接。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输送主线1包括第一支架1-1、第一驱动电机1-2和两条第一传送带1-3;两条第一传送带1-3以左右平行位置设于第一支架1-1上,第一驱动电机1-2通过传动轮与第一传送带1-3传动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智能顶升机构2均设于两条第一传送带1-3之间;如图3所示,智能顶升机构2包括第二支架、限位机构、传输机构和顶升机构,传输机构、顶升机构和传输机构均设于第二支架上,传输机构与顶升机构传动连接,限位机构设于传输机构上传输导轨的侧边;传输机构包括第二驱动电机2-1、第一同步轴2-2、第二同步轴2-3、同步带和两根第二传送带2-4;第一同步轴2-2和第二同步轴2-3平行设于第二支架上,并且第一同步轴2-2和第二同步轴2-3可以实现围绕自身轴心的自转;第一同步轴2-2和第二同步轴2-3的两端均设有皮带轮,第二传送带2-4设于第一同步轴2-2和第二同步轴2-3的皮带轮之间,两条第二传送带2-4分别设于两侧;第一同步轴2-2上还设有同步轮,第二驱动电机2-1的传动轴通过同步带与同步轮传动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支架包括支撑板2-5、第一钢构架2-6、第二钢构架2-7和顶升底板2-8,传输机构通过第一钢构架2-6设于顶升底板2-8上,顶升机构通过第二钢构架2-7设于支撑板2-5上;顶升底板2-8上设有导向柱2-11,支撑板2-5上设有导柱导套2-10,导向柱2-11插设于导柱导套2-10内。所述顶升机构为顶升气缸2-9,顶升气缸2-9固定于支撑板2-5上,顶升气缸2-9的活塞杆与顶升底板2-8固定连接。限位机构包括限位器气缸2-12、限位器固定板2-1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型智能制造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段输送主线、AGV输送机器人、多个加工中心和七轴机器人;/n至少两段输送主线间隔布置,相邻的输送主线之间通过所述AGV输送机器人实现零件输送;/n多个所述加工中心围绕所述输送主线布置,所述加工中心与所述输送主线之间通过所述七轴机器人实现零件的传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型智能制造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段输送主线、AGV输送机器人、多个加工中心和七轴机器人;
至少两段输送主线间隔布置,相邻的输送主线之间通过所述AGV输送机器人实现零件输送;
多个所述加工中心围绕所述输送主线布置,所述加工中心与所述输送主线之间通过所述七轴机器人实现零件的传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型智能制造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主线的外沿布置有多条分流线,所述输送主线上与所述分流线的连接位置均设有智能顶升机构;
所述分流线包括多向输送装置和多条支线,所述多向输送装置的一面与所述输送主线的侧沿相对接,多条所述支线沿所述多向输送装置的其余面等间距布置,且多条所述支线与所述多向输送装置均实现对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型智能制造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主线包括第一支架、第一驱动电机和两条第一传送带;两条所述第一传送带以左右平行位置设于所述第一支架上,所述第一驱动电机通过传动轮与所述第一传送带传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型智能制造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顶升机构均设于两条所述第一传送带之间;
所述智能顶升机构包括第二支架、限位机构、传输机构和顶升机构,所述传输机构、所述顶升机构和所述传输机构均设于所述第二支架上,所述传输机构与所述顶升机构传动连接,所述限位机构设于所述传输机构上传输导轨的侧边;
所述限位机构包括限位器气缸、限位器固定板、限位开关、滚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嵇正波符学龙蒋道霞马健方书平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上海英应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