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上颌窦黏膜穿孔或破裂的生物膜修复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67359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23 12: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修复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上颌窦黏膜穿孔或破裂的生物膜修复结构。所述生物膜修复结构包括上颌窦黏膜贴合生物膜曲壁、形状上与牙槽嵴上颌窦侧腔壁表面匹配的牙槽嵴贴合生物膜曲壁,以及形状上与上颌骨前外侧壁开窗匹配的开窗封闭生物膜曲壁,所述上颌窦黏膜贴合生物膜曲壁、牙槽嵴贴合生物膜曲壁与开窗封闭生物膜曲壁围合形成封闭袋体,所述袋体内设有骨粉。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生物膜修复结构适用于上颌窦黏膜穿孔直径大于10mm或破裂病例的修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上颌窦黏膜穿孔或破裂的生物膜修复结构
本技术涉及修复
,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上颌窦黏膜穿孔或破裂的生物膜修复结构。
技术介绍
上颌窦毗邻上颌磨牙区,由于解剖结构因素、牙槽0骨生理性吸收、炎症、上颌窦气化等原因,常导致上颌磨牙区垂直骨量不足,因此在种植手术时常需进行上颌窦外提升手术,以增加骨量。在上颌窦外提升过程中,上颌窦黏膜穿孔是最常见的并发症,文献报道其平均发生率为19.5%(3.6%~58.3%),主要原因包括上颌窦内炎症、吸烟性上颌窦粘膜变薄、窦底存在骨间隔、剩余骨高度、囊肿以及操作不当等。当穿孔直径小于5mm时,可钝性分离穿孔周围黏膜,消除穿孔周围的张力,将穿孔区域折叠达到消灭穿孔的目的;或者放置富含血小板血浆(PRP)等纤维蛋白胶原覆盖穿孔区域,促进穿孔黏膜的愈合。当穿孔过大不适合放置胶原膜时,也有学者建议放弃手术,至少等待2~3月后再行治疗。但这样不仅延长了治疗周期、增加手术次数加重病人痛苦和经济负担,而且第二次手术时可能会因瘢痕形成而使黏膜更难剥离,再一次造成穿孔。技术内容鉴于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上颌窦黏膜穿孔或破裂的生物膜修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颌窦黏膜贴合生物膜曲壁(11)、形状上与牙槽嵴上颌窦侧腔壁表面匹配的牙槽嵴贴合生物膜曲壁(12),以及形状上与上颌骨前外侧壁开窗匹配的开窗封闭生物膜曲壁(13),所述上颌窦黏膜贴合生物膜曲壁(11)、牙槽嵴贴合生物膜曲壁(12)与开窗封闭生物膜曲壁(13)围合形成封闭袋体(1),所述袋体(1)内设有骨粉(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上颌窦黏膜穿孔或破裂的生物膜修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颌窦黏膜贴合生物膜曲壁(11)、形状上与牙槽嵴上颌窦侧腔壁表面匹配的牙槽嵴贴合生物膜曲壁(12),以及形状上与上颌骨前外侧壁开窗匹配的开窗封闭生物膜曲壁(13),所述上颌窦黏膜贴合生物膜曲壁(11)、牙槽嵴贴合生物膜曲壁(12)与开窗封闭生物膜曲壁(13)围合形成封闭袋体(1),所述袋体(1)内设有骨粉(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上颌窦黏膜穿孔或破裂的生物膜修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颌窦黏膜贴合生物膜曲壁(11)、牙槽嵴贴合生物膜曲壁(12)与开窗封闭生物膜曲壁(13)的材料为可吸收胶原膜。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上颌窦黏膜穿孔或破裂的生物膜修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袋体(1)的容积为3~5cm3。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上颌窦黏膜穿孔或破裂的生物膜修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多宏杨驰张志愿胡颖恺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