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靶向血管生成的造影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754065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9 13: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用于靶向血管生成的造影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用于靶向血管生成的造影剂组合物对于与血管生成相关的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用于靶向血管生成的造影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靶向血管生成的造影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ositronEmissionTomography,PET)仪是一种对注入生物体内的放射性药品的分布进行成像的设备,其可以通过对因疾病引起的人体的生物学变化进行成像来为疾病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的确定提供准确的信息。因此,核医学影像设备的重要性日益增加。用于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的大多数放射性药品采用向诸如水、氧、二氧化碳、葡萄糖、氨基酸之类的参与生物体特定代谢的分子上标记[18F]氟(fluoride)、[11C]碳(carbon)、[15O]氧(oxygen)或[13N]氮(nitrogen)等的化学技术。例如,可以举出[C11]甲硫氨酸、[13N]胺、H215O、[18F]氟代脱氧葡萄糖(FDG,Fluoro-deoxyglucose)等。此外,发射放射线的金属放射性同位素也广泛用于核医学,用于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诊断的金属放射性同位素有Cu-64、Ga-68、Zr-89、Y-86等,用于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诊断的金属放射性同位素有In-111、Tc-99m等。除这种核医学影像诊断之外,作为可以直接用于肿瘤治疗的治疗用放射性同位素,已知有Cu-67、Y-90、Lu-177等。整联蛋白(Integrin)为细胞表面受体,其调节细胞的重要生理作用,例如细胞粘附及移动、分化、增生等。整联蛋白被用作由α亚基和β亚基以非共价键结合形成的异源二聚体,并且由α亚基和β亚基配对形成22种整联蛋白家族。虽然整联蛋白主要与玻连蛋白、纤连蛋白、胶原蛋白、层粘连蛋白、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纤维蛋白原等的细胞外基质蛋白结合,但不同类型的整联蛋白在配体特异性上有差异,一种整联蛋白可以同时与多种配体结合。其中,整联蛋白αvβ3在包括皮肤癌、前列腺癌、乳腺癌、宫颈癌、结肠癌、肺癌、胆囊癌、胰腺癌、胃癌在内的多种癌症中的大部分攻击性肿瘤细胞中表达,已知通过调节粘附依赖性肿瘤细胞的生长、存活和渗透,来提高多种人类肿瘤的恶性程度。最近,还发现β整联蛋白通过调节细胞内信号传递,而作为不依赖于粘附的介质增加肿瘤的生长及转移(DavidAChereshetal.,NatureMedicine2009,15(10):1163)。并且,上述αvβ3整联蛋白在正常血管内皮细胞中不表达,而在肿瘤细胞的血管生成形成时表达,具有与具有RGD(R:精氨酸(arginine),G:甘氨酸(glycine),D:天冬氨酸(aspartic))序列的肽结合的特征。作为肿瘤选择性肽的RGD由于具有选择性结合于肿瘤血管的特性,已发表了将其应用于治疗的研究。所谓血管生成(angiogenesis),是指从现有血管生成新的毛细血管。这是一种严格调节的现象,在正常的生理条件下几乎不发生,或者在受精卵发育过程中的胚胎发育、成人的伤口愈合以及女性的生殖周期中的生殖系统变化等中发生。在成人的情况下,毛细血管内的皮细胞相对不易分裂,分裂速度通常为数月至数年。血管生成通过各种类型的细胞与水溶性因子及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matrix)成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引起的复杂过程而发生,其作用机理尚未查明。上述血管生成成为多种疾病的原因。当前,虽然已报道了商业用途的抗体有300000种以上,但只能在固定化的细胞内观察到它们,由于这些原因,无法在细胞内实时观察蛋白质的接触或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等。并且,由于现有抗体非常大或者化学上不稳定,无法在活细胞内有效使用。然而,在1993年Hamers-Casterman报道了单域抗体(Hamers-Casterman,C.etal.1993.Nature363:446-448),其为源自骆驼科动物的抗体,与现有抗体(两个重链(heavychain)和两个轻链(lightchain))相比,虽然只由重链组成,但功能上却起到完整的抗体的作用。现有抗体分子量为150kDa,重组抗体为25~50kDa,而源自骆驼、美洲驼、鲨鱼的单域抗体却是分子量仅为12~13kDa的非常小的抗体,因此能够轻易向细胞内移动(Cortez-Retamozo,V.etal.2004.CancerRes.64:2853-2857),易于进行遗传操作,具有易于在细菌和酵母中表达的优点(Arbabi-Ghahroudii,M.etal.1997.FEBSLett.414:521-526)。并且,单域抗体具有很高的水溶性,具有在极端的pH条件和高达90℃的温度条件下也很稳定的特征(Dumoulin,M.etal.2002.ProteinSciii.11:500-515,Dumoulin,M.etal.2003.Nature424:783-788)。因此,本专利技术人确认αvβ3整联蛋白靶向纳米抗体能够以很高的稳定性及敏感度探测αvβ3整联蛋白,从而可以有效用于诊断与αvβ3整联蛋白相关的所有种类的癌症及癌症转移,并且确认血管生成的靶向性,确认上述纳米抗体结合的造影剂组合物对血管生成的检测及与之相关的疾病诊断的有效性,从而完成了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靶向血管生成的造影剂组合物。本专利技术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诊断血管生成相关疾病的造影剂组合物。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癌症诊断的造影剂组合物。本专利技术的还有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靶向血管生成的造影剂的制备方法。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靶向血管生成的造影剂组合物,包含:αvβ3整联蛋白靶向纳米抗体,其特征在于,通过选自由序列编号1至序列编号10表示的碱基序列组成的组中的一种以上的碱基序列编码;以及探针,由放射性同位素标记。并且,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诊断血管生成相关疾病的造影剂组合物,包含:αvβ3整联蛋白靶向纳米抗体,其特征在于,通过选自由序列编号1至序列编号10表示的碱基序列组成的组中的一种以上的碱基序列编码;以及探针,由放射性同位素标记。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癌症诊断的造影剂组合物,包含:αvβ3整联蛋白靶向纳米抗体,其特征在于,通过选自由序列编号1至序列编号10表示的碱基序列组成的组中的一种以上的碱基序列编码;以及探针,由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更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靶向血管生成的造影剂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1,如下述反应式1所示,将αvβ3整联蛋白靶向纳米抗体和探针在pH8.0的缓冲液中进行反应,其中,上述αvβ3整联蛋白靶向纳米抗体的特征在于由选自由序列编号1至序列编号10表示的碱基序列组成的组中的一种以上的碱基序列编码,上述探针由放射性同位素标记。反应式1在上述反应式1中,R1至R5分别为氢或卤素,R6为C-11、N-13、O-15、F-18、Ru-82、Ga-68、Cu-60、Cu-61、Cu-62、Cu-64、Cu-67、K-38、Rb-82、Sc-44、I-123、I-124、I-125、Zr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靶向血管生成的造影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含:/nα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725 KR 10-2018-00868161.一种用于靶向血管生成的造影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含:
αvβ3整联蛋白靶向纳米抗体,其特征在于,通过选自由序列编号1至序列编号10表示的碱基序列组成的组中的一种以上的碱基序列编码;以及
探针,由放射性同位素标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靶向血管生成的造影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
由上述序列编号1表示的碱基序列编码由序列编号11表示的氨基酸序列,由上述序列编号2表示的碱基序列编码由序列编号12表示的氨基酸序列,由上述序列编号3表示的碱基序列编码由序列编号13表示的氨基酸序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靶向血管生成的造影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
上述纳米抗体为源自骆驼科的重链抗体可变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靶向血管生成的造影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上述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探针包含C-11、N-13、O-15、F-18、Ru-82、Ga-68、Cu-60、Cu-61、Cu-62、Cu-64、Cu-67、K-38、Rb-82、Sc-44、I-123、I-124、I-125、Zr-89、Y-86、Y-90、Lu-177、In-111及Tc-99m中的一种作为放射性同位素。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靶向血管生成的造影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
上述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探针为由下述化学式1表示的化合物,
化学式1:



在上述化学式1中,
R1至R5分别为氢或卤素,
R6为C-11、N-13、O-15、F-18、Ru-82、Ga-68、Cu-60、Cu-61、Cu-62、Cu-64、Cu-67、K-38、Rb-82、Sc-44、I-123、I-124、I-125、Zr-89、Y-86、Y-90、Lu-177、In-111或Tc-99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靶向血管生成的造影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
上述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探针为由下述化学式2表示的化合物,
化学式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靶向血管生成的造影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上述造影剂组合物用于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计算机断层扫描、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计算机断层扫描、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核磁共振成像,或者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光学成像、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基堉金灿宇洪官秀李炫昇金县珉
申请(专利权)人:韩国基础科学支援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