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拣小车框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39025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9 13: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分拣小车框架,针对下部框架进行模块化与轻量化改进,以期实现提高安装稳定性和各组件模块结构组装与拆卸的准确性、简化拆装作业效率和降低制造成本的目的。框架包括车架和连接于车架的走行轮组件和导向轮组件、以及关节轴承组件、次级板。车架具有T型的整体式结构,具有横向部和竖向部,在横向部和竖向部的两侧连接处有整体冲压成型的过渡部;在横向部的外侧边缘设置有具有多段、连续的圆弧部;沿机架的竖向部纵向开设有长腰槽,在长腰槽内外侧分别设置有多组内部螺纹孔和外侧定位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分拣小车框架
本技术涉及应用于交叉带分拣小车的框架改进,属于物流分拣

技术介绍
现有电商与快递行业的物流分拣作业现场,通常采用分拣小车进行货物自动输送、分拣与复检等操作。载有货物的行走小车在输送线上循环输送,以实现货物的快速分拣与装卸。如申请人在先申请的以下专利,申请号CN2019211804902,名称为组合型分拣小车,其具有设置于上部的输送组件和下部的车架组件。其中,输送组件包括有2组并列、独立设置的输送单元;在所述2组输送单元的同一侧,共同连接一风琴罩。上述一车双输送的模块化结构设计,既可同时输送、向两侧分拣2个小包裹,也可2个输送单元同时输送1个大包裹、同步地向相同一侧分拣卸载。并列设置的输送单元,与车架组件的安装连接、以及各自的电气控制是独立分开的。如上述现有技术的分拣小车,存在如下明显的缺陷:1)框架结构复杂、机架重量较大,不利于提高现有交叉带分拣系统的作业效率;2)部件数量较多,制造成本较大,同时受到加工精度的限制,小车整体安装调试精度也较低;3)由于部件之间连接结构繁杂,直接影响到小车整体的运行稳定性。有鉴于此,特提出本专利申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述的分拣小车框架,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针对下部框架进行模块化与轻量化改进,以期实现提高安装稳定性和各组件模块结构组装与拆卸的准确性、简化拆装作业效率和降低制造成本的目的。为实现上述设计目的,所述的分拣小车框架包括车架和连接于车架的走行轮组件和导向轮组件、以及关节轴承组件、次级板。r>与现有技术的区别之处在于,所述的车架具有T型的整体式结构,具有横向部和竖向部,在横向部和竖向部的两侧连接处有整体冲压成型的过渡部;在横向部的外侧边缘设置有具有多段、连续的圆弧部;沿机架的竖向部纵向开设有长腰槽,在长腰槽内外侧分别设置有多组内部螺纹孔和外侧定位孔。进一步地,在机架的竖向部端部安装小车结合板,小车结合板包括一A型结构的结合板本体,以及在结合板本体的两侧焊接的外翻双向的耳部;结合板本体前端开设有轴承圆孔,在结合板本体的两侧设有至少两组侧部圆孔,在结合板本体的中间连接处设置有中部圆孔;在两侧的耳部上,分别设置有至少两组用于连接第一折弯连接板底部第一安装孔的垂向圆孔;在机架的横向部上设置有多个用于与第二折弯连接板底部第二安装孔连接的垂向安装孔。进一步地,所述的走行轮组件、导向轮组件分别通过销轴设置于车架的横向部的两端,关节轴承组件的两侧通过螺栓连接于横向部的横向中心。进一步地,在机架内侧、销轴上套设有第一垫块和第一防松垫圈、第二垫块和第二防松垫圈,并在销轴顶端加装第一螺母、第二螺母。进一步地,在机架的竖向部顶部安装电气控制盒安装件,在电气控制盒安装件的端部设置有用于与机架的竖向部上的竖向定位孔连接的定位孔;进一步地,在电气控制盒安装件上设置有与竖向部上的竖向定位孔相匹配的长圆孔;在电气控制盒安装件还焊接有多组带有螺纹孔的小圆板,以及位于侧部的侧面开孔。综上内容,本申请分拣小车框架具有如下优点:1、下部框架结构整体更为紧凑,轻量化程度得以提升,相应地组装与调试精度也得以提高,模块化结构与组装有助于降低现场检修难度与制造成本;2、整体连接与安装结构得以有效简化,有利于提高交叉带分拣系统的作业效率;3、通过优化的结构与组装方法设计,小车整体数量得以降低、部件之间的连接更为准确,能够弥补加工精度的限制而整体上提高安装调试精度;4、借助于部件间安装定位精度的提升,有助于提高小车整体的运行稳定性。附图说明现结合以下附图来进一步地说明本申请。图1是应用本申请的交叉带分拣小车示意图;图2是下部框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机架的2个观察角度的结构对比图;图4是小车结合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走行轮组件、导向轮组件与机架的固定连接示意图;图6是电气控制盒安装件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图7是电气控制盒安装件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在上述图中具有,分拣皮带1、车架11、小车结合板12、走行轮组件13、导向轮组件14、关节轴承组件15、次级板16、电气控制盒安装件17;上部输送单元100、横向部110、竖向部111;下部框架200、垂向安装孔201、圆弧部202、过渡部203、长腰槽204、内部螺纹孔205、外侧定位孔206、侧部螺纹孔207、端部螺纹孔208、竖向定位孔209、轴承圆孔210、侧部圆孔211、中部圆孔212、垂向圆孔213、结合板本体214、第一垫块215、第二垫块216、第一防松垫圈217、和第二防松垫圈218,第一螺母219、第二螺母220;耳部300、定位孔301、长圆孔302、小圆板303,侧面开孔304。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如图1所示,应用本申请的交叉带分拣小车,通过两部分模块化结构相互连接而形成整体式结构,包括上部输送单元100和下部框架200。其中,所述的上部输送单元100包括缠绕于滚筒和侧板之间的分拣皮带1,分拣皮带1沿两个方向往复运行以实施不同的分拣动作。如图2所示,本申请所述的下部框架200,具有车架11和连接于车架11的小车结合板12、至少两组走行轮组件13和导向轮组件14、以及关节轴承组件15、次级板16、电气控制盒安装件17。如图3所示,所述的车架11具有T型的整体式结构,包括横向部110和竖向部111;在横向部110的外侧边缘设置有具有多段、连续的圆弧部202,圆弧部202既能改善局部应力分散而提高横向部110的抗拉伸能力,同时又可提高与竖向部111连接强度;机架11整体为铸造部件,在横向部110和竖向部111的两侧连接处是主要的受力区域。为提高连接区域的机械强度,可采取的改进措施是,在横向部110和竖向部111之间连接有过渡部203,过渡部203通过冲压成型形成而与横向部110、竖向部111形成一体式结构。通过过渡部203,可分散、均衡横向部110、竖向部111受到的外力而辅助提高机架11整体的刚度与强度。沿机架11的竖向部111纵向开设有长腰槽204,在长腰槽204内外侧分别设置有多组内部螺纹孔205和外侧定位孔206,通过螺栓分别从外向内贯穿螺纹孔205和外侧定位孔206而将插入长腰槽204的次级板16进行锁紧固定。具体地,先将次级板16插入长腰槽204中,然后将螺栓穿过外侧定位孔206,则螺栓前端顶入内部螺纹孔205中,则螺栓从外向内将次级板16的内侧面压向长腰槽204的侧壁,继续紧固螺栓最终将次级板16与长腰槽204的内侧面压紧,最终实现次级板16的安装与间隙调节操作。上述安装结构与方法,既便于人员操作和提高定位准确性,而且通过简单的步骤即可完成精度要求较高的次级板16的安装调试,能够辅助提高分拣小车电气控制系统的操控准确性。如图4所示,为进一步地提高机架11与上部输送单元100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可在机架11的竖向部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分拣小车框架,包括车架和连接于车架的走行轮组件和导向轮组件、以及关节轴承组件、次级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架具有T型的整体式结构,具有横向部和竖向部,在横向部和竖向部的两侧连接处有整体冲压成型的过渡部;/n在横向部的外侧边缘设置有具有多段、连续的圆弧部;/n沿机架的竖向部纵向开设有长腰槽,在长腰槽内外侧分别设置有多组内部螺纹孔和外侧定位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拣小车框架,包括车架和连接于车架的走行轮组件和导向轮组件、以及关节轴承组件、次级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架具有T型的整体式结构,具有横向部和竖向部,在横向部和竖向部的两侧连接处有整体冲压成型的过渡部;
在横向部的外侧边缘设置有具有多段、连续的圆弧部;
沿机架的竖向部纵向开设有长腰槽,在长腰槽内外侧分别设置有多组内部螺纹孔和外侧定位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拣小车框架,其特征在于:在机架的竖向部端部安装小车结合板,小车结合板包括一A型结构的结合板本体,以及在结合板本体的两侧焊接的外翻双向的耳部;
结合板本体前端开设有轴承圆孔,在结合板本体的两侧设有至少两组侧部圆孔,在结合板本体的中间连接处设置有中部圆孔;在两侧的耳部上,分别设置有至少两组用于连接第一折弯连接板底部第一安装孔的垂向圆孔;
在机架的横向部上设置有多个用于与第二折弯连接板底部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金飞姚小芬李孟腾陈恩邹圣光
申请(专利权)人:科捷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