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下置驱动式高铁站台门的导向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3603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9 13: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高速铁路/城际铁路站台屏蔽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下置驱动式高铁站台门的导向机构,包括站台地面层沿站台方向开设的狭缝;站台门的活动门门体底部设置有导向板,所述导向板通过所述狭缝延伸至站台地面层以下;所述导向板末端为弯折部,所述弯折部上设置有导向滑块;所述站台地面层以下设置有与所述导向滑块配合的直线导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导向机构利用沿站台布设的狭缝将导向装置延伸至站台地面层以下,在狭缝宽度受限的情况下利用导向板弯折部将滑块和滑轨拓展至地面以下的空间实现,在保证活动门导向功能的同时提升了导向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下置驱动式高铁站台门的导向机构
本技术属于高速铁路/城际铁路站台屏蔽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下置驱动式高铁站台门的导向机构。
技术介绍
站台屏蔽门系统是设置在站台边缘、将乘客候车区与列车运行区相互隔离,并与列车门相对应、可多级控制开启和关闭滑动门的连续屏障,一般有全高、半高、密闭和非密闭之分,简称屏蔽门或站台门。当列车到达和出发时,屏蔽门可自动开启和关闭,将行车空间与乘客候车空间做一个机械化的隔离,为乘客营造一个安全、舒适的候车环境。由于高铁列车车型众多,不同车型的车门布置位置不同等诸多因素,导致现有固定开门位置的站台门难以适应高铁不同车型的需求。本专利技术人发现,采用前后错层式站台门的方式能够有效解决适应高铁不同车型站台门的需求。但是,前后两排站台门的布置形式必然增加垂直站台方向的站台门宽度,使得各排站台门与站台基础之间的导向宽度受限,较窄的导向宽度同时为站台门抗侧面风压能力带来挑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下置驱动式高铁站台门的导向机构,旨在提高下置驱动式高铁站台门导向稳定性。本技术是通过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下置驱动式高铁站台门的导向机构,包括站台地面层沿站台方向开设的狭缝;站台门的活动门门体底部设置有导向板,所述导向板通过所述狭缝延伸至站台地面层以下;所述导向板末端为弯折部,所述弯折部上设置有导向滑块;所述站台地面层以下设置有与所述导向滑块配合的直线导轨。进一步地,所述导向滑块为上部内凹式滑块,所述导轨为下部凸起式导轨,所述导轨上端固定于站台地面层底面。进一步地,所述站台地面层沿站台方向开设有站台侧狭缝和轨道侧狭缝,所述站台门包括前排活动门和后排活动门;位于站台侧一排的活动门的所述弯折部向站台侧弯折,位于轨道侧一排的活动门的所述弯折部向轨道侧弯折。进一步地,所述导向板向下连接活动门驱动装置。进一步地,站台侧一排的活动门的驱动装置连接所述导向板弯折部的末端。进一步地,轨道侧一排的活动门的驱动装置设置连接所述导向板竖直段末端。进一步地,所述活动门采用独立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由驱动电机驱动的驱动齿轮、与驱动齿轮连接的同步带,以及与同步带连接的从动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表现在:1.本技术的导向机构利用沿站台布设的狭缝将导向装置延伸至站台地面层以下,在狭缝宽度受限的情况下利用导向板弯折部将滑块和滑轨拓展至地面以下的空间实现,在保证活动门导向功能的同时提升了导向稳定性。2.采用下部凸起式导轨配合上部内凹式滑块的方式实现对活动门的导向,一方面实现了导向功能,同时将站台门所受侧向风压一定程度传递至站台地面,进一步提高了站台门稳定性。附图说明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其中:图1为本技术的一个活动门单元组关门状态正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一个活动门单元组关门状态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高铁站台门侧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高铁站台门底部结构侧视图;图5为本技术相邻两个活动门单元组立体图;图中标记:100-活动门单元组,101-第一活动门,102-第二活动门,103-第三活动门,104-第四活动门,201-第一活动门驱动装置,202-第二活动门驱动装置,203-第三活动门驱动装置,204-第四活动门驱动装置,301-第一狭缝,302-第二狭缝,410-导向板,411-导向块,501-第一导轨,420-第二活动门102或第四活动门104导向板,421-第二导向块,502-第二导轨。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实施例1的下置驱动式高铁站台门,如图1-5所示,包括沿站台方向连续布设的若干活动门单元组100,每个活动门单元组100包括关闭状态时顺序排列的第一活动门101、第二活动门102、第三活动门103和第四活动门104;所述第一活动门101和第三活动门103布设于后排即轨道侧,所述第二活动门102和第四活动门104布设于前排即站台侧;如图3-4,所述第一活动门101驱动装置201和第三活动门103驱动装置203设置于前排底部且上下错层,所述第二活动门102驱动装置202和第四活动门204驱动装置204设置于前排底部且上下错层。例如,如图4,第一活动门101驱动装置201设置于后排下层,第二活动门102驱动装置202设置于前排下层,第三活动门103驱动装置203设置于后排上层,第四活动门104驱动装置204设置于前排上层。或者,第一活动门101驱动装置201设置于后排下层,第二活动门102驱动装置202设置于前排上层,第三活动门103驱动装置203设置于后排上层,第四活动门104驱动装置204设置于前排下层。本领域人员应当理解:前排活动门和后排活动门的驱动装置构成前后错位,并且同一排间隔的活动门构成上下错位。如此,实现每个活动门单元组100内4个活动门的独立驱动,各自的驱动装置互不干涉。所述第一活动门101和第四活动门104被配置为可在其驱动装置的驱动下向其所在活动门单元组中央位置移动1个或2个活动门宽度;即第一活动门101可停驻在站台门关闭状态的第一活动门101、第二活动门102和第三活动门103的位置,第四活动门104可停驻在站台门关闭状态的第二活动门102、第三活动门104和第四活动门104的位置。所述第二活动门102和第三活动门103被配置为可在其驱动装置的驱动下向其左侧或右侧移动1个活动门宽度,以第二活动门102为例,其可停驻在站台门关闭状态的第一活动门101、第二活动门102和第三活动门103的位置。实施例1的导向机构如图4,底部空间位于站台地面层以下。后排活动门下方的站台地面层开设有第一狭缝301,前排活动门下方的站台地面层开设有第二狭缝302;所述活动门门体下部均设置有导向板410,所述导向板末端设置有导向滑块411;所述第一活动门101和第三活动门103通过所述第一狭缝301延伸至所述底部空间;所述底部空间还设置有与活动门导向滑块配合的第一导轨501;所述第二活动门102和第四活动门104通过所述第二狭缝302延伸至所述底部空间;所述底部空间还设置有与活动门导向滑块411配合的第二导轨502。即编号奇数的活动门通过第一狭缝301延伸至底部空间并与连接对应的导向机构,编号偶数的活动门通过第二狭缝302延伸至底部空间并连接对应的导向机构。所述导向板410末端为弯折部,所述导向滑块411位于所述弯折部;位于后排的活动门的所述弯折部向站台侧弯折,位于轨道侧一排的活动门的所述弯折部向轨道侧弯折。如此设置,可尽量减少站台门的整体厚度,同时使站台门的质量尽量均匀分布于站台地面。所述导向滑块411为上部内凹式滑块,所述导轨为下部凸起式导轨,所述导轨上端固定于站台地面层底面。该形态的滑块和导轨可使得导向更为稳定,且将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下置驱动式高铁站台门的导向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站台地面层沿站台方向开设的狭缝;/n站台门的活动门门体底部设置有导向板,所述导向板通过所述狭缝延伸至站台地面层以下;所述导向板末端为弯折部,所述弯折部上设置有导向滑块;/n所述站台地面层以下设置有与所述导向滑块配合的直线导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下置驱动式高铁站台门的导向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站台地面层沿站台方向开设的狭缝;
站台门的活动门门体底部设置有导向板,所述导向板通过所述狭缝延伸至站台地面层以下;所述导向板末端为弯折部,所述弯折部上设置有导向滑块;
所述站台地面层以下设置有与所述导向滑块配合的直线导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滑块为上部内凹式滑块,所述导轨为下部凸起式导轨,所述导轨上端固定于站台地面层底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站台地面层沿站台方向开设有站台侧狭缝和轨道侧狭缝,所述站台门包括前排活动门和后排活动门;位于站台侧一排的活动门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占栋张志豪苏轩曹伟唐清谢明生肖建明黄华清李丰李文刚朱强王明慧严余松张雪鹏景博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唐源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