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轮胎中央充放气系统的操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73518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9 13:27
一种轮胎中央充放气系统的操控装置,包括壳体(1)、电路板(2)、旋钮总成(3)、显示屏(4),壳体(1)正面设置有控制装饰板(12)、显示装饰板(11,背面设置有线束接口(13);控制装饰板(12)表面设置有桥路选择标记和功能选择标记;显示装饰板(11)表面设置有显示项目标记;电路板(2)设置在壳体(1)内部;显示屏(4)与电路板(2)电连接,在与显示项目标记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多个显示项目;旋钮总成(3)包括第一旋钮(31)和第二旋钮(32),分别与电路板(2)连接,设置有与桥路选择标记和功能选择标记对应的多个档位;电路板(2)上与第一旋钮(31)、第二旋钮(32)的各档位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发光二极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路桥选择和功能选择数量容量大,占用空间更小,整体紧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轮胎中央充放气系统的操控装置
本技术总体涉及控制设备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轮胎中央充放气系统的操控装置。
技术介绍
轮胎中央充放气系统是控制轮式车辆轮胎气压的系统,用户通过本系统可以对车辆轮胎进行充气、放气或测压,调节胎压,提高车辆地形适应能力。轮胎中央充放气系统主要包括控制器、气源、气阀组、旋转密封装置和车轮阀等组成。其中,气源、气阀组、旋转密封装置和车轮阀等是充、放气作业的执行机构,与车体整合。控制器与执行机构连接,设置在驾驶室内,包括两部分,显示部分和操作部分,显示部分用于显示轮胎的测量值,例如胎压,操作部分用于进行充放气操作。现有技术中,控制器主要分为三大类:触控屏显示触摸控制型,整车集中显示机械面板按键控制型,机械面板显示按键控制型。其中,触控屏显示触摸控制型:轮胎中央充放气系统的控制界面、胎压信息均显示在触摸屏上,用户通过显示屏上的虚拟按键向执行机构发出指令,执行机构收到指令后,执行相关动作并将胎压信息反馈到触控屏。整车集中显示机械面板按键控制型:机械面板仅作为中央充放气系统的操作控制装置,中央充放气系统相关信息,需要通过整车仪表或显示屏4显示。机械面板显示按键控制型:机械面板对中央充放气控制阀总成发出指令,中央充放气控制阀总成收到指令后,执行相关动作并将胎压信息反馈到控制面板并显示。上述控制器的显示部分与整车集中显示屏集成,会增加集中显示屏的电连接复杂程度,例如,需要与整车显示协调界面内容及CAN通讯协议。而且,当桥路较多时,为了满足对桥路的支持,触摸或按键型的按钮增多,使操作部分占用空间大,不利于在狭小驾驶室内进行设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轮胎中央充放气系统的操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电路板2、旋钮总成3、显示屏4,所述壳体1正面设置有控制装饰板12、显示装饰板11,背面设置有线束接口13;所述控制装饰板12表面设置有桥路选择标记和功能选择标记;所述显示装饰板11表面设置有显示项目标记;所述电路板2设置在所述壳体1内部,固定连接在所述壳体1上,用于控制轮胎中央充放气系统的各部分;所述显示屏4与所述电路板2电连接,在与所述显示项目标记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多个显示项目;所述旋钮总成3包括用于选择桥路的第一旋钮31和用于选择功能的第二旋钮32,分别与所述电路板2连接,所述第一旋钮31设置有与所述桥路选择标记对应的多个档位,所述第二旋钮32设置有与所述功能选择标记对应的多个档位;所述电路板2上与所述第一旋钮31、第二旋钮32的各档位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发光二极管。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操控装置还包括第一导光圈51和第二导光圈52,所述第一导光圈51套设在所述第一旋钮31上;所述第二导光圈52套设在所述第二旋钮32上。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操控装置还包括导光座61和多个导光柱62,所述导光座61设置有两个中心孔和围绕所述中心孔设置的多个容纳孔,两个所述中心孔分别套设于所述第一导光圈51和第二导光圈52上,所述容纳孔用于容纳导光柱62;所述容纳孔与所述桥路选择标记或功能选择标记对应;所述导光座61固定连接在所述壳体1上。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显示屏4采用数码管组成。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旋钮31和第二旋钮32采用无级旋转编码器。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显示屏4与所述电路板2通过排线连接。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壳体1背面设置有线束孔,用于使电路板2通过线束航插与轮胎中央充放气系统的各部分连接。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旋钮31和第二旋钮32之间采用水平共线设置、垂向共线设置、斜向共线设置中的任一种。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旋钮31和第二旋钮32中至少一个具有通过旋转换挡,通过压按确认的功能。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轮胎中央充放气系统,所述胎中央充放气系统包括上述操控装置。本技术桥路的第一旋钮和用于选择功能的第二旋钮的设置,使得功能路桥选择和功能选择数量容量更多,占用空间更小。同时,显示屏对应的显示装饰板上多项目标记的设置,缩小了显示部分占用的空间。显示部分与操作部分邻接、共面设置,使得本技术整体紧凑,占用空间小,便于用户操作和阅读。附图说明图1是一种轮胎中央充放气系统的操控装置的分解示意图;图2是包括第一导光圈和第二导光圈的操控装置示意图;以及图3是包括导光座和导光柱的操控装饰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参考标号是指本技术中的组件、技术,以便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在适合的环境下实现能更易于被理解。下面的描述是对本技术权利要求的具体化,并且与权利要求相关的其它没有明确说明的具体实现也属于权利要求的范围。图1示出了一种轮胎中央充放气系统的操控装置的分解示意图。如图1所示,一种轮胎中央充放气系统的操控装置,包括壳体1、电路板2、旋钮总成3、显示屏4,所述壳体1正面设置有控制装饰板12、显示装饰板11,背面设置有线束接口13;所述控制装饰板12表面设置有桥路选择标记和功能选择标记;所述显示装饰板11表面设置有显示项目标记;所述电路板2设置在所述壳体1内部,固定连接在所述壳体1上,用于控制轮胎中央充放气系统的各部分;所述显示屏4与所述电路板2电连接,在与所述显示项目标记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多个显示项目;所述旋钮总成3包括用于选择桥路的第一旋钮31和用于选择功能的第二旋钮32,分别与所述电路板2连接,所述第一旋钮31设置有与所述桥路选择标记对应的多个档位,所述第二旋钮32设置有与所述功能选择标记对应的多个档位;所述电路板2上与所述第一旋钮31、第二旋钮32的各档位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发光二极管。所述壳体1的轮廓按照其内容物尺寸以及结构的需求进行设置,优选方形便于安装,其中所述壳体1的内容物至少包括电路板2以及与电路板2连接的线束、旋钮总成3的一部分。如图1所示,所述壳体1为方形,背板上设置线束接口13,线束一端用于连接轮胎中央充放气系统,另一端穿过背板上的线束接口13连接电路板2,在所述电路板2上的元器件构成两部分的功能模块,其一为控制模块,用于对轮胎中央充放气系统进行操作的元器件组合,其二为显示模块,用于将操作信息、轮胎反馈信息等多种信息呈现在显示屏4上。所述电路板2上控制模块与所述旋钮总成3连接。所述旋钮总成3穿过所述控制装饰板12,在所述控制装饰板12上设置有与电路板2上控制模块的功能相对应的桥路选择标记和功能选择标记,旋钮总成3和控制装饰面板组成了操作部分,用户可以通过操作所述旋钮总成3对应控制装饰板12表面的档位完成对电路板2控制模块的操作。例如,通过旋转旋钮对应相应的档位以及按下的旋钮等动作选择桥路和设置功能。所述电路板2上发光二极管的设置,使得控制装饰面板各档位被所述发光二极管照亮,便于用户无需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轮胎中央充放气系统的操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电路板(2)、旋钮总成(3)、显示屏(4),/n所述壳体(1)正面设置有显示装饰板(11)、控制装饰板(12),背面设置有线束接口(13);/n所述显示装饰板(11)表面设置有显示项目标记;/n所述控制装饰板(12)表面设置有桥路选择标记和功能选择标记;/n所述电路板(2)设置在所述壳体(1)内部,固定连接在所述壳体(1)上,用于控制轮胎中央充放气系统的各部分;/n所述显示屏(4)与所述电路板(2)电连接,在与所述显示项目标记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多个显示项目;/n所述旋钮总成(3)包括用于选择桥路的第一旋钮(31)和用于选择功能的第二旋钮(32),分别与所述电路板(2)连接,所述第一旋钮(31)设置有与所述桥路选择标记对应的多个档位,所述第二旋钮(32)设置有与所述功能选择标记对应的多个档位;/n所述电路板(2)上与所述第一旋钮(31)、第二旋钮(32)的各档位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发光二极管。/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轮胎中央充放气系统的操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电路板(2)、旋钮总成(3)、显示屏(4),
所述壳体(1)正面设置有显示装饰板(11)、控制装饰板(12),背面设置有线束接口(13);
所述显示装饰板(11)表面设置有显示项目标记;
所述控制装饰板(12)表面设置有桥路选择标记和功能选择标记;
所述电路板(2)设置在所述壳体(1)内部,固定连接在所述壳体(1)上,用于控制轮胎中央充放气系统的各部分;
所述显示屏(4)与所述电路板(2)电连接,在与所述显示项目标记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多个显示项目;
所述旋钮总成(3)包括用于选择桥路的第一旋钮(31)和用于选择功能的第二旋钮(32),分别与所述电路板(2)连接,所述第一旋钮(31)设置有与所述桥路选择标记对应的多个档位,所述第二旋钮(32)设置有与所述功能选择标记对应的多个档位;
所述电路板(2)上与所述第一旋钮(31)、第二旋钮(32)的各档位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发光二极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操控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导光圈(51)和第二导光圈(52),
所述第一导光圈(51)套设在所述第一旋钮(31)上;
所述第二导光圈(52)套设在所述第二旋钮(32)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操控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光座(61)和多个导光柱(6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星余同彦肖熙廖国锋李凌飞李海军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军缔悍隆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