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调节水平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713077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7 12: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调节水平装置,包括承托台、中间旋转支架以及底座,所述承托台和中间旋转支架之间通过铰接机构I铰接,所述中间旋转支架和底座之间通过铰接机构II铰接,所述铰接机构I和铰接机构II配合形成前后方向和左右方向的自平衡调节;所述承托台背面设置有配重块,所述配重块与底座配合形成平衡状态下的限位结构,本方案可以在受到外力的作用下自动保持水平,且不受安装环境的影响始终保持水平状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调节水平装置
本技术涉及平衡装置,具体涉及一种自调节水平装置。
技术介绍
在一些特定场合的设备安装需要保证其始终处于水平状态,例如在通信领域,随着通信领域的高速发展,以及行业内对通信需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在一些特殊环境下,例如汽车在不平坦的公路上行驶、船舶在风浪中行驶时等情况,载体大幅度的摇摆晃动下,通信天线不能保证在水平角度,以至于接收和发射信号的性能和稳定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自调节水平装置,可以在受到外力的作用下自动保持水平,且不受安装环境的影响始终保持水平状态。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自调节水平装置,包括承托台、中间旋转支架以及底座,所述承托台和中间旋转支架之间通过铰接机构I铰接,所述中间旋转支架和底座之间通过铰接机构II铰接;所述铰接机构I和铰接机构II配合形成前后方向和左右方向的自平衡调节;所述承托台背面设置有配重块,所述配重块与底座配合形成平衡状态下的限位结构。本方案利用铰接机构I和铰接机构II形成了水平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调节水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承托台(1)、中间旋转支架(2)以及底座(3),所述承托台(1)和中间旋转支架(2)之间通过铰接机构I铰接,所述中间旋转支架(2)和底座(3)之间通过铰接机构II铰接;/n所述铰接机构I和铰接机构II配合形成前后方向和左右方向的自平衡调节;/n所述承托台(1)背面设置有配重块(11),所述配重块(11)与底座(3)配合形成平衡状态下的限位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调节水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承托台(1)、中间旋转支架(2)以及底座(3),所述承托台(1)和中间旋转支架(2)之间通过铰接机构I铰接,所述中间旋转支架(2)和底座(3)之间通过铰接机构II铰接;
所述铰接机构I和铰接机构II配合形成前后方向和左右方向的自平衡调节;
所述承托台(1)背面设置有配重块(11),所述配重块(11)与底座(3)配合形成平衡状态下的限位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调节水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托台(1)正面设置有安装位(13),所述配重块(11)固定在承托台(1)背面中心,以配重块(11)的安装位为中心对称设置有按十字形路径分布的安装孔位(14),所述配重块(11)位于十字形路径的交叉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调节水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机构I包括:
设置在所述承托台(1)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的阻尼铰接结构I(12),所述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是承托台(1)的一组对称的侧边;
以及设置在中间旋转支架(2)的第一侧边内侧和第二侧边内侧的链接结构I(21),所述阻尼铰接结构I(12)与链接结构I(21)形成铰接配合;
所述阻尼铰接结构I(12)包括转轴I(123),以转轴I(123)为中心对称设置的正弦切面I(122),以及位于转轴I(123)左右两侧的限位部(121);
所述链接结构I(21)包括与转轴I(123)配合的轴孔I(212),位于轴孔I(212)左右两侧与所述限位部(121)配合的限位台(23),以及对称设置在轴孔I(212)两侧的两个安装孔I(211),所述承托台(1)通过转轴I(123)和轴孔I(212)的配合铰接安装在中间旋转支架(2)内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调节水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机构II包括:
设置在所述中间旋转支架(2)的第三侧边外侧和第四侧边外侧的阻尼铰接结构II(22),以及设置在底座(3)的第一侧边内侧和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荣元政刘波周波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星联芯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