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装置及空调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70749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7 11: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空气调节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换热装置及空调。换热装置,包括:柜体,设置在待降温的场所中;换热组件,安装在柜体内,换热组件用于将制冷剂汽化吸热;第一风机,相对换热组件设置在柜体内,第一风机用于抽吸空气从换热组件流过,并吹送至场所中;第二风机,相对换热组件设置在柜体内,第二风机用于抽吸空气从换热组件流过,并吹送至场所中;换热组件包括容纳槽,沿容纳槽的高度方向,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上下竖直排布在容纳槽内。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上下竖直排布设置有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从而提高了换热装置出风的均匀性,进而提升了使用该换热装置对场所进行降温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换热装置及空调
本技术属于空气调节
,尤其涉及一种换热装置及空调。
技术介绍
随着通讯事业的快速发展,设置在基站机柜中的通讯设备越来越多,而通讯设备在运行中会产生热量。因此,需要可靠的空调系统来对通讯设备进行降温,以确保通讯设备能长年累月的稳定运行。相关技术中,采用将空调系统中的室内机设置在基站机柜中,通过室内机持续吹出冷风来对基站机柜的内部进行降温。而室内机在出风降温时,出风不均匀,导致对基站机柜的降温可靠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换热装置及空调,以解决出风不均匀,降温可靠性差的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柜体,设置在待降温的场所中;换热组件,安装在所述柜体内,所述换热组件用于将制冷剂汽化吸热;第一风机,相对所述换热组件设置在所述柜体内,所述第一风机用于抽吸空气从所述换热组件流过,并吹送至所述场所中;第二风机,相对所述换热组件设置在所述柜体内,所述第二风机用于抽吸空气从所述换热组件流过,并吹送至所述场所中;其中,所述换热组件包括容纳槽,沿所述容纳槽的高度方向,所述第一风机和所述第二风机上下竖直排布在所述容纳槽内。优选地,沿所述空气吹送的方向,所述容纳槽的宽度逐渐增大。优选地,所述换热组件还包括:第一蒸发器,与所述柜体固定连接;第二蒸发器,与所述第一蒸发器间隔设置,并固定连接在所述柜体上;其中,所述第一蒸发器和所述第二蒸发器对称分布,所述容纳槽形成在所述第一蒸发器和所述第一蒸发器之间。优选地,所述换热装置还包括:安装架,与所述柜体连接,并位于所述容纳槽中;其中,所述第一风机和所述第二风机均固定在所述安装架上。优选地,所述柜体包括:机架,用于供所述换热组件和所述安装架固定连接;壳体,内部形成有容纳所述机架的空腔,所述壳体连接在所述机架上。优选地,所述壳体靠近所述第一蒸发器和所述第二蒸发器的位置处分别开设有进风口,各所述进风口内均安装有过滤网。优选地,所述壳体靠近所述第一风机和所述第二风机的位置处分别开设有出风口,各所述出风口内均安装有格栅。优选地,所述第一风机和所述第二风机均包括风叶和用于驱动所述风叶转动的内转子电机,两个所述内转子电机分别固定在所述安装架上。本技术实施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包括:外机,设置在所述场所的外部;上述的换热装置,所述外机与所述换热装置通过管路连接;控制器,安装在所述柜体上,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制冷系统的运行;其中,所述换热组件、所述第一风机和所述第二风机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优选地,所述空调还包括:电能计量器,安装在所述柜体上,并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电能计量器用于计量电能的使用量。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换热装置,包括柜体和换热组件,换热组件安装在柜体内,换热组件包括有容纳槽。通过采用设置有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并将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设置在容纳槽内,而且沿容纳槽的高度方向,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上下竖直排布在容纳槽内。采用此种设置,通过两个均匀分布的风机来抽吸空气,使空气在经过换热组件后能够被均匀吹送至待降温的场所中,从而提高了换热装置出风的均匀性,进而提升了使用该换热装置对场所进行降温的可靠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换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换热装置的分解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换热装置除去部分壳体后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1、柜体;111、机架;112、壳体;1121、前面板;1122、底盘;1123、左面板;1124、后面板;1125、顶面板;1126、右面板;12、换热组件;121、容纳槽;122、第一蒸发器;123、第二蒸发器;13a、第一风机;13b、第二风机;131、风叶;132、内转子电机;14、安装架;15、进风口;16、过滤网;17、出风口;18、格栅;21、控制器;23、显示器。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在具体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例如通过不同的具体技术特征的组合可以形成不同的实施例和技术方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技术中各个具体技术特征的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换热装置,用于对待降温的场所进行温度调节,使场所内的温度能够可控,保持在满足使用需求的温度范围内。而换热装置在工作过程时,通常需要与室外机相结合使用才能实现温度的调节。室外机通常包括有冷凝器和冷凝风机等主要部件,冷凝器主要采用铜管翅片式换热器,具体结构在此并不作赘述。如图1和图2所示,该换热装置包括柜体11、换热组件12、第一风机13a和第二风机13b。柜体11设置在待降温的场所中,可以是固定安装在场所的侧壁上,也可是直接放置在地面上。该柜体11的内部具有容纳的空间,换热组件12安装在柜体11内的空间中,而第一风机13a和第二风机13b则相对换热组件12设置在柜体11内。具体地,该换热组件12用于将制冷剂汽化以达到吸热的目的,而第一风机13a和第二风机13b均用于抽吸空气从换热组件12流过,并吹送至场所中。具体为换热组件12内部设置有微通道管路,制冷剂在进入到换热组件12内的微通道管路后,空间突然增大,压力减小,从而使高压的液态制冷剂发生汽化而能够吸收热量。而空气在被第一风机13a和第二风机13b抽吸流动从换热组件12上流过后,空气中热量便被吸收而转变成冷风,最后冷风被吹送至场所的空间内而达到降温的目的。在本技术实施例中,为提高将冷风输入到场所内进行降温的出风均匀性,采用将换热组件12设置成包括容纳槽121(参照图3),并将第一风机13a和第二风机13b设置的方式采取沿容纳槽121的高度方向,该第一风机13a和第二风机13b上下竖直排布在容纳槽121内。这样设置,实现了通过两个均匀分布的风机来抽吸空气,使空气在经过换热组件12后能够被均匀吹送至待降温的场所中,从而提高了换热装置出风的均匀性,进而提升了使用该换热装置对场所进行降温的可靠性。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采用将容纳槽121设置成沿空气吹送的方向,该容纳槽121的宽度逐渐增大,而第一风机13a和第二风机13b便位于容纳槽121开口的最大位置处。这样,随着容纳槽121面积的增大,起到容纳缓存空气的作用,使第一风机13a和第二风机13b能够有较充足的空气进行抽吸,进而能够提升了出风的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柜体,设置在待降温的场所中;/n换热组件,安装在所述柜体内,所述换热组件用于将制冷剂汽化吸热;/n第一风机,相对所述换热组件设置在所述柜体内,所述第一风机用于抽吸空气从所述换热组件流过,并吹送至所述场所中;/n第二风机,相对所述换热组件设置在所述柜体内,所述第二风机用于抽吸空气从所述换热组件流过,并吹送至所述场所中;/n其中,所述换热组件包括容纳槽,沿所述容纳槽的高度方向,所述第一风机和所述第二风机上下竖直排布在所述容纳槽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柜体,设置在待降温的场所中;
换热组件,安装在所述柜体内,所述换热组件用于将制冷剂汽化吸热;
第一风机,相对所述换热组件设置在所述柜体内,所述第一风机用于抽吸空气从所述换热组件流过,并吹送至所述场所中;
第二风机,相对所述换热组件设置在所述柜体内,所述第二风机用于抽吸空气从所述换热组件流过,并吹送至所述场所中;
其中,所述换热组件包括容纳槽,沿所述容纳槽的高度方向,所述第一风机和所述第二风机上下竖直排布在所述容纳槽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沿空气吹送的方向,所述容纳槽的宽度逐渐增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组件还包括:
第一蒸发器,与所述柜体固定连接;
第二蒸发器,与所述第一蒸发器间隔设置,并固定连接在所述柜体上;
其中,所述第一蒸发器和所述第二蒸发器对称分布,所述容纳槽形成在所述第一蒸发器和所述第一蒸发器之间。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装置还包括:
安装架,与所述柜体连接,并位于所述容纳槽中;
其中,所述第一风机和所述第二风机均固定在所述安装架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辉庄炜茜田利伟郭旭晖李韧雷彬邓玉瑾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