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斜插嵌装式可调风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680279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7 03: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斜插嵌装式可调风口装置,包括弧形风阀板、转轴、框体、侧翼板和风口面板,框体设置于送/排风主管的风口开孔处,弧形风阀板一端通过转轴与框体铰接,另一端连接驱动组件,侧翼板有两个,分别位于弧形风阀板两侧,且与弧形风阀板围合,弧形风阀板与送/排风主管之间的开口方向朝向送/排风主管内气流方向布置。该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弧形风阀板的调节,控制送/排风主管的进/出风口的过风面积,实现对送/排风口风量的调节,方便可调,同时由于进/出风口处空气流动方向受弧形风阀板的导流作用,使其与送/排风主管内的气流方向基本一致,避免进/出风口处气流对送/排风主管内气流的冲击,减小了送/排风系统的阻力,降低了系统运行能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斜插嵌装式可调风口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通风空调系统设计
,具体涉及一种斜插嵌装式可调风口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通风空调系统设计中,对于送风、排风(排烟)系统,通常采用在送风、排风(排烟)主管道的底部和侧面进行开孔,然后在开孔处直接加装风口或是通过短支管安装风口(散流器、百叶风口等)。为了便于对每个送风、排风(排烟)口进行调节,通常采用带有人字调节阀的风口或在短支管上设置手动风量调节阀;通过人字调节阀控制风口的开启角度和调节手动风量调节阀的开度实现对风口风量的调节。然而,现有的这种风口风量控制方式存在如下问题:(1)通过人字调节阀或手动风量调节阀控制过风面积来控制风量类似于突缩节流,导致风口局部阻力较大;(2)通过上述方法安装的风口处气流会与主管道内气流发生垂直碰撞,进一步导致送风、排风(排烟)系统阻力增大,增加运行能耗;(3)传统长距离、多风口的送风、排风(排烟)系统,由于三通阻力原理导致多风口的送风、排风(排烟)风量分配失衡,尤其是远端送风、排风(排烟)口风量无法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斜插嵌装式可调风口装置,至少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部分缺陷。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斜插嵌装式可调风口装置,包括弧形风阀板、转轴、框体、侧翼板和风口面板,所述框体设置于送/排风主管的风口开孔处,所述风口面板固定于框体上,且风口面板上开设有标尺孔,所述弧形风阀板斜插于送/排风主管内,且弧形风阀板于送/排风主管管壁上的投影覆盖送/排风主管的风口开孔,所述弧形风阀板的一端通过转轴与框体铰接,弧形风阀板的另一端连接有用于驱动弧形风阀板绕转轴转动的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贯穿标尺孔,所述侧翼板有两个,分别位于弧形风阀板的两侧,且与弧形风阀板围合布置,所述弧形风阀板与送/排风主管之间的开口方向朝向送/排风主管内气流方向布置。进一步的,所述弧形风阀板包括直板段和弧形段,所述直板段的端部通过转轴与框体铰接,所述弧形段的端部与驱动组件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弧形风阀板与送/排风主管的最大夹角为45°。进一步的,所述侧翼板与弧形风阀板之间留有间隙,且该间隙不超过2mm。进一步的,所述侧翼板包括倾斜段和水平段,所述倾斜段的倾斜角与弧形风阀板和送/排风主管形成的最大夹角相同,所述水平段与送/排风主管管壁之间的距离不小于弧形风阀板顶部与送/排风主管管壁之间的距离。进一步的,所述弧形风阀板两侧的侧翼板顶部之间连接有拉接板,所述拉接板的下表面与弧形风阀板顶部贴合。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调节标尺以及焊接于弧形风阀板上的固定侧耳,所述调节标尺的一端与所述固定侧耳铰接,调节标尺的另一端贯穿标尺孔,延伸至送/排风主管外。进一步的,所述调节标尺上设有调节滑槽和调节刻度,所述风口面板上焊接有用于与调节滑槽对应固定的定位孔。进一步的,所述调节标尺采用不锈钢板材质制成,且其厚度为1.5~2mm。进一步的,所述弧形风阀板、侧翼板和风口面板采用镀锌钢板或不锈钢板材质制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这种斜插嵌装式可调风口装置通过弧形风阀板的调节,控制送/排风主管的进/出风口的过风面积,实现对送/排风口风量的调节,方便可调,同时由于斜插嵌装式可调风口装置上进/出风口处空气流动方向受弧形风阀板的导流作用,使其与送/排风主管内的气流方向基本一致,避免了风口装置的进/出风口处气流对送/排风主管内气流的冲击,减小了送/排风系统的阻力,降低了系统运行能耗。(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这种斜插嵌装式可调风口装置通过设置调节标尺对弧形风阀板进行推拉运动,实现对送/排风口风量的准确调节,可有效解决现有纵向长距离、多风口均匀送风/排风(排烟)问题。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斜插嵌装式可调风口装置的平面示意图;图2是图1中沿A-A方向剖面示意图;图3是图1中沿B-B方向剖面示意图;图4是图1中沿C-C方向剖面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送/排风主管;2、转轴;3、风口开孔;4、风口面板;5、标尺孔;6、框体;7、侧翼板;8、弧形风阀板;9、拉接板;10、固定侧耳;11、调节标尺;12、调节滑槽;13、螺栓;14、定位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斜插嵌装式可调风口装置,包括弧形风阀板8、转轴2、框体6、侧翼板7和风口面板4,所述框体6设置于送/排风主管1的风口开孔3处,具体的,框体6通过法兰铆接固定于送/排风主管1的短边上,而在此风口开孔3处设计该斜插嵌装式可调风口装置的进/出风口,具体的,此处进/出风口采用标准系列化的风口铆接于风口面板4上;所述风口面板4铆接固定于框体6上,风口面板4上开设有标尺孔5;所述弧形风阀板8斜插于送/排风主管1内,且弧形风阀板8于送/排风主管1管壁上的投影覆盖送/排风主管1的风口开孔3,所述弧形风阀板8的一端通过转轴2与框体6铰接,弧形风阀板8的另一端连接有用于驱动弧形风阀板8绕转轴2转动的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贯穿标尺孔5,所述侧翼板7有两个,位于送/排风主管1内,并通过螺栓固定于框体6上,两个所述侧翼板7分别位于弧形风阀板8的两侧,且与弧形风阀板8围合,所述弧形风阀板8与送/排风主管1之间的开口方向朝向送/排风主管1内气流方向布置。在本实施例中,通过驱动组件驱动弧形风阀板8绕转轴2转动,进而调节弧形风阀板8与送/排风主管1之间开口的面积大小,而对应于风口开孔3处该斜插嵌装式可调风口装置的进/出风口,弧形风阀板8与送/排风主管1之间开口则作为该斜插嵌装式可调风口装置的出/进风口,从而实现对斜插嵌装式可调风口装置的送/排风口风量的调节;同时,在此斜插嵌装式可调风口装置的送/排风过程中,由于其出/进风口处空气流动方向受弧形风阀板8的导流作用,使其与送/排风主管1内的气流方向基本一致,避免了风口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斜插嵌装式可调风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弧形风阀板、转轴、框体、侧翼板和风口面板,所述框体设置于送/排风主管的风口开孔处,所述风口面板固定于框体上,且风口面板上开设有标尺孔,所述弧形风阀板斜插于送/排风主管内,且弧形风阀板于送/排风主管管壁上的投影覆盖送/排风主管的风口开孔,所述弧形风阀板的一端通过转轴与框体铰接,弧形风阀板的另一端连接有用于驱动弧形风阀板绕转轴转动的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贯穿标尺孔,所述侧翼板有两个,分别位于弧形风阀板的两侧,且与弧形风阀板围合布置,所述弧形风阀板与送/排风主管之间的开口方向朝向送/排风主管内气流方向布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斜插嵌装式可调风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弧形风阀板、转轴、框体、侧翼板和风口面板,所述框体设置于送/排风主管的风口开孔处,所述风口面板固定于框体上,且风口面板上开设有标尺孔,所述弧形风阀板斜插于送/排风主管内,且弧形风阀板于送/排风主管管壁上的投影覆盖送/排风主管的风口开孔,所述弧形风阀板的一端通过转轴与框体铰接,弧形风阀板的另一端连接有用于驱动弧形风阀板绕转轴转动的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贯穿标尺孔,所述侧翼板有两个,分别位于弧形风阀板的两侧,且与弧形风阀板围合布置,所述弧形风阀板与送/排风主管之间的开口方向朝向送/排风主管内气流方向布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斜插嵌装式可调风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风阀板包括直板段和弧形段,所述直板段的端部通过转轴与框体铰接,所述弧形段的端部与驱动组件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斜插嵌装式可调风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风阀板与送/排风主管的最大夹角为45°。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斜插嵌装式可调风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翼板与弧形风阀板之间留有间隙,且该间隙不超过2m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斜插嵌装式可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车轮飞邱少辉王小飞刘宇圣蔡崇庆陈玉远刘俊李威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