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高铁动车组轮对踏面诊断系统及其运行方法技术方案_技高网

高铁动车组轮对踏面诊断系统及其运行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292098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轨道交通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铁动车组轮对踏面诊断系统及其运行方法,包括:轮对踏面诊断区、动走线以及连接动走线和轮对踏面诊断区的交叉渡线、若干道岔线;轮对踏面诊断区包括若干轮对踏面诊断站台,每一个轮对踏面诊断站台至少包括一组轮对踏面诊断装置;动走线和交叉渡线连接,交叉渡线和若干道岔线连接,道岔线连接轮对踏面诊断区;动车组经过动走线、交叉渡线以及道岔线进入不同的轮对踏面诊断站台,进行轮对踏面诊断。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动走线上高铁动车组通过轮对踏面诊断的间隔时间较长的技术问题,达到了提高单位时间内高铁动车组的轮对踏面诊断次数,减少了高铁动车组通过轮对踏面诊断棚的间隔时间的技术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轨道交通,具体地指一种高铁动车组轮对踏面诊断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技术介绍

1、在高速铁路领域中,动走线是指连接高铁客运站与动车段(所),专门用于动车组走行的线路。动走线收发能力是根据现有的动走线固定技术设备及行车组织条件下,在单位时间内所能通过或接发的最大动车组对数或列数。而新建高铁车站和动车运用所规模进一步扩大,一些铁路局的动车运用所的动走线接发车能力不足。而且随着全路配属动车组的数量快速增多,车站发车间隔进一步压缩,车站的能力进一步逼近极限,动走线收发车能力对于车站作业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2、而影响动走线收发车能力影响的关键因素是通过轮对踏面诊断棚的间隔时间,轮对踏面诊断装置设置在动车运用所的进出口处形成咽喉区,限制了动车组进出动车运用所的效率,轮对踏面诊断装置对动车组的移动速度限制得很低,导致接车时间长,动车的折返次数多的问题,降低了对动车的维护效率,影响发车密度,影响动车的运营经济效益。因此如何减小高铁动车组通过轮对踏面诊断棚的间隔时间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铁动车组轮对踏面诊断系统及其运行方法,可以有效缩短高铁动车组通过轮对踏面诊断棚的间隔时间。

2、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铁动车组轮对踏面诊断系统,包括:轮对踏面诊断区、信号控制装置、动走线以及连接所述动走线和所述轮对踏面诊断区的交叉渡线、若干道岔线;所述轮对踏面诊断区包括若干轮对踏面诊断站台,每一个所述轮对踏面诊断站台至少包括一组轮对踏面诊断装置;所述信号控制装置用于输出所述轮对踏面诊断区状态信息以及所述道岔线状态信息,所述信号控制装置至少包括进站信号机和道岔信号机;

3、所述信号控制装置设置在所述动走线上;所述动走线和所述交叉渡线连接,所述交叉渡线和若干所述道岔线连接,所述道岔线连接所述轮对踏面诊断区;高铁动车组经过所述动走线、所述交叉渡线以及所述道岔线后进入处于空闲状态的所述轮对踏面诊断站台,所述轮对踏面诊断站台用于对高铁动车组进行轮对踏面诊断。

4、进一步来说,所述动走线包括第一动走线和第二动走线。

5、进一步来说,所述第一动走线和所述第二动走线之间的间距不小于5米。

6、进一步来说,所述交叉渡线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动走线和所述第二动走线。

7、进一步来说,所述交叉渡线之间的渡线长度不小于5.5米。

8、进一步来说,所述高铁动车组轮对踏面诊断系统至少包括第一道岔线和第二道岔线,所述第一道岔线连接所述第一动走线,所述第二道岔线连接所述第二动走线。

9、进一步来说,所述第一道岔线和所述第二道岔线为单开道岔线。

10、进一步来说,所述轮对踏面诊断站台的长度不小于25米;连接所述轮对踏面诊断站台两侧的股道线均不小于25米。

11、进一步来说,位于各个所述轮对踏面诊断站台的所述轮对踏面诊断装置之间并列设置且相互错开。

12、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高铁动车组轮对踏面诊断系统的运行方法,包括:

13、信号控制装置判断并显示当前轮对踏面诊断站台的状态信息,若所述轮对踏面诊断站台当前正在进行轮对踏面诊断,则连接所述轮对踏面诊断站台的道岔线设置为封锁状态;若所述轮对踏面诊断站台当前无高铁动车组,则连接所述轮对踏面诊断站台的道岔线设置为解锁状态;

14、高铁动车组在候车区通过所述信号控制装置获取道岔线和轮对踏面诊断站台的状态信息,根据道岔线和轮对踏面诊断站台的状态信息判断高铁动车组当前位置到前方道岔线的进路情况,获取空闲状态的轮对踏面诊断站台的对应道岔线的进站信号;

15、高铁动车组根据进站信号通过交叉渡线和道岔线进入空闲状态的轮对踏面诊断站台。

1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高铁动车组轮对踏面诊断系统及运行方法,通过在轮对踏面诊断区设置若干个轮对踏面诊断站台,并通过若干道岔线与动走线连接,增加了轮对踏面诊断装置的数量,可以提高单位时间内的轮对踏面诊断次数,从而减少了高铁动车组通过轮对踏面诊断棚的间隔时间。并且通过合理的设置道岔线以及轮对踏面诊断站台,并通过信号控制装置所指示的各个轮对踏面诊断站台和道岔线的状态信息,确保了旁通径路的效率达到最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铁动车组轮对踏面诊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轮对踏面诊断区、信号控制装置、动走线以及连接所述动走线和所述轮对踏面诊断区的交叉渡线、若干道岔线;所述轮对踏面诊断区包括若干轮对踏面诊断站台,每一个所述轮对踏面诊断站台至少包括一组轮对踏面诊断装置;所述信号控制装置用于输出所述轮对踏面诊断区状态信息以及所述道岔线状态信息,所述信号控制装置至少包括进站信号机和道岔信号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铁动车组轮对踏面诊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走线包括第一动走线和第二动走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铁动车组轮对踏面诊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动走线和所述第二动走线之间的间距不小于5米。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铁动车组轮对踏面诊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交叉渡线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动走线和所述第二动走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铁动车组轮对踏面诊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交叉渡线之间的渡线长度不小于5.5米。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铁动车组轮对踏面诊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铁动车组轮对踏面诊断系统至少包括第一道岔线和第二道岔线,所述第一道岔线连接所述第一动走线,所述第二道岔线连接所述第二动走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铁动车组轮对踏面诊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道岔线和所述第二道岔线为单开道岔线。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铁动车组轮对踏面诊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轮对踏面诊断站台的长度不小于25米;连接所述轮对踏面诊断站台两侧的股道线均不小于25米。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高铁动车组轮对踏面诊断系统,其特征在于,位于各个所述轮对踏面诊断站台的所述轮对踏面诊断装置之间并列设置且相互错开。

10.一种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高铁动车组轮对踏面诊断系统的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铁动车组轮对踏面诊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轮对踏面诊断区、信号控制装置、动走线以及连接所述动走线和所述轮对踏面诊断区的交叉渡线、若干道岔线;所述轮对踏面诊断区包括若干轮对踏面诊断站台,每一个所述轮对踏面诊断站台至少包括一组轮对踏面诊断装置;所述信号控制装置用于输出所述轮对踏面诊断区状态信息以及所述道岔线状态信息,所述信号控制装置至少包括进站信号机和道岔信号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铁动车组轮对踏面诊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走线包括第一动走线和第二动走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铁动车组轮对踏面诊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动走线和所述第二动走线之间的间距不小于5米。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铁动车组轮对踏面诊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交叉渡线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动走线和所述第二动走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铁动车组轮对踏面诊断系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盛董云松王俊韩国兴邱绍峰杨辉李经伟左玉东刘高坤杨润芝曾思奥唐枫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