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株式会社UACJ专利>正文

铝部件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694789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7 05: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铝部件及其制造方法,该铝部件利用简便的一次处理得到,白度高且抑制白色不均。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铝部件具有由铝或铝合金构成的基材(1)和基材(1)表面上的阳极氧化覆膜(2)。另外,阳极氧化覆膜(2)具有形成于基材(1)表面上的阻隔层(3)和形成于阻隔层(3)上的多孔层(4),阳极氧化覆膜(2)的BET比表面积为0.1~10.0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铝部件及其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铝部件及其制造方法,特别是涉及不需要二次处理以上的复杂工序而利用简便的一次处理即可得到的、白度高且抑制了白色不均的铝部件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在建材、电子设备的框体等要求轻量化、设计性的用途中,期望具有不透明白色的铝部件。但是,不透明白色是难以通过在铝部件的阳极氧化处理中应用的通常的染色和着色方法而实现的色调。因此,对具有不透明白色的铝系材料的制造一直在进行研究。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对BET比表面积进行限定的白度高的氢氧化铝。但是,在专利文献1中,白度的对象是氢氧化铝,而不是纯铝或铝合金。另外,虽然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为了调整氢氧化铝粉末表面上的物理吸附水分而控制BET比表面积,但是没有提及如何实现白度的提高。另一方面,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技术,该技术在对铝表面进行阳极氧化之后,依次进行酸处理、后水合处理和烧制工序,由此提高所得到的耐酸铝的BET比表面积。但是,在专利文献2中,虽然记载有提高了BET比表面积的耐酸铝,但是没有提及白度。另外,在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技术中,为了得到所期望的BET比表面积,需要二次处理以上的复杂工序。因此,期望开发一种利用比现有技术简便的工序而制造具有高白度的铝部件的方法。另外,从设计性的观点出发,优选尽可能抑制铝部件的白色不均且外观特性也优异。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3575150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2-11985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利用简便的一次处理得到的、白度高且抑制了白色不均的铝部件及其制造方法。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本专利技术人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反复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通过在阳极氧化覆膜中将BET比表面积控制在适当的范围,能够提高铝部件的白度,进一步能够抑制白色不均。另外,发现通过使用具有特定组成的电解液来进行铝部件的阳极氧化处理,不经二次处理以上的复杂工序而利用简便的一次处理即可得到白度高且抑制了白色不均的铝部件。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是一种铝部件,其具有由铝或铝合金构成的基材和该基材的表面上的阳极氧化覆膜,所述阳极氧化覆膜具有形成于所述基材的表面上的阻隔层和形成于该阻隔层上的多孔层,所述阳极氧化覆膜的BET比表面积为0.1~10.0m2/g。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是一种铝部件,其从所述阳极氧化覆膜的表面侧测定的所述铝部件的亨特白度为65以上。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是一种铝部件的制造方法,其具有准备由铝或铝合金构成的基材的工序;以及在包含(a)作为无机酸的第1酸或其盐以及(b)选自二磷酸、三磷酸和多磷酸中的至少一种第2酸或其盐的电解液中对所述基材进行阳极氧化处理的工序。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是一种铝部件的制造方法,其中,在进行所述阳极氧化处理的工序中,所述电解液中的第1酸或其盐的浓度为0.005~7.0mol·dm-3,所述电解液中的第2酸或其盐的浓度为0.005~10.0mol·dm-3。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是一种铝部件的制造方法,其中,在进行所述阳极氧化处理的工序中,电流密度为2~150mA·cm-2且电解时间为10~700分钟。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提供利用简便的一次处理得到的、白度高的铝部件及其制造方法。特别是通过铝部件的亨特白度为65以上,从而铝部件能够具有所期望的不透明白色,并且能够赋予铝部件优异的设计性。附图说明图1是示意性示出本专利技术的铝部件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图2是通过扫描型电子显微镜(SEM)对实施例3中得到的铝部件的阳极氧化覆膜的截面进行拍摄而得到的图像。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以下的实施方式,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要旨的范围内以各种方式实施。<铝部件>本专利技术的铝部件具有基材和基材表面上的阳极氧化覆膜。以下,对一个实施方式的铝部件的构成要素进行说明。(基材)基材由铝或铝合金构成,可以根据铝部件的用途而适当地选择。例如从提高铝部件的强度的观点出发,基材优选5000系铝合金或6000系铝合金。另外,从进一步提高阳极氧化处理后的铝部件的白度的观点出发,基材优选不容易发生由于阳极氧化处理所导致的着色的1000系铝合金或6000系铝合金。(阳极氧化覆膜)阳极氧化覆膜具有形成于基材表面上的阻隔层和形成于该阻隔层上的多孔层。对于阳极氧化覆膜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定,优选为100μm以下,更优选为80μm以下。阳极氧化覆膜的厚度超过100μm时,电解时间变长,导致生产率的降低,并且具有产生伴随不均匀生长的不均而导致外观不良的趋势。对于阻隔层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定,从抑制由于干涉所导致的着色且进一步提高白度的观点出发,优选为10~150nm。多孔层具有第1孔和第2孔。第1孔从多孔层与阻隔层的边界起沿多孔层的厚度方向延伸。由此,第1孔位于多孔层的阻隔层侧(多孔层与阻隔层的边界及其附近),沿多孔层的厚度方向(与基材的表面大致垂直的方向)延伸。第2孔与第1孔连通,并且在多孔层的厚度方向上朝着多孔层的表面呈放射状分支而延伸。即,随着靠近多孔层的表面,第2孔从一个孔以规定的角度分支而延伸出一个以上的孔,进一步从该孔以规定的角度分支而延伸出一个以上的孔,由此从一个孔分支出的一个以上的孔在规定的角度范围扩展而存在。第2孔沿着多孔层的厚度方向朝向多孔层的表面呈倒树枝状而延伸。这样,第2孔位于多孔层的表面侧(多孔层的表面及其附近)。需要说明的是,“多孔层的表面”是指多孔层的相互对置的两个面中的与阻隔层相接的面的相反面。因此,以与该厚度方向平行的截面观察多孔层时,从基材侧朝向多孔层的表面侧而依次存在第1孔和第2孔。对于多孔层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定,优选为6μm以上且小于100μm,更优选为8~75μm,进一步优选为10~50μm。多孔层的厚度小于6μm时,基于漫反射的光扩散变得不充分,因此阳极氧化覆膜容易变成透明。阳极氧化覆膜变成透明时,铝部件整体的色调接近基材的色调,因此难以得到所期望的白度。需要说明的是,多孔层的厚度的上限值小于100μm是基于阳极氧化覆膜的厚度上限值为100μm。图1是示意性示出本专利技术的铝部件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在由铝或铝合金构成的基材1的表面上形成有阳极氧化覆膜2。阳极氧化覆膜2具有形成于基材1的表面上的阻隔层3和形成于阻隔层3上的多孔层4。需要说明的是,图1是示意图,因此示意性示出多孔层4的孔构造。因此,在图1的多孔层4中实际上存在第1孔和第2孔,但在图1中未图示这些构造。(比表面积)阳极氧化覆膜的BET比表面积为0.1~10.0m2/g,更优选为0.5~8.0m2/g,进一步优选为1.0~6.0m2/g。BET比表面积小于0.1m2/g时,可见光容易在阳极氧化覆膜中透过,无法充分实现铝部件的白色化,还容易产生大量白色不均。另一方面,BET比表面积大于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铝部件,其特征在于,/n具有由铝或铝合金构成的基材和该基材的表面上的阳极氧化覆膜,/n所述阳极氧化覆膜具有形成于所述基材的表面上的阻隔层和形成于该阻隔层上的多孔层,/n所述阳极氧化覆膜的BET比表面积为0.1m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731 JP 2018-1435021.一种铝部件,其特征在于,
具有由铝或铝合金构成的基材和该基材的表面上的阳极氧化覆膜,
所述阳极氧化覆膜具有形成于所述基材的表面上的阻隔层和形成于该阻隔层上的多孔层,
所述阳极氧化覆膜的BET比表面积为0.1m2/g~10.0m2/g。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部件,其中,
从所述阳极氧化覆膜的表面侧测定的所述铝部件的亨特白度为65以上。


3.一种铝部件的制造方法,其为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铝部件的制造方法,该制造方法具有:
准备由铝或铝合金构成的基材的工序;以及
在电解液中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齐藤嵩布村顺司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UACJ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