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开松棉输送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64140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2 14: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开松棉输送系统,采用称重装置及辊筒梳理装置配合对开松棉进行处理,使开松棉均匀的平铺在输送装置上,从而实现开松棉的均匀输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辊筒梳理装置对开松棉进行梳理,开松棉最终形成厚度一致的棉层并落在输送装置上,只需调节辊筒的水平间距,就可调整开松棉层的厚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辊筒梳理装置上设置称重装置,保证每次落入辊筒梳理装置内的开松棉重量一定,避免上层开松棉对下层开松棉的密度影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输送仓中设置摆动导向装置,使开松棉落入输送仓内时,更加均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开松棉输送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棉料运输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自动开松棉输送系统。
技术介绍
纺纱工艺中,第一道工序是将从轧花厂到棉纺厂的原棉进行开松和清除一部分较大较重的杂质,按照不同纺纱品种的混配棉要求做成定长定重的棉卷,供下道工序使用。原棉的开松过程如下:原棉在凝棉器的作用下喂入棉箱,料位传感器控制后方机台给棉或停止给棉来稳定棉箱储棉高度,给棉罗拉将原棉喂入辊筒,原棉从第一辊筒开始依次向上接受六只辊筒44的打击开松,从纤维中分离出的杂质从尘格的间隙落入下部尘箱,而纤维被下一机台的凝棉器吸走。原棉经过辊筒开松后,经过输送设备进入棉卷缠绕设备,将棉花缠绕成棉卷;由于棉花开松后的松散程度难以控制,在一定时间内输送的棉花重量不均匀,易导致棉卷的棉层厚度不一致,影响梳棉机对棉花的进一步梳理。申请号为CN201410062698.X的专利提出了一种棉层梳理自调匀整输送装置,包括输送辊组、墙板和底座,输送辊组的两端分别连接左、右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左、右杠杆机构,左、右杠杆机构的外端分别弹性挂接于底座上,左、右杠杆机构的中部经以输送辊组输送方向为轴心的旋转轴铰接于底座上,左、右杠杆机构的相对内端经连接杠杆连接;所述左、右墙板经前、后横梁连接,前、后横梁的左、右端分别支撑于左、右杠杆机构的相对内端;所述连接杠杆中点位置经称重传感装置连接底座;此技术采用左、右杠杆组经左、右墙板支撑输送棉花的输送辊组,通过左、右杠杆组将受力平衡状况反馈至称重传感的传力杠杆,由动态称重传感器在杠杆平衡被破坏、再次平衡之间探测输送辊组上承重变化,此结构只能使棉层左右两侧较为均匀,但无法控制在一定时间内输送棉层的厚度,保证棉层前后的均匀性,从而无法实现开松棉的均匀输送。因此,亟需一种自动开松棉输送系统来解决现有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开松棉输送系统,使开松棉均匀的平铺在输送装置上,从而实现开松棉的均匀输送。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一种自动开松棉输送系统包括:与安装有开棉用辊筒的输棉通道对接的输送仓,所述输送仓下方依次设置有称重装置和辊筒梳理装置;开松棉经输送仓进入所述称重装置进行称重处理后落入所述辊筒梳理装置,所述辊筒梳理装置向下输送开松棉并形成固定厚度的棉层。进一步的,所述辊筒梳理装置包括:两组镜像设置的梳理辊筒组,所述两组梳理辊筒组形成上端大、下端小的梳棉空腔;所述梳理辊筒组包括若干个由上到下倾斜一定角度依次排列的辊筒,处于水平方向上对应的两个所述辊筒反向向内旋转;所述辊筒上设置有滚花。更进一步的,所述辊筒梳理装置还包括:两个对称设置在所述两组梳理辊筒组上部的导向板和若干个分别设置在若干个所述辊筒的下方的刮料板。所述称重装置包括:外形为上端大、下端小的锥形柱状结构且与所述输送仓下端对接的称重料斗,所述称重料斗的两侧分别由两个称重传感器支撑;所述称重料斗外部设置有称重支架,所述称重传感器的另一端与所述称重支架固定连接。更进一步的,所述称重料斗上固定安装有控制所述称重料斗下端开启和关闭的第二闸门装置。进一步的,所述输送仓下部固定安装有第一闸门装置,控制所述物料排出口的开启和关闭。进一步的,所述输送仓与所述输棉通道对接处的下部设置有开口,在所述开口处设置有摆动导向装置;通过所述摆动导向装置的摆动导向使所述开松棉均匀的落入所述输送仓内。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闸门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输送仓下方的弧形闸板;所述弧形闸板两侧与闸板面的垂直方向上分别延伸出两个扇形耳板;所述扇形耳板上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两端分别转动安装在两个轴承座内;所述弧形闸板通过所述转轴绕所述轴承座的轴心旋转。更进一步的,所述转轴的一端固定设置有摆臂,所述摆臂的另一端安装有第一驱动气缸;所述第一驱动气缸驱动所述摆臂摆动,所述摆臂驱动所述转轴往复转动以驱动所述弧形闸板摆动。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闸门装置包括:两个对称设置在所述称重料斗下方的水平闸板;分别对称固定安装在所述称重料斗底部的四个所述铰接支座,所述水平闸板的一端与所述铰接支座转动连接;所述水平闸板的中间位置设置有连杆机构,所述连杆机构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二驱动气缸;所述第二驱动气缸通过所述连杆机构同时驱动两个所述水平闸板以所述铰接支座为中心旋转。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技术采用称重装置及辊筒梳理装置配合对开松棉进行处理,使开松棉均匀的平铺在输送装置上,从而实现开松棉的均匀输送;2)本技术采用辊筒梳理装置对开松棉进行梳理,开松棉最终形成厚度一致的棉层并落在输送装置上,只需调节辊筒的水平间距,就可调整开松棉层的厚度;3)本技术在辊筒梳理装置上设置称重装置,保证每次落入辊筒梳理装置内的开松棉重量一定,避免上层开松棉对下层开松棉的密度影响;4)本技术在输送仓中设置摆动导向装置,使开松棉落入输送仓内时,更加均匀。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第一闸门装置的主视图;图3为本技术第一闸门装置的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称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图5为本技术称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图6为本技术第二闸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1中的A向视图。图中:1、输送仓;2、第一闸门装置;3、称重装置;4、辊筒梳理装置;5、输送装置;6、真空装置;7、输棉通道;8、开棉用辊筒;21、第一驱动气缸;22、第一驱动气缸座;23、摆臂;24、轴承座;25、闸板面;26、转轴;27、弧形闸板;28、扇形耳板;31、称重传感器;32、称重支架;33、称重料斗;34、第二闸门装置;341、第二驱动气缸;342、横向拉杆;343、纵向拉杆;344、铰接支座;345、水平闸板;41、导向板;42、梳理辊筒组;43、刮料板;44、辊筒;51、输送带;9、摆动导向装置;91、摆动导向板;92、摆动转轴;93、直线驱动部10、料位传感器;11、给棉罗拉;12、尘格;13、拨棉刺辊。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子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如图1所示,一种自动开松棉输送系统,包括输送仓1、第一闸门装置2、称重装置3、辊筒梳理装置4、输送装置5和真空装置6;所述输送仓1为柱形腔体结构,侧边上部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与安装有开棉用辊筒8的输棉通道7对接;所述输送仓1下端设置有物料排出口;所述输棉通道7内的开松棉从所述输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开松棉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与安装有开棉用辊筒(8)的输棉通道(7)对接且为柱形腔体结构的输送仓(1),所述输送仓(1)下方依次设置有称重装置(3)和辊筒梳理装置(4);开松棉经输送仓(1)进入所述称重装置(3)进行称重处理后落入所述辊筒梳理装置(4),所述辊筒梳理装置(4)向下输送开松棉并形成固定厚度的棉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开松棉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与安装有开棉用辊筒(8)的输棉通道(7)对接且为柱形腔体结构的输送仓(1),所述输送仓(1)下方依次设置有称重装置(3)和辊筒梳理装置(4);开松棉经输送仓(1)进入所述称重装置(3)进行称重处理后落入所述辊筒梳理装置(4),所述辊筒梳理装置(4)向下输送开松棉并形成固定厚度的棉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开松棉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辊筒梳理装置(4)包括:两组镜像设置的梳理辊筒组(42),所述两组梳理辊筒组(42)形成上端大、下端小的梳棉空腔;所述梳理辊筒组(42)包括若干个由上到下倾斜一定角度依次排列的辊筒(44),处于水平方向上对应的两个所述辊筒(44)反向向内旋转;所述辊筒(44)上设置有滚花。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开松棉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辊筒梳理装置(4)还包括:两个对称设置在所述两组梳理辊筒组(42)上部的导向板(41)和若干个分别设置在若干个所述辊筒(44)的下方的刮料板(4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开松棉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称重装置(3)包括:外形为上端大、下端小的锥形柱状结构且与所述输送仓(1)下端对接的称重料斗(33),所述称重料斗(33)的两侧分别由两个称重传感器(31)支撑;所述称重料斗(33)外部设置有称重支架(32),所述称重传感器(31)的另一端与所述称重支架(32)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自动开松棉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称重料斗(33)上固定安装有控制所述称重料斗(33)下端开启和关闭的第二闸门装置(3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开松棉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仓(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晨任李培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道非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