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纱管自动更换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641422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2 14: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纱管自动更换系统,在垂直提升装置上设置锥型定子,取代原来设置在络筒机上的锥型定子,使得锥型定子可以做上下往复运动,当退绕完成后,垂直提升装置将锥型定子提升一定高度,便于套设在锥型定子外侧的空纱管的更换;另外在垂直提升装置上设置由气动元件组成的卸管装置,将垂直提升装置上的空纱管胀取后旋转180°放入收集箱内,同时胀取新纱管并将新纱管套在锥型定子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纱管储存装置,能够储存多个新纱管待用,以便有效节省人力;在纱管储存装置下方设置纱管取出装置,自动从纱管储存装置内取出纱管并将纱管输送至卸管装置下方,由卸管装置将新纱管胀紧后放置在垂直提升装置的锥型定子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纱管自动更换系统
本技术涉及纺织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纱管自动更换系统。
技术介绍
络筒机是纺织行业的专用设备,络筒是织前准备的第一道工序,它的任务是将来自纺部的管纱或绞纱在络筒机上加工成符合一定要求的筒子,络筒工序主要有两点作用,一是将原纱(或长丝)做成容量圈套的筒子,提供给整经、卷纬、针织、无梭织机的供纬或漂染等工序,二是清除纱线上的某些疵点、杂技、改善纱线品质,对后续工序有非常重要的影响。目前,市场上应用的络筒机,有些配备有圆形纡库(纺织管纱可以存储在其中),如申请号为CN99104978.0的专利提出的一种自动络筒机的络纱头,其纱管通过纱管通道掉入纱管定子,当退绕完成后,纱管定子转动配合排管器将纱管排出,完成纱管更换。另外一种络筒机配有管纱及套筒输送系统,如申请号为CN201180031615.5的专利提出的一种纺织机,在这种管纱及套筒输送系统中,纺织管纱或者空套筒循环运行,它们竖直取向地设置在输送盘上。管纱及套筒输送系统中的管纱供给区、可逆向驱动的储存区、通向卷绕工位的横向输送区以及套筒返回区,所提供的纺织管纱首先定位在退绕位置处,随后被倒筒,所述退绕位置位于卷绕工位上的横向输送区的区域内。但市场上还有一种较为简易的络筒机,由于其结构简单、价格较低,仍然有很多厂家在使用,如图1所示,这种络筒机的纱管定子固定设置在设备下方,由人工将纱管套装在纱管定子上,当退绕完成后,又由人工将空纱管取下,再换上新的纱管,而络筒机设置有众多纱管定子,使得劳动量巨大。为解决该技术问题,申请号为CN201821337988.0的专利提出了一种络筒机的自动取换筒芯装置,包括络筒机本体,络筒机本体上设置有筒子管,筒子管上套接有筒芯,还包括靠近筒子管所在位置设置的底座,底座上驱转电机,驱转电机的驱动端上设置有气缸,气缸的驱动端上设置有连接块,连接块于水平方向向外延伸设置有支腿,支腿远离连接块的端部设置有取筒装置,还包括用于传送已卷有纱线的筒芯的第一传送带和用于传送未卷有纱线的筒芯的第二传送带,通过连接块支腿上的取筒装置及两个传送带,配合驱转电机和气缸驱动连接块转动和升降,实现自动取换筒芯的功能;此技术方案中设置两条与络筒机平行布置的输送带,占地面积较大,操作人员无法靠近络筒机和处理络筒机故障,同时纱管的底部要求有凹槽,所以该技术方案的适应性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纱筒自动更换系统,在络筒机的一侧加装机械装置,能够自动取出空纱管并且自动完成新纱管的上料。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一种纱管自动更换系统,包括:设置在络筒机纱筒工作位一侧且将退绕后的空纱管提升一定高度的纱管垂直提升装置和设置在所述纱管垂直提升装置上部并将空纱管从所述纱管垂直提升装置上取下的卸管装置;所述纱管垂直提升装置一侧背离所述络筒机的一侧设置有纱管储存装置;所述纱管储存装置下方设置有将所述纱管储存装置内的纱管取出并送至所述卸管装置下方的纱管取出装置。进一步的,所述纱管垂直提升装置包括:设置在络筒机纱筒工作位一侧的提升装置本体和设置在所述提升装置本体执行终端上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转动安装有锥型定子。更进一步的,所述锥型定子上端为圆锥形轴,下端为台阶轴;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台阶孔,所述台阶孔内设置有转动轴承,所述台阶轴套设在所述转动轴承的内圈。进一步的,所述卸管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纱管垂直提升装置上端的第二旋转气缸和设置在所述第二旋转气缸执行终端且外形为T形的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旋转气缸驱动所述第二连接板在水平方向上旋转180°。更进一步的,所述卸管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板上的第一旋转气缸和设置在所述第一旋转气缸执行终端的气动滑台;所述气动滑台的执行终端上设置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旋转气缸通过所述滑台驱动所述第一连接板在竖直方向上旋转90°;所述滑台驱动所述第一连接板做上、下往复运动。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下端设置有气胀轴;当所述气胀轴伸进所述纱管的中心孔内时胀紧所述纱管的中心孔,将所述纱管固定在所述气胀轴的外圆周面上。进一步的,所述纱管储存装置包括:外形为圆柱形腔体的纱管仓,所述纱管依次竖直排列在所述纱管仓内;所述纱管仓一侧的下端设置有第一缺口,另一侧的上部设置有第二缺口,所述第二缺口两侧设置分别设置有弹性片。更进一步的,所述纱管仓的一侧设置有薄型气缸,所述薄型气缸的动力输出端设置有压头;所述纱管仓的外壁上,从下往上数第二个纱管处设置有通孔,所述压头伸进所述通孔内,由所述薄型气缸驱动所述压头夹住所述纱管。更进一步的,所述纱管仓的另一侧设置有料位传感器,所述纱管仓的外壁上,从下往上数第三个纱管处设置有检测孔,所述料位传感器通过所述检测孔检测纱管仓内是否有纱管。进一步的,所述纱管取出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纱管仓下方的直线运动单元和设置在所述直线运动单元执行终端上的夹持气缸;所述直线运动单元驱动所述夹持气爪做往复直线运动;所述夹持气缸的两个夹爪上分别安装有L形的夹持支撑板,所述夹持支撑板的另一端设置有弧形夹板;所述弧形夹板的外形为与所述纱管直径一致的弧形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技术在络筒机的一侧垂直设置自动机械装置,避开人工操作区域,在不影响人工操作设备的情况下,自动完成空纱管的更换和新纱管的上料任务,节约成本的同时大大降低劳动强度;2)本技术采用胀紧中心孔的方式抓取纱管,所以可以适应各种外形的纱管;3)本技术在垂直提升装置上设置锥型定子,取代原来设置在络筒机上的锥型定子,使得锥型定子可以做上下往复运动,纱筒套设在锥型定子上,当纱筒退绕完成后,垂直提升装置将锥型定子提升一定高度,便于空纱管的更换;4)本技术在垂直提升装置上设置由气动元件组成的卸管装置,将垂直提升装置上的空纱管胀取后旋转180°放入收集箱内;同时胀取新纱管并将新纱管套在锥型定子上;5)本技术设置纱管储存装置,能够储存多个新纱管待用,以便有效节省人力;在纱管储存装置下方设置纱管取出装置,自动从纱管储存装置内取出纱管并将纱管输送至卸管装置下方,由卸管装置将新纱管胀紧后放置在垂直提升装置的锥型定子上。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的络筒机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纱管垂直提升装置主视图;图4为本技术中纱管垂直提升装置的左视图;图5为本技术中卸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中第一旋转气缸旋转90°时的位置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中第二旋转气缸旋转180°时的位置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中纱管储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中纱管取出装置的主视图;图10为本技术中纱管取出装置的左视图。图中:101、纱筒;102、槽筒;103、纱管;104、控制按钮;1、纱管垂直提升装置;2、纱管储存装置;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纱管自动更换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络筒机(5)纱管工作位一侧且将退绕后的空纱管提升一定高度的纱管垂直提升装置(1)和设置在所述纱管垂直提升装置(1)上部并将空纱管从所述纱管垂直提升装置(1)上取下的卸管装置(4);所述纱管垂直提升装置(1)一侧背离所述络筒机(5)的一侧设置有纱管储存装置(2);所述纱管储存装置(2)下方设置有将所述纱管储存装置(2)内的纱管取出并送至所述卸管装置(4)下方的纱管取出装置(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纱管自动更换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络筒机(5)纱管工作位一侧且将退绕后的空纱管提升一定高度的纱管垂直提升装置(1)和设置在所述纱管垂直提升装置(1)上部并将空纱管从所述纱管垂直提升装置(1)上取下的卸管装置(4);所述纱管垂直提升装置(1)一侧背离所述络筒机(5)的一侧设置有纱管储存装置(2);所述纱管储存装置(2)下方设置有将所述纱管储存装置(2)内的纱管取出并送至所述卸管装置(4)下方的纱管取出装置(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纱管自动更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纱管垂直提升装置(1)包括:设置在络筒机(5)纱管工作位一侧的提升装置本体(11)和设置在所述提升装置本体(11)执行终端上的支撑板(12);所述支撑板(12)上转动安装有锥型定子(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纱管自动更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型定子(13)上端为圆锥形轴,下端为台阶轴;所述支撑板(12)上设置有台阶孔,所述台阶孔内设置有转动轴承,所述台阶轴套设在所述转动轴承的内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纱管自动更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卸管装置(4)包括:设置在所述纱管垂直提升装置(1)上端的第二旋转气缸(41)和设置在所述第二旋转气缸(41)执行终端且外形为T形的第二连接板(42);所述第二旋转气缸(41)驱动所述第二连接板(42)在水平方向上旋转18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纱管自动更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卸管装置(4)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板(42)上的第一旋转气缸(43)和设置在所述第一旋转气缸(43)执行终端的气动滑台(45);所述气动滑台(45)的执行终端上设置有第一连接板(44);所述第一旋转气缸(43)通过所述滑台(45)驱动所述第一连接板(44)在竖直方向上旋转90°;所述滑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晨任李培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道非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