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络筒自动更换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63936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2 13: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络筒自动更换系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络筒机上设置筒子保持装置、卸卷装置和上筒装置,自动完成筒子装夹、卸卷及上筒功能,无需人工干预,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及降低了劳动强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筒子两侧对称设置两套保持装置,稳定可靠的限制筒子的横向移动;保持装置中的保持臂能够随纱筒的中心高度自动调节,以适应锥型纱筒的定位需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自动翻转的一端带弧形的长方形板,将成型的纱筒从络筒机上导入输送装置,完成成型纱筒的卸料过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筒子储存仓,筒子在筒子储存仓内从上到下依次排列,采用摆动夹取装置将筒子从筒子存储仓内取出并放置在无动力支撑辊和摩擦辊上,进行络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络筒自动更换系统
本技术涉及纺织机械
,尤其涉及一种络筒自动更换系统。
技术介绍
络筒作为纺纱的最后一道工序和织造的首道工序,起着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络筒机的主要作用是通过络筒将容量较少的管纱连接起来,做成容量较大的筒纱,同时清除纱线上的疵点,改善纱线品质,提高纱线的均匀度和光洁度,以利于减少纱线在后道工序中的断头,提高织物的外观质量。目前,在实际生产中,筒子成筒纱后进行收筒,筒纱由人工从设备上取出后滚入输送带上,输送带带动筒纱向前移动,同时人工再将空筒安装至络筒机上,这样工作量较大,工作效率低。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申请号为CN201720621895.X的专利提出了一种络线机络筒更换机构,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上且用于放置络筒的支架,其特征是:所述机架上固定连接有铰接座,所述支架包括转动连接在铰接座上的铰接块、转动连接在铰接块端部且用于与络筒内侧壁抵接的连接柱,所述机架上设置限位件,所述限位件用于与铰接块的外侧壁抵接,进而限制支架的转动位置;所述限位件包括若干贯穿设置在铰接块外侧壁上的限定槽、设置在机架上且用于与限定槽嵌接的弹块,所述限定槽的横截面形状为弧形。所述弹块包括固定连接在机架上的板簧、设置在板簧上且用于与限定槽嵌接的压块,所述板簧用于驱动压块向着限定槽一侧移动;该技术为了换筒方便,采用一端支撑的方式,当设备高速运转时,有将筒纱甩出的风险;另外该技术中铰接座部位只能允许安装纱筒的连接柱实现水平上的旋转,而限制了竖直方向的转动,从而不能适应有锥度的纱筒生产。因此,亟需一种纱筒自动更换系统来解决现有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络筒自动更换系统,本系统能够实现稳定可靠的纱筒成型的同时代替人工自动将成纱的纱筒取下并滚入输送带,另外再自动将空纱筒安装到位。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一种络筒自动更换系统,包括:两个对称设置在筒子两端的保持装置、设置在所述筒子下方的卸卷装置和设置在所述保持装置上方的上筒装置;两套所述保持装置卡主所述筒子的两端,所述卸卷装置将成纱的筒子自导入输送装置,所述上筒装置将空的筒子放入工作位。进一步的,所述保持装置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络筒机机架上的中心轴和一端套设在所述中心轴外表面上的长条形的保持臂;所述保持臂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内滑动安装有保持轴。更进一步的,所述保持臂的左侧设置有气缸座,所述气缸座上设置有薄型气缸,所述薄型气缸的执行终端与所述保持轴连接,并驱动所述保持轴在所述第二通孔内滑动;所述保持轴的右端安装有调心轴承,所述调心轴承的外圈上套设有锥型卡头,所述锥型卡头的小端与所述筒子的中心孔相对。更进一步的,所述保持轴上设置有压缩弹性件和深沟球轴承,所述深沟球轴承设置在所述保持轴的左侧,且靠近所述保持臂处,所述压缩弹性件一端抵住所述调心轴承的外圈,另一端抵住所述深沟球轴承的外圈。进一步的,所述卸卷装置包括:固定设置在络筒机机架上的第一轴承座和安装在所述两个第一轴承座上的拨板;所述拨板为长方形板,一端设置有向上翻转的圆弧,所述圆弧的半径与所述筒子的半径保持一致;所述长方形板的下方设置有转轴。更进一步的,所述拨板的转轴两端分别转动安装在两个所述第一轴承座内,所述拨板以所述转轴为中心转动;所述拨板上背离所述圆弧的一侧,其两边对称设置有两个L形的导向板;所述拨板的所述圆弧段设置有缺口,所述摩擦辊筒和所述无动力支撑辊筒在所述缺口处与所述筒子接触。进一步的,所述上筒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输送装置上方的筒子存储装置和设置在所述筒子存储装置一侧的筒子抓取装置;所述筒子在所述筒子存储装置内从上到下依次排列;所述筒子抓取装置从所述筒子存储装置下端抓取筒子。更进一步的,所述筒子存储装置包括:外形为长方形空腔的筒子储存仓和安装在所述筒子存储仓下部的簧片;所述簧片安装在所述缺口的外侧,保证筒子不会滚出筒子储存仓。进一步的,所述筒子抓取装置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络筒机机架上的第二轴承座和两端分别转动安装在两个所述第二轴承座上的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上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二直线驱动部;所述第二直线驱动部的执行终端设置有外形为长条形平板的摆杆,所述摆杆上端设置有夹板。更进一步的,所述主动轴的一端安装有齿轮,所述齿轮下端设置有齿条,所述齿条和所述齿轮啮合;所述齿条的一端设置有第一直线驱动部;所述第一直线驱动部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齿条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技术在络筒机上设置筒子保持装置、卸卷装置和上筒装置,自动完成筒子装夹、卸卷及上筒功能,无需人工干预,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及降低了劳动强度;2)本技术在筒子两侧对称设置两套保持装置,稳定可靠的限制筒子的横向移动;保持装置中的保持臂能够随纱筒的中心高度自动调节,以适应锥型纱筒的定位需求;3)本技术设置自动翻转的一端带弧形的长方形板,将成型的纱筒从络筒机上导入输送装置,完成成型纱筒的卸料过程;4)本技术设置筒子储存仓,筒子在筒子储存仓内从上到下依次排列,采用摆动夹取装置将筒子从筒子存储仓内取出并放置在无动力支撑辊和摩擦辊上,进行络筒。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向旋转视图;图3为本技术中筒子缠绕成纱筒时保持装置的姿态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卸卷装置的主视图;图5为本技术中卸卷装置的俯视图;图6为本技术中上筒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的B向视图。图中:1、保持装置;2、卸卷装置;3、上筒装置;4、筒子;5、输送装置;6、辅助驱动部;7、无动力支撑辊筒;8、主驱动部;9、槽筒;10、摩擦辊筒;101、纱筒;11、中心轴;12、保持臂;13、第一自润滑轴套;14、第二自润滑轴套;15、保持轴;16、气缸座;17、薄型气缸;18、压缩弹性件;19、调心轴承;20、锥型卡头;201、第一通孔;202、第二通孔;203、深沟球轴承;21、拨板;22、导向板;23、第一轴承座;31、筒子存储装置;32、筒子抓取装置;311、筒子储存仓;312、簧片;321、第一直线驱动部;322、齿条;323、齿轮;324、摆杆;325、夹板;326、转动轴;327、第二轴承座;328、第二直线驱动部;329、安装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如图1所示,一种络筒自动更换系统,包括保持装置1、卸卷装置2和上筒装置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络筒自动更换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对称设置在筒子(4)两端的保持装置(1)、设置在所述筒子(4)下方的卸卷装置(2)和设置在所述保持装置(1)上方的上筒装置(3);两套所述保持装置(1)夹持所述筒子(4)的两端,所述卸卷装置(2)将成纱的筒子(4)导入输送装置(5),所述上筒装置(3)将空的筒子(4)放入工作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络筒自动更换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对称设置在筒子(4)两端的保持装置(1)、设置在所述筒子(4)下方的卸卷装置(2)和设置在所述保持装置(1)上方的上筒装置(3);两套所述保持装置(1)夹持所述筒子(4)的两端,所述卸卷装置(2)将成纱的筒子(4)导入输送装置(5),所述上筒装置(3)将空的筒子(4)放入工作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络筒自动更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装置(1)包括:固定设置在络筒机机架上的中心轴(11)和一端套设在所述中心轴(11)外表面上的长条形的保持臂(12);所述保持臂(12)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通孔(202),且所述第二通孔(202)内滑动安装有保持轴(1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络筒自动更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臂(12)的左侧设置有气缸座(16),所述气缸座(16)上设置有薄型气缸(17),所述薄型气缸(17)的执行终端与所述保持轴(15)连接,并驱动所述保持轴(15)在所述第二通孔(202)内滑动;所述保持轴(15)右端安装有调心轴承(19),所述调心轴承(19)的外圈上套设有锥型卡头(20),所述锥型卡头(20)的小端与所述筒子(4)的中心孔相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络筒自动更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轴(15)上设置有压缩弹性件(18)和深沟球轴承(203),所述深沟球轴承(203)设置在所述保持轴(15)的左侧,且靠近所述保持臂(12)处,所述压缩弹性件(18)一端抵住所述调心轴承(19)的外圈,另一端抵住所述深沟球轴承(203)的外圈。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络筒自动更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卸卷装置(2)包括:固定设置在络筒机机架上的第一轴承座(23)和安装在所述两个第一轴承座(23)上的拨板(21);所述拨板(21)为长方形板,一端设置有向上翻转的圆弧,所述圆弧的半径与所述筒子(4)的半径保持一致;所述长方形板的下方设置有转轴。


6.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晨任李培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道非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