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蒸汽高效回收加油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635565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2 13:55
油蒸汽高效回收加油管。涉及汽车燃油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对汽车加油管结构的改进。提供了一种连接可靠性高、油蒸汽流动性佳,且能够根据碳罐工作能力改变出口设计尺寸的油蒸汽高效回收加油管。包括加油管、导流口和循环管,所述循环管出口贯穿所述加油管上部的侧壁,使得所述循环管与所述加油管连通,所述循环管伸入所述加油管内的管口部位为开口面积小于所述加油管管孔横截面面积的缩口。在所述循环管与所述加油管连接的根部设有一圈凸环。所述凸环外表面的下部表面与所述加油管表面焊接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精确控制油蒸汽的挥发量,提升了循环管与油管之间的连接可靠性,避免了油蒸汽从导流口挥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油蒸汽高效回收加油管
本技术涉及汽车燃油系统
,尤其涉及对汽车加油管结构的改进。
技术介绍
出于防治压燃式及气体燃料点燃式发动机汽车排气对环境的污染,保护生态环境,保障人体健康,国家推出了第六阶段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标准。随着标准的实施,对于燃油系统加油管设计、生产单位而言,需要对现有的加油管进行改进,以适应国六的要求。现有技术的燃油管,为控制油蒸汽的排放,一般在油箱与导流口之间连通一根循环管,将油箱内油蒸汽再次循环进入油箱。常规的油蒸汽循环量与碳罐的工作能力密切相关,碳罐工作能力大循环管出口尺寸需要设计较小,反之则大。然而,整车生产过程中,加油管总成配套厂家可以根据整车厂家的初始要求来确定循环管出口尺寸。但一旦出现碳罐改型或配套其他规格车辆,则可能出现循环管出口尺寸不合要求的情况,造成油蒸汽回收效率低。此外,循环管与金属材质加油管旁路连接时,一般采用焊接结构形式,现有技术的循环管是直接插入加油管壁,再进行焊接,焊接缝呈直角状态,焊接可靠性低,连接强度差、且易出现焊接缺陷。最后,在加油流速较高时,常规循环管出口由于与加油管直角相交,一是油蒸汽流动性不好,二是会出现哨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了一种连接可靠性高、油蒸汽流动性佳,且能够根据碳罐工作能力改变出口设计尺寸的油蒸汽高效回收加油管。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包括加油管、导流口和循环管,所述循环管出口贯穿所述加油管上部的侧壁,使得所述循环管与所述加油管连通,所述循环管伸入所述加油管内的管口部位为开口面积小于所述加油管管孔横截面面积的缩口。在所述循环管与所述加油管连接的根部设有一圈凸环。所述凸环外表面的下部表面与所述加油管表面焊接连接。所述导流口具有伸入所述加油管上部管口的导流锥,所述导流锥与所述加油管上部管口之间形成楔形腔,所述缩口处于所述楔形腔内。所述缩口还设有外翻边。本技术的油蒸汽高效回收加油管改变了现有技术循环管出口尺寸与管径一致的技术现状,根据碳罐的工作能力将循环管的出口改进为缩口,具体尺寸根据碳罐规格具体设计,当碳罐工作能力大时,缩口量大(即出口面积小),反之则缩口量小。这样就使得循环管出口油蒸汽的流量与碳罐工作能力相匹配,精确控制油蒸汽的挥发量。其次,为强化循环管与加油管之间的焊接结构稳定性,在循环管出口的上部设计了凸环,凸环的下部成为焊接面,增加了焊接面积,进而提升了循环管与油管之间的连接可靠性。最后,在加油过程中,由于液态汽油的高速流动,会在导流口的外部楔形腔内形成“负压”效应,回流的油蒸汽会随着液态汽油的流动方向返回油箱,进而避免了油蒸汽从导流口挥发。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A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中循环管口部的另一实施方式,图4是本技术的立体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图。图中1是加油管,2是导流口,21是楔形腔,3是循环管,31是循环管缩口,311是翻边,32是凸环,4是加油枪,41是液态汽油,42是油蒸汽。图中箭头线表示流动方向。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1-5进一步说明本技术,本技术包括加油管1、导流口2和循环管3,循环管3出口贯穿加油管1上部的侧壁,使得循环管3与加油管1连通,循环管3伸入加油管1内的管口部位为开口面积小于加油管管孔横截面面积的缩口31;在整个加油过程中,多于碳罐工作能力的油蒸汽42经过循环管3,通过缩口31进入加油管3,随着注入的液态汽油返回油箱内。如出口部位不进行缩口处理,在加油过程中会导致循环管3出口处的油蒸汽被过度“抽取”,易导致加油管口部油蒸汽浓度过大,从导流口2溢出。在循环管3与加油管1连接的根部设有一圈凸环32,将凸环32外表面的下部表面与加油管1表面焊接连接,相对于现有技术,循环管3上的凸环32外表面的下部表面与加油管1表面形成一个异形弧槽,增加了焊接连接面积,能保证有足够的焊接强度,可以抵御车辆在行驶过程中产生的振动,避免因振动造成焊缝开裂,提高了油箱的安全性。导流口2具有伸入加油管1上部管口的导流锥,导流锥与加油管1上部管口之间形成楔形腔21,缩口31处于楔形腔21内;在加油过程中,通过加油枪4快速注入的液态汽油41在通过导流口2进入加油管1后,会在楔形腔21处形成“负压”状态,能加快循环管3内的油蒸汽42朝向加油管1的底部流动进入油箱,进而避免油蒸汽42从导流口2挥发。缩口31还设有外翻边311,避免油蒸汽42在快速流出时,引发哨音。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技术公开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所公开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不需要创造性的劳动就可以对其中的一些技术特征作出一些替换和变形,这些替换和变形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油蒸汽高效回收加油管,包括加油管、导流口和循环管,所述循环管出口贯穿所述加油管上部的侧壁,使得所述循环管与所述加油管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管伸入所述加油管内的管口部位为开口面积小于所述加油管管孔横截面面积的缩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油蒸汽高效回收加油管,包括加油管、导流口和循环管,所述循环管出口贯穿所述加油管上部的侧壁,使得所述循环管与所述加油管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管伸入所述加油管内的管口部位为开口面积小于所述加油管管孔横截面面积的缩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蒸汽高效回收加油管,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循环管与所述加油管连接的根部设有一圈凸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浩鹏冯志坚张剑吕琪刘伟彪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华光橡塑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