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直流高速断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60907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0 10: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直流高速断路器,属于电路保护设备技术领域,该断路器包括:绝缘壳体;绝缘壳体内部设有:过流脱扣装置、主电气回路、合闸装置、辅助反馈装置、灭弧装置和操动构件;辅助反馈装置与主电气回路进行电性连接;过流脱扣装置和主电气回路分别与外接供电装置进行电连接;操动构件与主电气回路连接,且与合闸装置、辅助反馈装置、灭弧装置配合使用,在合闸装置动作后,达到带动其他部件的动作效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减震器在动触头动作过程中,具有良好的抗振动和机械冲击性能;其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个构件模块化组装,各构件之间结构紧凑。件之间结构紧凑。件之间结构紧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直流高速断路器


[0001]本技术涉及电路保护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直流高速断路器。

技术介绍

[0002]在配电领域,现代电力电子技术和分布式电源的推动下,直流配电网具有巨大的发展前景。常见的分布式电源均可发出直流电或经整流后变为直流电,若将这些电源接入直流配网将大大节省换流环节;
[0003]直流配电网相比交流配电网,具有线路成本低、输电损耗小、供电可靠性高等诸多技术和经济优势。直流断路器作为直流保护设备对保证直流配电网安全运行有着重大意义,为有效抑制故障电流扩散,保证直流输、配电网安全运行和设备正常工作,直流断路器将成为有效甚至唯一的技术手段。
[0004]机械式直流断路器根据其灭弧原理的不同,可分为真空断路器、六氟化硫断路器、多油(少油)断路器、压缩空气断路器、磁吹断路器和空气断路器,目前真空断路器和六氟化硫断路器已经大范围替代其他断路器并在电力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
[0005]但是,现有的断路器结构较为单一,且体积大安装空间局限;其次,现有的断路器功能单一,为保护电路的正常运行,而连接不同功能的装置,从而增加了断路器的故障频率,降低了断路器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为此我们提供一种模块化的空气断路器。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新型直流高速断路器。
[0007]一方面,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直流高速断路器,包括:绝缘壳体;所述绝缘壳体内部设有:过流脱扣装置、主电气回路、合闸装置、辅助反馈装置、灭弧装置和操动构件;r/>[0008]所述辅助反馈装置与主电气回路进行电性连接;
[0009]所述过流脱扣装置和主电气回路分别与外接供电装置进行电连接;
[0010]所述操动构件与主电气回路连接,且与合闸装置、辅助反馈装置、灭弧装置配合使用,在合闸装置动作后,达到带动合闸装置、辅助反馈装置和灭弧装置的动作效果。
[0011]进一步地,所述绝缘壳体内部设有横向和纵向的承载板,且所述承载板与绝缘壳体一体成型。
[0012]更进一步地,所述主电气回路主要包括:动触头、静触头、引弧角、拨叉和保护电阻;
[0013]所述操动构件主要包括:连杆;
[0014]所述动触头和静触头均与绝缘壳体内的线桩进行软连接;
[0015]其中,所述动触头下端与绝缘壳体内部的横向设置的承载板铰接,右侧面与连杆上端铰接;
[0016]所述连杆下端处嵌套有套筒,所述套筒上端与绝缘壳体内部横向设置的承载板铰
接;且所述连杆上套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限位于套筒下端;
[0017]所述静触头与所述引弧角连接,且静触头位于引弧角下端;
[0018]所述拨叉一端与合闸装置连接,另一端在拨叉水平移动时与动触头相接触。
[0019]更进一步地,所述所述过流脱扣装置主要包括:动铁芯、杠杆和磁元件,且过流脱扣装置串联在所述主电气回路;
[0020]所述动铁芯上端与所述杠杆一端连接,所述杠杆与转动连接在绝缘壳体内部;
[0021]其中,所述磁元件给动铁芯磁力时,在动铁芯移动过程中所述杠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动触头相接触。
[0022]更进一步地,所述辅助反馈装置主要包括:辅助触头,所述辅助触头电连接在所述主电气回路中。
[0023]更进一步地,所述灭弧装置主要包括:灭弧罩、引弧角、去电离隔板;所述引弧栅片对称设置在所述灭弧罩两侧,所述去电离隔板对称设置在引弧栅片两外侧;且三者构成的整体设置在引弧角的上端。
[0024]更进一步地,所述动触头两侧均设有减震器;
[0025]其中,一所述减震器位于动触头左侧下方,且下端与绝缘壳体内横向设置的承载板连接;动触头右侧的减震器位于动触头右侧上方,且该减震器的位于绝缘壳体内纵向设置的承载板上。
[0026]更进一步地,所述拨叉下端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下端与横向设置的承载板相连接。
[0027]更进一步地,所述动触头下端与对应的承载板的连接处设有半圆形槽,所述动触头动作时,其下端在所述半圆形槽内转动。
[0028]另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直流高速断路器的工作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0029]步骤1,合闸,断路器闭合保持装置采用螺管式电磁铁,通过合闸指令使线圈得电,其动铁芯通过拨叉驱使动触头闭合,经过0.5~1s延时,控制回路自动接入保持电阻,铁芯和动触头保持在闭合位置;
[0030]步骤2,分闸,通过分闸指令使线圈失电,恢复弹簧迫使铁芯和拨叉复位,动触头断开;
[0031]步骤3,过流脱扣和灭弧,当回路发生过载或短路时,流过电流大于静态整定值,过电流脱扣装置动作,迫使拨叉向上释放动触头,动触头断开产生的电弧电流由于主电路自身磁场的作用,将电弧吹入灭弧室,灭弧装置内的金属栅片将电弧分隔成许多短弧,并在隔离板中去游离,将电弧熄灭。
[0032]本技术的优点:
[0033]首先,本技术方案将断路器的功能能加的多样化,电路负载或短路时,通过设置的过流脱扣装置可以及时的进行将电路中的触头断开,起到保护电路的作用,而在触头断开时产生的电弧通过引弧角引入灭弧装置内,可将电弧熄灭,而设置的辅助反馈装置又可以及时的将电路中的信号反馈至处理器;其次,通过设置的减震器可以在合闸和开闸时对动触头进行缓冲,减弱了动触头受到的作用力。再者,本断路器产品体积小,结构紧凑,重量轻,机械和电气寿命长,结构简单保养要求低。
附图说明
[0034]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
[0035]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开闸结构示意图;
[0036]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闭闸结构图;
[0037]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直流控制原理图;
[0038]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交流控制图;
[0039]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的辅助开关接线图。
[0040]附图标记:
[0041]101—承载板;2—拨叉;3—动触头;4—连杆;5—辅助触头;6—减震器;7—杠杆;8—动铁芯;9—静触头;10—灭弧罩;11—引弧角;12 —引弧栅片;13—去电离隔板;14—半圆形槽;15—第一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42]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43]参见图1至图5,如图1至图5所示,绝缘壳体;绝缘壳体内部设有:过流脱扣装置、主电气回路、合闸装置、辅助反馈装置、灭弧装置和操动构件;
[0044]辅助反馈装置与主电气回路进行电性连接;
[0045]过流脱扣装置和主电气回路分别与外接供电装置进行电连接;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直流高速断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绝缘壳体;所述绝缘壳体内部设有:过流脱扣装置、主电气回路、合闸装置、辅助反馈装置、灭弧装置和操动构件;所述辅助反馈装置与主电气回路进行电性连接;所述过流脱扣装置和主电气回路分别与外接供电装置进行电连接;所述操动构件与主电气回路连接,且与合闸装置、辅助反馈装置、灭弧装置配合使用,在合闸装置动作后,达到带动合闸装置、辅助反馈装置和灭弧装置的动作效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直流高速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壳体内部设有横向和纵向的承载板(101),且所述承载板(101)与绝缘壳体一体成型。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直流高速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电气回路主要包括:动触头(3)、静触头(9)、引弧角(11)、拨叉(2)和保护电阻;所述操动构件主要包括:连杆(4);所述动触头(3)和静触头(9)均与绝缘壳体内的线桩进行软连接;其中,所述动触头(3)下端与绝缘壳体内部的横向设置的承载板铰接,右侧面与连杆(4)上端铰接;所述连杆(4)下端处嵌套有套筒,所述套筒(401)上端与绝缘壳体内部横向设置的承载板(101)铰接;且所述连杆(4)上套设有第一弹簧(15),所述第一弹簧(15)限位于套筒(401)下端;所述静触头(9)与所述引弧角(11)连接,且静触头(9)位于引弧角(11)下端;所述拨叉(2)一端与合闸装置连接,另一端在拨叉(2)水平移动时与动触头(3)相接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直流高速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流脱扣装置主要包括:动铁芯(8)、杠杆(7)和磁元件,且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兰飞李宏伟关孟毅张锋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星澜轨道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