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夏普公司专利>正文

具有同时进行清洁/显影的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59761 阅读:1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是一种具有接触式带电装置的无清除工艺的图像形成装置,在带电位置与曝光位置之间设置与像载体表面接触的显影剂分散装置。显影剂分散装置例如是导电性的刷子形的,将像载体上的残留调色剂分散,同时捕捉并保持。这样,在该图像形成装置中,在像载体上的残留调色剂到达曝光位置之前就由显影剂捕捉装置分散并捕捉,所以可防止带电装置形成的残留调色剂的图形引起图像质量降低而提高图像质量。(*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利用电子照相方式形成图像的复印机、印刷机等图像形成装置。在先有的使用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中成像过程通常由使作为像载体的感光体表面均匀带电的带电工序、向感光体表面照射光以形成静电潜影的曝光工序、利用调色剂使上述静电潜影可视化的显影工序、将通过显影而得到的调色剂像转印到纸上的转印工序和除去感光体表面的残留调色剂的清除工序等5个工序构成。上述带电工序使用带电器,曝光工序使用写入头,显影工序使用显影装置,转印工序使用转印器等装置,在上述清除工序中,使用由清除刮板和废调色剂盒构成的清除装置。使用上述清除装置将清除刮板压在感光体的表面,从感光体表面将残留调色剂剥离除去。并且,把除去的残留调色剂收集到废调色剂盒内,然后将其废弃扔掉。然而,在具有这种清除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中,需要在装置内确保用于设置废调色剂盒的大的配置空间和为了扔掉收集的废调色剂而进行定期的维修。因此,上述图像形成装置难于实现小型化和提高维修的方便性。因此,从解决这些问题和有效利用资源的角度出发,正在积极地开发使显影装置具有调色剂的回收功能的不除去残留调色剂的工艺。在该不除去残留调色剂的工艺过程中,在转印后的残留调色剂附着在感光体表面的状态下进行带电及曝光处理,形成潜影。并且,在显影工序中对本次进行过曝光的感光体表面的曝光部,除了已存在的残留调色剂外,还从显影清扫装置供给新的调色剂,进行显影。另一方面,在感光体表面的未曝光部存在的残留调色剂在显影清扫装置一侧飞落,回收到显影槽内。即,进行未曝光部的残留调色剂的清除和再循环利用。在显影工序中同时进行的曝光部的显影和未曝光部的清除是基于如下原理。即,在反转显影法中,对于表面电位降低到接近0的曝光部,是从外加电压值低于感光体(未曝光部)的带电电位的显影清扫装置供给同极性带电的调色剂而进行显影的。并且,这时,在感光体的未曝光部存在的残留调色剂由于该感光体与带电器的电位差而从感光体向显影清扫装置飞落并回收到显影槽内。这样,如果可以再循环利用残留调色剂,就不必设置废调色剂盒和对其进行维修,即,可以同时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装置本体的小型化以及提高维修的方便性。然而,在上述不除去残留调色剂的工艺情况下,形成转印后的残留调色剂仍然残留着前次的图像的图形的感光体表面如果向带电部及曝光部传送,由于有该图形部分,在带电部就不能使感光体表面均匀地带电,另外,在曝光部由于图形部分对曝光的遮挡而不能形成鲜明的静电潜影。因此,在下次进行图像形成时该图形就作为存储图像而残留着,影响下一个图像,从而造成图像不鲜明,使图像质量降低。因此,鉴于上述问题,在例如特开昭62-203182号公报和特开昭63-241587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在转印部与带电部之间设置了扰乱(非图形化)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按照该装置,在进行带电工序之前,是通过利用扰乱装置在感光体上将转印后的残留调色剂形成的图形扰乱、分散,实现非图形化,来避免因残留调色剂而形成存储图像的。另一方面,目前,关于在带电工序中使感光体表面带电的带电装置,正在积极地引入或开发接触式带电装置,以取代非接触式即放电式的带电装置。这是由于以电晕放电带电器为代表的放电式带电装置存在如下问题①为了使感光体带电,所需要的外加电压是高电压,所以,应防止电流泄漏,带电器本身大型化;②带电效率低,消耗的功率大;③向感光体放电时,大气中的氧分子离子化后发生臭氧(O3),所以,会引起装置结构部件的性能老化;④另外,从环境卫生角度考虑,必须设置用于除去臭氧的装置,所以,难于实现装置本体的小型化。但是,当在采用再循环利用上述残留调色剂的不去除残留调色剂的工艺过程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作为带电装置使用可以解决上述①~④的问题的接触式带电器时,在上述特开昭62-203182号公报和特开昭63-241587号公报中公开的结构中,又会产生以下新的问题。按照该装置,在进行带电工序之前,通过利用扰乱装置在感光体上将转印后的残留调色剂形成的图形扰乱、分散,实现非图形化,来避免因残留调色剂而形成存储图像的。即,如图8所示,由于感光体21在残留调色剂Tr附着在其表面上的状态下与带电器2 2接触,所以,残留调色剂Tr将附着到带电器22上。在该带电器22上附着、堆积的负极性的残留调色剂Tr,由于加在带电器22上的负极性电压而在残留调色剂Tr与带电器22之间产生的电排斥力的作用,将会再次反跳回感光体21上堆积起来。于是,尽管在进行带电工序之前利用扰乱装置实现了非图形化,感光体21上的残留调色剂Tr仍然会由带电器22形成新的图形。因此,感光体21在形成这种新的图形的状态下通过曝光工序时,和上述转印后的残留调色剂形成图形的状态一样,将会影响曝光。即,该带电器22形成的图形将作为存储图形而影响下一个图像,从而使图像质量降低。另外,在上述结构中,特别是对带电器22如图9所示的那样,加上交流电压时,从该带电器22飞落到感光体21上的残留调色剂Tr的量与交流电压的周期同步地增减。即,加到带电器22上的外加电压的绝对值小于感光体21的表面电位时,附着在带电器22上的负极性的残留调色剂Tr由于与带电器22之间的电排斥力的作用难于回到感光体21上。相反,当加到带电器22上的外加电压的绝对值大于感光体21的表面电位时,由于附着在带电器22上的负极性的残留调色剂Tr受到带电器22的很大的电排斥力的作用,所以,容易回到感光体21上。并且,当加到带电器22上的外加电压值在负极一侧为峰值时,飞落到感光体21上的残留调色剂Tr的量也成为峰值。然后,在原理上由于通过反转显影法应返回显影器一侧的感光体21上的残留调色剂Tr的量如上述那样太多,所以,反转显影后不会完全飞落到显影器一侧,一部分将留在感光体21上。并且,当飞落到感光体21上的残留调色剂Tr的量成为峰值时,特别是当该现象显著时,反转显影后的感光体21上的残留调色剂Tr的量也成为峰值。这样,由于反转显影后的感光体21上的残留调色剂Tr的量也与交流电压的周期同步地增减,所以,在感光体21上将形成残留调色剂Tr的图形。并且,该图形在转印工序中将照样被转印。结果,如附图说明图10所示的那样,在输出的白底图像上将发生与纸的进给方向垂直的黑线条即所谓的模糊现象。该黑线条与可以根据感光体21的周速度进行计算的周期一致地出现。另一方面,当输出灰调图像时,与纸的进给方向垂直的微小白线条即所谓的空白缺陷将在宽阔的范围内出现。这样,残留调色剂可以再循环利用而且作为带电装置使用接触式带电器的图像形成装置,只将先有的装置、方法组合不能形成具有良好的图像质量的图像。另外,在接触式带电装置,特别是刷型带电器中,难于使感光体表面成为均匀的电位,结果,在形成的静电潜影中将产生模糊现象,从而使图像质量降低。即,由于刷型带电器中的与感光体表面接触进行带电的刷子部的形状和电气特性(例如,电阻值及介电常数等)具有非均匀性,所以,不能使感光体表面均匀地带电。并且,特别是,当沿着与纸的进给方向垂直的方向看感光体表面时,其带电电位的增减显著。这样,当感光体表面的带电电位不均匀时,在形成的黑底图像中如图11所示的那样,将出现与纸的进给方向平行的微小白线条即所谓的空白缺陷现象,使图像质量降低。另外,这种现象在加到带电器上的外加电压仅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将显影剂像保持在表面的像载体、使像载体的表面带电的带电装置、将带电的像载体的表面曝光形成静电潜影的曝光装置、回收转印后残留在像载体的表面的残留显影剂的同时将显影剂供给静电潜影而形成显影剂像的显影清扫装置、将显影剂像转印到被转印材料上的转印装置和将像载体的表面的残留显影剂从带电位置分散到曝光位置的显影剂分散装置。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特征在于:上述显影剂分散装置包括与像载体的表面接触并将残留显影剂分散的接触分散部件。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早川尚志足立克已
申请(专利权)人:夏普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