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影辊的修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59544 阅读:1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用于修复一显影辊的方法包括一用于输送显影剂的滚筒部分和一连接到滚筒部分的一端以传送一驱动力的塑料凸缘部分;在将该凸缘部分和滚筒部分分开后,去掉滚筒部分中变形的一部分,然后将沿滚筒部分的轴向长于被分开了的凸缘部分的凸缘部分与所述分开了的缩短了的滚筒部分结合起来。(*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成像设备,例如复印机或打印机中显影装置所使用的显影辊的回收、再加工或修复方法。大家知道,成像设备,如激光束打印机的感光鼓和处理装置,例如清洁单元或显影单元,是整体装配到一个卡盒中,以形成一个处理盒,它能可拆卸地安装,使成像设备不需维修。通常,当一处理盒的显影单元内的调色剂用尽时,该处理盒需要换一个新的。以前,在新的处理盒中所有的元件都是新的,但近年来,那些元件中的某些元件通过修复又可以循环使用,以节省自然资源。当一处理盒的服务年限到期时,就拆卸下该处理盒以分开各部件。在分开的各部件中,显影剂承载件要用鼓风机或诸如此类的工具简单地清理粘到其表面上的污垢(调色剂、灰尘),并用肉眼检查其表面状况及类似状况。然后,通过了肉眼检查的那些部件被重新装入处理盒,而没有通过肉眼检查的那些部件则作为形成显影剂承载件的原材料而被循环使用。然而,通过肉眼检查的使用过的显影剂承载件的比例是相当低的;因此,不能说资源已得到了充分的保护。此外,在处理盒具有一个通过了肉眼检查的用过的显影剂承载件的情况下,容易发生图像密度的降低。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做出的,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修复显影辊的方法,该显影辊包括用于输送显影剂的滚筒部分,和连接到该滚筒部分的一端用来传送驱动力的塑料凸缘部分;其中,在凸缘部分和滚筒部分被分离后,由于凸缘部分与滚筒部分的结合而变形的滚筒部分的区域被磨掉了,而用一在滚筒部分的轴向上比分离后的滚筒部分长的新的凸缘部分与分开并缩短了的滚筒部分在缩短的一边结合。依照本专利技术,用过的显影辊能重新使用,并具有与新的显影辊同样的性能。下面通过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最佳实施例的叙述,使本专利技术的这些和其它目的、特点和优点变得更明显。图中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中处理盒的剖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中成像装置的剖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中部分拆开的处理盒的立体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中进一步拆开的处理盒的立体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中更进一步拆开的处理盒的立体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中更进一步拆开的处理盒的立体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中更进一步拆开的处理盒的立体图;图8是部分拆开的显影单元的立体图;图9是进一步拆开的显影单元的立体图;图10是表示显影单元和部分拆开的显影滚筒的立体图;图11是部分拆开的显影滚筒的立体图12是表示怎样为了修复金属辊而向它喷砂的说明图;图13是表示依照本专利技术重建显影辊的一种方法的说明图;图14是表示依照本专利技术重建显影辊的另一方法的说明图;图15是表示抛光金属辊的一种方法的说明图;图16是表示依照本专利技术拆卸显影辊的一种方法的说明图;图17是表示依照本专利技术拆卸显影辊的另一方法的说明图;图18是依照本专利技术的凸缘的前视图。实施例1下面,将参照附图来叙述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处理盒和成像装置的总体结构)在详细叙述本专利技术之前,先叙述整体地包括一个感光鼓和一清洁刮板的处理盒的总体结构和其中安装该处理盒的激光束打印机(成像设备)的总体结构。图1是处理盒C的示意剖视图。该处理盒C可分解成四个主要单元顶框1(盒盖)、主充电单元2(充电装置)、显影单元3(显影装置)。和清理单元4(清理装置)。显影单元3和清理单元4分别包括一个调色剂/显影框3A(T-D框)和一个鼓框单元4A。这些框容纳和支撑着各种部件,这些部件将在以后进行叙述。在将处理盒C拆成四个单元后,感光鼓41(电摄影感光鼓)处于清理单元4中。顶框1由一个从上面将主充电单元2,显影单元3,和清理单元4盖住的框构成。它设有基本上垂直的通孔11a和11b,这些通孔相对于从前到后的方向(箭头K1和K2所指方向)来说,基本上位于中部,使照射光和预照射光能到达感光鼓41的表面。主充电单元2包括遮光板21,放电丝22和栅极23。遮光板21具有U型的截面形状,它的开口侧面对着感光鼓41。放电丝22放在由遮光板21围成的空间内。栅极23放在遮光板21的开口处。显影单元3包括调色剂框31;紧靠着调色剂框31设置的显影框32 ;和显影辊33。调色剂框31构成了一个调色剂(显影剂)贮藏部分,并有一个开口31a。显影框32构成了一个显影室,也有一个开口32a。该显影室通过开口31a和32a与调色剂贮藏部分连接。显影辊33被支承在显影框32上,使得其紧靠着感光鼓41并与之平行。它可在箭头R1所示的方向上转动。在显影辊33的上方,设置有一显影刮板,以调整涂在显影辊33的表面上的调色剂层的厚度。参照图8和图9,参考标号32f表示一个座,显影辊33用左臂36C和右臂36d安装在其上。参考标号32g和33b分别表示一个端部密封件和一个齿轮。显影辊包括一根铝的金属轴芯、主发动机或诸如此类的部件,和一包含导电材料例如碳的树脂的表面层(如下文所说的碳涂层)。摩擦电荷量由上述装置来控制。清理单元4包括感光鼓41和一套清理装置42。感光鼓41被可转动地支承着,以便使它能沿箭头R2的方向转动。在感光鼓41的下面,装有一块保护板43(鼓状挡板),以防止感光鼓41被不必要地曝光或物理损坏。保护板43是可伸缩的,当处理盒C被插入到成像装置的主要部件中时(这将在下面叙述),它会自动地收缩,使感光鼓41的底部曝光。清理装置42包括一弹性的清理刮板(例如,由尿烷橡胶构成),它与感光鼓41的表面接触,使得当弹性清理刮板在感光鼓41的表面上滑动时,可除去粘到感光鼓41的表面上的剩余调色剂;一个用来接住被清理刮板45刮下的剩余调色剂的接受片46;一个废调色剂输送部件47,用来输送被接受片46接住的剩余调色剂(沿箭头K1的方向);以及一个废调色剂库49,用来收集输送的剩余调色剂。由上述部件组成的处理盒C被安装在图2所示的激光束打印机50上。激光束打印机50是由设备的主要部分51和盖52构成的,该盖可绕着位于设备主要部件51的底部前侧的转动轴51a转动(箭头K所示)。通常,盖52是关闭的(如图2中的实线所示),但当更换处理盒C时,或当由用以在其上形成图像的传送材料P,例如纸引起故障,必须进行处理时该盖52被开启(如图2中的双点划线所示)。当处理盒C被安装在装置的主要部件51内时,它暂时由开启的盖52夹持,在盖52关闭时,处理盒C被送到装置主要部件51内的一预定位置(由图2中的实线所示)。当处理盒C移到预定位置时,感光鼓41,显影辊33和诸如此类的部件与设备主要部件的相应驱动装置(未示出)连接,并且分别在箭头R2和R1所示的方向上被旋转地驱动。同时,主充电单元2的放电丝22和显影辊33被连接到该设备主要部件51的高压电源上。其次,将参照图1和图2叙述激光束打印机50的成像过程。当成像启动指令通过一启动按钮(未示出)被送入时,感光鼓41按箭头R2所指方向被驱动着转动,同时感光鼓41的表面被主充电单元2均匀地充电。感光鼓41的充电表面被来自一曝光装置的照射光L曝光,该曝光装置包括激光单元53,反射镜55以及类似部件,因此在感光鼓41的表面上形成反映图像信息的静电潜影。当来自显影单元3的调色剂由显影辊33粘到静电潜影上时,静电潜像就变成了一幅调色剂图像。在感光鼓41上形成的调色剂图像通过转印装置56被转印到转印材料P上。转印材料P被贮存在装在设备主要部件51后侧(箭头K2所示)的一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修复一显影辊的方法,包括:一用于输送显影剂的滚筒部分,和一连到所述滚筒部分的一端以传送一驱动力的塑料凸缘部分;其中,在所述的凸缘部分和滚筒部分被分开后,去掉所述滚筒部分中变形的部分,然后将沿该滚筒部分的轴向长于所述的被分离的 凸缘部分的一凸缘部分与所述被分离和被缩短了的滚筒部分结合在一起。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佐藤实栗原敏横山胜则铃木阳
申请(专利权)人:佳能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