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电照相设备的显影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59505 阅读:1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显影装置包括一个用于承载显影机的旋转的显影组件;一个施加偏置电压的电极;一个安装于显影组件一端的卷簧,该卷簧用于电极与显影组件之间的电联接。(*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显影装置,这种显影装置用于复印机或者打印机一类的成像装置。众所周知,在采用电子照相方法或静电记录方法的成像装置中,要对显影辊施加显影用的偏置电压,以利用电场力在一承印件上显影静电图象。人们也知道,为了对这个旋转着的显影辊施加偏置电压,要把一个弹簧片压到显影辊的一个端部,并与它形成滑动接触。然而,在这个显影辊的旋转速度很高的情况下,使显影辊带电的这种可靠性降低了,而且,那个弹簧片的弹性也会由于长期使用而减弱,从而导致供电故障。因此,本专利技术的首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显影装置,在这种显影装置中能够长期稳定地向显影构件施加显影用的偏置电压。按照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方案,所提供的显影装置包括一个可旋转的显影组件,用于承载显影机构;一个施加偏置电压的电极;一个卷簧,它安装在显影组件的一端,用于接通电极和显影组件。关于上述机构和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在详细了解了下文中结合附图所描述的本专利技术的最佳实施例之后,会变得更清楚。附图简介附图说明图1是一个带有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显影装置的工作盒的外观图;图2是图1中的工作盒的截面图;图3表示的是图1的工作盒中显影组件上的一个推力接受器;图4表示的是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中显影组件的推力接受器;图5表示的是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中显影组件的推力接受器;图6表示了显影辊齿轮的推力方向;图7是卷簧的正视图。下面参见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最佳实施例进行描述。图1是一个带有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显影装置的工作盒的外观图;该显影装置与成像件形成一个整体。图2是图1中的工作盒的截面图。图3是显影装置的局部放大的截面视图。上述的工作盒作为一个结构单元,可拆卸地安装到成像设备上。该工作盒中至少有一个成像件和一个显影装置,它也可有其它装置,这里所说的其它装置例如包括对成像件的表面进行充电的充电装置和用于清除残留在成像件表面上的色剂的清除装置。而在这个例子中,上文所述的工作盒如图2所示装有一个作为成像件的电子照相感光鼓1,它的周围还有一个充电装置2,一个带有显影器的显影装置3和一个清除装置4,所有这些都包括在壳体总成框架6和7之内,从而形成相对于成像设备的主体可拆卸安装的一个结构单元。如图3所示,工作盒5中的显影装置3包括一个显影辊8作为显影组件。显影辊8用铝或不锈钢等金属制成,它的内部还装有磁辊13。显影辊8由一个管状套8a和一个法兰8b构成。法兰8b位于显影辊的驱动端,它是用不锈钢、铝或者导电树脂等导电材料做成的,以使电能传输到不锈钢制或者铝制的管状套8a上。本例中的管状套8a是用铝制成的,因为它尺寸精确度高,耐用。显影辊8的轴一端装有套筒齿轮10,套筒齿轮10靠卡爪17的轴向键固定,使它能和显影辊8一同旋转。套筒齿轮10是用聚醛材料、含有聚醛及聚醛酸脂的滑动材料、含有聚醛酸脂和尼龙的滑动材料或者是其它树脂材料模制而成的。套筒齿轮10与图2所示的感光鼓1的斜齿轮(未表示出来)啮合,以驱动显形辊8随感光鼓1同步旋转。由于套筒齿轮10也是斜齿轮,因此可在轴向产生一个轴向推力。在这个例子中,这个轴向推力使套筒齿轮10向显影装置壳体11一侧偏置。当对套筒齿轮10产生了轴向推力并有向显影装置壳体11移位的趋势对,显影辊8端部也被压向显影装置壳体11,因为套筒齿轮10是用轴向键固定在显影辊8上的。因此,如图3所示,在显影装置壳体11和显影辊8之间的滑动部位要加一个用聚醛类材料、或者是含有聚醛及聚醛酸脂的滑动材料、或者是含有聚醛酸脂和尼龙的滑动材料或其它树脂材料模制的滑套9,该滑套9是一个具有很好的滑动性能的构件。这个滑套9与显影装置壳体11固装成一个整体,装配方法有压配进去、键联或者螺塞限位一类的方法。因此,轴向推力产生了显影辊8与滑套9之间的相对滑动,但这种相对滑动既平稳又震动不大,因为滑套9材料的滑动性比显影辊8好。而且,由于使用了滑套9,磁辊13的角度位置也可以确定了。由于显影辊8与套筒齿轮10轴向固定,所以它必然被套筒齿轮10所产生的轴向推力压触到滑套9上,从而保证显影辊的轴向位置保持不变。此处,由于如前所述采用卡爪17的轴向键把套筒齿轮10与显影辊8固定在一起,所以这要比传统的采用E型止推环或者平行销便宜。下面说明向显影辊8施加偏置电压的供电机构。显影偏置电压是从图中没有示出的电源加到接触板15上,而接触板15即作为电极板,它固装在显形装置壳体11上。显影辊8的法兰端8b上嵌有一个卷簧12,它的作用是从接触板15向法兰端8b传输电力,卷簧12压装在套筒齿轮10和接触板15之间。如图6所示,套筒齿轮10是一个斜齿轮,由该齿轮的旋转而产生的推力指向显影装置壳体11,也即指向卷簧12这一侧。因此,当显影辊8旋转时,卷簧12总是以一恒定的接触压力压触到接触板15上,从而避免了它们之间可能出现的接触不良。1a指的是感光鼓的驱动齿轮。卷簧12是压嵌到法兰端8b中的,所以不易拆卸。卷簧12的内径最好取法兰端8b嵌套部位外径的90--99%。为了增加卷簧12内径的精确度,如图7所示,在这个例子中该卷簧端部有一段紧密卷绕段。该紧密卷绕段最好取2-5圈。至少要保证卷簧12的压嵌端有该紧密卷绕,但为了提高装配效率,可使它两端都有所说的紧密卷绕段。此处,卷簧12的卷绕方向,从壳体11向显影辊方向看去,应该与显形辊8的旋转方向一致。这样,当显影辊8旋转时,卷簧12也可产生夹紧力,以确保与显影辊8之间可靠的接触,从而避免卷簧与显影辊之间接触不良。卷簧12的材料可以是不锈钢线材,青铜线、琴弦或其它金属线,但最好是青铜线材,因为它可以减小与接触板15产生的滑动噪音。在这个例子中,显影组件使用磁性色料,这样的显影组件是一个装有磁辊的显影套筒。本专利技术也可用于没有磁辊的显影辊上。图4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中的装置。在这一实施例中,显影装置壳体11本身就是一个滑动性很好的构件,可不用在显影辊8和显影装置壳体11之间再加具有良好滑动性的构件,例如壳体11是用聚醛材料、或者含有聚醛、聚醛酸脂的滑动材料、或者含有聚醛酸脂和尼龙一类树脂的滑动材料模制而成的。本例中,套筒齿轮10与图4中的斜齿轮16啮合,而斜齿轮16又和图2中所示色料供给机构20相联接,从而将感光鼓1的旋转力传递给色料供给机构20。斜齿轮16与壳体11滑动接触,这样,通过使用滑动性好的材料,斜齿轮16和显影辊8都可平稳运转,而没有磨损。参照图5,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实施例。在这一实施例中,把具有良好滑动性的滑套9置于显影8与壳体11之间,采用压配、键连或者螺塞止推方法使该滑套9与显影辊8制成一体。这个滑套9也是用聚醛材料、或者含有聚醛、聚醛酸脂的滑动材料、或者是含有聚醛酸脂及尼龙的滑动材料以及其它树脂材料模制而成的。由于壳体11与滑套9之间也有相对滑动,因此要选择壳体11的制作材料,以使它的滑动性比滑套9更好,从而获得平稳滑动,进一步减小震动。在以上每个实施例中,显影装置都是装在工作盒中。本专利技术也可用于没有工作盒的成像设备的显影装置。依照本专利技术,即便显影组件的旋转速度很高,也能长期可靠地提供偏置电压。以上参照图示结构,介绍了本专利技术。但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所陈述的细节,本申请将包括所有的修改和变型,只要它们落入下述权利要求的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显影装置,包括一个承载显影机的旋转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显影装置,包括 一个承载显影机的旋转的显影组件; 一个施加偏置电压的电极; 一个卷簧,它安装在显影组件的一端,用于在电极与显影组件之间提供电联接。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横森干词宫部滋夫
申请(专利权)人:佳能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