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头用防碰撞复合材料面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581557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9 22: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车用零部件安全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头用防碰撞复合材料面板;抗压板,固定在车头易发生碰撞处,具有一定厚度;缓冲梁,为梁结构,与所述抗压板连接;气囊机构,设置在车身驾驶室前,内部设置有充气腔;反应机构,设置在所述缓冲梁与所述气囊机构之间;所述反应机构包括推杆、反应管和隔板;所述反应管与所述气囊机构的进气口连接,且内部被所述隔板隔成两个腔室,分别放有第一反应物和第二反应物;所述第一反应物和所述第二反应物相遇产生大量气体;所述推杆一端与所述缓冲梁连接,另一端插入所述反应管内。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车头用防碰撞复合材料面板,更具安全性。更具安全性。更具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头用防碰撞复合材料面板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车用零部件安全的
,尤其涉及一种车头用防碰撞复合材料面板。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也越来越普及,汽车为人们的日常出行提供了很大便利,但是,汽车出行的安全也同样需要引起人们的重视,汽车门板是汽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汽车门板的安全性能十分重要,但是,现有汽车门板的安全性能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0003]现有汽车门板内部一般都会有防撞横梁,但是现有防撞横梁都是固定安装在汽车门板上,依靠自身的硬度来抵抗撞击力,导致抗碰撞能力有限,在发生交通事故时,不能很好的保证车体,容易造成人身危险。
[0004]鉴于上述问题,本设计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工程应用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设计车头用防碰撞复合材料面板,通过采用多层的缓冲结构,并配有气囊机构做缓冲兜底,提高了车体的抗碰撞能力,更具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车头用防碰撞复合材料面板,通过采用多层的缓冲结构,并配有气囊机构做缓冲兜底,提高了车体的抗碰撞能力,更具安全性。
[0006]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车头用防碰撞复合材料面板包括:抗压板,固定在车头易发生碰撞处,具有一定厚度;缓冲梁,为梁结构,与所述抗压板连接,缓冲所述抗压板传递来的碰撞力;气囊机构,设置在车身驾驶室前,内部设置有充气腔;反应机构,设置在所述缓冲梁与所述气囊机构之间;所述反应机构包括推杆、反应管和隔板;所述反应管与所述气囊机构的进气口连接,且内部被所述隔板隔成两个腔室,分别放有第一反应物和第二反应物;所述第一反应物和所述第二反应物相遇产生大量气体;所述推杆一端与所述缓冲梁连接,另一端插入所述反应管内,端部设置有尖刺,在推力作用下刺破所述隔板。
[0007]进一步地,所述抗压板与所述缓冲梁之间设置有第一弹性体;所述第一弹性体缓冲所述缓冲梁的受力。
[0008]进一步地,还包括位移机构;所述位移机构设置在所述缓冲梁两侧,底部固定在车身驾驶室前,供所述缓冲梁受力后沿所述位移机构位移。
[0009]进一步地,所述位移机构底部设置有减震垫。
[0010]进一步地,所述位移机构内部开有滑槽;所述滑槽供所述缓冲梁滑动,内部设置有第二弹性体;所述第二弹性体抵接在所述缓冲梁上。
[0011]进一步地,所述抗压板包括主骨杆。
[0012]进一步地,所述主骨杆上交叉分布若干辅杆;所述辅杆抵在车头易发生碰撞处。
[0013]进一步地,所述隔板为薄板结构。
[0014]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弹性体为弹簧结构。
[0015]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弹性体为弹簧结构。
[0016]通过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可实现以下技术效果:通过采用多层的缓冲结构,并配有气囊机构做缓冲兜底,提高了车体的抗碰撞能力,更具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车头用防碰撞复合材料面板的在车内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车头用防碰撞复合材料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车头用防碰撞复合材料面板的俯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车头用防碰撞复合材料面板的反应机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车头用防碰撞复合材料面板的位移机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抗压板1、第一弹性体2、缓冲梁3、位移机构4、反应机构5、气囊机构6、主骨杆11、辅杆12、减震垫41、第二弹性体42、推杆51、反应管52和隔板53。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0]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属于“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21]一种车头用防碰撞复合材料面板,如图1~5所示,包括:抗压板1,固定在车头易发生碰撞处,具有一定厚度;缓冲梁3,为梁结构,与所述抗压板1连接,缓冲所述抗压板1传递来的碰撞力;气囊机构6,设置在车身驾驶室前,内部设置有充气腔;反应机构5,设置在所述缓冲梁3与所述气囊机构6之间;所述反应机构5包括推杆51、反应管52和隔板53;所述反应管52与所述气囊机构6的进气口连接,且内部被所述隔板53隔成两个腔室,分别放有第一反应物和第二反应物;所述第
一反应物和所述第二反应物相遇产生大量气体;所述推杆51一端与所述缓冲梁3连接,另一端插入所述反应管52内,端部设置有尖刺,在推力作用下刺破所述隔板53。
[0022]具体的,当车辆发生碰撞时,抗压板1第一时间受力位移,挤压抗压板1,经第一弹性体2传至缓冲梁3上,作为第一级缓冲;之后缓冲梁3受力沿位移机构4位移,在第二弹性体42弹性作用下,实现第二级缓冲;推杆51在缓冲梁3位移时被推动,扎进反应管52中,使得隔板53破裂,位于两腔室内的第一反应物和第二反应物相遇,产生反应,生成大量气体涌入气囊机构6内,使得气囊机构6膨胀,体积变大,实现第三级缓冲。通过三级不同的缓冲,来保证车辆碰撞时的安全性,减小车身损坏。
[0023]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如图1~5所示,所述抗压板1与所述缓冲梁3之间设置有第一弹性体2;所述第一弹性体2缓冲所述缓冲梁3的受力。
[0024]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如图1~5所示,还包括位移机构4;所述位移机构4设置在所述缓冲梁3两侧,底部固定在车身驾驶室前,供所述缓冲梁3受力后沿所述位移机构4位移。
[0025]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如图1~5所示,所述位移机构4底部设置有减震垫41。
[0026]具体的,在位移机构4底部设置有减震垫41,进一步实现减震缓冲。
[0027]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如图1~5所示,所述位移机构4内部开有滑槽;所述滑槽供所述缓冲梁3滑动,内部设置有第二弹性体42;所述第二弹性体42抵接在所述缓冲梁3上。
[0028]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如图1~5所示,所述抗压板1包括主骨杆11。
[0029]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如图1~5所示,所述主骨杆11上交叉分布若干辅杆12;所述辅杆12抵在车头易发生碰撞处。
[0030]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如图1~5所示,所述隔板53为薄板结构。
[00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头用防碰撞复合材料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抗压板(1),固定在车头易发生碰撞处,具有一定厚度;缓冲梁(3),为梁结构,与所述抗压板(1)连接,缓冲所述抗压板(1)传递来的碰撞力;气囊机构(6),设置在车身驾驶室前,内部设置有充气腔;反应机构(5),设置在所述缓冲梁(3)与所述气囊机构(6)之间;所述反应机构(5)包括推杆(51)、反应管(52)和隔板(53);所述反应管(52)与所述气囊机构(6)的进气口连接,且内部被所述隔板(53)隔成两个腔室,分别放有第一反应物和第二反应物;所述第一反应物和所述第二反应物相遇产生大量气体;所述推杆(51)一端与所述缓冲梁(3)连接,另一端插入所述反应管(52)内,端部设置有尖刺,在推力作用下刺破所述隔板(5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头用防碰撞复合材料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压板(1)与所述缓冲梁(3)之间设置有第一弹性体(2);所述第一弹性体(2)缓冲所述缓冲梁(3)的受力。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头用防碰撞复合材料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移机构(4);所述位移机构(4)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谈昆伦刘春太张娜何梦瑶曹义超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宏发纵横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