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防开门事故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536744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3 11: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防开门事故装置,其包括控制电路、设置于车门上的锁芯和设置于车门框上的锁座;锁芯由底板、导板、回位弹簧、柱销、推板、衔铁、缓冲垫、中心柱组成;锁座包括线圈、触头、弹簧组成。锁芯通过螺栓固装于车门加强筋上,使衔铁从车门内饰板的对应开孔处少许露出;电磁座通过螺钉固装于汽车门框上的凹槽内,外表面与门框平齐;控制电路将下车人员在非紧急状态下的开门过程划分为小幅开启、暂停、大幅外开三个步骤;本方案可以实现正常下车时的车门延缓开启和应急下车时的车门快速开启控制,非应急情况下车人员只能严格依照步骤缓慢开门,无法突然向外开启车门,可有效避免外开车门碰撞后方来车或行人,以及下车乘员摔跌事故。摔跌事故。摔跌事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防开门事故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安全
,特别是涉及一种汽车防开门事故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乘员在汽车行驶中途临时下车时,由于未注意观察后方来车或行人而突然向外开启车门,容易导致展开的车门与来车或行人相撞,并极有可能使对方发生侧倒而进一步遭受其他车辆碰撞或碾压,造成严重事故后果。此外,乘员在夜间或其他低照度环境下车,也可能因为看不清车外地面而发生摔跌伤亡。
[0003]虽然近年来针对上述事故危险已有一些技术性防范措施被提出或应用,但往往由于与车门结构整合性差或缺乏经济适用性和可靠性而没有得到广泛应用,目前仍主要依赖下车乘员自主的小心观察与谨慎行事来预防事故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防开门事故装置,解决了乘员未注意观察后方来车或行人而突然向外开启车门,容易导致展开的车门与来车或行人相撞造成交通事故的问题。
[0005]为了达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汽车防开门事故装置,其包括控制电路、设置于车门上的锁芯和设置于车门框上的锁座;锁芯包括与车门加强筋固定连接的底板,底板上表面设置有一根与车门内饰板垂直的中心柱,中心柱上固定设置有推板;底板与推板之间设置有一块与中心柱的外壁套接并可沿中心柱往复滑动的导板,导板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柱销,柱销的中部均穿过推板,柱销的上端面固定设置有一块衔铁,衔铁设置于车门内饰板缺口内,衔铁设置有触点,锁芯在车门上安装完毕后使衔铁从车门内饰板的对应开孔处少许露出,露出的距离为1~2mm;柱销外壁上套设有回位弹簧,回位弹簧的一端与导板上表面接触,另一端与推板下表面接触;锁座包括与车门框固定连接的电磁座,电磁座内设置有用于形成电磁铁的线圈;电磁座内部设置有簧孔,簧孔内设置有弹簧和顶端在车门关闭状态时与触点接触的触头,弹簧一端与触头底面接触,另一端与簧孔底部接触。控制电路与锁芯电性连接,并通过触点和触头与锁座电性连接,控制电路用于控制衔铁和电磁座的吸合和分离。
[0007]在车门关闭状态下触点和触头接触导通,当乘员需要打开车门时,电流经控制电路、触点和触头使得线圈通电产生磁力将电磁座与衔铁吸合,此时,乘员向外推动车门,推力将通过底板、中心柱和推板压缩回位弹簧,车门可以小幅向外开启,当乘员继续用力推,压缩回位弹簧至压缩极限时,乘员无法继续打开车门,车门打开程度被限制为小幅开启,解决乘员未注意观察后方来车或行人而突然向外开启车门,容易导致展开的车门与来车或行人相撞造成交通事故的问题;当乘员需要完全打开车门时,应当暂时中止用力向外推车门,这时在回位弹簧的回弹作用下,车门微幅回闭,控制电路使线圈断电,电磁座与衔铁之间失去磁力吸合,乘员可以重新用力向外完全打开车门。
[0008]进一步地,为了固定电磁座与衔铁的相对位置并控制线圈通电状态,方便电磁座与衔铁吸合与分离,中心柱为方形柱体结构,中心柱的侧面从上至下设置有与控制电路电连接的释放触片、中间触片、供电触片、保持触片,释放触片靠近衔铁端设置有止推触片;导板上设置有可导电的保持簧片和止放簧片,在导板沿中心柱移动过程中,保持簧片用于连通供电触片和保持触片;止放簧片用于连通释放触片和中间触片、止推触片和中间触片。
[0009]进一步地,推板和衔铁之间设置有一块缓冲垫,缓冲垫与推板上表面固定连接。当导板、柱销、衔铁三者在回位弹簧作用下向底板方向复位时,缓冲垫能起到缓冲和消声作用。
[0010]进一步地,汽车防开门事故装置还包括与控制电路电连接的预警灯,预警灯设置于车门外侧门把手处,预警灯的灯光为红色闪烁灯光。预警灯用于警示车外人员及其他车辆注意车门将要开启,防止在开门过程发生碰撞。
[0011]进一步地,汽车防开门事故装置还包括与控制电路电性连接的防撞灯和照明灯,防撞灯设置于车门内,防撞灯的灯光为红色闪烁灯光,照明灯设置于车门朝向地面的端面上,照明灯在车门开启状态时的照射方向指向车门外侧地面。
[0012]防撞灯安装于车门开启端的显眼位置,用于在车门已部分或完全向外开启状态下警示车外人员和其他车辆注意避开车门,避免与车门发生碰撞。防撞灯采用红色闪烁灯光;照明灯安装于车门朝向地面的端面,照射方向在车门开启状态时指向车门外侧地面,用于在夜间或低照度环境下车时照明车外的地面,防止下车人员发生摔跌事故。照明灯宜采用白色或淡黄色灯光。
[0013]进一步地,衔铁上表面略凸出于车门内饰板并与车门内饰板外表平行,电磁座的上表面与车门框表面平齐,使得衔铁和电磁座能可靠吸合,同时保持车门内侧表面和车门框外表美观,和防止刮伤乘员或者刮坏衣服。
[0014]进一步地,控制电路包括与触点电性连接的第一接线端、与汽车蓄电池电性连接的第二接线端、与供电触片电性相接的第三接线端,与保持触片电性连接的第四接线端、与止推触片电性相接的第五接线端、与中间触片电性相接的第六接线端、与释放触片电性相接的第七接线端;
[0015]第一接线端电路上设置有断电延时继电器触点;
[0016]第二接线端电路上设置有第六继电器触点、门钮开关和第一继电器线圈;第一接线端电路的断电延时继电器触点下端与第二接线端电路的第六继电器触点下端之间连通;
[0017]第三接线端与第二接线端电路的第六继电器触点下端连通;
[0018]第四接线端电路上设置有第二继电器线圈及其第二继电器触点、第五继电器触点和第四继电器触点;第四接线端电路与所述第二接线端电路之间设置有第一继电器触点,第一继电器触点的两端分别与第二接线端电路的第六继电器触点下端和第四接线端电路的第二继电器线圈上端连通,第一继电器触点的断开或闭合受第一继电器线圈)控制;
[0019]第五接线端电路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断电延时继电器触点的断电延时继电器线圈;断电延时继电器线圈的两端分别与第四接线端电路的第二继电器线圈两端并联连通;断电延时继电器触点在断电延时继电器线圈所在支路断电后的断开时间设置为2~3秒钟。
[0020]第六接线端和第五接线端之间设置有第三继电器触点,第六接线端电路上设置有用于控制第三继电器触点闭合或者断开的第三继电器线圈;
[0021]第七接线端电路上设置有用于控制第四继电器触点断开或闭合的第四继电器线圈。
[0022]进一步地,控制电路还包括与汽车的危险报警闪光灯开关出线端相接的第八接线端,第八接线端上设置有用于控制第五继电器触点断开或闭合的第五继电器线圈。
[0023]进一步地,控制电路还包括与汽车的车门内侧解锁钮出线端相接的第九接线端,第九接线端电路上设置有用于控制第六继电器触点断开或闭合的第六继电器线圈。
[0024]进一步地,控制电路还包括照明电路,照明电路包括脱锁开关、闭紧开关、闪光器、预警灯、防撞灯、照明灯、第七继电器触点以及第七继电器线圈,脱锁开关的两端分别与照明电路的高电位端和第一接线端电路的断电延时继电器触点下端连通;闭紧开关的两端分别与照明电路的高电位端和第四接线端电路的第二继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防开门事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电路、设置于车门上的锁芯(1)和设置于车门框(403)上的锁座(5);所述锁芯(1)包括与车门加强筋(401)固定连接的底板(301),所述底板(301)上表面设置有一根与车门内饰板(402)垂直的中心柱(114),所述中心柱(114)上固定设置有推板(104);底板(301)与推板(104)之间设置有一块与中心柱(114)的外壁套接并可沿中心柱(114)往复滑动的导板(101),所述导板(101)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柱销(103),所述柱销(103)的中部穿过所述推板(104),并在其端面固定设置有一块衔铁(105),所述衔铁(105)设置于车门内饰板(402)缺口内,衔铁(105)设置有触点;柱销(103)外壁上套设有回位弹簧(102),所述回位弹簧(102)的一端与导板(101)上表面接触,另一端与推板(104)下表面接触;所述锁座(5)包括与车门框(403)固定连接的电磁座(504),所述电磁座(504)内设置有用于形成电磁铁的线圈(501);电磁座(504)内部设置有簧孔(502),所述簧孔(502)内设置有弹簧(503)和顶端在车门关闭状态时与所述触点(111)接触的触头(505),所述弹簧(503)一端与所述触头(505)底面接触,另一端与簧孔(502)底部接触;所述控制电路与锁芯(1)电性连接,并通过触点(111)和触头(505)与锁座(5)电性连接,控制电路用于控制衔铁(105)和电磁座(504)的吸合和分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防开门事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柱(114)为方形柱体结构,中心柱(114)的侧面从上至下设置有与所述控制电路电性连接的释放触片(106)、中间触片(110)、供电触片(112)、保持触片(113),释放触片(106)靠近衔铁(105)端设置有止推触片(109);所述导板(101)上设置有可导电的保持簧片(115)和止放簧片(116),在导板(101)沿中心柱(114)移动过程中,所述保持簧片(115)用于连通供电触片(112)和保持触片(113);所述止放簧片(116)用于连通释放触片(106)和中间触片(110)、止推触片(109)和中间触片(11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防开门事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板(104)和衔铁(105)之间设置有一块缓冲垫(108),所述缓冲垫(108)与推板(104)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防开门事故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控制电路电性连接的预警灯(2),所述预警灯(2)设置于车门外侧门把手处,预警灯(2)的灯光为红色闪烁灯光。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防开门事故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控制电路电性连接的防撞灯(6)和照明灯(7),所述防撞灯(6)设置于车门开启端面上,防撞灯(6)的灯光为红色闪烁灯光,所述照明灯(7)设置于车门朝向地面的端面上,所述照明灯(7)在车门开启状态时的照射方向指向车门外侧地面。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防开门事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座(504)的上表面与所述车门框(403)表面平齐。7.一种权利要求2-6任一所述的汽车防开门事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包括与所述触点(111)电性连接的第一接线端(8)、与汽车蓄电池电性连接的第二接线端(9)、与
所述供电触片(112)相接的第三接线端(10),与所述保持触片(113)连接的第四接线端(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洪明何操王剑波钟媚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