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电子设备、成像装置及框架装配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54121 阅读:1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框架组成一种装置,并且包括第一侧板,与第一侧板面对的第二侧板,及位于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之间的连接构件。连接构件包括第一侧连接部及第二侧连接部。第一侧连接部连接至第一侧板以使第一侧板不会相对于连接构件移动。第二侧连接部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第二侧板以第一连接部为中心相对于第二连接部侧上的连接构件移动。第一和第二侧板与从装置的前侧可打开和可关闭的盖构件相附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在框架的侧板之间定位各种类型的功能部件及设备的技术。
技术介绍
成像装置是一种在包括相面对设置的侧板的框架结构中集成了各种功能部件和设备 的设备。当前,可形成单色及多色图像的全色彩打印机等被广泛应用。在全色彩打印机中,两种系统为人所知。其中之一是在多个成像单元上形成的彩色图 像被顺次转印至诸如记录纸的记录介质上。另一种系统是,作为初级转印处理,不同颜色 的图像被顺次转印到中间转印构件上被叠加,以及作为次级转印处理,叠加的图像被全部 转印至传送到中间转印构件的记录介质上。例如可参考日本专利申请公开文本第 2004-302194号。当不同颜色图像被转印以互相叠加时,必须通过提高彩色图像的转印位置精确度来防 止由于色彩偏移而导致的异常图像的产生。影响转印定位准确度的一个因素是关于用于形成图像的成像单元的部件是否被精确 地固定到位的精度。更具体地,如果图像载体没有在成像单元之间被布置成互相平行,或 如果扫描光在主扫描方向上的光程长度互不相同,则转印位置会在成像单元间互相偏移。 此偏移导致图像叠加时图像转印起始点彼此不同,这会引起色彩偏移。例如,日本专利申请公开文本第2003-270898号及2002-169353号公开了一种防止成 像单元之间设备固定精确度降低的结构,其中支撑板侧向地设置在用于支撑这些设备的框 架结构的侧板之间。日本专利申请公开文本第2004-302194号公开了另一种结构,其中侧板和支撑板之间的位置关系通过夹具确定,然后设备被固定到位。日本技术申请公开文本第H04-85445号公开的一种将侧向设置在侧板之间的支撑 板固定的结构中,在支撑板侧设有多个凸起部而在侧板侧与凸起部对应的位置处设有多个 凹进部,以使凸起部可以装配进凹进部。其中一个凸起部与相应的凹进部被设为基准,且 其它凸起及凹进部的位置和尺寸误差被控制在各自的公差范围内。如日本专利申请公开文本第2003-270898号及2002-169353号中所述为防止在外力影 响在其中安排有支撑板的侧板时侧板容易倾斜的结构中,通过使用支撑板来加强侧板可使侧板的刚度增强。为了增强侧板的刚度,特别是抵抗外力的刚度,侧板本身必须具有刚度。 因此,金属板材,如刚度相对容易保证的SECC (钢,镀锌,冷轧,巻板)常用作侧板。 然而,当侧板用金属板材制成时,框架结构的重量增加,引起整个成像装置重量的增加。因为此原因,树脂铸件可用于支撑诸如侧板的结构部件以减少框架结构的重量及成本。然而,当使用树脂铸件时,比金属板材小的树脂铸件的刚度很难得到保证。因此,可 以考虑将金属板部件一体附接至树脂铸件的一部分中以保证每个设备固定位置的刚度而 使其重量降低。使用此结构时,模具变得很复杂,因为模具需要考虑将金属板部件集成于其内,因此 很难获得复杂的形状。此外,当金属板材被固定至所在部分时,与只使用树脂铸件的情形 相比,使用金属板材引起材料成本及装配成本的增加。同时,此设备经常通过紧固而在侧板之间固定。因此,尽管侧板的刚度得到保证,但 由于设备固定时的紧固导致的偏移会使设备间的定位精确度有时无法得到保证。当支撑部 件由树脂铸件形成时,此问题也会出现。即使树脂铸件可以减少设备的重量,增大部件尺 寸,及由于整体铸造而使附加部件减少,但由于树脂铸件的设备固定位置的偏移可以引起 图像互相叠加的位置偏移。当日本技术申请公开文本第H04-85445号中的结构被使用时,特别地,即使设备 固定的偏移能够解决,但支撑板被固定后由于外力的影响而导致的支撑板的变形却无法防 止。如果由于固定设备时紧固部的偏移或由于设备固定之后影响设备的外力而导致设置 在侧板间的支撑板弯曲,外力就容易集中到设备和侧板之间的紧固部上。这种集中会引起 固定设备的偏移。特别地,如日本专利申请公开文本第2003-270898号及2002-169353号中所述,当支 撑板通过紧固被结合至侧板时,侧板之间的位置关系被侧板与支撑板之间的位置关系所限 制,侧板与固定于其上的设备之间的位置关系由此也被限制。因为此限制,设备的固定位 置可能保持偏移。此外,如日本专利申请公开文本第2004-302194号中所述,当侧板通过 夹具定位时,与侧板间的位置关系由夹具确定的支撑板在夹具除去后会因为外力而弯曲, 这会引起侧板之间的偏移。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标之一是至少部分地解决传统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组成装置的框架包括第一侧板,面对所述第一侧板的第二侧 板,及位于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之间并被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分别在第一侧和第 二侧处支撑的连接构件。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构造成使其与装置的部件附接。连接构件包 括在第一侧上的第一侧连接部及第二侧上的第二侧连接部。第一侧连接部连接至第一侧板 以使第一侧板不会相对于连接构件移动。第二侧连接部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第 二侧板以第一连接部为中心相对于第二连接部侧上的连接构件运动。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 与可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选择性定位的盖构件相附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成像装置包括组成装置的框架。框架包括第一侧板,面对 所述第一侧板的第二侧板,及位于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之间并被所述第一侧板和 所述第二侧板分别在第一侧和第二侧支撑处的连接件。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构造成使其与 装置的部件附接。连接构件包括在第一侧上的第一侧连接部及第二侧上的第二侧连接部。 第一侧连接部连接至第一侧板以使第一侧板不会相对于连接构件移动。第二侧连接部包括 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第二侧板以第一连接部为中心相对于第二连接部侧上的连接构 件运动。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与可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选择性定位的盖构件相附 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个方面,框架装配方法,用于装配组成装置且包括在面对另一侧板 的表面上具有用于将装置的部件定位及保持在侧板之间的定位及保持构件的侧板的框架,该框架装配方法包括将连接构件装配在侧板之间以使连接构件被侧板支撑,将连接构件 的一侧固定至其中一个侧板,将部件附接至以松动配合状态互相连接的侧板上的定位及保 持构件,将连接构件紧固并固定至侧板。当结合以下附图阅读了对本专利技术的现有优选实施例的详述后,就会对本专利技术的以上及其它目标、特色及优点及技术和工业重要性有更好的理解。附图说明图1是依照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使用框架的成像装置的例子;图2是用于说明框架结构的示意图3A是图2中所示的侧板之一的侧视图3B是图3A中所示的支撑构件的接触表面的示意图4A是另一面侧板的侧视图4B是图4A中所示的支撑构件的接触表面的示意图5是用于说明侧板和支撑板如何被紧固的示意图6是图2中所示结构的修改例的示意图7A是用于说明依照本实施例的框架结构的示意图7B是图7A中所示的连接件之一的示意图8是从非侧板侧一侧观察的图2中所示的结构的透视图9是图8所示结构的分解透视图10是从侧板侧之一观察的图2中所示结构的分解透视图11是从侧板侧之一观察的图2中所示结构的透视图12是依照图6中所示结构的修改例的框架的透视图13是从非侧板侧一侧观察的图12中所示的框架的分解透视图14是从侧板侧之一观察的图12中所示的框架的分解透视图15是用于图8中的框架中的用作支撑构件的支撑机构的构件的透视图1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组成装置的框架,包括:第一侧板;面对所述第一侧板的第二侧板;及连接构件,位于所述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之间并且在第一侧和第二侧分别被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支撑,其中所述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配置成与所述装置的部件附接;所述连接构件包括所述第一侧上的第一侧连接部和所述第二侧上的第二侧连接部,所述第一侧连接部连接到所述第一侧板,使得所述第一侧板不会相对于所述连接构件移动,所述第二侧连接部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侧板以所述第一连接部为中心相对于所述第二连接部侧的所述连接构件移动,及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与可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选择性定位的盖构件相附接。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近藤和芳喜多信彦出原良古市祐介冈野正萩原元太多田薰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理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