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53499 阅读:1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定影装置,所述定影装置利用包含防粘剂的调色剂将调色剂图像定影在记录材料上,所述定影装置包括:定影部件,其具有氟化树脂构成的最外层;以及加压旋转部件,其设置成与所述定影部件压力接触,并且形成记录材料通过的咬合区域,其中所述定影部件的最外层的表面粗糙度(Ra)在0.05到0.15μm的范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定影装置,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图像形成 装置的定影装置等类似装置。
技术介绍
图像形成装置传统上是以下述方式形成图像,即将形成在图 像承载表面上的静电潜像显影成为调色剂图像,接着通过中间转印带 将该调色剂图像转印到记录介质上,随后通过使用加热定影机构将图 像定影在记录介质上。对于这种加热定影机构而言,所公知的是使用 双辊系统,即通过使转印有调色剂图像的记录纸通过加热辊和加压 辊,以将未定影的调色剂图像定影在记录纸上(参见JP-A-H06-314045)。此外,近年来报道了这样一种带咬合系统该带咬合系统作为适合高速形成图像的加热定影机构。在该带咬合系统 中,通过在下述咬合区域(咬合部分,咬合位置)对记录纸进行加热 和加压从而使调色剂图像定影在记录纸上,所述咬合区域位于张紧在多个辊上的定影带和加压部件之间(参见JP-A-2003-005566)。这种定影带的表面通常由氟化树脂层形成。在具有这种加热定影机构的定影装置中,由于记录纸和定影部件之间的粘附力的作用,因此在定影部件表面和记录纸之间需要具有 防粘性(可分离性)。近年来,设计出一种包含蜡的所谓的无油调色 剂,该无油调色剂作为用于图像形成装置中的彩色调色剂(参见 JP-A-2005-227306)。通过使用无油调色剂形成调色剂图像,可以在 定影有调色剂图像的记录纸和在其表面具有防粘剂的定影部件之间 实现可分离性,而不用在定影装置中设置防粘剂施加器。同时,通过使用上述无油调色剂,对于连续进行纸张通过定影 装置的操作的情况,会产生图像光泽度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的问题,该定影装置在其防粘层中使用氟化树脂。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而做出本专利技术。艮口,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在使用包含蜡的调色剂的图像形 成装置中提供这样一种定影装置该定影装置减小图像光泽度随时间 而发生变化,从而获得具有高光泽度和高可靠性的定影图像。同时,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这样一种图像形成装置 其可以减小图像光泽度随时间而发生变化。经过潜心研究,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人发现通过使用具有表面粗糙度 (Ra)在特定数值范围的氟化树脂层的定影部件,可以在防止图像 光泽度随时间变化的同时获得具有高光泽度的定影图像。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定影装置,包括定影部件,其具有氟 化树脂构成的最外层;以及加压旋转部件,其设置成与所述定影部件 压力接触,并且形成记录材料通过的咬合区域,所述定影部件的最外层的表面粗糙度(Ra)在0.05到0.15pm的范围,并且所述定影装置 利用包含防粘剂的调色剂将调色剂图像定影在记录材料上。这里,在本专利技术所应用的定影装置中,所述最外层是通过覆盖 成形为管形的氟化树脂管而设置的。同时,优先的是所述最外层的表面粗糙度(Ra)通过对所述最 外层进行珩磨加工而获得。同时,优先的是在所述定影装置中的记录材料以200mm/s或更 快的速度输送。此外,在本专利技术所应用的定影装置中,优先的是所述定影部件 是由定影辊和张紧辊所张紧的耐热环带。还提供这样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利用包含蜡的调色剂在所述 记录材料上形成图像,其中,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包括定影装置,所述 定影装置通过加热方式将调色剂图像定影在所述记录材料上,并且其中,所述定影装置包括定影带,其具有氟化树脂构成的最外层,所述最外层的表面粗糙度(Ra)在0.05到0.15pm的范围,所述定影带由定影辊和张紧辊张紧;加压部件,其设置成通过所述定影带挤压所 述定影辊;以及剥离部件,其在所述定影辊和所述加压部件之间的压 力接触区域的下游附近将所述定影带挤压在所述加压部件上,并且从 所述定影带上剥离所述记录材料。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与未设置本专利技术结构的情况相比,可 以获得高光泽度和高可靠性的定影图像。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与未设置本专利技术结构的情况相比,可 以更好地获得记录纸的防粘性和耐磨性。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与未设置本专利技术结构的情况相比,可 以更好地控制最外层的表面粗糙度(Ra)。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四方面,与未设置本专利技术结构的情况相比,纸 张的输送速度可以更快。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五方面,与未设置本专利技术结构的情况相比,可 以提高耐久性。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六方面,与未设置本专利技术结构的情况相比,可 以防止图像光泽度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示例性实施例将基于下列附图详细描述,其中图l是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示意性结构图2是示出示例性实施例中的定影装置的示意性结构的横截面图3A是描述定影带的表面粗糙度(Ra)和图像光泽度的关系的 示意图;以及图3B是描述在初始阶段的表面粗糙度(Ra)和通过100k张纸 张之后的表面粗糙度(Ra)随时间变化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现在描述实施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本专利技术不限 于下列示例性实施例,而是可以在本专利技术要点的范围内实施各种修改。所使用的附图是为了描述示例性实施例,而不是代表实际的尺寸。 图1是示出应用本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示意性布置 图。图1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是通常称作串联型的中间转印系统的图 像形成装置,其包括多个图像形成单元1Y、 1M、 1C、 1K,以根 据静电复印方式形成各种颜色成分的调色剂图像; 一次转印部分10, 其将由图像形成单元1Y、 1M、 1C、 1K形成的各种颜色成分的调色 剂图像依次转印(一次转印)到中间转印带15上;二次转印部分20, 其将转印到中间转印带15上的叠加调色剂图像一起转印到记录纸P, 即记录材料(记录纸)上;定影装置60,其将二次转印图像定影在 记录纸P上;以及纸张输送辊70,其作为送纸器以向下游传送定影 有图像的记录纸P。此外,还设置有控制各装置(各部分)的运行的 控制部分40。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图像形成单元1Y、 1M、 1C、 1K具有沿箭 头A方向旋转的感光鼓ll,在该感光鼓11的周围依次布置有静电复印装置,即充电装置12,其用于给感光鼓ll充电;激光曝光装置13,其在感光鼓11上写入静电潜像(在附图中,曝光光束用附图标 记Bm示出);显影装置14,其容纳有各种颜色成分的调色剂,并 且通过使用这些调色剂使感光鼓11上的静电潜像可见; 一次转印辊 16,其在一次转印部分10中将形成在感光鼓11上的具有各种颜色成 分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中间转印带15上;以及鼓清洁器17,其从感 光鼓11上去除残留的调色剂。这些图像形成单元1Y、 1M、 1C、 1K 从中间转印带15的上游侧依次以黄色(Y)、品红色(M)、蓝绿 色(青色)(C)和黑色(K)的顺序基本上以直线方式布置。作为中间转印部件的中间转印带15在各种辊上以预定的速度沿 图1中所示的箭头B的方向受到循环驱动(循环)。这些各种辊包 括驱动辊31,其由电动机(未示出)驱动并且使中间转印带15旋 转,该电动机具有良好的以恒定速度旋转的性能;支撑辊32,其支 撑中间转印带15,以使该中间转印带15沿着感光鼓11的布置方向 接近直线地延伸;张紧辊33,其给予中间转印带15恒定的张紧力, 并且作为校正辊以防止中间转印带15的不规则的运动;承压辊25,其设置在二次转印部分20中;以及清洁承压辊34,其设置在清洁部 分中,以将残留的调色剂从中间转印带15上刮除。一次转印部分10由一次转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定影装置,包括:定影部件,其具有氟化树脂构成的最外层;以及加压旋转部件,其设置成与所述定影部件压力接触,并且形成记录材料将要通过的咬合区域,所述定影装置利用包含防粘剂的调色剂将调色剂图像定影在所述记录材料上,并且 所述定影部件的最外层的表面粗糙度(Ra)在0.05到0.15μm的范围。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宫田敏行吉野大典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