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影装置、定影设备和成像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53474 阅读:1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定影装置、定影设备和成像设备,该定影装置至少具有:筒状基材,当该筒状基材是具有柔软性的环带状时,厚度波动在约±10%以内,或当该筒状基材是具有刚性的圆筒管状时,外径波动在约±0.5%以内;弹性层,该弹性层布置在基材上且厚度波动在约±5%以内;和表面层,该表面层布置在弹性层上,表面层的厚度沿基材的圆周方向的波动在约±5%以内,而且,在基材的宽度方向上,表面层的表面的伸长率从中央部向两端部增加。所述定影设备和成像设备具有该定影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定影装置、定影设备和成像设备。技术背景当使用电子照相方法形成图像时,使用配备了至少一对相对地布置 在成像设备中以形成接触部的定影装置的定影设备,使在如纸等记录介 质表面上形成的调色剂图像定影。作为该定影设备,- 一般广泛地使用具有下列构造的定影设备,所述 构造中利用例如轴向上外径恒定的定影辊或宽度方向上厚度恒定的定影 带等所谓的直线形定影部件,对在由相对地布置的一对定影部件形成的 接触部的宽度方向上的挤压力进行控制,以便以恒定的压力相互挤压。 但是,以往已经提出了各种各样的具有其它构造的定影设备。例如,可以提及将由一对定影装置形成的接触部的宽度方向上的挤 压力控制成该挤压力朝着中央部侧变小而朝两端部侧变大的定影设备。 在这样的定影设备中,由于传送时存在将记录介质拉向其端部的作用力, 所以可以抑制记录介质起皱。在这样的定影设备中,使用直线形定影装 置,当组装定影设备时,将定影装置安装成在接触部的宽度方向上建立 挤压力的上述分布。另一方面,还提出了使用非直线形定影装置的方法。例如,提出了一种加压旋转体,其是在通过在金属芯上形成橡胶层 而构成的加压旋转体,其中,该加压旋转体的金属芯的形状是在中央部 设有最大直径且直径朝着两端呈锥形变细而形成,所形成的包覆金属芯的橡胶层的厚度从端部向中央部变薄(特开平9-152803号公报)。在该加 压旋转体中,因为具有该构造,形成了该加压旋转体的外径在轴向上的 两端部较大且朝着中央部变小的倒冠形状(下文有时称为"喇叭形");因此,在记录和传送时起到将记录介质拉向两端部的力发挥作用,使记 录介质稳定化的作用,从而抑制纸的起皱。并且,除了这些,还提出了一种弹性旋转体,其是在具有橡胶层和 布置在该橡胶层上的表面树脂层的弹性旋转体,其中,表面树脂层具有 沿母线方向连续布置且层厚度比其它部分厚的突起部分(特公平6-42112 号公报)。在该弹性旋转体中,当它不形成倒冠形状时,仅传送性可得到 改进。而当它形成倒冠形状时,不易在与送纸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发生起 皱。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定影装置和使用该定影装置的定影设备及成像设备,该定影装置可以抑制纸的起皱、制造容易、容易组装到定影设备上并且不会伴随着定影而产生条纹状图像缺陷。艮口,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案,提供一种定影装置,其至少包括 筒状基材,当该筒状基材是具有柔软性的环带状时,厚度波动在约±10%以内,或当该筒状基材是具有刚性的圆筒管状时,外径波动在约±0.5%以内;弹性层,该弹性层布置在所述基材上且厚度波动在约±5%以内;和 表面层,该表面层布置在所述弹性层上,所述表面层的厚度沿所述基材的圆周方向的波动在约±5%以内,而且,在所述基材的宽度方向上,所述表面层的表面的伸长率从中央部向两端部增加。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案,提供了如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案所述的定影装置,其中所述表面层在宽度方向上的长度为约220 mm至约250 mm;在所述宽度方向上,所述表面层表面的中央部的伸长率(A1)与离所 述表面层表面的所述中央部向两端部侧约110 mm的位置的伸长率(B1) 之比(B1/A1)为约1.25至约2.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案,提供了如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案所述的定影装 置,其中所述表面层在宽度方向上的长度为约320 mm至约360 mm;在所述宽度方向上,所述表面层表面的中央部的伸长率(A2)与离所 述表面层表面的所述中央部向两端部侧约160 mm的位置的伸长率(B2) 之比(B2/A2)为约1.25至约2.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四方案,提供了如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案所述的定影装 置,其中,在所述宽度方向上,所述表面层的厚度从中央部向两端部减小。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五方案,提供了如本专利技术的第四方案所述的定影装置,其中所述表面层在所述宽度方向上的长度为约220 mm至约250 mm;在所述宽度方向上,所述表面层的中央部的厚度与离所述表面层的 中央部向所述表面层的两端部侧约110 mm的位置的厚度之差的绝对值 为约10 (im至约30 |im。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六方案,提供了如本专利技术的第四方案所述的定影装 置,其中所述表面层在所述宽度方向上的长度为约320 mm至约360 mm;在所述宽度方向上,所述表面层的中央部的厚度与离所述表面层的 中央部向所述表面层的两端部侧约160 mm的位置的厚度之差的绝对值为 约10 |im至约30 pm。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七方案,提供了如本专利技术的第四方案所述的定影装 置,其中,所述表面层的厚度在所述宽度方向上的最大值为约50 以 下,所述表面层的厚度在所述宽度方向上的最小值为约20 (am以上。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八方案,提供了一种定影设备,该定影设备包括加热装置;和经布置而接触所述加热装置的加压装置,所述加热装置或所述加压装置中的至少一个至少包括筒状基材,当该筒状基材是具有柔软性的环带状时,厚度波动在约±10%以内,或当该筒状基材是具有刚性的圆筒管状时,外径波动在约±0.5%以内;弹性层,该弹性层布置在所述基材上且厚度波动在约±5%以内;和 表面层,该表面层布置在所述弹性层上,所述表面层的厚度沿所述基材的圆周方向的波动在约±5%以内,而且,在所述基材的宽度方向上,所述表面层的表面的伸长率从中央部向两端部增加。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九方案,提供如本专利技术的第八方案所述的定影设备,其中,施加在由所述加热装置和所述加压装置形成的接触部上的挤压力沿所述宽度方向的波动在约±10%以内。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十方案,提供了如本专利技术的第八方案所述的定影设 备,其中所述表面层在所述宽度方向上的长度为约220 mm至约250 mm;在所述宽度方向上,所述表面层的表面的中央部的伸长率(A1)与离 所述表面层的表面的所述中央部向两端部侧约110 mm的位置的伸长率 (B1)之比(B1/A1)为约1.25至约2.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十一方案,提供了如本专利技术的第八方案所述的定影 设备,其中所述表面层在所述宽度方向上的长度为约320 mm至约360 mm;在所述宽度方向上,所述表面层的表面的中央部的伸长率(A2)与离 所述表面层的表面的所述中央部向两端部侧约160 mm的位置的伸长率 (B2)之比(B2/A2)为约1.25至约2.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十二方案,提供了如本专利技术的第八方案所述的定影 设备,其中,在所述宽度方向上,所述表面层的厚度从中央部向两端部 减小。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十三方案,提供了如本专利技术的第十二方案所述的定影设备,其中所述表面层在所述宽度方向上的长度为约220 mm至约250 mm;在所述宽度方向上,所述表面层的中央部的厚度与离所述表面层的 所述中央部向所述表面层的两端部侧约110 mm的位置的厚度之差的绝 对值为约10 |im至约30 |am。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十四方案,提供了如本专利技术的第十二方案所述的定影设备,其中所述表面层在所述宽度方向上的长度为约320 mm至约360 mm;在所述宽度方向上,所述表面层的中央部的厚度与离所述表面层的 所述中央部向所述表面层的两端部侧约160 mm的位置的厚度之差的绝对 值为约10jam至约30fim。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十五方案,提供了如本专利技术的第十二方案所述的定 影设备,其中,所述表面层的厚度在所述宽度方向上的最大值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定影装置,所述定影装置包括:筒状基材,当该筒状基材是具有柔软性的环带状时,厚度波动在±10%以内,或当该筒状基材是具有刚性的圆筒管状时,外径波动在±0.5%以内;弹性层,该弹性层布置在所述基材上且厚度波动在±5%以内;和 表面层,该表面层布置在所述弹性层上,所述表面层的厚度沿所述基材的圆周方向的波动在±5%以内,而且,在所述基材的宽度方向上,所述表面层的表面的伸长率从中央部向两端部增加。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木村润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