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影装置与图像形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53456 阅读:1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定影装置及使用该定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所述定影装置包括:加热转动体,表面呈非导电性;加压构件,与所述加热转动体抵接;底座构件,具有导电性,相对于所述加热转动体表面予以定位;分离构件,其前端一侧具有分离部,通过使其基端一侧保持在所述底座构件上将所述分离部定位在与所述加热转动体表面相隔第一微小间隙而相对的位置上;以及除电构件,由所述底座构件保持,对所述加热转动体表面进行除电,其中,所述除电构件具有除电部,其在所述加热转动体的转动方向上与所述分离部相比处于下游的一侧,沿着所述加热转动体表面的母线方向配置,并且定位在与所述加热转动体表面相隔第二微小间隙而相对的位置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定影装置,这种定影装置能够很好地除掉在定影时 扰乱调色剂像而使图像劣化的加热转动体表面的电荷。
技术介绍
在复印机、打印机等图像成形装置中使用的定影装置,都是使加压 构件与定影鼓、定影带等加热转动体抵接而形成定影夹缝部,使承载有 未定影的调色剂像的薄片体穿过定影夹缝部,使所述调色剂像与加热转 动体表面接触,由此对调色剂像进行加热、加压,从而把所述调色剂像 定影在薄片体的表面上。此时,由于未定影的调色剂像带有电荷,并会逐渐积蓄在定影转动 体上,在这种情况下,就可能发生扰乱随后定影的薄片体上的调色剂像 而使图像劣化的问题。以往,已经提出过各种各样的防止所述图像劣化的技术。例如,在专利文献1 6中记载了下列内容。在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平3 — 116176号(专利文献1)中,公开 了一种使接地的除电刷与加热辊抵接的状态。在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 2003 — 280420号(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能接触和离开加热构件 的除电装置,在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平3 — 1486S2号(专利文献3)中, 则公开了使金属制的除电辊与具有弹性橡胶层的定影辊接触而从动转动 的状态。还有,在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2—162857号(专利文献4) 中,公开了使接地的除电刷与定影辊的金属芯的露出部分接触的状态, 而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平3 — 91786号专利公报(专利文献5),则公 开了把具有多个前端呈尖状的起伏形状的放电板,以非接触状态设置在 加热辊表面上的结构。还有,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5 — 31402号(专 利文献6),则公开了在沿着加热辊转动方向的定影夹缝部的上游一侧, 将除电薄片体设置成与加热辊表面相对的状态。然而,按照所述专利文献1 4,由于都要把用于除电的构件(除电 刷、除电装置、除电辊、接地的除电刷)设置成与作为除电对象的构件 (加热辊、加热构件、定影辊、定影辊的金属芯)接触,因而存在在接 触部分被调色剂和薄片体的粉末污染的情况下,除电效率会急剧下降的 问题。此外,在图像成形装置是彩色图像成形装置的情况下,当使除电构 件与承载调色剂像的面(印字面一侧)的送纸领域接触时,可能会在图像上产生抵接线条(因为抵接较紧而产生线条的现象)。另一方面,在专利文献5中作为除电构件的放电板,以及在专利文献6中的除电薄片体,由于是以非接触作为除电对象的构件的方式予以设置,所以能防止如上所述的因调色剂、薄片体的粉末而使除电效率低 下、及在调色剂像上产生抵接线条的问题发生。然而,专利文献5、 6中的除电构件,虽然能有效地除去在加热转动 体表面的大范围内逐渐积蓄的电荷,但存在对于局部较多积蓄的电荷却 无法充分地进行除电的问题。即,定影时的薄片体,会在有调色剂与没 有调色剂的部分上产生很大的电位差。另外,薄片体的后端从加热转动 体剥离时,会产生剥离放电。专利文献5、 6中的除电构件,对于所述局 部较多积蓄的电荷,要花费很多时间进行除电,因而例如在薄片体连续 穿过时,可能会在第二张以后的薄片体进行定影的时候发生图像劣化。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定影装置,在定影时不会发生除电 效率低下、在调色剂像上产生抵接线条的问题,而且对于因剥离放电等 而在局部较多积蓄的电荷,也能在比较短的时间里进行充分的除电。(1)本申请第一实施方式的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定影装置,该定影装置 使加压构件与表面呈非导电性的加热转动体抵接而形成定影夹缝部,并 以薄片体表面所承载的未定影的调色剂像与所述加热转动体表面接触的 朝向,使薄片体穿过所述定影夹缝部,由此对所述调色剂像进行加热、加压,使其定影在所述薄片体上。本专利技术的定影装置包括底座构件, 具有导电性,相对于所述加热转动体表面予以定位;分离构件,其前端 一侧具有使经过调色剂像定影的薄片体从所述加热转动体的表面分离的 分离部,通过使其后端一侧保持在所述底座构件上,使所述分离部定位 在与所述加热转动体表面相隔第一微小间隙而相对的位置上;以及除电 构件,由所述底座构件保持,对所述加热转动体表面的电荷进行除电, 其中,所述除电构件具有除电部,其在所述加热转动体的转动方向上与 所述分离部相比处于下游的一侧,沿着所述加热转动体表面的母线方向 设置,并且定位在与所述加热转动体表面相隔第二微小间隙而相对的位 置上。采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专利技术,导电性的底座构件相对于所述加热 转动体表面予以定位。而且,分离构件由该底座构件来保持,所以分离 部便被定位在与加热转动体的表面相隔第一微小间隙而相对的位置上。 这样,分离部能以很高的精度确保第一微小间隙的尺寸,并且插入正在 转动的加热转动体表面与调色剂像已经定影的薄片体的前端之间,从而 使薄片体很好地分离。另一方面,由于除电构件与分离构件相同,是通过底座构件来保持, 所以除电部可沿着加热转动体表面的母线方向,定位在与加热转动体表 面相隔第二微小间隙而相对的位置上。这样,除电部能以很高的精度确 保第二微小间隙的尺寸。即,可以将除电部配置成以非接触的状态,且 以很高的精度接近加热转动体。这样,除电部就能对正在转动的加热转 动体表面进行良好的除电。还有,除电构件的除电部,设置在加热转动体的转动方向上与分离 部相比处于下游的一侧。即,由于分离构件与除电构件都是通过共同的 底座构件来保持,所以除电构件的除电部,可以配置在加热转动体的转 动方向上分离构件的分离部的下游一侧非常靠近该分离部的位置上。在 调色剂像定影时,由于薄片体在定影夹缝部中通过加压构件而紧贴在加 热转动体表面上,并在调色剂像定影之后通过分离部从加热转动体表面 剥离,因而加热转动体,会因为定影时调色剂像的电荷、薄片体后端的 剥离放电,而容易在定影夹缝部与分离部之间带电。在第一实施方式的专利技术中,通过在靠近分离部的下游侧设置的除电部来对加热转动体表面 进行除电,即,能在带电之后马上对加热转动体表面进行除电,因而能 进行高效的除电。(2)本申请第二实施方式的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定影装置,使加压构件 与表面呈非导电性的加热转动体抵接而形成定影夹缝部,以薄片体表面 所承载的未定影的调色剂像与所述加热转动体表面接触的朝向,使薄片 体穿过所述定影夹缝部,由此对所述调色剂像进行加热、加压,使其定 影在所述薄片体上。本专利技术的定影装置包括底座构件,具有导电性, 相对于所述加热转动体表面予以定位;以及分离构件,其前端一侧具有 使经过调色剂像定影的薄片体从所述加热转动体的表面分离的分离部, 通过使其后端一侧保持在所述底座构件上,使所述分离部定位在与所述 加热转动体表面相隔第一微小间隙而相对的位置上;其中,所述底座构件具有除电部,在所述加热转动体的转动方向上与所述分离部相比处于 下游的一侧,沿着所述加热转动体表面的母线方向配置,并且定位在与 所述加热转动体表面相隔第二微小间隙而相对的位置上。采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的专利技术,导电性的底座构件相对于所述加热 转动体表面予以定位。而且,分离构件由该底座构件来保持,所以分离 部便被定位在与加热转动体的表面相隔第一微小间隙而相对的位置上。 这样,分离部能以很高的精度确保第一微小间隙的尺寸,并且插入正在 转动的加热转动体表面与调色剂像已经定影的薄片体的前端之间,从而 使薄片体很好地分离。另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加热转动体,表面呈非导电性;加压构件,与所述加热转动体抵接,通过所述加热转动体与所述加压构件抵接而形成定影夹缝部,以薄片体表面所承载的未定影的调色剂像与所述加热转动体表面接触的朝向,使薄片体穿过所述定影夹缝部,由此对所述调色剂像进行加热、加压,使该调色剂像定影在所述薄片体上;底座构件,具有导电性,相对于所述加热转动体表面予以定位;分离构件,其前端一侧具有使经过调色剂像定影的薄片体从所述加热转动体表面分离的分离部,通过使其基端一侧保持在所述底座构件上,将所述分离部定位在与所述加热转动体表面相隔第一微小间隙而相对的位置上;以及除电构件,由所述底座构件保持,对所述加热转动体表面进行除电,其中,所述除电构件具有除电部,在所述加热转动体的转动方向上与所述分离部相比处于下游的一侧,沿着所述加热转动体表面的母线方向配置,并且定位在与所述加热转动体表面相隔第二微小间隙而相对的位置上。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木诚
申请(专利权)人:京瓷美达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