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影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53500 阅读:1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定影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该装置在打印操作结束后,定影部件不会发生温度过冲故障。具体是,在打印操作后,将驱动停止后的目标温度即待机目标温度设定为低于打印操作时的目标温度即打印目标温度,用于调整控制定影部件的温度。在这样的待机状态中,控制打印操作后定影部件的驱动,降低驱动速度,随后停止驱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复印机、打印机、传真机、或者同时具备这些功能的复合机 等采用电子拍照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以及设置于该图像形成装置中的定影 装置,尤其涉及使用定影带的带定影方式定影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介绍
以往,在复印机、打印机等图像形成装置中广泛使用了采用定影带作为定影部件的定影装置,例如,可参考专利文件l:特开2002-49272。在上述专利文件l等之中,带定影方式的定影装置由内置加热单元即加 热器的加热辊、通过加热辊等多个辊部件拉张的定影带、隔着定影带挤压在 辊部件上形成夹持部的加压辊等构成。将纪录媒体搬运到定影带和加压辊之 间的夹持部,对纪录媒体上的调色剂像进行定影。已经知道与辊定影方式相 比,采用这样的带定影方式的定影装置能使定影部件低热容量化,从而縮短 装置的启动时间。另外,专利文件l等之中还公开了一种根据调色剂种类或调色剂像清晰 度来改变定影带驱动速度的技术。另一方面,在专利文件2,即特开2005-37446等之中,公开了一种采用 非接触型温度检测单元即温度感应器的定影装置,该技术以减少相对于控制 上的目标温度的过冲或者下跌为目的,每隔规定时间改变目标温度。然而,上述以往的带定影方式定影装置在打印操作结束后会发生定影部 件温度过冲即过度升温。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出于下述理由。由于热容量小,定影带在驱动方向存在温差,位于加热位置即巻绕加热 辊位置的温度为最高,而在除此以外的位置其温度则容易下降。也就是说, 定影带具有以加热位置为最高点的周向温度分布。而且,在面对加热器的加热辊内周面与定影带表面之间出现了较大的温度梯度,即温差。打印操作中, 由于定影带的热量传递到纪录媒体上,使得这些温度分布和温度梯度会进一 步变大。此外,打印操作后,定影带以上述状态停止驱动进入待机状态。待机状 态中定影带以低于打印操作时的目标温度的温度作为目标温度来控制温度 调节。此时加热辊的热量会由于热平衡传递到定影带上。而且,在停止驱动 时如果定影带温度比待机时的目标温度低,则加热器点灯,为此还要加上这 一部分加热热量,从而使得定影带的温度大幅度高于目标温度,导致发生温 度过冲。如果发生这样的温度过冲,构成定影装置的元件就会反复地受到加热, 有可能发生诸如定影带和定影辅助辊的橡胶层热劣化、多层结构辊部件的粘 结层剥离,以及加热辊金属疲劳等二次性故障。要解决这样的问题,可以考虑在打印结束后让定影带空转。然而,在这 种情况下,如果定影带的空转速度快,则会促使定影带放热,反而有可能使 上述温度分布和温度梯度变大。上述专利文件l等是通过根据调色剂种类和调色剂像清晰度来改变定影 带的驱动速度,获得良好定影性能的技术,然而该技术却无法直接解决上述 问题。上述专利文献2等是以非接触型温度检测单元来解决定影装置特有的问 题。然而,在高速图像形成装置中由于温度传感器存在短时间内无法准确检 测温度的缺点,因此该技术并不能直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在结束打印操作后定影部件不会发生温 度过冲故障的定影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本专利技术通过下述方案来解决上述课题。(1) 一种定影装置,具备定影部件,将调色剂像溶解后固定在纪录 媒体上;温度检测单元,检测定影部件的温度;加热单元,根据温度检测单 元所检测的温度对定影部件进行加热,其中,该定影装置在打印操作后,在控制定影部件降低驱动速度随后停止驱动的同时,调整并控制定影部件的温 度,使停止驱动以后的目标温度低于打印操作时的目标温度。(2) 在根据(1)所述的定影装置中,控制定影部件在打印操作后分 多个阶段降低驱动速度。(3) 在根据(1)所述的定影装置中,在打印操作后降低定影部件的 驱动速度时,控制加热单元停止对定影装置加热。(4) 在根据(1)所述的定影装置中,在打印操作后降低定影部件的 驱动速度,当温度检测单元所检测的温度达到停止驱动后的目标温度时,控 制定影部件使其停止驱动。(5) 在根据(1)所述的定影装置中,打印操作后定影部件降低驱动 速度,并且经过规定时间后定影部件停止驱动,将此时温度检测单元所检测 的温度作为停止驱动以后的目标温度的初始值,此后,从该初始值开始控制 停止驱动以后的目标温度接近标准值。(6) 根据(1)所述的定影装置,其中,定影部件为由多个辊部件张拉的定影带,加热单元对所述多个辊部件中至少一个辊部件进行加热。(7) —种图像形成装置,具备(1)所述的定影装置。本专利技术的效果是能够提供一种定影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该定影装置 和图像形成装置在打印操作后的待机状态中,定影部件减速驱动并且随后停 止驱动,为此在打印操作结束后不会发生定影部件温度过冲的故障。附图说明图l为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l的图像形成装置整体构成图。图2为表示定影装置的构成图。图3为实施例1中在进行控制时表示定影部件温度化的曲线图。图4为表示以往定影部件温度变化的曲线图。图5为表示加热辊内周面和定影带表面之间温度梯度的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中在进行控制时表示定影部件温度变化的曲线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中在进行控制时表示定影部件温度变化的曲线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4中在进行控制时表示定影部件温度变化的曲线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考附图对最适合于实行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在各个 图中,对于相同或者相当的部分给予了相同的符号,并且,适当简化或省略 重复说明。实施例l根据图1至图5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进行详细说明。 首先,根据图l说明图像形成装置的整体构成和操作。图l中显示了以下内容l是图像形成装置即复印机的主机;2是原稿读 取部,光学读取原稿D图像信息的;3是曝光部,根据原稿读取部2读取的图 像信息将曝光光线L照射到感光鼓5上;4是成像部,在感光鼓5上形成调色剂 像;7是转印部,将形成在感光鼓5上的调色剂像转印到记录媒体P上;10是 原稿搬送部,将所设置的原稿搬送到原稿读取部2; 12至14是供纸部,放置 转印纸等记录媒体P; 20是定影装置,对纪录媒体P上的未定影图像进行定影; 21是定影带,设置在定影装置20上,用以作为定影部件;31是加压辊,设置 在定影装置20上用以作为加压部件。下面参考图l说明一般图像形成时即打印时图像形成装置中的操作。首先,原稿D由原稿搬送部10的搬送辊搬送,从原稿台出发按照图中箭 头方向B,通过原稿读取部2上方。这时,原稿读取部2光学读取了通过上方 的原稿D的图像信息。随后,原稿搬送部2读取的光学图像信息被转换为电信号,该电信号被 送到曝光部3。根据该电信号图像信息从曝光部3向成像部4的感光鼓5发射激 光等曝光光线L。在成像部4中,感光鼓5按图中顺时针方向转动,经过预定的成像工序, 即带电工序、曝光工序、显影工序,在感光鼓5上形成与图像信息相对应的 图像即调色剂像。之后,在转印部7,将感光鼓5上形成的图像转印到由定位辊搬送而来的 纪录媒体P之上。另一方面,经转印部7搬送的纪录媒体P进行如下操作。 首先,在图像形成装置主机1的多个供纸部12、 13、 14之中自动选择或 者手动选择一个供纸部,比如选择最上层的供纸部12。然后,把放置在供纸部12中位于最上面的1张朝着搬送途径K的位置进行 搬送。此后,纪录媒体P经搬送途径K到达定位辊的位置。为了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定影装置,具备:定影部件,将调色剂像溶解后固定在纪录媒体上;温度检测单元,检测所述定影部件的温度;加热单元,根据所述温度检测单元所检测的温度对所述定影部件进行加热,其特征为:打印操作后,在控制所述定影部件降低驱动速度随后停止驱动的同时,调整并控制所述定影部件的温度,使停止驱动以后的目标温度低于打印操作时的目标温度。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进士晃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理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